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餐后游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随笔
《餐后游戏》幼儿在园午餐后到睡觉间有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可以组织幼儿做一些安静、活动量不大的活动。

专家建议,午餐后散步是有利于幼儿身体健康的一种活动,但我班幼儿特别是男孩子好动,常会发生追跑打闹的现象。

以前我总是在散步之前一遍遍地提醒幼儿:“刚吃完饭就跑会不舒服。

”但由于幼儿好动,而且思维是“近视性”,即只顾眼前,想不到饭后就跑的不好后果,所以收效甚微。

后来,有一天,我尝试与孩子们交流,我对他们说:“咱们今天不散步了,我们来学小动物走路吧?”“好。

”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我。

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对模仿小动物特别感兴趣。

“怎么走呢?”我让孩子做“小老师”,大家一起模仿小蜗牛走路、小乌龟爬、小猴走钢丝等活动量不大的动作。

幼儿在模仿小猴走钢丝时,都很高兴地自选地上的线来走,小心翼翼生怕掉下来。

模仿的方法使散步变成了游戏,在孩子们眼里,“我不是在散步,而是在玩。

”就这样将老师让我去散步,不让我跑的被迫行为转变成了我想散步,我想走的游戏活动。

事虽小,但我的感受却很多。

过去,我们设计的活动,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提出要求,孩子遵照“执行。

”这样做会有一定的效果,但孩子都是在被动活动,是迫于老师的“威严”才这样做的。

今天的活动是我和孩子们共同自主制订的,效果就迥然不同。

可见,只要孩子自己作了主,生活、学习和游戏才谈得上真正的自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