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6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夏天里的成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夏天里的成长》是部编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作家梁容若先生散文《夏天》原文的片段。
课文开篇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引领全文。
围绕中心句,第2-4自然段分别从动植物的生长,山、河、大地以及人的成长三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构思巧妙,结构清晰,观察细腻,中心突出,是学生学习写作方法的一篇典范课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么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二、教学目标
1.采用自主识记和集中检查的方式学会本课新字新词,会写“棚”“苔”等9个生字。
2.能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理清文章脉络。
3.在读中感受动植物迅速生长,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重点
能找出文章的中心句,理清文章脉络。
四、教学难点
在读中感受动植物迅速生长,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五、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的资料、课件ppt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趣入题
春天,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夏天,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在西子湖畔饮酒赏荷的悠闲;秋天,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水天一色的辽阔;
冬天,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在临别时劝慰友人勿忧知音的豪爽。
1.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季节?
2.你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原因吗?
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一年之始——希望
夏天——炎热、欢乐
秋天——收获、丰收
冬天——寂静、萧瑟、冰天雪地
3.同样是夏天,在作者眼里夏天又意味着什么呢?今天我们跟随梁容若先生的脚步,一起走进《夏天里的成长》,去发现夏天里的秘密。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成长导入,唤起学生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请同学朗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拿出笔圈画重点字词。
2.教师随着学生朗读疏通重难点字词句。
重点字:蔗、瀑(指导书写“瀑”)
多音字:苔tái苔藓tāi 舌苔缝féng 缝补fèng缝隙
词语
活生生:实际生活中的,发生在眼前的。
苞蕾:指尚未开放的花,即花骨朵、发芽。
菜畦:指菜地,有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种蔬菜的田。
丰满:丰富、富足;匀称、饱满;多而密。
谚语:(1)不热不长,不热不大。
(2)六月六,看谷秀。
(3)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为梳理文章脉络做铺垫。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读课文,借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谁在夏天里成长?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这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你如何理解“万物”?万物就是大大小小,世间一切存在的事物。
2. 细读课文,说说作者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都写了哪些事物?请按照段落顺序依次寻找,完成表格。
第二段:瓜藤、竹林、高粱地、苞蕾、白石头、黄泥土、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第三段:山、地、水、铁轨、柏油路
第四段: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
帮助学生归类,树立归纳整理意识。
分别是:动植物、事物、人(板书)
指导朗读。
读出夏天万物生长的状态,语调轻快。
3.朗读第2-4自然段。
找一找各段分别是围绕哪一句话展开描写的?用横线在文中标出,完成图表。
由此,你可以清晰地看出全文的结构是?(总分)
4.有同学说第二段已经写清楚了生物在夏天迅速生长,没必要再写3、4两段的内容了,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为什么?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思考。
作者从动植物这一类生物开始写起,逐步将视野放开、放大,关注到了整个世界的变化,山、地、水,乃至我们平时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铁轨、马路来体现中心“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构思巧妙,富有新鲜感。
【设计意图】找出本文中心句,理清文章脉络,为后面精读课文奠定基础。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教学时要有意识的带领学生关注单元“双线架构”,围绕单元目标,落实语文要素。
四、答疑与小结
1.请同学再次默读全文,画出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句,与同桌或老师交流。
重点理解:“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用力地长。
”为什么要赶热天尽量用力地长?
引导:人的成长不仅有年龄、身体的成长,还包括?知识阅历的增加。
当然,成长也不仅仅只是在夏天这一个季节,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我们都在成长。
而青少年时期就像是我们人生中的夏天,是身体、知识增长的关键期。
因此,再回头看看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深入的理解?
