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共享发展理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经济信息
浅析共享发展理念
靳宝玉 河北省临西县党校
摘要: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共享发展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五大发展理念作为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理念。

其中,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对于我们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试图梳理共享理念发展的历史脉络,指出其解决了“发展的目标是什么、谁来推动发展、发展成果由谁来分享”等问题。

共享理念的基本原则得以明确,并以此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共享发展观念,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共享发展;全面小康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6-000058-02
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共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深刻阐释了我们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当把握的关键点,特别是共享发展理念更是对我国发展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的全新解释。

一、共享发展理念的历史脉络探索
共享发展理念的形成和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自人类古代社会开始,虽未曾明确提出过共享发展理念,但是共享发展的思想却渗透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一)中国古代社会共享发展理念之由来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

《礼记•礼运》篇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在孔子思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原则是达到一种“天下为公”的社会,而这种理想社会的描绘正是反映出大家共享成果的美好理想,而这种理想最终与我们的社会主义取得共鸣,从而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源头,也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的起点。

(二)近代共享发展理念之发展
1.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对共享发展理念的阐释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形成以及苏联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孙中山根据国内外的情况,从实际出发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即民族、民权、民生,完整表述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其中“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的土地思想,主要内容体现在“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定价。

其现有之地价仍归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

[2]从中就可以看出孙中山思想中的共享发展理念,无疑,孙中山的思想是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它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要求,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享发展理念的论述 
早在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发展成果共同享有的思想,这也为共享发展理念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资本主义社会是“几乎把一切权利赋予一个阶级,另一方面却几乎把一切义务推向给另一个阶级。

”因此,针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性与虚假性,必须“结束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使“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3]而这种所有人共同创造出来的福利的享有,马克思将其社会形式定义为共产主义社会,因为共产主义社会提倡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它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势”。

(三)改革开放以来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和形成
中国共产党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目标,为此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享发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丰富和发展了共享发展思想。

1.毛泽东掀起新时期共享发展思想的新发展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掀起了新时期共享发展思想的新发展,他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

”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情况下,通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更多的人民来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但是他也指出所谓的共享不是绝对的平均主义,“谁要是提倡绝对的平均主义,那就是错误的。

”[4]2.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
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共同富裕”并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5]“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6]共同富裕的本质是实现共享发展,共享发展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

十五大进一步指出了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7]十六大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8]邓小平初步提出了共享发展的观念并指出了实现它的具体方式,是改革开放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3.习近平“五大发展理念”完善共享发展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9]
二、共享发展理念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共享发展回答了发展立足于以经济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点,立足于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是完全符合国情和人民需要的。

(一)共享促成发展目标的实现
人们共同享有发展成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判断标准,所以,让每个人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到改革发展过程之中,以“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方式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所收获,实现生活质量和精神水平的普遍提高,最终实现广泛的共同富
经济管理
够重视,认为只需要填写几张表格就行,而正是因为这种不负责的工作态度,阻碍了对医院管理人才培养的效率。

三、信息化背景下公立医院创新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一)制定系统的管理人才培养规划
所谓的人才培养规划就是对人才培养的一个总体性的计划与安排,在这个阶段中需要确定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其指导思想、培养的主要条件、培养的经费、培养的主要形式以及培养的措施手段,并要对其他方面进行相关的说明与解释。

公立医院在创新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时,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要坚持以党的基本理念和以人为本为主要的思想指导,来引导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

并且,还需要坚持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念,将这一理念切实的贯彻到公立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中,提高对医院管理人才的重视程度,尊重管理人才,真正发挥出管理人才的价值。

此外,还需要重视的一点是在确定培养目标的时候,要将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与公立医院的发展战略目标,如长期目标、中期目标以及短期的目标相互结合起来,按照公立医院的战略规划与经营目标来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如此,才能保证培养出来的管理人才能够适应长期发展的需要,能够真正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二)考核管理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
在创新公立医院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时,首先,要对管理人才的培养效果进行考核,建立健全管理人才培养考核机制。

在评估医院管理人才培养效果的时候,要制定出系统的评估计划,明确评估的对象、时间与评估的内容;其次,要真正的将评估规划落实到实际环境中,这就需要医院内部的人事管理部门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与层面来观察与鉴定对管理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并且将这一成果与管理人才培养规划相互比较,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则需要寻找其中出现的原因,并对此加以改变;最后,在取得考评结果之后,需要重视考评的结果,并将这一结果积极的应用到后续的管理人才培养中,提高对考评结果的利用程度,在管理人才的培养中不仅需要合理的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益,还需要使用合理的激励措施,激发出管理人员参与培养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进而促使其自觉、主动的参与到有关的培训活动中。

四、结语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公立医院面临的经营环境会相应的发生改变,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剧迫使公立医院需要改革与创新,提高医院内部的信息化程度,并创新对医院管理人员的培养模式。

对公立医院来说,创新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在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管理理念的基础上,要根据自身的发展要求与战略规划,来打造出一支优秀的管理人才队伍,进而促进公立医院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卉.信息化背景下医院人才培养计划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6, 13(19):12-14.
[2]王怀红,赵顺.公立医院人才培养原则和模式浅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5):9-11.
[3]覃泽荡.信息化背景下的公立医院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 2011.
[4]房师华.现代医院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 2014(15):282-282.
[5]崔丹.探析新时期医院人才培养突出问题和对策[J].经济师, 2016(9):258-259.
作者简介:纪 蕾(1983-),女,汉族,四川梁平县人,在职研究生(内蒙古党校),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主要从事公立医院人事管理研究。

裕。

(二)共享为发展提供坚实动力
习近平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10]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群众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让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实现、得到维护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所以,社会经济发展的时候,让人民受益,保障人民平等参与社会管理。

共享发展是在进行实践中必须要正视的问题,它体现出了中共执政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也是人类在发展中必须遵循的规律。

(三)共享使“多数人”分享发展成果
目前,我国7000万贫困人口,贫富差距日趋扩大、城乡发展、区域发展水平的不一致,基尼系数超过国际警戒线,共享发展的提出很有必要。

共享直接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只有共享才能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保障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推进全民共同富裕,实现和谐发展和财富分配的合理化。

着力增进人民福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要“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11]共享发展要让机会和财富真正面向多数人,让大多数人都可以享受发展带来的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正如习近平所言,让全体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与祖国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杨杰.四书五经、礼记•礼运.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7:648.
[2]孙中山.三民主义.北京:东方出版社,2014:21页.
[3]马克思恩格斯.马恩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9.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4.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7]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www.cpcnews. cn.
[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心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
[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
[10]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04).
[1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32.
作者简介:靳宝玉(1963-),男,汉族,河北临西县人,河北省临西党校高级讲师,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历史学学士学位,主要从事党史和党建研究。

上接(第57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