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应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应是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如:我在教《想和做》时,为了让同学很好地理解“空想”和“死做”,分别举了守株待兔者不再耕耘想每天都能捡到兔子,背道而驰者不辨方向靠着宝马良驹想到达目的地的例子,很快激活了同学思维,课堂气氛异样活跃,热忱高涨,见解纷呈,感悟很深。
我反倒成了无话可讲之人,为自己这块“砖”引出的“玉”而很有成就感,真可谓事半而功倍。
二、老师敲山震虎,擅长引导同学多方位思索,敢于说出心之所思
在《孔乙己》-课的反馈课上,我先“敲山”道:“孔乙己是封建社会一个没落的读书人,人们看不起他、嘲弄他,最末了却了惨淡的一生,大家对他的'认识仅此而己吧!”话音刚落,同学们纷纷举手要发言,我又有意道:“这样总结还不够吗?”这下可打开了同学们的话匣子,真是思如泉涌:有的说孔乙己这个形象不是铁板一块,而有立体性,要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认识,有的说他有以读书人自居,自视清高的一面,也有为生计所迫干一些偷窃勾当的一面,有的说他有好吃懒做、迂腐、自欺的一面,但也有良善的一面,有的说他至死不悟,可见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流毒之深,有的说文中令人窒息的笑声旨在揭示世态的炎凉和社会的冷
漠,有的说这个形象要一分为二地看,既要怜悯,又要批判,也有人说他的凄惨际遇根源在那个万恶的封建制度……最末,我不失时机地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结。
令人深思:谁敢低估同学,谁就在扼杀同学。
三、老师大胆地把同学从教材中带出来,与现实生活相
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学习《谈骨气》时,我把同学组织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正方的观点是“嗟来之食不可食”,依据是食了嗟来之食,就要摇尾乞怜,任人摆布,有失气节;反方的观点是“嗟来之食可以食”,依据是只要能苟且偷生,留得青山在,可
伺机再来。
正反两方还举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来佐证各自的
观点,可谓针锋相对,势均力敌,你来我往,思路越来越广,道理愈辩愈明。
这样的辩论使同学们有了看待生活的新起点、新视野,提高了辨别是非、善恶、真假的技能,何乐而不为呢?
老师讲得少了,同学才能说得多,同学说多了,他们的
心扉才能打开,他们的思想才能长出翅膀,有了翅膀,才能
翱翔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