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学技术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电学技术中级专业知识模拟试卷1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2型题 2. A3型题 3. A1型题
1.患者男性,48岁,因突然发作心悸半小时就诊,听诊心率约为150次/分,急查心电图如图3—16—1所示,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B.心房颤动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
C.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D.室性心动过速E.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扑动
正确答案:E
解析:心电图特征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心室律绝对规则,因而可以排除心房颤动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及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未见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仔细观察Ⅱ、aVF、V5导联可见大小、形态一致的扑动波,频率
为300次/分,QRS波群起始部可见delta波,心室率为150次/分,应考虑为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扑动(2:1下传)。
该病例的诊断经电生理检查证实。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2.患者男性,38岁,因突发心悸、头晕1小时就诊。
既往心电图检查提示为A型预激综合征。
查体:血压为70/40mmHg,心界不大,无杂音。
心悸时记录的心电图如图3—16—2所示,最可能的诊断是
A.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B.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C.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D.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E.心室扑动
正确答案:B
解析:心电图显示:QRS波群宽大畸形,心室律绝对不规则,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不等的f波,为心房颤动。
QRS波群宽大畸形的原因可以为旁路前传、存在束支阻滞或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等。
本患者既往心电图提示为A 型预激综合征,此次心动过速发作时,心室率极快,QRS波群形态各异、宽窄不一,QRS波群起始部可见delta波;V1导联delta波和QRS波群主波向上,提示旁路位于左侧,为A型预激综合征,与患者既往心电图一致。
因此,应诊断为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3.患者男性,30岁,阵发性心悸1年。
心电图如图3—16—3所示,应诊断为
A.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B.心肌缺血
C.下壁心肌梗死
D.左心室肥大E.预激综合征
正确答案:E
解析:心电图特点为:窦性心律,心率为80次/分,PR间期为0.10s,QRS波群时限为0.12s,各导联QRS波群起始部可见delta波,诊断为预激综合征。
Ⅱ、Ⅲ、aVF导联呈负向delta波,酷似病理性Q波。
该心电图表现应注意与下壁心肌梗死、左心室肥大、左束支阻滞、心肌缺血等相鉴别。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4.患者女性,25岁,阵发性心悸6年。
平时心电图显示为预激综合征,
心电图如图3-16-4所示,旁路可初步定位在
A.右侧壁
B.左侧壁
C.左后壁
D.右后壁E.右后间隔
正确答案:E
解析:该心电图显示V1导联delta波向下,QRS波群呈QS型,提示旁路位于右间隔部;Ⅱ、Ⅲ、aVF导联delta波向下,提示为右后间隔旁路。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5.患者男性,65岁,体检时心电图为显性预激,心电图如3-16-5所示,旁路可初步定位在
A.右侧壁
B.左侧壁
C.左后壁
D.右后壁E.右后间隔
正确答案:B
解析:心电图显示V1导联delta波和QRS波群主波均向上,旁路位于左侧;Ⅱ、Ⅲ、aVF导联delta波向上,提示为左侧壁旁路。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6.患者男性,65岁,心电图显示预激综合征,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出心动过速,心电图如图3-16—6(图中ESO为食管导联心电图)所示,应诊断为
A.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B.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C.房性折返性心动过速
D.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心房扑动
正确答案:B
解析:心电图显示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RP′间期<P′R间期,食管导联RP′间期为140ms,应诊断为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7.患者男性,39岁,反复发作心慌数年,心慌时心电图记录如图3—16—7所示,心电图显示宽QRS波群的RR间距比窄QRS波群的RR间距长40ms,该心电图应诊断为
A.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束支阻滞
C.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束支阻滞
D.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束支阻滞E.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D
解析:心电图显示初始为节律整齐的宽QRS波群心动过速,呈左束支阻滞型,随后变为节律整齐的窄QRS波群心动过速。
QRS波群呈左束支阻滞型的RR 间距比窄QRS波群的RR间距长40ms。
根据Coumel定律,伴有功能性束支阻滞的心动过速的RR间距比不伴有功能性阻滞时的心动过速的RR间距延长35ms 以上,则旁路位于束支阻滞同侧。
因此,该心电图应诊断为左侧旁路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伴功能性束支阻滞。
旁路引发的心动过速伴同侧功能性束支阻滞时,其RR间距延长主要是室内传导时间延长所致。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患者男性,40岁,多次发作心悸,心电图见图3—16—8,显示为预激图形。
