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州水稻推广品种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宏州水稻推广品种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李生考;赵家满;董诗龙;张祖构;肖光秀;董保柱;何祖花
【摘要】水稻是德宏州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万hm2以上.推广优良品种是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在良种引进推广、培育中存在品种杂乱多、质量参差不齐、推广体系不健全、销售队伍专业知识缺乏等问题,提出加强监管,规范水稻种子销售渠道;积极引进、培育适合德宏州种植的加工型品种,大力推广适合德宏州种植的“德优”系列软米品种;加强科技投入,重点扶持优质软米多小穗新水稻品种的选育等对策措施,为确保水稻安全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提供参考.
【期刊名称】《云南农业》
【年(卷),期】2017(000)002
【总页数】4页(P56-59)
【关键词】水稻推广品种;种子销售;种植;科技投入
【作者】李生考;赵家满;董诗龙;张祖构;肖光秀;董保柱;何祖花
【作者单位】国家水稻德宏综合试验站,云南芒市678400;国家水稻德宏综合试验站,云南芒市678400;国家水稻德宏综合试验站,云南芒市678400;国家水稻德宏综合试验站,云南芒市678400;国家水稻德宏综合试验站,云南芒市678400;国家水稻德宏综合试验站,云南芒市678400;梁河县勐养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梁河679207
【正文语种】中文
1.1 杂交水稻品种占主导地位
1985年以来,德宏州主要以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品种为主,在人们的观念中,杂交水稻品种产量高、抗性好、适应性广,不管是农民还是农业科技人员,都把推广杂交水稻品种作为增粮保粮的第一措施。
据陇川、芒市、瑞丽种子管理站及盈江和梁河植保站等5个县级农业单位的调查统计,2013年全州杂交水稻种植面积4.1万hm2,占全州水稻种植面积的68%;2014年为3.9万hm2,占全州水稻种植面
积的65%;2015年为3.8万hm2,占全州水稻种植面积的64.4%。
虽然种植面
积具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但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仍然占主导地位。
1.2 “德优”系列软米品种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大米的需求不仅仅是产量上的提高,而且在营养和口感上也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顺应这一需求,解决好广大人民“既要吃饱,又要吃好”这一难题,德宏州农科所水稻室优质稻课题组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已选育出一批适宜本地种植的“德优”系列优质软米品种。
由于这些优质软米品种具有种子成本低、抗性强、产量高、口感好的特性,省肥、省药、省水“三省”性状突出,种植面积具有逐年攀升的趋势。
“德优”系列软米品种是由德宏州农科所董保柱二级研究员选育的以德优8号、
德优16号、德优12号为骨干品种并已通过省州审定品种的总称。
“德优”系列
示范种植始于2000年,在德宏州农科所内示范种植的0.3 hm2德优2号,平均
产量达6762 kg/hm2,比对照滇陇201增产11.3%,开创了“德优”系列软米
品种的可喜示范种植局面。
到目前为止,“德优”系列软米品种已成为德宏州和缅甸国家的骨干水稻品种。
据陇川、芒市、瑞丽种子管理站,盈江和梁河植保站等5个县级农业单位的调查
统计,2013年“德优”系列软米品种在全州的种植面积达2.288万hm2,占全
州水稻种植面积的36.47%,平均产量6819 kg∕hm2,比对照滇陇201、滇屯
502每公顷增产628.5 kg,增长10.15%;2014年“德优”系列软米品种在全州的种植面积达2.43万hm2,占全州水稻种植面积的38.45%,平均产量7326
kg∕hm2,比对照滇陇201、滇屯502每公顷增产582 kg,增长7.99%。
自
2010年以来,德优16号和德优8号已连续5年成为德宏州水稻第一和第二大种。
2.1 存在问题
1)品种杂、乱、多。
随着种子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品种选育者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水稻品种尤其突出,大多数水稻种子经销商都有自己独自代理的品种。
还有些种子企业为了抢占市场,甚至为满足经销商的要求,将还在试验、示范未经审定的品种也投入到市场上销售。
这些品种的大量出现,让人眼花缭乱,致使农民选种困难。
另外,对水稻品种夸大宣传较为普遍。
种子经营者为了追求利润,误导消费者,大力宣传销售利润高、自己有代理权的水稻品种,夸大品种特征特性,引导农户购买。
由于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低,对新品种缺乏足够的认识,面对众多的品种和真真假假的宣传无所适从,难以选购水稻新品种。
2)品种更新换代快。
就德宏州目前的形势看,一个新品种的推广种植只有3~5
年的时间。