人一定要抓住时机,努力争取多方面的提高。
珍惜时间,抓住机会。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全文的脉络结构很清晰,围绕中心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作者分别从动植物、事物、人三个方面来描写。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也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本领。
通过学生质疑重点理解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引导学生发现全文清晰的脉络结构,从而初步感受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的方法。
五、布置作业,巩固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2.阅读课文,提取信息,列出提纲,梳理课文结构。
第二课时
一、细节品读,习得方法
(一)第2自然段交流提示
1.这些生物在夏天生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
由这句话进而可以提取关键词概括生物在夏天生长状态是——飞快的、跳跃的、活生生的。
观看植物生长视频,获得直观感受。
2.感受语言,体会写法本段围绕这句话,作者是如何描写体现呢?朗读体
会。
围绕本段中心句,结合具体句子,说一说你的理解?
引导学生从修辞(对比、夸张、排比)、句式、关键词(表示时间
的词语、拟声词)中感受生物在夏天的生长变化大、速度快。
归纳表达方法:选材典型、抓住特点、运用方法,感受生物在夏天飞快生长的状态。
3.配乐朗读,想象画面,进一步体会描写样子和状态的词带给读者的感受。
(二)第3自然段交流提示
1.师:像这些有生命的植物、动物在夏天里都在生长,那么没有生命的山水、铁轨、马路在夏天里是否也在生长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
2.(课件出示)师:你能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将文中提到的无生命的事物生长的特点说出来吗?
(三)第4自然段交流提示。
1.师:那么人在夏天成长有什么特点呢?(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
)
2.理解两句谚语。
(课件出示)
3.师:正如文中所说,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热天”“长”分别指什么?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提示:这句话告诉我们,一定要在青少年时期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的增长,不要错过时机。
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
4.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围绕第二至四自然段,通过朗读-想象-体会夏天生物的迅速生长。
渗透写法指导,发现作者的表达秘密,为后面的练笔做铺垫。
二、类文阅读,强化巩固
夏天——植物的世界(节选)
夏天,是植物们享受生命的季节。
夏天的花和春花不同,夏天的花有浓烈的生命之力。
你看那冲力十足的太阳花,热带美人般的非洲菊,抢尽了天下颜色的红蓝粉紫的牵牛花和野茉莉,向太阳分来一把火似的石榴花与夹竹桃,挤满了花圃的凤仙草,还有晒不怕的向日葵和那些红得像要溢出来似的西番莲……他们是夏天嘹亮的高歌。
夏天,草也为大地涂上匀净湛绿的底色。
野地里,固然铺满了劲健的青草,庭院的砖缝间、墙角边,也照样挤出来不甘被埋没的草叶。
真不知那纤细的草茎怎么钻得出那严密坚硬的砖缝,而他们绿得那么深透,又饱含着脆脆的水分,使你不得不承认,他们是受着大地最多的眷顾。
(推荐理由:本单元主题是“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立意”是指一篇文章所确定的主题,这个单元指“中心意思”。
本文也是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围绕两个方面来写夏天的植物的。
学生在学完本课之后再阅读本文,能够很好地巩固本课所学过的表达方法。
)
思考:
1.全文围绕“”一句展开描写。
2.围绕中心句,文章选取了夏天的和两方面来写,分别抓住他们哪些特点来描绘?
3.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植物的特点?
三、知识迁移,运用所学
(一)本单元开篇引用梁朝萧统的名言“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强调写文章要注意围绕中心意思来写。
1.课文用“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一句话概括夏天的特点。
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它有什么显著的特点?围绕这句话,你会选取哪些材料?又准备如何体现呢?请将你的想法梳理到表格中。
中心:(春天夏天秋天冬天)是(特点)的季节。
2.围绕中心,你会选取哪些材料?又准备如何体现呢?请将你的想法梳理到表格中。
具体描写:
(二)交流分享
1.交流分享,指导学生选材布局。
2.提炼总结。
中心意思是文章要表达的贯穿全文的核心。
我们在选材时注意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部分写详细、写具体,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才能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
(三)布置作业结合本节课所列提纲,课下完成片段。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重在语言的积累和表达,本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练笔,为学生提供了说话支架,落实了课堂的语用训练,凸显课堂的语文味,也为本单元的习作奠定了基础。
四、板书设计
16.夏天里的成长
植物山水
动物铁轨
马路人
选材典型、抓住特点、运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