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_番茄种子生产技术(PPT103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癌抗癌,延缓衰老 近年来,研究证实番茄中所含 番茄红素具有独特的抗氧化作用,可清除体内的自 由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效地减少胰腺癌、 直肠癌、口腔癌、乳腺癌的发生,阻止前列腺癌变 的进程。番茄还含有防癌抗衰老的谷胱甘肽,可清 除体内有毒物质,恢复机体器官正常功能,延缓衰 老,故番茄拥有“长寿果”之美誉。
2. 浸种与催芽:为使种子发芽迅速、
出苗整齐,需浸种催芽。
先用清水浸泡种子2~3h,再用10%的磷酸三 钠溶液浸种15~20min,可除去附着在种子表 面上的病毒,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放入 55℃左右的温水中,不断搅动,待水温降到 30℃,停止搅动,再浸3~4h后取出,用半湿 的毛巾或纱布包好,放到28~30℃条件下催芽, 每天用冷水淘洗一次,2~3天后,幼芽长到 1~2mm时即可播种。
4. 自然灾害:历年无毁灭性灾害,如:暴 风、水涝、冰雹等。
5. 制种田环境:与同类其他品种隔离30米 以上,与马铃薯、烟草、桃树隔离300米 以上。
(二)亲本的栽培管理
1. 父本的管理:在制种实践中,极易产生 制种早期花粉供应不足的问题,因此作为 父本:
(1)应比母本早播10~15天。 (2)加大移苗距离:10×10cm。 (3)定植时父本也要及早定植,做成宽1
厚,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壤土为宜。 地势较高,便于排水与通风。
2. 茬口:四年以内未种过茄科作物,番 茄病害较多,最忌连作,特别应避免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线虫、青枯病、立枯病、萎蔫病和病 毒病的田地连作,并且必须与茄科以外 的其他作物实行3~5年的轮作,否则必 然造成人力难以挽回的减产。
3. 灌溉:水源充足,灌溉方便。
定植:番茄是自花授粉作物,但仍有 2~4%的天然杂交率,因此,原种田应 与番茄其他品种隔离100~300m,生产 用种50m。
采种番茄定植以晚霜后较为安全。 定植密度:早熟品种双干整枝亩栽
4500~5000株,无限生长型中晚熟品 种,单干整枝每亩3500株左右。
(三)田间管理
1. 中耕、浇水与蹲苗:定植后立即浇水, 经5~7天后浇缓苗水,之后及时中耕进入蹲 苗阶段,到第一穗果座住,并有核桃大小时, 结束蹲苗,开始浇催果水,同时追肥,促进 果实迅速膨大。以后每隔6~7天浇水一次, 保持土壤湿润。
8~10cm见方。分苗后白天25~30℃,夜间15℃ 左右。缓苗后逐渐降温,直到定植前一周,可以撤 去覆盖物,锻炼幼苗以适应外界环境条件。 苗床内要求土壤稍干,空气湿度低,光线充足。
(二)整地、施肥与定植
整地与施肥:番茄病害较多,忌连作,宜 与茄科以外的蔬菜轮作,理想的前茬有豆 类、瓜类、葱蒜类等。每亩施有机肥 5000kg左右作底肥,增施磷钾肥有利于 种子发育。
此法优点:种子可当天提取和干燥,容 器周转快,且与温度关系不大,种子色 泽鲜亮,可完全避免因发酵不当而引起 的种子变色,同时可以消除种传细菌性 病害。
但有研究发现,盐酸会伤害果肉坚实品 种的种子,对此类品种应避免使用。
(3)碳酸钠提取法:在温度较低地区,提 取少量种子时可用此法。将浆液与等量的 10%的碳酸钠溶液混合,在室温下放置2 天后用清水冲洗。由于此法使种子变黑, 故生产上不采用。育种家在提取少量育种 材料和亲本种子时,可采用此法。
(一)育苗:选择背风向阳,三年未种过茄 科作物的地块,于结冻前做成阳畦。
1. 播种期:适时播种很重要。过早,苗龄 过长,幼苗易老化;播种过迟,苗龄过短, 营养物质积累少,幼苗不健壮。一般在定植 前70~80天播种为宜。采种用番茄播期与 定植时间,比鲜食番茄推迟5~7天更合适 (北京地区露地番茄播种期:1月下旬~2月 中旬,定植期:4月中下旬)。
一般大、中果型的品种每花序留3~4个果, 小果型品种每花序留6~7个果,摘去幼花、 花序先端的幼蕾和僵果。