由于种子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各育种者不断推出新品种,种子企业及经销商为了取得更大利益,不断更换品种,对多个经销商共同销售的品种,由于利益竞争,不管品种好坏,大家一路封杀,不断推出具有自己独立代理权的新品种,形成独家销售,赚取更大利润,这不仅加大了种子生产的成本,而且还损害了农民利益。
3)种子经营销售者素质参差不齐,给水稻推广品种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种子企业及经销商不断增多,就目前种子管理部门的统计,德宏全州从事种子销售的企业及个体户达419户,如此庞大的销售体系,有很多从业人
员根本就没有学过农业专业技术知识,对什么样的品种应在什么地方种植根本不清
楚,这对售后服务、保障水稻生产安全带来隐患。
4)种子价格一路飙升。
记得德宏州种子企业还是国有制种子公司的2007年以前,一般杂交水稻种子16~20元/kg,种子被市场化以后,其价格一路飙升。
目前推
广的宜香系列、内香系列等品种,价格为60~120元/kg,增加4~7倍。
这也许是水稻种子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而导致的,但更多原因是水稻种子被市场化以后独家代理的炒作。
如此昂贵的种子价格给农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2.2 原因分析
其一,种子销售企业和经销商为了赚取更大的利润,不断引进新品种,为减少成本投入,一边试验一边推广,想方设法取得独立代理权;对自己取得区域独立代理权的水稻品种,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加以推广,从而增加利润收入。
其二,由于农业综合执法部门在执法资金及人员配备上有所不力,他们肩负着对全州400多户种子
销售企业的培训及监管,责任较大,任务艰难。
其三,人们对本地常规优质稻的认识不充分。
目前德宏州农科所水稻室优质稻课题组虽然已选育出一批适宜本地种植的“德优”系列优质软米品种,其抗性好、产量高,营养丰富,具有“热吃爽口、冷不回生、略带香味”等优良特性,省肥、省药、省水“三省”性状突出,虽然目前在德宏州、周边州市及缅甸推广种植面积逐年攀升,但大多数人还是一味的认为杂交水稻产量高,能增加收入,对于常规优质稻的认知度还不够。
3.1 加强监管,规范水稻种子销售渠道
一是加大执法资金投入,在种子销售旺季对各大种子销售企业及经销商展开全方位的检查,对违反种子法销售的种子企业及个人进行严格惩处。
二是从源头管控,杜绝未经审定的品种流入市场。
三是加强培训力度,包括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种子执法效率。
四是对种子经销商的培训,使其基本了解一般的农业生产技术,懂得什么样的品种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种植,了解水稻一般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认识到未审先推所带来的危害性和危险性;搞好售后服务,培训后进行测试,对测试不
合格的经销商给予淘汰,优化种子经营队伍,从而确保水稻安全生产。
3.2 积极引进、培育出适合德宏州种植的加工型品种
杂交水稻品种虽然产量较本地常规优质稻产量稍高,但其米质类型基本上都不符合德宏州居民口味特点,目前引进的优质杂交水稻一般直链淀粉含量都在17%以上,这样的大米德宏人基本上不喜欢吃。
各级农业推广部门要有针对性的引选一批硬度相对较高、适合加工的品种,如几年前的协优413类型,由于比较适合做饵丝和
米线,在德宏曾风靡一时,只有这种类型的品种在德宏才有竞争力。
3.3 大力推广适合德宏州种植的“德优”系列软米品种
“德优”系列软米品种具有种子成本低、抗性强、产量高、口感好,省肥、省药、省水“三省”性状突出等特点,大力推广“德优”系列软米品种优势明显。
1)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德宏州位于东经97° 31′40″~98°43′36″,北纬
23°50′40″~25°20′10″,州内平均海拔800~1300 m,年均气温18.4~20.3℃,年降雨量1436~1709 mm,年日照时数2281~2453 h,具有昼夜温差大、年温差小的气候特点,是最适宜发展优质软米和香软米的地区,素有“芒市谷子遮放米”的传统美誉。
2)独特的区位优势。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部,与缅甸毗邻。
据国家水稻现代产业体系发布的《2013年中国水稻产业发展报告》表明:2011年缅
甸的水稻种植面积为800万hm2,平均产量4080 kg/hm2,是水稻生产最有发
展潜力的国家。
“德优”系列软米品种米质好,抗病虫能力强,产量高,易脱粒,种子成本低,不需要施用化肥或化肥施用量少,农药施用量也少,省肥、省药、省水“三省”性状突出,深受缅甸农民的喜爱。
帮助缅甸发展水稻生产,不仅可减轻中国稻田化肥、农药施用量,还可确保中国的粮食生产安全。
3)丰富的土地资源优势。
德宏州国土总面积11526 km2,海拔1200 m以下热
区面积4095.5 km2,占德宏州国土面积的36.6%。
丰富的土地资源为“德优”系
列软米品种发展提供了空间保障。
4)“德优”系列软米品种自身优势。
一是产量高。
“德优”系列软米品种连续4年打破了全州常规优质稻最高单产记录。
由德宏州科技局、农业局主持验收,2002年0.07 hm2德优8号平均产量8916 kg/hm2,2003年0.08 hm2德优12号平均产量9394.5 kg/hm2,2004年0.067hm2德优11号平均产量9849 kg/hm2,2005年0.1 hm2德优13号平均产量达10110 kg/hm2,连续4年创造了德宏州常规稻最高单产记录。
