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江南的冬景》同步练习.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6课《江南的冬景》同步练
习
一、基础攻坚。
1. 下列加线字的读音各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脂粉主旨指骨脂肪
B . 曲高和寡和暖和面和弄
C . 停泊湖泊船舶铂金
D . 阿谀奉承丰腴瘐毙须臾
2.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 摹本顶礼膜拜模板秣马厉兵
B . 嬗变赡养父母栅篱扇动翅膀
C . 舟楫岌岌可危诘难即景生情
D . 道行横征暴敛衡量持之以恒
3. 下文选自《江南的冬景》,横线上依次选填诗句恰当的一组是(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③“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③②①④
D . ②①③④
4.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作者觉得江南冬景抵得过北方夏夜,是很可爱的,但对北方的冬天生活也是很欣赏的。
B . 文章先总写江南冬景的可爱,后分写冬景的不同情形,文字清新,笔法细腻,富有文采。
C . 第七段描写了冬天微雨中如诗如画的农村夜晚情景,突出了江南冬晚的悠闲、静谧。
D . 文章第八段引用的四个诗句,按照时间的顺序,写出了不同时段的江南雪景的美丽。
5. 下列各句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A . 记得,罗曼.罗兰在构思他心目中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形象时,焦燥不安了半年。
B . 一切都为雾蔼所取代,我刚才见到的那一场奇异的风景,恍然若一场梦境。
C . 罗布淖尔荒原上的大地和天空,浑沌一片,灰濛濛的,……因此,太阳的存在甚至被我们遗忘了。
D . 在那眩目的红光中,我看到一些匆匆的背影……
6. 下列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B . 这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暗杀的事件,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
C . 美元在外汇市场的疲软走势,使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D . 欧洲一些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为了更系统地掌握学过的知识,集中一段时间复习是必要的。
B . 最近武汉市推行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此举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
C . 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起色。
D . 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8.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留恋流连忘返厉害利害得失
B . 质疑不容置疑符合随声附合
C . 变换变幻莫测旁证旁征博引
D . 株连珠联璧合大意微言大义
9.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冒然和颜悦色顶礼膜拜大声疾呼
B . 蕴藉名门旺族真知灼见暗然失色
C . 熟练相辅相成备尝艰辛以德报怨
D . 安详沧海桑田人情世故舔犊情深
10.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伴随着这两次强冷空气和蒙古气旋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北方出现了大范围的大风和沙尘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强沙尘暴。
B . 学术领域中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于缺少新的更完善的管理办法和体制。
这一点,学者们心知肚明.管理部门也决非毫无耳闻。
C . 作为“新新书类”,《老徐的博客》已经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书,而是又一块网络世界里的引玉砖,一块博客经济中的试金石。
D . 陈水扁发表“终止”国统会的言论,惹怒了布什政府。
3月2日,美国白宫发言人就此发表声明,警告陈水扁切忌不要踩踏美国在台海关系问题上划定的红线,信守承诺。
11.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 九溪被杭州人称为“九溪十八涧”,这里山峦起伏,林木茂密,晴天时满目翠微,秀色可餐;若遇阴雨天则云雾缭绕,烟岚飘缈,景色奇佳。
B . 整场比赛,主场作战的辽宁队的投手们似乎都未找到感觉,在内线明显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远投三分,但又屡试不爽,最终以87:98输给浙江万马。
C . 今晚,俄罗斯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厅内灯火阑珊,中国人
民解放军歌舞团在这里为莫斯科市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在场的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无不为之倾倒。
D . 感谢母校的不情之请,使我有了一个回来看看的机会。
十八年来.我时常回忆起在母校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时时会想起那些知识渊博、诲人不倦的师长。
1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是一张不同一般的弗拉门哥吉他专辑,动听悠扬的旋律,令人振奋的舞蹈般的节奏,处处着西班牙特有的狂野气息.使吉普赛民族的豪放特性得到了完美展现。
②课程考核成绩一经评定.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如有特殊情况须更改者,由评定成绩的教师向教务主管领导理由,经研究同意后才能更改。
③熊猫如能顺利来台,不但可让台湾民众近距离接触可爱的熊猫,又不是开启双方良性互动的另一契机?