8.为了解心悸是否与预激有关,有意义的检查是
A.常规心电图
B.运动心电图
C.动态心电图
D.食管心房调搏E.超声心动图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预激综合征
9.该心电图提示旁路位于
A.左后间隔
B.左侧壁
C.右后间隔
D.右前壁E.右侧壁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预激综合征
10.食管电生理检查测得旁路前传有效不应期为240ms,提示A.低危旁路
B.高危旁路
C.非危险旁路
D.可能危险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预激综合征
11.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了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该心动过速的折返途径为
A.心房→房室结→心室→旁路→心房
B.心房→旁路→心室→房室结→心房
C.心室→房室结→心房→旁路→心室
D.心室→旁路→心房→房室结→心室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解析:食管心房调搏可以诱发心动过速并确定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
该心电图显示V1导联delta波向上,旁路位于左侧;Ⅱ、Ⅲ、aVF导联delta波向上,提示旁路位于左侧壁;当旁路前传有效不应期<270ms或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时最短RR间距≤240ms时,提示为高危旁路;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折返途径为:心房→旁路→心室→房室结→心房。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患者男性,35岁,阵发性心悸5年。
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病史。
查体:血压为80/40mmHg,心界不大,听诊心律不齐,第1心音强弱不等。
心电图如图3—16—9所示。
12.该心电图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室性心动过速,心室夺获
B.心房颤动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C.间歇性束支阻滞
D.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E.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预激综合征
13.如果最短的RR间距为210ms,容易发生的并发症是
A.室性心动过速
B.心室颤动
C.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D.房性心动过速E.心房颤动
正确答案:B
解析:心电图显示基本心律为心房颤动;QRS波群宽大畸形,同一导联中QRS波群形态不同,V1~V6导联宽QRS波群起始部可见delta波,应考虑为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时,如果最短的RR间距≤240ms,提示为高危旁路,由于经旁路下传的频率很快,很容易转变为心室颤动。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患者女性,28岁,有心悸史。
平时心电图如图3—16—10所示。
14.该心电图可能的诊断是
A.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B.单源室性期前收缩
C.间歇性预激
D.间歇性左束支阻滞E.间歇性右束支阻滞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预激综合征
15.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诱发出心动过速如图3—16—11所示(图中ESO 为食管导联心电图),应诊断为
A.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B.快慢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C.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左侧旁路)
D.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右侧旁路)E.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左侧旁路)
正确答案:C
解析:心电图3—16—10显示窦性心律,间歇性预激图形:PR间期由0.16s 缩短为0.10s,QRS波群时限由0.08s增宽到0.13s,QRS波群起始部有delta 波。
图3—16—11为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电图,心室率约为170次/分,RR间距绝对规则,RP′间期<P′R间期,食管导联RP′间期为110ms,V1导联RP′间期为150ms,显示左心房激动早于右心房激动,应诊断为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左侧旁路)。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16.关于delta波的表述,不至于的是
A.delta波的大小取决于心房激动经旁路与房室结下传心室的时差
B.delta波的结束代表激动经旁路预激心室的结束
C.ddta波的开始代表激动经旁路除极心室的开始
D.静注腺苷可使显性预激患者的delta波变大E.静注普罗帕酮可使显性预激患者的delta波消失
正确答案:B
解析:delta波的结束代表心房激动经房室结传入心室的开始,并不代表激动经旁路预激心室的结束,此时经旁路下传的激动仍在缓慢除极心室,只是被经房室结下传的快速心室除极所掩盖。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17.关于预激综合征患者QRS波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QRS波群为经房室结及旁路下传心室所形成的单源性心室融合波
B.QRS波群初始40ms向量可作为旁路定位的主要依据
C.QRS波群终末向量不受旁路的影响
D.B型预激常有QRS电轴左偏E.A型预激V1导联常见高R波
正确答案:C
解析:QRS波群终末向量同样可受旁路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有时甚至可成为诊断的主要线索。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18.有关预激综合征患者T波改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T波方向与delta波向量相反
B.T波呈非对称性倒置
C.成功射频消融术后T波可直立
D.若成功射频消融术后T波仍然倒置,常表明合并有原发性T波改变