二是米质好。
从实践看,相对好吃的大米直连淀粉含量应在6%~17%,高于17%和低于6%均是不好吃的,“德优”系列品种的米质经过30个样品的化验分析,直链淀粉含量除了作为加工饵丝和米线的专用品种德优19号外,直链淀粉含量一般都在6%~17%,而最适合德宏人口味的德优8号直链淀粉含量只在8%~10%。
三是省肥、省药、省水“三省”性状突出。
近年来我们总结出一套“德优”系列软品种省肥、省药、省水的“三省”丰产栽培新技术:即栽插密度保证在13.3 cm×20 cm~13.3 cm×26.7 cm,每丛插基本苗3~5苗(蘖),在适当栽粗的前提下,要求不施化肥或少施化肥,少打农药,灌水要求浅水灌溉和干湿交替灌溉。
四是种植投入成本低。
据国家水稻德宏综合试验站了解,在德宏州,种植杂交水稻品种和种植“德优”系列优质软米品种的经济效益比较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种植杂交稻虽然产量比常规稻稍高,但由于种子、化肥投入较大,稻谷售价偏低,能够产生的利润远远没有“德优”系列软米品种高,所以,各级各部门,在加大杂交水稻推广种植的同时,要对本地常规优质稻加以开发和支持。
由于“德优”系列软米品种具有省肥、省药、省水“三省”优良性状,而且购买种子成本低,在种植过程中一般每公顷比种植杂交稻节省3200元左右,就德宏州而言,2015年种植的2.47万hm2“德优”系列软米品种,就为农户节省7904万元。
3.4政府主导,加强科技投入
一是在杂交水稻方面,重点支持引进或筛选出适合加工饵丝和米线的品种类型,对米质不佳又不能加工的品种不予支持。
二是在“德优”系列软米品种发展中加强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重点扶持优质软米多小穗新水稻的选育,对德优8号、德优
16号、德优12号、德优11号进行提纯复壮,并通过各种育种手段使其在保持原有品质的前提下,使其株高再降低5~10 cm,增强其抗倒性,达到理想的株型。
制定落实“德优”系列软米品种产业发展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培育和扶持龙头企业参与到开发“德优”系列软米品种产业中来,走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
通过政府扶持、引导,龙头企业的推动,科研人员的努力,走名、特、优、新路子,使德宏州逐渐形成“最硬”和“最软”的品种种植模式,即杂交水稻品种主推偏硬型的适合加工饵丝和米线的品种,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米质好、抗病虫能力强、产量高、易脱粒、种子成本低、不需要施用化肥或化肥施用量少,农药施用量也少,省肥、省药、省水“三省”性状突出的“德优”系列优质软米品种,从而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增加农民收入。
民以食为天,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生产和农民的生产利益。
在过去的几年中,杂交稻在德宏州的种植面积占主导地位,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杂交稻虽然在产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品质不符合德宏居民的口味。
目前推广的宜香系列、内香系列等杂交优质稻,直链淀粉含量一般都在17%以上,而德宏州自主培育的“德优”系列软米品种除作为加工饵丝、米线专用品种的德优19号以外,直链淀粉含量都在17%以下,最适合德宏州居民口味特点的德优8号直链淀粉含量在8%~10%,蒸煮后具有“热吃爽口,冷不回生、略带香味”等优点,属于典型的德宏香软米类型。
近几年来,德宏州农科所水稻室优质稻课题组又对原有的“德优”系列软米品种进行提纯复壮及通过育种手段改造,使其品质有所提升,抗性增强,再配套上德宏创新发明的“三省”栽培新技术、适合德宏州气候特点的药剂浸种预防恶苗病新技术一起实施,使“德优”系列
软米品种在德宏、保山、大理等地州及缅甸种植面积逐年攀升,截至2015年,“德优”系列软米品种在德宏的种植面积已达到2.41万hm2,占全州水稻种植面积的37.1%,在缅甸的种植面积达到了27.7万hm2,而且种植面积具有逐年攀升的趋势。
帮助缅甸发展水稻生产,不仅可减轻中国稻田化肥、农药施用量,还可确保中国的粮食生产安全,使其成为中国的国际后备粮仓。
既顺应了农民的要求,也给“德优”系列软米品种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们坚信,在各级主管部门及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德宏水稻品种必将以“德优”系列软米品种为主导品种的种植模式迅速推进,并为德宏乃至全国带来更好的丰收。
【相关文献】
[1]程式华.2012年中国水稻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51.
[2]程式华.2013年中国水稻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153.
[3]程式华.2014年中国水稻产业发展报告[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155.
[4]董保柱,李生考“.德优”系列软米品种发展前景探讨[J].湖南作物研究,2015,(6):662-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