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南洋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交大南洋中学高三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 ,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A.33% B.40% C.50%
D.65%
参考答案:
D
2. 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A.定性检验SO32-,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
B.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用硝酸酸化
D.检验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在无其他阳离子干扰的条件下,先用盐酸酸化,所得溶液再加BaCl2溶液
参考答案:
D
略
3. (2004·上海卷)8.将a g块状碳酸钙跟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的实线所示。
在相同的条件下,将b g(a>b)粉末状碳酸钙与同浓度盐酸反应,则相应的曲线(图中虚线所示)正确的是()参考答案:
C
略
4. 在下列给定条件下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溶液:Ca2+、H+、Cl-、HSO3-
B.能使pH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NH4+、I-、NO3-
C.FeCl2溶液:K+、Na+、SO42-、AlO2-
D.K W/c(H+)=0.1mol/L的溶液:K+、Na+、SiO32-、NO3-
参考答案:
D
略
5. 《科技日报》报道:一定频率范围的无线电波可以减弱水分子中所含元素原子之间的结合力,释放出氢原子,点火后氢原子就能持续燃烧。
上述中“结合力”的实质
是
A.非极性键B.极性键C.离子
键D.氢键
参考答案:
B
6. 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某种常见化合价的关系图,若用原子序数代表所对应的元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1d和33d属于同种核素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a>d>e
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单质b和c
D.a和b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含共价键
参考答案:
C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短周期元素中,a为﹣2价、e为+6价,处于VI族,可推知a为O、e为S,b有+1价,原子序数大于氧,则b为Al,由原子序数可知c、d处于第三周期,化合价分别为+3、+5,则c为Al、d 为P,据此解答.
【解答】解:短周期元素中,a为﹣2价、e为+6价,处于VI族,可推知a为O、e为S,b有+1价,原子序数大于氧,则b为Al,由原子序数可知c、d处于第三周期,化合价分别为+3、+5,则c为Al、d为P.
A.31d和33d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是不同的核素,互为同位素,故A错误;
B.非金属性a(O)>e(S)>d(P),故氢化物稳定性:a>e>d,故B错误;
C.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钠冶炼钠,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铝,故C正确;
D.a和b形成的化合物过氧化钠,含有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C.
7. 棉、麻和真丝是很多纺织品的原料,它们都来自于生物体,其组成成分主要是
A.纤维素和脂肪 B.纤维素和蛋白质
C.淀粉和蛋白质 D.淀粉和脂肪
参考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制品的化学成分,棉、麻是植物产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真丝是动物产品是蚕分泌的蛋白质。
8. 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O2+PtF6═O2(PtF6),已知O2(PtF6)为离子化合物,Pt为+5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Pt为+5价,因F未﹣1价,则O为+价,在反应O2+PtF6→O2(PtF6)中,O2是还原剂,
PtF6是氧化剂,结合化合价的变化判断转移电子的数目.
解答:解:A.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Pt为+5价,则O2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是+0.5价,故A错误;
B.此反应中,O元素化合价升高0.5价,则每生成1mol O2(PtF6)转移1mol 电子,故B正确;C.在反应O2+PtF6→O2(PtF6)中,O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O2是还原剂,故C错误;
D.反应不符合加成反应的特点,不存在不饱和键的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元素化合价是分析氧化剂、还原剂、电子转移的关键,并学会利用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来解答.
9.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可发生水解
B. 油脂可用于制备肥皂和甘油
C. 水玻璃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D. 石油是复杂的混合物,通过分馏可以获得汽油、煤油等,通过催化重整可以获得乙烯、丙烯等
参考答案:
B
A. 单糖不可发生水解,故A错误;
B.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所以油脂可用于制备肥皂和甘油,故B正确;
C. 水玻璃是制备木材防火剂的原料,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钠,故C 错误;
D. 石油是复杂的混合物,通过分馏可以获得汽油、煤油等,通过催化重整可以获得芳香烃等,故D错误。
故选B。
10.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以固体氧化物作为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间通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固体燃料电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b为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
B.固体氧化物的作用是让电子在电池内部通过
C.若H2作燃料气,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H2+2OH——2e—=2H2O
D.若C2H4作燃料气,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C2H4+6O2——12e—=2CO2+2H2O
参考答案:
D
略11.