A . 充斥申述未尝
B . 充溢申诉未尝
C . 充斥申诉何尝
D . 充溢申述何尝
13. 下面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一篇。
文题中的“始得”,就是初识、初游,说“始得”而不说“始游”,表露出作者第一次游赏的欣喜之情,为全文定下了叙事的基调。
B . 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自
己的切身感受,描绘出一幅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
虽然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是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特征,即晴暖温和、情调明朗、优美闲适、和煦温润。
C . 《像山那样思考》一文从一声寻常的“狼的嗥叫”写起,联系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后留下的生态恶果,分析了狼的嗥叫声中所饱含的生态价值和生命意义,提倡人类应该像山那样思考,处理好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维持生命平衡。
D . 在《想北平》里,因为老舍认为自己“不是诗人”,不会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沉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写不出北平的“俊伟”,所以才选择了北平长着酸枣的老城墙、水中的小蝌蚪、苇叶上的嫩蜻蜓、家家院里的草花儿、城外担来的蔬菜和水果等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画面,来抒发自己对北平的怀念之情。
14. 下列各句中,对有关课文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A . 《江南的冬景》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
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名景的清朗相得益彰。
声调平和、叙述节奏徐缓,有利于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各角度的反复渲染,实现景物描写的绘画美。
B . 《西地平线上》通过对定西高原,罗布淖尔荒原和阿勒泰草原三处观看到的三次落日景象的多地点、多方位、多手法、多角度描写,充分表现了雄阔的境界和深刻的主题,在激发读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时,又给人心灵以洗礼。
C . 《前方》一文的立意表面上是写思乡,实际上写的是离家。
用思乡的苦反衬离家的痛。
D . 《像山那样思考》作者通过对山、狼、鹿、牛、草木之间关系的描写,分析,启示人的尊重自然,从自然的角度思考问题,保持自然的生态的平衡。
15. 对课文节选语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嚎叫中隐藏的内涵。
(《像山那样思考》)(作者用委婉含蓄的笔调告诫人们,人生的智慧往往可以从自然中获取启示,狼的嚎叫展示的是生命的一种狂野与活力,这正是现代人所缺乏的。
)
B . 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
(《最后的常春藤叶》)(“杰作”在这里不仅因为这片叶子画得逼真,更因为这片叶子给予了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表现了普通人之间的无私情谊,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
)
C .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江南的冬景》)(作者没有对雪景作实景的描绘,只是引用了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趣,包含的意蕴十分丰富。
)
D .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这样的诗句,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将现实的残酷、诗人的无助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和理想糅在一起,表达了绝望中诞生的信念,给人强烈的震撼和崇高的悲剧感。
)
16. 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 . 曹以轩以“前方”为题,表明人永不停歇地行走在通往前方的路上,追求着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
人生是一场苦旅,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在这种挑战命运的征途中得以体现。
B . 柳宗元游山水是想聊以忘忧。
和《小石潭记》进行大量主观描写不同,《始得西山宴游记》更侧重于客观描写。
作者游历西山,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
C . 《江南的冬景》引用诗句,弥补了散文中没有说尽的余意,尚未抒发的情愫,这种避实就虚的写法,使文章在行文上跌宕多姿,沉浸在古典诗句中,将人带进优美的画境里。
D . 利奥波德在老狼的眼光中所受到的心灵的触动,是一种思想的觉醒。
我们看到作者的悲悯和忧虑,作者告诫人们应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且树立生命平等意识。
17.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易》、《春秋》、《乐》六种经书,其中《乐》已失传;传,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
B .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他的“永州八记”的首篇。
C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作家。
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话剧《龙须沟》等,曾获得“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D . 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重点写江浙一带冬天的明朗、晴和、充满生机,体现了他的散文美学特征。
18. 下列对课文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全词上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下片重抒情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豪情。
B . 《获得教养的途径》作者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文中指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
C . 《想北平》作者老舍,文章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北平赤子般的爱,文章采用对比法,将北平与伦敦、巴黎等历史名城对比,进一步突出北平的特点。
D . 《江南的冬景》作者郁达夫,用清新舒缓的语言引导我们走进了江南暖冬的优美意境,也采用了对比手法,以北国的冬天与闽粤的冬天对比反衬出江南冬景之明朗可爱。
19. 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食指,原名郭路生,中国现代诗人。
《相信未来》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表现了文革结束后一代青年直面现实、憧憬未来的坚定信念,它在人们的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
B . 郁达夫热爱江南,在《江南的冬景》中,江南的杂木树林、白雨乌篷都是美的。
文中清新舒缓的语言,和作者钟爱的清朗悠闲的江南冬景相得益彰。
C . 《始得西山宴游记》第一段中,作者用“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这样短促紧凑的句子表现自己在永州丰富而充满乐趣的闲暇时光。
D . 《赤壁赋》中写到的“壬戌之秋”,是古代纪年法中的干支纪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农历十五。
20.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旅游景区的美都多少有点不够格,只是失血的。
(《我心归去》)②即使看不到狼的,也听不到它的声音,它也暗含在许多小小的事件中。
(《像山那样思考》)③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东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
(《江南的冬景》)
A . 矫饰痕迹尽管然而
B . 掩饰痕迹尽管然而
C . 掩饰踪迹不但而且
D . 矫饰踪迹不但而且
(2)在第三段,作者是怎样表现“江南的冬景”的自然特征的?
(3)第四段中,在悠闲的江南微雨寒村画面中,作者“添几个喧哗的酒客”是否会破坏这种“悠闲境界”?请简述理由。
(4)在作者的笔下,江南的冬景有着怎样情调?作者描绘了哪些
画面来表现江南冬景的这一情调的?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5)文中说:“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
”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表达简洁。
对于这种利欲熏心的人,我以为对症的良药,就只有一服山水自然的清凉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