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扬法写作文8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抑扬法写作文800
花开无声
传说中有一种鸟,它搏击于长空与海浪之中,生死轮回,永世不死。
传说中,有一种神,她用一颗大慈大悲之心祈祷,双手合十,便会爱满人间。
传说中,有一种天使,她扇动翅膀飞翔于人间,体验疾苦,拯救众生。
他不是不死之鸟,却三次跳进汹涌的大海,只为挽救一个素不相识的生命。
他说,掉
下水的也是一条生命。
他不是拥有菩提之心的神,但他用一个凡人的爱心装下了183个孩子。
他说他是那群
远方孩子的父亲,他有责任用肩挑起他们的生命。
她不是扇动翅膀的天使,但她用一双纤细的足跑遍了苗乡的十村九寨,用瘦弱的双肩
承载起几千人的健康与生死。
他们是一群凡人,淹没于人群,也许你就再也认不出那张面孔。
他们是凡人中的凡人。
他是一个民工,他最大的希望是知道他的人多给他一点活干;他是一个歌手,他没有万贯
家财,也逃不过病魔的纠缠;她是一个被称为“赤脚医生”的弱女子,她的初衷只是养家
糊口。
但是,他们感动了中国,用他们的平凡感动了中国。
我们看到大街上高楼林立,看着马路上行人低头匆匆赶路,我们总认为有一些东西已
悄然逝去。
但在看到他们的瞬间,我们知道有一些东西在如花般静静地绽放:
他的对生命的尊重,在危急关头显示的人性的本色;他的对生命的关爱,对远方生命
的大悲大爱;她的对生命的呵护和执着。
古人说,人之初,性本善。
人的本性中总该有一种叫做“真善美”的东西,这些让我
们还会对人世有一种责任之感,对他人有一颗关爱之心;这些会让我们懂得感动,让我们
还有泪流,让我们的眼泪还可以湿润心灵最柔软最湿润的部分,那个时候我们便会看到人
性之花的绽放。
尽管,花开无声。
有一个小男孩,在15岁的时候,父母开始因为一点点小事吵架,他们再也不像以前
那样慈祥…… 有一天,父母又开始“战争”了,只听得他们的卧室里噼里啪啦地开始摔
各种器具。
小男孩只是默默地在那个门口,把腿伸入那最后一缕阳光中去。
这个时候,父母出来了。
父亲说:“你爱我?还是爱她?”小男孩霍地站起来,哭着跑进了厕所,大声吼道:“烦死了,我是世界上最孤单的人!” 每天晚上,小男孩在学校上完晚自习后,就在大
街上游荡,直到很晚才回家。
可是每当走到门口,却又不想把门打开,因为他知道:如果
开了这道门,他即将面对那昏暗的房间与冷冰冰的父母。
可是他还不得不打开这道门,不得不走进自己的卧室。
面对着这熟悉又陌生的房间,
他轻轻脱下外衣,放下书包,他又一次哭泣了,因为他深知自己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人。
当男孩的老师和同学们知道这事以后,就策划着为他举行一个生日晚会。
在自习课的
时候,小男孩从操场上回到教室,教室中顿时响起了一阵阵动人的歌声,全班同学和老师
大声唱着:“Happy birthday to you……”小男孩哭了,他感觉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孤
单的人了……老师把小男孩叫到身边说了几句悄悄话,笑容慢慢地从他们的脸上泻了出来。
小男孩回到家后,在电脑上发了两个E-mail,一封是写给爸爸的,另一封是写给妈妈的,可能是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又唤醒了那温馨浪漫的爱情……在这个神奇的下午,他们
再一次相拥,彼此相约:“I love you.”小男孩突然跑出来,大声说:“我也爱你们!
爸爸、妈妈。
”三个人紧紧相拥,彼此都获得了对方的爱,他们手拉手地把这份爱永远带
回家中。
从此世界上少了一个孤单男孩,多了一个充满爱的港湾。
小男孩的欢歌笑语又回来了,他又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
这就是一个孤单男孩的故事。
抑中有扬扬中有抑——从写法上谈《阿长与〈山海经〉》的抑扬孝昌二中王宏伟
“文如看山不喜平”,侧重写人的文章尤其如此,唯其这样,才能让人物血肉丰满,个性
鲜明,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所谓不喜平,就是说:行文要有起伏,有跌宕,有抑扬。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长就是这
样一个性格鲜明,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
我认为:对这个人物形象刻画成功的关键之处在于三点,1.欲扬先抑;2.抑中有扬;3.扬中有抑。
《阿长与〈山海经〉》围绕阿长共写了七件事:(1)喜欢切切察察,絮絮
叨叨。
(2)睡相不好,爱摆成“大”字。
(3)过年时一些古怪的仪式。
(4)一肚子烦琐的道理。
(5)给我讲长毛的故事。
(6)谋害我的隐鼠。
(7)给我买《山海经》。
这都是一些生活的琐事,看似漫无目的的记流水帐,细细品味,原来这样的安排是大
有学问的。
第一,先抑后扬,起伏跌宕。
七件事中前四件事是“抑”,第五件事是“扬”;第六件事再“抑”,第七件事又“扬”;这样使文章波澜起伏,跌宕生姿。
喜欢切切察察已让我“讨厌”,睡觉摆成“大”更让我“多回诉苦”,那元旦古怪的仪式真是“辟头的磨乱”,至于她满肚子的道理那简
直是“烦琐之至”。
读到此处,那阿长的形象在我们心中真是坏透了。
然而,作者的笔锋一转:“我有一
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接下来便是她讲的那个长毛的故事。
“城外有兵来攻的时候,长毛就叫我们脱下裤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墙上,外面的大
炮就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这一来到让我对她肃然起敬了。
“一向以为她满肚子
是麻烦的礼节罢了,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
”
写到第六件事的时候,再“抑”,得知是她谋害了我的隐鼠后,我气得“极其严重的
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这一小小的波折更为后面的“扬”蓄了势。
至此,作者不惜笔墨,重点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当她把我“渴慕”已久的书
摆在我面前时,我的感觉是“像遇着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别人不肯做,或不
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我又对她发生了新的敬意”。
行文到此,“我”对长妈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结尾的抒情“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第二,抑中有扬,耐人寻味。
如果把前面的四件事仅看成是对阿长“抑”的话,那未免有些对文义曲解。
其实这四
件事都是抑中有扬。
阿长出身卑微,作为我们家的保姆,她却是尽职尽则,忠心耿耿的。
喜欢切切察察,“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砖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
”
这是对我的负责。
“睡相不好”这是她出身低下,不拘小节,为人朴实的表现。
元旦早晨起来的第一句话要说“恭喜”,还要吃“福橘”,这是她为了我“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至于她教给我的很多道理,什么“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
”
什么“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等等,无一不是为了我一生能
平平安安。
这些朴实而特别的爱在当时固然让我“讨厌”,现在想来,这种爱又是多么珍
贵啊!看似平淡的几件事,说出来让人觉得阿长确有“讨厌”之处,可细细品味,阿长的
纯朴厚道,无私真诚,尽职尽责等美德已跃然纸上,甚至在阿长身上隐约可见一种特殊的“母爱”。
这就是耐人寻味的抑中有扬。
第三,扬中有抑,错落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