(四)去杂
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分三个时期考察品 种的典型性状,及时拔除杂株和劣株。
第一时期:开花前期。考察植株开展度、 生长势、生长型、叶型(裂叶、薯叶、平 展、卷曲、颜色)和抗病性。
第二时期:坐果初期。考察生长习性、 叶型、花序(着生节位、花序类型、花 数),第一穗果坐果率及整齐度,幼果 特征(如颜色)等。
第三时期:第一穗果成熟期。考察生长 势、抗病性、熟性、果实性状(坐果率、 整齐度、大小、果形、颜色、一致性) 等性状。
(五)收获与采种
1. 采收时期:番茄果实成熟过程分五个 时期:青熟期、转色期、半熟期、坚熟 期(果面全部着色,但肉质较硬)、完 熟期(果面全部着色,但果实变软,种 子已充分发育成熟)。
一般1kg种子需300~400kg鲜果, 授粉好的250kg可产1kg种子,授粉 不良的600kg产1kg籽。采种用的果 实,必须达到完全成熟种子才饱满。
二、番茄常规品种的采种技术
番茄采种多为春季露地栽培,因苗期生 长缓慢,生产上多采用阳畦(冷床)、 温室、电热线等保护设施进行育苗。现 以阳畦为例:
健胃消食,润肠通便 所含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 酸,能促使胃液分泌,对脂肪及蛋白质的消化。增 加胃酸浓度,调整胃肠功能,有助胃肠疾病的康复。 所含果酸及纤维素,有助消化、润肠通便作用,可 防治便秘。
清热解毒,生津止渴 番茄性凉味甘酸,有清热生 津、养阴凉血的功效,对发热烦渴、口干舌燥、牙 龈出血、胃热口苦、虚火上升有较好治疗效果。
3. 种子干燥:经清洗的种子立即进行干燥 处理,把种子放入纱网袋中,扎紧口,放 入洗衣机的甩干筒中甩干5min,取出种子 在纱网筛上晾晒(切勿在水泥地或金属器 皿中直接曝晒,以免烫伤种子)。
晾晒过程中要经常翻动,揉搓,防止种 子结块。当种子含水量下降至8%时, 即可清选分级,装袋备用。
第二节 番茄一代杂种制种技术
番茄大多数品种从开花到果实和种子成熟 需40~60天。
3. 果实和种子
番茄果实为多汁浆果,果实的大小、形 状、颜色等因品种不同而异。果形有圆 形、扁圆形、梨形、长圆形等;颜色有 红、粉、黄色等;果实大小不一,大的 500g以上,小的10g左右,一般大果 5~7个心室,产种量高于小果型品种。
从花冠外露(露冠)到花闭需4~5天, 当花瓣充分展开至180°时,雌蕊完全 成熟,花粉从花药中散出,完成授粉、 授精且结实率高。
番茄的花粉在15℃以下和35℃以上的条件, 一般不萌发。室温下花粉生活力可保持4~5 天,4~5℃的冰箱中可保存一个月。
开花和受精的适宜温度范围:白天20~25℃; 低于15℃和高于30℃时停止授粉,一般高 于28℃就应停止授粉。
雄蕊5~6枚,花药长形,联合成筒状, 称为药筒,紧密包围在雌蕊之外,花药 成熟时,内侧开裂散出花粉,落在自花 雌蕊的柱头上,故易于保证自花授粉。
2. 开花习性。番茄花序一般有总状、复 总状及不规则花序三种,因品种而异。 一般一个花序有5~6朵小花或更多,通 常小果型和早熟品种的偏多。
番茄的开花顺序:先是基部的花开,顺 次向上陆续开放,通常第一花序的花还 未开完,第二花序基部的花已开始开放。 番茄多在上午开花,延到第二天逐渐闭 合。一朵花从现蕾到完全开放要经过若 干阶段,即:
定植缓苗后,待侧枝长到10~12cm长时开始 整枝。自封顶类型品种,宜采用双干整枝, 即在主干第一花序下部留一侧枝与主茎同时 生长,将其它侧枝全部摘除;非自封顶类型 品种宜采用单干整枝,即植株在生长过程中 只留一个主干,摘去全部侧枝。当达预留果 穗时,在花序上部留两片叶进行摘心,使养 分集中到果实。
2. 追肥:结合催果水追施催果肥。以后分 别在第一穗果开始采收,第二、三穗果膨 大时期追肥2~3次。在果实生长期间,为 促进果实和种子发育,用1.5%过磷酸钙或 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肥。
3. 整枝、打杈和摘心:旨在调整营养生 长和生殖生长平衡,减少营养物质的消 耗,促进果实发育。
因此,采种的果实以完熟期最好,无需后 熟即可采种。若采收的果实未达完熟期, 可后熟2~3天后采种,但种子质量差些。
