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在小儿先天性白内障中对治疗效果及视力改善情况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在小儿先天性白内障中对治疗效果及视力改善情况的探讨
【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将前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
体植入在小儿先天性白内障中,研究其治疗效果及视力改善情况。
方法:将本院
在2017年3月---2020年3月间收治的65例患有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做为此
次的研究对象,观察患儿在治疗后的视力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65例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术后矫正视力恢复较好,大于4.7的有24例占病例
总数的36.9%;4.0--4.7的有35例占病例总数的53.8%;小于4.0的有5例占病
例总数的7.6%,未出现明显变化的有1例占病例总数的1.5%。
患儿在术后出现
并发症情况也明显减少,其中瞳孔区晶体前絮状渗出的有1例,;角膜内皮水肿
的有2例;人工晶体植入局限性粘连的有1例。
结论:前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
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在小儿先天性白内障中,其治疗效果较好,视力改善
情况明显,还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前玻璃体切除;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小儿先天性
白内障;视力改善;疗效
在临床上小儿白内障常见于先天性及外伤性,但是先天性白内障较多,是导
致患儿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小儿白内障占失明因素的第二位,其病因可能跟胎
儿在母体内发育时出现染色体缺失或母体遗传或者胎儿及母体患有全身疾病等因
素导致胎儿晶状体的胚胎发育出现浑浊,而导致胎儿出生后患有先天性白内障[1]。
如不及时对其进行治疗,会影响患儿今后的生活及学习,如果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还可能导致患儿的终身残疾[2]。
我院将前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
人工晶状体植入技术应用在小儿白内障手术后,其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患
儿视力恢复较好。
具体表表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的65例患儿,均是我院在2017年3月---2020年3月间收治的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争取患儿家属同意后,开展此次试验,患儿年龄在2---11岁之间,平均年龄在8.56岁,其中有32例是男患儿,33例为女患儿,将65例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患儿试验前的资料分析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开展此实验。
1.2治疗方法
将患儿的透明角膜进行切口处理,长度在3.5mm, 将前段玻璃体切除,并做平行性隧道延伸至角膜缘前合适位置穿刺于前房处,同时要注入黏弹剂,将前囊连续环型进行撕开,用水分离后,用超声将晶体吸出,再次注入黏弹剂,将后囊连续环形撕开,植入人工晶体,将前后房黏弹剂吸出后,对结膜囊涂典必殊眼膏。
患儿植入晶体为 PMMA-体型,其光学区直径为5.5~6.5mm之间,总直径在12.0~ 13.5mm之间,所用人工晶体度数欠矫在0.25~5D。
手术结束后,可对患儿进行抗生素的静脉输液,并对眼部进行相关的护理[3]。
1.3观察指标
将矫正后患儿的视力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为此次试验的观察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计数资料数据以n%表示,组间比对用单因素方差来检验,实验组的所有数据都进行SPSS20.0的统计学软件来计算,显示P值小于0.05,说明2017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65例小儿先天性白内障患者的所有数据之间有明显差别,可以进行统计学对比。
2结果
2.1患儿术后视力恢复较好,将其出院后的视力恢复进行记录后,对其进行了数据分析。
见表一
表1 患儿术后视力恢复情况(n,%)
视力恢复情况视力恢复人数比例低于4.72436.9%
4.0--4.73553.8%
小于4.057.7%未出明显改变1 1.5%总人数6098.5%
2.1 术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情况,其中出现瞳孔区晶体前絮状渗出的有1例;角膜内皮水肿的有2例;人工晶体植入局限性粘连的有1例,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在6.1%,可见此实验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3讨论
白内障作为常见的眼部疾病的一种,其致盲率较高[4]。
近几年,小儿患上先天性白内障的也有所增加,现今在对小儿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一般进行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的植入,是比较普及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是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对小儿白内障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更新[5-6]。
本实验通过观察前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在治疗小儿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较明显,患儿视力改善情况较好。
综上所述:前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在小儿先天
性白内障中,其治疗效果较好,使患儿视力明显改善,且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陈秋蓉,张亚明.关于《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婴儿期双眼先天性白内障的长期
预后比较》一文的商榷[J].中华眼科杂志. 2021,57(02).
2.
邹佳莹,张淑艳.白内障吸除、后囊环形撕囊、前部玻璃体切除及人工晶状
体Ⅰ期植入术治疗小儿单眼先天性白内障的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
2020,58(05).
3.
李秋梅,刘畅,李鑫鑫,聂丹洁,李绍伟.玻璃体切除术后飞秒激光辅助白
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三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初步效果观察[J].眼科.
2020,29(04).
4.
张立平,蔺琪,施维,余继锋,李莉.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视感知觉训练对双
眼视功能康复疗效评估[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21,29(01).
5.
马刚,任建涛,何唯,赵国良,张初健,黄旭东.先天性白内障摘除术后植入足矫
人工晶状体对患儿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压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
志. 2020,4(02).
6.
徐晓玮,田爱军,郝微,陈红.不同手术入路的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对先天性白
内障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眼科新进展. 2020,40(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