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谱系学的方法论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0("$%&/+"%&’+/+-.(!"#$%&%’"()*+,%-#)$,-#.*-./+#0#%*)
第!"卷第#期!!$$%年&月
,"’1!"%"1#!,/!1!$$%
2222
2222


2

永谋夏学杰谱系学的方法论创新
谱系学的方法论创新
!刘永谋,
夏学杰[摘2要]2相对于知识考古学,福柯谱系学提出了起源分析和微观权力分析的新方法。

这两种谱系学方法都坚持反主体的认识论立场,这种创新将研究从纯粹话语领域引向非话语实践领域,从而为更深入地理解现代社会运行的机制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
2福柯;谱系学;方法论[中图分类号]234562[文献标识码]272[文章编号]284459:;;<(5446

4=944;594>
&2345676869:;<8+==6><4:6=:=)3=3<869?
@A B%*CDE%F ,G@7GF.DH#.
(!"#$#%&’%()#)*)"+,-"./%+0+&1,!"#$#%&8444;8,2/#%3;4"%"5306,,#."
+,!"#$#%&2+77#((#+%+,282,!"#$#%&844<>:,2/#%3)
&@A4B<;4:I%F-)F$0J &C.*.)$%C(’K%’%&.&)*.L E.0"%+%$%C()M%F0%K#C#*)*)$(&#&)*+’%L.K )*)$(&#&1N".)M%O.0L%E.0"%+&%P C.*.)$%C(M%0""%$+0".&0)*+%P *%*9&FMH.-0.’#&0.E%$%C(1N".#**%O)0#%*0FK*&I%F-)F$0J&K.&.)K-"PK%E ’FK.+#&-%FK&.0%*%*9+#&-%FK&.’K)-0#-.,L"#-"’K%O#+.&’%&&#M#$#0(%P F*+.K&0)*+#*C 0".%’.K)0#%*)$E.-")*#&E %P E%+.K*&%-#.0(1
C3?D6B7A :I%F-)F$0;C.*.)$%C(;E.0"%+%$%C(
一、谱系学研究概述

54世纪<4年代以后,福柯从知识考古学转入谱系学的研究。

谱系学研究的出现,与知识考古学研究基本局限于话语分析的缺点
有关,福柯试图通过修正将研究的重点从话语分析转到话语与非话语实践(尤其是现代权力制度)的关系上。

多数学者认为,作为福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4年代之后所有研究应该都属于谱系学,“主要体现在《监视与惩罚》和《性史》之中”。

[8]
也有人认为,所有福柯哲学“实际上是谱系学”。

[5]还有人认为,“从考古学到谱系学并不是根本性转向,而是一种修正和深化。

”[:](!5>5)
也有人认为,<4年代谱系学的提
出是福柯哲学的重大转向,无论怎么高估其意义“都
不为过”。

[>](!8>4)
笔者认为,福柯的谱系学可以从不同
的层次来解读,有关谱系学的各种分歧大多是因为理解的角度不同。

从本体论的角度,谱系学包含了一种将历史性或历史置于本体位置的本体论。

从认识论角度来看,谱系学包含了一种反对主客二元分
看,谱系学则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历史分析方法和微观权力分析方法。

从具体理论层面看,谱系学是以上述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为基础,对权力、性伦理的历史演进所做的一种特殊考察,它包括了权力谱系学与性伦理谱系学,即以权力、性经验为主题的谱系学考察。

与考古学比较起来,谱系学研究同样是以话语分析为基本点,进而探讨话语实践与非话语实践的关系。

有人认为两者区别不大,因而提出所谓的“谱系学”意义不大。

[=](!<<Q ;4)
的确,从本体论、认识论的
角度看,谱系学和考古学相比并没有太多的突破,同样坚持了历史性本体论和反主体认识论的立场。

那么,谱系学的突破在哪里?谱系学不同于考古学之处在方法论层面,在于提出了全新的起源分析方法和微观权力分析方法,从而将研究的主题从知识转向了权力。

以下,笔者将对照考古学,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谱系学方法论进行分析。

二、谱系学的方法论修正
!!!!
!!!!


!