番茄是浆果,其采种方式有两种:人工采 种法和机械采种法。
2. 种子混合物的处理方法
(1)发酵法:将容器内的浆液置于20~35℃的条件 下发酵36~48h。在发酵过程中,不能加水和漏进雨 水,也不要在阳光下曝晒,否则种子变黑,降低发 芽率。当浆液表面覆盖一层白色菌膜时,发酵已好, 应及时用清水漂洗(若浆液表面出现红、绿或黑色 菌落时,则说明发酵过度,种子变褐,发芽率下 降),一直到残渣等物除干净为止。
番茄种子生产技术
内容提要
第一节 番茄常规品种采种技术 第二节 番茄一代杂种制种技术
概况
番茄又称西红柿、洋柿子等,为茄科番茄属 中以浆果为产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 美热带地区,17世纪传入我国,20世纪50 年代开始在我国迅速发展,现己成为我国蔬 菜生产最重要的蔬菜品种之一。
番茄的养生保健功能
降脂降压,利尿排钠 所含维生素C、芦丁、番茄红 素及果酸,可降低血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 冠心病。另含有大量的钾及碱性矿物质,能促进血 中钠盐的排出,有降压、利尿、消肿作用,对高血 压、肾脏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抗血凝聚,防脑血栓 国外研究发现,从番茄籽周 围黄色果冻状的汁液中分离出来了一种被称为P3的 物质,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功效,可以防止脑血栓 的发生。患冠心病及中风的病人每天适量饮用番茄 汁有益于病的康复。
防白内障,黄斑变性 所含维生素A、C,可预防白内 障,还对夜盲症有一定防治效果;番茄红素具有抑制 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能防止自由基的破坏,抑制视 网膜黄斑变性,维护视力。
第一节 常规品种的采种技术
一、与采种有关的生长发育特性 1. 花器构造:番茄是两性花,花的最外层为绿色分
离的花萼,花萼不脱落,萼片数常和花瓣数相同; 花萼的内层是黄色花冠,花冠基部连成嗽叭状,其 先端一般分裂成5~6枚,雌蕊1枚,子房上位,二心 室到多心室,有时雌蕊呈复合状(带化),形成畸 形果实(这样的花不宜作杂交用)。
一代杂种的抗性比亲本强,对立枯病、线虫 病等的抗性提高,而且抵抗不良气候条件的 能力增强,如:番茄杂种株在温度降低时不 易落花,而一般品种落花率较高,有的高达 70%。
虽然番茄的制种法有多种,但目前主要采用 人工去雄授粉生产杂交种子。
二、番茄人工去雄杂交制种技术
(一)制种田的选择 1. 土壤与地势:选择排水良好,耕层深
稀盐酸处理:经漂洗干净的种子,放入纱布 袋中,浸泡在1%的稀盐酸中15min,之后用 清水漂洗盐酸15min,检测种子pH2.4~2.8为 止(方法:取1g种子放到10mL水中,浸泡 5min,并不断晃动,然后测水溶液pH值), 可防止种子表面的细菌性病菌,提高发芽率, 种子色泽亦会变好。
(2)酸解法:当种子生产量很大时,浆 液很多,可用盐酸酸解,配方为:将 100mL的工业用盐酸慢慢倒入14kg的 浆液中,然后搅拌,使二者充分混合, 经过15~30min,即可用清水漂洗。
米的平畦。
播种时要选无风的中午前后进行,将种子 撒播在畦面上,覆0.5~1cm厚的细土, 播种密度以3m2播种子25g为宜,覆土后 盖上玻璃窗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
3. 苗期管理
播种后床内温度,白天25~30℃,夜间不低于15℃。 苗出齐后注意通风换气,为防止幼苗徒长,适当降
温,白天20~25℃,夜间10~15℃。 当幼苗出现2~3片真叶时,开始分苗。分苗密度
一、番茄杂交种子生产概况 番茄的杂种优势利用在我国已很普及,
选用一代杂种品种已成为番茄高产、优 质、抗病、稳产、早熟栽培的一项基本 技术措施。番茄一代杂种具有明显的杂 种优势,一般比亲本增产20~40%,个 别的可达200%。
产量的增加主要靠杂种植株增加花序数 目、每花序花数及坐果数,特别是早期 产量增加明显,因而可使早熟栽培获得 明显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