反应2X(g)+Y(g)2Z(g)+热量,在不同温度(T1和T2)及压强(P1和P2)下,产物Z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P1<P2
B.T1<T2,P1>P2
C.T1>T2,P1>P2
D.T1>T2,P1<P2
参考答案:
答案;C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
C.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参考答案:
C
略
13. 下列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
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S2﹣═Ag2S+2Cl﹣
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32
﹣
+2H2O
参考答案:
B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A、钠在常温下被氧气氧化为氧化钠;
B、硫化银溶解性小于氯化银;
C、过氧化钠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固体潮解;
D、酸式盐和碱反应量少的全部反应,离子方程式中符合化学式组成比.
【解答】解: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是生成氧化钠的原因,故A错误;
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Na2S溶液,硫化银溶解性小于氯化银,实现沉淀转化,白色沉淀变成黑色:2AgCl+S2﹣═Ag2S+2Cl﹣,故B正确;
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是因为2Na2O2+2H2O═4NaOH+O2,生成的氢氧化钠潮解,故C错误;
D、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HCO3﹣+Ca2++OH﹣═CaCO3↓+H2O,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产物判断,酸式盐和碱反应量不同产物不同,熟练掌握物质性质是解题关键.
1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 )
A.向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碳酸氢镁溶液:
B.向亚硫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氯水:SO32-+Cl2+H2O====SO42-+2H++2Cl-
C.用醋酸吸收氨气:H++ NH3==== NH4+
D.次氯酸钙溶液中通人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H2O+CO2=CaCO3↓+2HClO
参考答案:
答案:B
15. 下列陈述Ⅰ、Ⅱ均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参考答案:
B
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盐类水解的应用;电解原理;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分析:A、二氧化硫化合价居硫元素中间价态,可以表现氧化性,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结合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B、电镀阴极是溶液中镀层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铁作阴极可以实现镀铜;
C、若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加入稀硝酸会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生成白色沉淀;
D、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净水但不能消毒.
解答:解:A、二氧化硫化合价居硫元素中间价态,元素化合价可以降低表现氧化性,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是结合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正确但无因果关系,故A错误;
B、电镀阴极上是溶液中镀层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铁作阴极可以实现镀铜,有因果关系,故B正确;
C、若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加入稀硝酸会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生成白色沉淀,无因果关系,故C 错误;
D、明矾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净水但不能消毒,陈述Ⅱ错误无因果关系,故D错误;
故性B.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电镀原理分析,离子检验方法的应用,盐类水解分析判断,注意性质的理解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资料显示:“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
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设计如下装置(图中铁夹等夹
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Ⅰ
(1
)若用装置Ⅰ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干燥管中盛装的物质是 。
(2)若按装置Ⅱ进行实验,A 处是气体发生装置,A 中所用实验药品从下列物质中选取:
