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获得性:胸腺瘤,恶性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
血病,药物,儿童一过精性选p原pt课件始最新细胞缺乏症。
4
病因学分类
➢ 1.3 纯白细胞再生障碍: (1)遗传性:Kostmann综合征,慢性特 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粒细胞减 少症;(2)获得性:粒细胞缺乏症。
➢ 1.4纯巨核细胞再生障碍: (1)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伴桡骨缺如; (2)获得性:无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症。
精选ppt课件最新
6
2.2发病机制
➢ (1)造血干细胞内在缺陷:包括量的减少和质的异常, 二者共同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总体集落形成能力 降低。
➢ (2)异常免疫反应损伤造血干细胞:与细胞及体液调 节因素异常有关,本病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某些造血 负调控因子导致的造血干/祖细胞增值及分化损伤。
➢ (3)造血微环境及支持功能缺陷:某些致病因素在损 伤造血干/祖细胞或诱发异常免疫反应的同时累及了造 血微环境中基质细胞。
8
临床特征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血象
全血细胞减少,以中、 重度贫血为主,多为 正红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
网织红细胞比例小于1%,绝对值< 15*10^9/L,中性粒细胞<0.5*10^9/L ,血小板常低于20*10^9;其余同慢 性。
骨髓象
三系或两系减少,至少 一个部位增生不良,骨 髓小粒中脂肪细胞增加
2.骨髓象:(1)多部位增生减低,三系造血细胞明显 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如增生活跃,须有淋巴细胞 增多;(2)骨髓小粒中非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增多
3.病程:起病急,进展迅速,病程短
精选ppt课件最新
13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1.临床表现:发病缓慢,贫血、感染、出血均较轻, 血红蛋白下降速度较慢,网织红细胞、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值常较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为高。
12
4.2 分型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1.临床表现:发病急,贫血进行性加重,常伴严重感染、 内脏出血,除血红蛋白下降较快,须具备下列3项之2 项:(1)网织红细胞<1%,绝对值<15*10^9/L ;(2)白细胞明显减少,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 (3)血小板<20*10^9/L
红细胞内游离原 明显增高 卟啉(FEP)
中性粒细胞碱性 明显增高 磷酸酶(NAP)
正常或轻度减低 轻度增高
显著增高
精选ppt课件最新
10
四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与分型
4.1 诊断标准: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 减少;
(2)一般无肝、脾肿大; (3)骨髓:至少一个部位增生减低或重
度减低(如增生活跃,须有巨核 细胞明显减少);骨髓小粒非造 血细胞增多;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精选ppt课件最新
1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与治疗
➢ 一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分类 ➢ 二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三 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征 ➢ 四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标准与分型 ➢ 五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 六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原则 ➢ 七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 ➢ 八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标准 ➢ 九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选择 ➢ 十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移植治疗 ➢ 十一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抑制治疗及造血细胞生长因
➢ (4)遗传倾向:至少部分患者存在对某些致病因素诱
发的特异性异常免疫反应易感性增强及“脆弱”骨髓造
血功能倾向。
精选ppt课件最新
7
三 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征
临床特征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病
起病缓,进展缓慢,病程长
起病急,进展迅速,病程短
发病时的主要症状
贫血
出血和感染
(1)遗传性(体质性):Fanconi贫血,先天性角化 不良症,网状发育不全症,Shwaehman-Diamond综合 征;
(2)获得性:特发性(原发性),继发性(化学物质 及药物、电离辐射、病毒感染、妊娠)
➢ 1.2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1)遗传性:Diamond-Blackfan综合征、先天性红细 胞生成异常综合征;
精选ppt课件最新
11
诊断标准:
(4)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急 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 的难治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等。
(5)一般抗贫血治疗无效 根据上述标注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后,再进
一步区分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精选ppt课件最新
➢ 1.5 慢性溶血贫血伴再生障碍危象
精选ppt课件最新
5
二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1 病因
➢ (1)原发性:占50%--70%,病因不明
➢ (2)继发性:(a)药物:氯霉素、保泰 松、巴比妥酸盐、氯喹、消炎痛等;(b) 化学物质:苯,苯类化合物,杀虫剂,重 金属;(c)病毒感染:肝炎病毒、EB病毒、 巨细胞病毒、登革热病毒等;(d)电离辐 射:具有剂量依赖性,与组织特异的敏感 性有关;(f)妊娠:欧美国家多见。
出血程度及部位
出血轻,多为皮肤、粘膜、 体表出血,深部出血少
出血部位广泛,常有深部出血, 甚至危及生命
输血治疗疗效 感染发生情况
可改善乏力、头晕、心悸等贫血 经大量输血贫血难以纠正
症状
常为轻度感染,呼吸道感染多见, 半数以上发病时有感染,咽部、
易控制
肺部、肠道及尿路感染常见,严
精选ppt课件最新
重者可发生败血症
多部位增生减低,三系造血细胞均明 显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骨髓小粒 中非造血细胞增多
核素骨髓 扫描
正常造血部位减少,常 可见局部代偿
正常造血部位明显减少
免疫功能
T和B细胞严重受累,
B细胞受累,髓系祖细胞阶段受损
全能干细胞受损
精选ppt课件最新
9Hale Waihona Puke 临床特征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抗碱血红蛋白 明显增高
子治疗
精选ppt课件最新
2
一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分类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概念:周围 血中一系、二系或全血细胞减少, 伴骨髓中相应细胞系增生低下为特 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各 类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纯红细胞 再生障碍以及多种慢性溶血性贫血 伴发的再生障碍危象。
精选ppt课件最新
3
病因学分类
➢ 1.1 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