永谋夏学杰谱系学的方法论创新
秩序》中,福柯将自己的研究任务分成两个部分:批判群("#$%$"&’(#)*+)与谱系群((,-,&’)($"&’(#)*+)。

批判群的重点在于说明形成话语的约束系统,先对各约束系统进行区分,再说明各个系统本身的构成方式和运作方式。

基本上可以认为,批判群与考古学的基本研究即话语分析方法并无太大的差别,只是名称不同,实际运作却是基本相似。

谱系群的重点在于说明话语是如何通过约束系统而形成的过程。

福柯认为,批判群(考古学)和谱系群(谱系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相同的,只是切入点、角度和界限不同。

福柯写道:“批判的分析处理的是环绕话语的系统,尝试在话语中标定出类别、排斥和稀少性……相反,谱系的分析则处理话语形成的有效性……尝试从形成对象领域的权力中抓住话语,而这方面的尝试与对命题进行真假区分有关。


[.](/012)
也就是说,谱
系学在描述话语形成的过程中,所关注的是判别话语的有效性,即句子、命题与语言行为只有通过形成系统的筛选,才能成为有效的或“真实的”话语,反之就是无效的和“虚假的”话语;而话语的有效性分析,实际上是话语与权力关系的分析。

谱系群试图从权力角度观察话语,这是考古学所没有的。

考古学与谱系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后者引入了权力分析方法。

在《话语的秩序》中,福柯指出,考古学处理的是话语规则本身的问题,而谱系学处理的是权力的问题。

在另一篇谱系学的重要论文《尼采、谱系学、历史》中,他也表达过类似的思想。

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新的起源(3-%4,"5*-()分析的方法,这种分析的重点就是处理权力问题。

他说:“3-%4,"5*-(分析应该揭示权力的活动、相互斗争方式、与环境相对抗的搏斗,以及避免退化获得新生所做的努力———自我分化。


[2](/678)
因此,相对于考
古学,谱系学的创新主要是方法论上的创新,即提出了起源分析和权力分析的新方法。

福柯引入新的起源分析法和权力分析方法对考古学进行方法论修正的意义何在?就在于将考古学基本局限在话语或知识领域的研究引向话语与实践或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的研究,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现代社会运行的机制。

福柯用历史性和实践指向来改造结构主义话语理论,这种改造的目的就是为了深入知识与现代实践的关系领域,从而理解知识在现时代的巨大力量。

但是,福柯对结构主义话语理论的考古学改造并没有完全实现其理论目标,因为在考古学中非话语实践及其与话语实践的关系的分析始终处于一个很次要的位置。

因此,就必须要对考古学进行进一步的修正,使其研究的重心转到实践的方面来。

谱系学
力分析对知识与社会实践关系也做出了全新的理解。

关于这一点,福柯临终前一年(6:;<年)曾对考古学作了一个定论式的区分:“考古学的分析向度是为了检验形式本身,谱系学的分析向度则是要分析在实践时,形式如何产生、如何改变。


[;](66=60)
也就是
说,谱系学是从知识、话语的角度来关照社会实践,反过来,也是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分析话语与知识。

三、谱系学的起源分析方法
谱系学首先也是一种处理历史文献的方法。

作为一种历史学的方法,它反对传统的起源分析方法。

起源观念是传统思想史研究最重要的武器,而福柯认为传统的起源观念包含了三个幻象:起源是本质同一的,之后事物才开始分裂、离散;起源是高贵的,之后事物开始堕落、腐败;起源是真理之所在,之后人们的认知遮蔽了真理、误解了真理、模糊和抛弃了真理。

针对传统的起源形而上学,福柯提出了新的起源(>,#?*-@%)
研究方法。

他认为,谱系学的起源研究不同于思想史的起源研究,它考察的是起源的细枝末节、开端的偶然性,找出起源的卑微基础,破除起源的真理妄想。

首先,谱系学方法不试图在历史的起源处重建连续性。

追寻来源,就是要坚持在散落处发现偶然、错误和偏差。

追寻来源,就是揭示事物背后根本没有真理和存在,有的只是偶然事件。

其次,起源研究完全不是奠定什么基础。

历史并没有什么太多的连续性积累、增长,毋宁是无数断层、裂缝、不稳定的异质层的集结。

谱系学就是要触动那些被视为神圣的、统一的东西,显露出起源的异质性。

最后,起源研究深入肉体或身体。

谱系学认为,过去的事件在肉体上深深地打上了烙印。

历史最直接的作用不是思想,而是肉体以及所有深入肉体的东西。

[2](/678)
总之,谱系学的起源分析否认起源的意
义和目的,把起源到出现归结为离散的、偶然的、历史性的过程。

更为重要的是,谱系学的起源分析应该包括力量(@)#",4)分析。

福柯将起源的非话语实践背景主要归结为力量的角逐。

他认为,起源研究应该是力量分析,起源处是一个权力斗争的场所,上演着统治和统治者的戏剧。

秩序只是表象,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无休止的暴力和战争,正是它们使一种统治过渡到另一种统治。

暴力过去以战争形式呈现,在现代则以法律形式呈现。

规则的出现不是因为战争中止,而是暴力计算的结果。

只有具备支配力的人才能改写历史,因为他A 她才有能力改换历史撰述方
!!!!
!!!!