(a)Na 2CO 3 (b)NaHCO 3 (c)NH 4HCO 3 (d)NH 4Cl (e)Ca(OH)2 (f)浓氨水, 要求进入装置C (Pt 丝网作催化剂)中的气体是氨气与纯净的氧气,加热发生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A 中制取气体时只用一种药品,该药品为 (填备选药品的序号)。
②B 装置的作用为 。
③写出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反应发生后,装置D 中气体变为红棕色,则装置E 中Cu 片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
(3)将过量的纯氧与装置Ⅰ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 、b 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Ⅲ(见右图)中,并在b 管上端点燃氨气,氨气安静燃烧并生成无污染物质,则:①两气体通入的先后顺序是 ,其理由是 。
②氨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参考答案: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2分)臭氧可用于净化空气,饮用水消毒,处理工业废物和作为漂白剂。
(1)在科学家的建议下,许多国家签署了停止使用和消费氟里昂的协议,使得大气中氟里昂的含量得到了控制.从“绿色化学”角度考虑,这一举措实际意义是 (2)臭氧几乎可与除铂、金、铱、氟以外的所有单质反应。
如: 6Ag(s)+O 3(g)=3Ag 2O(s);ΔH =-235. 8 kJ·mol -
1。
已知2Ag 2O(s)=4Ag(s)+O 2(g);ΔH =+62.2 kJ·mol -1,则常温下反应2O 3(g)=3O 2(g)为 ▲ 反应(填“自发”或“非自发”)。
(3)臭氧在水中易分解,臭氧的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如下表所示。
t/min pH T/℃ 3.0
4.0
5.0
6.0
20 301 231 169 58 30
158
108
48
15
pH增大能加速O3分解,表明对O3分解起催化作用的是▲(填微粒符号)。
(4)为测定大气中臭氧(O3)含量,将0℃、1.01 ×105Pa的空气V L慢慢通过足量KI溶液,使臭氧完全反应;然后将所得溶液用a mL c mol·L-1的Na2S2O3溶液进行滴定恰好到达终点。
①该滴定过程中可选择的指示剂为▲。
②O3与KI溶液反应生成两种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③空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为▲(用含“a、c、V”的字母表示)。
(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
参考答案:
(12分)(1)保护臭氧层(1分)(2)自发(2分)
(3)OH-(2分)(4)①淀粉溶液(2分)
②2KI+O3+H2O=2KOH+O2+I2(2分)
③ (2分)
略
18. (14分)有A、B、C、D、E、F、G、H、I九种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未注明)如图所示。
其中B、C、D为单质,常温下D为固态,B、C、E、G为气态,F为淡黄色粉末,I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请回答:
(1)写出F的电子式,其化学键类型有。
(2)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3)I的水溶液呈性(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原因(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
示)。
(4)在①、②、③、④、⑤五个反应中,△H>0的反应是(填序号)。
(5)在同主族氢化物的性质递变中,C的氢化物的沸点反常,这可以用__________来解释(填字母序号);
A.共价健 B.离子键C.氢键D.范德华力
参考答案:
(1),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2H2O + 2Na2O
2 == 4NaOH + O 2↑
(3)碱, CO32- + H2O HCO3- + OH-
(4)①④(5) C
略
19. (14分)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写出Fe(OH)2转化为Fe(OH)3的化学方程式。
(2)绿矾(FeSO4·7H2O)是补血剂的原料,易变质。
检验绿矾是否变质的试剂是
设计实验检验绿矾是否完全变
质
(3)利用绿矾制备还原铁粉的工业流程如下:
①干燥过程主要是为了脱去游离水和结晶水,过程中会有少量FeCO3·n H2O在空气中被氧化为FeOOH,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②取干燥后的FeCO3样品12.49g ,焙烧,最终得到还原铁粉6.16g,计算样品中杂质FeOOH的质
量
(4)以羰基化合物为载体运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离、提纯某纳米级活性铁粉(含有一些不反应的杂质),反应装置如下图。
Fe(s)+5CO(g) Fe(CO)5(g) ΔH<0
T1T2(填“>”、“<”或“=”),判断理由
是
参考答案:
(1)4Fe(OH)2+O2 +2H2O4Fe(OH)3
(2)KSCN溶液
取样品溶于水,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如溶液褪色,则表示样品没有完全变质(或滴加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则样品没有完全变质)
(3)①4FeCO3·n H2O+O24FeOOH+4CO2+(4n-2)H2O ②0.89g
(4)<
铁粉和一氧化碳化合成羰基合铁时放出热量,低温有利于合成易挥发的羰基合铁,羰基合铁易挥发,杂质残留在玻璃管左端;当羰基合铁挥发到较高温度区域T2时,羰基合铁分解,纯铁粉残留在右端,一氧化碳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