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下册第七课 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政治下册第七课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1
【知识要点】
1、商品服务市场
商品服务市场是商品、服务交易的场所。
市场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起着基础性作用,保证社会再生产的进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商品服务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环节。
2、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
(1)商品服务市场由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服务市场三部分构成。
(2)消费品市场的含义及特点
消费品市场的含义:是为个人提供最后的、直接的消费品的市场。
消费品市场的特点:第一,购买者人数众多,这就使得消费品市场广阔,设施分散,布局广泛;第二,商品品种繁多,花色多样,规模齐全,并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性;第三,商品交易次数频繁,除批发业务外,一般每次交易的数量和金额较少;第四,供求关系复杂多变,购买力流动性大;第五,购买者容易受广告宣传促销活动的影响。
(3)生产资料市场的含义及特点
生产资料市场的含义:是生产资料流通的场所,是提供生产资料以满足生产需要的市场。
生产资料市场的特点:购买者以各类企业为主,商品交易数量大、金额多,属大宗购买和固定购买,因而购买的次数少,使用周期较长;商品的专用性强,技术服务要求高。
(4)服务市场的含义及特点
服务市场的含义:是指买卖“服务”这种无形式商品的场所。
服务业是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服务性劳动的国民经济部门。
服务市场的特点:市场上交易的是无形的服务性活动;生产和消费在时间和地点上,通常是一致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进行;服务门类繁多,功能多样,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5)商品服务市场的地位和作用
①商品服务市场是基础市场,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前提。
②商品服务市场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各种商品和服务交换的载体。
3、市场交易的原则
(1)什么是市场交易的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服务市场上的一切交易活动,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遵守一定的秩序。
这种规则和秩序的根据,就是市场交易原则。
(2)市场交易原则的作用
遵守市场交易原则是保证市场交易活动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市场交易原则对于规范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交易行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市场交易原则的内容
①自愿原则是市场交易的基本原则。
它要求交易双方的活动必须以自愿为前提。
交易条件应该为双方接受,并不意味着交易双方对交易结果均感满意;在市场交易活动中,讨价还价现象时有所见,但这种现象并不具有强买强卖的性质。
②平等是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也是市场交易的重要原则。
实行平等原则,就是基于交易双方是地位平等、机会均等的市场主体。
销售者与销售者之间、销售者与购买者之间、购买者与购买者之间,是一种平等竞争、平等交换的关系。
实行平等原则,对每一个市场交易主体而言,都应享有人格尊严得到尊重的权利。
③公平原则是市场交易原则的重要内容。
所谓公平,就是公平交易,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公平原则,是市场交易的灵魂,是衡量市场交易活动是否有序、是否规范的试金石。
④诚实信用原则是现代市场交易活动的基本精神。
诚实信用可以提高销售者的信誉,为销售者带来效益。
诚实信用是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共同道德准则。
它要求交易双方都要讲信誉,守信用。
遵守诚实信用原则能够保证市场交易活动顺利进行。
同时,诚实信用也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公德。
市场交易活动需要交易双方建立起码的诚实信用关系,否则不是无法进行,就是完全破坏了正常秩序。
(4)坚持市场交易原则的意义
坚持市场交易原则是遵守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4、家庭消费的内容
(1)家庭消费的含义
家庭消费又称居民消费和生活消费,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吃饭穿衣、文化娱乐等活动,对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消费。
从中可以看出,家庭消费的目的是为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家庭消费的方式是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等;家庭消费的对象是消费资料和服务;
家庭消费的内容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精神文化生活资料和劳务消费。
(2)家庭消费的分类
①家庭消费从内容上分,包括物质生活消费、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
物质生活消费,主要是指吃、穿、住、用、行的消费。
这种消费是人类最基本的消费。
精神文化生活消费,主要是娱悦身心、发展提高自己的各种消费。
劳务消费,是家庭花钱购买的各种服务。
②家庭消费从目的上分,包括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生存资料消费是指用来满足人们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消费。
它是人类最基本、最基础的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是指家庭消费中用于满足人们发展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所需要的消费。
享受资料消费,是指满足人们享受的物质生活资料消费、精神产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它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而是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得到满足后对于享受资料的消费。
其特点是伸缩性大,并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丰富多彩。
(3)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
家庭消费是从低级开始逐步向较高层次递进发展的。
居民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进行的消费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受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
此外还要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第一,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的高低对家庭消费有直接的影响。
家庭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多少。
第二,物价水平。
一般来说,物价水平与家庭消费水平成反比。
第三,人口数量。
在收入总量和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家庭消费水平与供养人口成正比。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
同时,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是使生产过程最终实现的条件,消费能带动新的产业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的质量。
(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重要性。
健康、合理、文明的生活消费,既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又关系到社会和集体利益,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新的社会需求的创造,以及新的市场的开拓。
说明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是使生产过程最终实现的条件,消费
能带动新的产业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
正因为消费具有这样重大的作用,人们不能人为地抑制消费,不能使消费滞后,而应当根据生产力的发展逐步提高消费水平,使消费和生产协调发展。
因此,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要求。
首先,家庭生活消费必须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铺张浪费。
适度消费或合理消费,即家庭生活消费与国情及家庭收入相适应,要量入为出,不随波逐流,不铺张浪费,不盲目攀比,不搞超前消费、一步到位消费、崇洋消费。
适度消费就是既不超前也不滞后,使消费与生产力的发展及家庭收入的多少相适应。
其次,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在注重物质消费的同时,注重精神消费;在保持人的生理健康的同时,注重精神消费以增进人的精神健康,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这就是说,要彻底改变愚昧、无知、不文明、不卫生的消费习惯,建立一种健康、文明的生产方式。
(3)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民的传家宝。
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的精神不能丢。
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国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即使我国将来实现了现代化,国家富裕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仍然是保持国家兴旺发达的法宝。
6、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消费者权益具有客观性。
换句话说,维护消费者权益,不是销售者的恩赐,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消费者行使自己的权利,并不只对消费者个人有利。
它对规范商品服务市场秩序,对推动经济合理、有效地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消费者的这种权利行使得越充分,生产经营者对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供应就越能符合消费者的意愿和要求;使人力、物力、财力合理地分配到社会最需要的部门和生产单位,达到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
消费者行使的权利越充分,商品服务市场的运行就越规范、越有秩序。
(2)消费者在商品服务市场上依法享有的权利。
作为一个消费者依法享有: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
此外,消费者还应享有获得消费方面知识的权利,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等。
(3)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立法和组织机构。
要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就需要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主要机构。
我国已制订了一批保护消费者权益、法规和政策。
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政机构;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是惩处侵害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的司法机构;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大众传播媒介,是揭露、批评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舆论监督工具。
(4)消费者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具有一定的程序。
如果消费者因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同经营者发生争议,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去解决:首先同经营者协商和解;若协商和解不成,应该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当消费者协会调解不能解决问题时,可以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请求行政部门进行处理;消费者还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如果双方争议仍然不能解决,消费者就应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消费者应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消费者是既要学法、懂法、用法,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又要遵守社会公德,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绝不能滥用手中的权利,损害经营者的正当利益,影响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