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牛顿第一定律-“衡水杯”一等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课程分析】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运动状态的原因。

因此,它被称为牛顿物理学的基石,力学的第一原理。

正是因为它破除了长达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才导致牛顿第二定律的得出,并使牛顿以新的视角看待引力,近而令人信服地表明,天上和人间服从同样的力学。

与此同时,它本身还包含着力,惯性和参考系这些极富成果的科学概念,成为物理学理论的基石。

本教材重视惯性定律的教学,强调它在科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意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的发展。

科学的发展都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科学背景,同时,科学家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敢于质疑,坚持真理的献身精神又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好素材。

本节重点: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本节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
【学情分析】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学生虽然除了“惯性与质量”这一问题没有专门学习外,关于本节其他的知识都有了大致的了解。

但他们只知道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只知道伽利略做了个理想实验就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练的最多的是通过惯性性质去程式化的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高中阶段的学习,首先应该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纠正一些片面,不恰当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设计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坚持落实“在教师导向性信息诱导下学生真正的学”,首先通过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历史的回顾”,近而提出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观点。

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思考错在哪为什么会错伽利略是如何设计理想实验,得到正确的观念的进一步提出笛卡儿的观点,最终得到牛顿第一定律。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两层含义,理解惯性,知道决定惯性的因素只有质量,教师只起到总结归纳的作用。

体现教学生以“渔”的教学指导思想也是我进行本节设计课的出发点。

最后通过典型例题,学以致用,迁移引申。

【学习目标】
1.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的主要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能准确表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体会定律深刻的思想性和认识问题的本质性。

3.知道什么是惯性,能举例说明物体的质量是其惯性大小的量度。

【教学过程】
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重温历史
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水平路面上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摩擦的作用,如果没有摩擦,水平面上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一速度运动下去。

谁的观点是正确的
2.小实验:
(设计意图:这块内容中有些知识点学生是已知的,也有未知的,但学生都看得懂,所以就由学生来完成,同学们相互补充,教师只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

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探究1:理想实验的魅力
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
1.实验装置:
2.如甲图所示,小球从第一个斜面的A点,从静止释放后,如何运动
3.若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将如何运动
4.如果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倾角,小球会怎样
5.如果将第二个斜面放平,小球会怎样运动
6.实验结论:
学生完成,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在该块教学内容中学生未知的是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教师采用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教师通过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指明学生要研究的内容与方向,它将有助于学生了解物理学家认识和发现物理定律,定理的基本方法。


探究2:牛顿第一定律
1.请表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什么是惯性
3.牛顿第一定律揭示的力和运动的关系是什么
4.请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下列一些现象:
(1)问题:一个同学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空中向上运动时,肯定受到了向上的作用力,否则它不可能向上运动。

这个结论错在什么地方
(2)如图所示,用牛顿第一定律对图示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原来静止的汽车要保持静止状态
B.原来运动的乘客要继续向前运动
C.原来静止的乘客要保持运动状态
D.原来运动的汽车要继续向前运动
(3)如图所示,锤头松了,木工常常使锤柄向下,迅速撞击工作台或其他物体,锤头便紧紧地套在锤柄上。

请解释原理。

设计意图:综合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深刻理解力与运动关系
探究3:对惯性的理解
1.请大家解释以下现象。

(1)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什么
(2)歼击机在进入战斗状态时为什么要丢掉副油箱
(3)电动机为什么要固定在质量大的底座上
2.物体的惯性与什么因素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对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加深学生对惯性的理解,知道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节科学探究课,将物理学史与物理规律教学进行有机渗透,打破了以往传统设计,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通过学习真正深刻的认识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本质。

教师在教学中把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的主动激活状态,使学习成为其自主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可能因为师生互动不足达不到教学效果,要针对学生的认识水平进行合理的调节。

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