学!
刘永谋夏学杰谱系学的方法论创新
者才能废除旧规则。

总而言之,谱系学起源分析就
是要描述力或权力的空间,将力量之间的复杂较量
表现出来。

谱系学起源分析坚持了反主体的立场,这种立
场体现在谱系学反主体性、反形而上学、反中立性、
彻底的历史性的基本主旨中。

(")反主体性。

传统
史学坚持“历史是人创造的”,也就是说,实在的、一
致的和普遍的人或主体的存在,才有历史的连续性。

相反,谱系学认为,情感、本能和人的肉体都有自身
的历史,都处在永恒流变的过程之中,谱系学不以任
何恒定性为基础,将“人创造了历史”颠倒为“历史
创造了人”。

(#)坚持彻底的历史性、偶然性。

谱系
学割断了历史事件和必然性之间的联系,坚持认为
任何事件都是独特的、偶然的。

这样,主体的位置被
取消,历史性取代了人或主体成为了历史领域的最
高本体。

($)反形而上学,对历史进行细节化的研
究。

传统历史目光投向遥远的东西、古代的东西,谱
系学把目光投向切近的东西。

“谱系学要求细节知
识”,[%](&"’()所有在真理、认识、自由、主体这些形而上
学范畴之下对历史进行总体化、全面化的努力,都要
破除,代之以局部的、具体的、细节的研究。

(’)反
中立性。

传统史学认为,历史学家应该保持客观中
立的态度,达到对历史材料的所谓“客观、精确的认
识”。

在谱系学看来,主体或人不是超然的历史观察
者,历史不是与历史学家无关的事实,谱系学家承认
所处的位置和自身的偏见,而不是隐瞒和试图消除
透视性,而求得所谓的客观和公正。

四、谱系学的微观
权力分析方法
随着研究的深入,福柯发展了起源研究中的力
量分析,提出了一种反主体的微观权力分析方法。

微观权力分析是谱系学最核心、最重要的方法。

在福柯看来,传统的权力分析方式都是一种法
律———压抑分析,其共同特点在于:
(")分析是否定
式的,认为权力与对象之间纯粹是一种否定关系;
(#)权力不过就是审查和颁布法律;
($)权力的作用
从上到下是统一的。

福柯认为,这种分析与中世纪
以来西方社会的权力运作是一致的,而不适用于对
现代权力的分析。

福柯认为,传统权力分析的症结
有两个:一是建立在经济决定论的基础上;二是建立
在构成主体的基础上。

首先福柯认为,对权力的分
析不能简化为对经济的分析。

福柯坚持权力不从属
于经济,不从属于经济机构及其确保的利益体系,应
该对权力进行非经济研究。

其次,福柯主张权力分
识中的东西,不仅存在于国家机构之内,权力分析要
“不仅追踪以政府形式出现的权力,还要追踪以亚政
府形式或超政府形式出现的权力;在物欲性的活动
中发现它们的踪迹。

”[)](&’’)权力分析要摆脱主体、中
心、经济基础等传统范畴。

与传统权力分析相对,福柯的微观权力分析坚
持五项基本原则。

第一,不是在中心、普遍机制和整
体效力中,而是在权力的极限处、地区性领域和局部
形式中去分析权力。

第二,不是在权力的内部和主
体的方面,而是在权力的外部和实际运行效果方面
分析权力。

第三,不是把权力作为静止的、二元对立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统治与服从)的现象,而
是在权力的流动、运转中分析权力。

第四,不是从权
力中心而是从最细微处机制着手考察权力机制的整
体。

第五,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权力与知识的关系方
面,而不是意识形态方面。

总之,微观权力分析考察
的是“权力的微机制(*+,-.*/,01+234)”———“与其
把对权力的研究指向统治权的法律建筑方面和国家
机器以及伴随它的意识形态方面,不如把对权力的
分析引向统治方面(不是统治权)、实际操作者方
面、奴役的形态方面、这种奴役的局部系统的兼并和
使用方面以及最终知识的装置方面。

”["5](&$")
具体地说,反主体的微观权力方法论可以归纳
为如下五个方面:
(")现代权力是一种力量关系,它
是不能被赠与、交换和补偿,而只能被运用的。

这些
力量关系相互斗争、重组,在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
法律陈述中发挥影响。

(#)现代权力不是破坏性
的、压抑性的,而是生产性和建设性的。

现代权力不
再是镇压的而是生产性的,通过规范化或规训化,
“生产”出驯服的“臣民”。

($)现代权力是无中心
的、无主体的、匿名的。

权力并不属于某个单独可以
对他人实施控制的个人或者群体,而是一个每个人
都身处其中的巨大机器。

(’)现代权力与局部的反
抗是联系在一起的。

反抗的存在并不代表着权力的
失效,相反,权力和反抗是共生的、同时存在的,它并
不先于它所反抗的权力,即“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
抵制。


(6)现代权力运转与知识有着不可割断的根
本联系。

现代权力是一种知识化、技术化权力,它离
不开知识,反过来,现代知识是一种权力化、力量化
的知识,它离不开权力。

权力和知识在现代社会成
为了一个知识7权力、真理7权力的“共生体”。

五、谱系学方法论评析
福柯的谱系学方法从生产性、离散化、微观性方
面去理解权力,开启了理解现代权力的新方式,提供
!!!!
!!!!


!

永谋夏学杰谱系学的方法论创新
指出了知识和政治、权力之间的深层关系,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然而,福柯的谱系学方法论,过于强调了现代社会压抑和规训的一面,忽视了现代社会在自由、法律、平等方面的诸多进步。

所以,贝斯特和凯尔纳说福柯的权力理论是“片面的”。

[""](#$%)
从更深的层面来看,谱系学分析方法存在着不能解决的根本性矛盾。

在谱系学中,历史性被赋予了本体的位置,权力、真理和知识都是偶然的、历史的,处于不停流变之中。

历史性本身就否定了所谓的固定的、独立的、可以作为基础的基础。

所以,以历史性作为真理的基础,实际上是取消了知识的基础。

取消了知识的基础,所有的话语都成为了“知识”,而不存在与之相对的“意见”,这等于是取消了“知识”。

没有了“知识”,又何来知识与权力关系的探讨?同样,以历史性作为权力的基础,任何权力的获得和运作都可以从历史性中获得其合法性。

这实际上取消了权力的合法性问题,取消了人们置疑不正当权力的可能性,甚至可能使谱系学沦为为有权者进行辩护的工具。

这些都是福柯谱系学方法论无法克服的缺陷。

谱系学问题的根源在于对主体的绝对否定而代之以历史性。

显然,是先有主体的存在,才有所谓的权力问题———没有人的存在哪里有什么权力呢———否定主体实际上就消解了权力问题。

对权力主体的否定,也使许多明显与权力者相关的问题被福柯所忽略了,比如谁控制、使用权力的问题,为了谁的利益使用、控制权力的问题。

的确,现代以来,对主体的强调到了一个不必要的高度,但是,在否定主体的同时,不能将人本身也一起抛弃掉。

这就是福柯权力分析方法的症结之所在。

#
[参!考!文!献]
["]于奇智&福柯及其生平、著作和思想&国外社会科学[’],"%%(,
(")&
[)]*·+·努杨&作为系谱学的历史:富科的历史方法&高国希译&国
外社会科学[’],"%,%,(%)&
[-]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
社,)//"&
[0](美)1·德赖弗斯,保罗·拉比诺著&张建超,张静译&超越结构
主义与解释学[.]&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3456789:;&<=>34*8993:;&.:?>@A B78?38A=[.]&C@D E745:F=&
.34=:;’9#4@99,"%,0&
[$].:?>@A B78?38A=&G>@<4?>3@7A7HI 7J K;7DA@LH@M G>@N:9?7849@7;
13;H83H@[.]&C@D E745:#3;=>@7;O7759,"%()&
[(](法)福柯著,杜小真编选&福柯集[.]&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
[,].:?>@A B78?38A=&G>@P9@7J #A@3984@[.]&C@D E745:Q:;=3H@O7759,
"%%/&
[%](法)福柯著,严锋译&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上海:上
海人民出版社,"%%(&
["/](法)福柯著,钱翰译&必须保卫社会[.]&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上海人民出版社,"%%%&
[""]F&O@9=,N&K@AA;@4&#79=R7L@4;G>@74I :64:=:?3A S;=@447H3=:7;[.]&
G>@+8:AJ74L ,"%%"&
收稿日期!)//$T /$T )$[责任编辑!蒙本曼][责任校对!秦红增]
[作者简介]!刘永谋("%(0U ),男,湖南常德人,科技哲学博士,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北京,邮编:"///,";夏学杰("%(%U ),男,湖南常德人,法律硕士,
北京市委办公厅党刊室干部。

北京,邮编:"//(0-。

吴大华的《知易行难———法治演讲录》出版
吴大华的《知易行难———法治演讲录》)//$年"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书为“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文丛”之一。

吴大华博士多年从事民族法学、刑事法学的研究。

吴博士认为,政治法律研究不应步入纯学问,他把自己定位为民族法治、刑事法治的躬耕人、播火者。

本书收入的数十篇演讲文稿正是吴博士作为一个法治火种播撒者、一个民族法治躬耕者的思考。

全书分四个部分:善治·法治、刑事法治·刑法改革、西部开发·民族法治、发展之道·法治之道。

定价:02元。

(花!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