E.delta波无明显动态变化而伴随临床症状出现T波伪正常化,常提示合并有原发性T改变
正确答案:D
解析:部分患者成功射频消融术后T波在一段时间内可仍然倒置,此为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19.关于预激综合征患者继发性ST-T改变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ST-T方向与delta波向量相同
B.ST-T改变程度与delta波的大小呈正相关
C.ST段呈水平型压低改变
D.T波呈对称性倒置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解析:预激综合征患者继发性ST-T改变的特点为:①其方向与delta波向量相反;②改变程度与delta波的大小呈正相关;③ST段呈非水平型改变,T波呈非对称性倒置。
当ST-T改变不符合上述特点,如delta波明显但却无ST段改变;或ST段呈同向改变;或ST段呈水平型改变,T波呈对称性倒置。
特别是delta 波无明显动态变化而伴随l临床症状出现ST-T伪正常化,常提示可能合并有原发性ST-T改变。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20.关于快慢综合征与慢快综合征的鉴别要点,不正确的是
A.前者平时心率和窦房结功能正常;后者平时心率缓慢,窦房结功能异常B.前者多无基础心脏病;后者常伴有基础心脏病
C.前者多发生于预激综合征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终止后;后者常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
D.前者射频消融术可根治;后者常需植入起搏器治疗E.前者不会发生晕厥,后者常发生晕厥
正确答案:E
解析:快慢综合征同样可以发生晕厥。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21.关于Mahaim纤维参与的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心动过速时QRS波群通常呈右束支阻滞型
B.旁路纤维大多起源于右房,止于右束支远端(或附近心肌)
C.具有前向递减传导特征
D.射频消融是根治的有效方法E.心动过速易被心房或心室期前刺激终止
正确答案:A
解析:由于Mahaim纤维只能前传,且旁路纤维大多起源于右房,止于右束支远端(或附近心肌),因此Mahaim纤维参与的心动过速通常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且呈左束支阻滞型。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22.预激综合征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现是
A.窦性心律呈完全心室预激图形
B.PJ间期常>0.27s
C.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时,QRS波群呈完全心室预激图形
D.食管心房调搏通常不能诱发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预激综合征
23.关于持续性反复发作性交界区心动过速(PJRT)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为慢旁路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
B.心动过速时RP′间期>P′R间期
C.房室传导比例为1:1
D.射频消融术可根治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解析:PJRT多发生于青少年,患者因存在隐匿性旁路(旁路存在前向阻滞),且旁路逆传缓慢,因而心动过速时RP′间期>P′R间期(又称长RP′心动过速),且具有无休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易发生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24.关于预激综合征心电图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QRS波群起始部有delta波
B.PR间期<0.12s
C.PJ间期延长
D.大多有继发性ST-T改变E.QRS波群增宽≥0.12s
正确答案:C
解析:典型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特征为:PR间期<0.12s;QRS波群起始部有delta波,QRS波群增宽;PJ间期一般正常(<0.27s);大多有继发性ST-T 改变。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25.隐匿性旁路是指
A.QRS波群起始部有delta波
B.PR间期<0.12s
C.房室旁路仅有前向传导功能
D.房室旁路仅有逆向传导功能E.既可前向传导,又可逆向传导
正确答案:D
解析:隐匿性旁路是指房室旁路仅有逆向传导功能而无前向传导功能,因而在窦性心律下,PR间期正常,QRS波群起始部无delta波。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26.以下为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但应除外
A.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间距、形态不一的f波
B.心室律绝对不规则
C.QRS波群形态多样、宽大畸形
D.心室率一般不超过120次/分E.宽QRS波群的形态与窦性心律时的预激图形相似
正确答案:D
解析: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征为:①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间距、形态不一的f波;②心室律绝对不规则,心室率常常超过180次/分,有时达240次/分以上,心室率极快时甚至可以恶化为心室颤动;③心房激动经旁路和房室结同时下传至心室,形成不同程度的室性融合波,使QRS波群形态多样,心室率愈快,QRS波群愈宽大,心室率慢时,QRS波群变窄;④宽QRS波群的形态与窦性心律时的预激图形相似。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27.关于房室旁路Kent束电生理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具有递减传导特性
B.传导速度多比房室结快
C.多不能双向传导
D.具有自律性E.仅能单向传导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预激综合征
28.关于慢反应旁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由普通工作心肌细胞组成
B.Mahaim纤维属于慢反应旁路
C.传导速度多比房室结慢
D.呈递减传导E.可被腺苷阻断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预激综合征
29.关于房室旁路传导特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少数可呈递减传导
B.可呈“全或无”传导
C.可仅具有前向传导功能,不具有逆向传导功能
D.可仅具有逆向传导功能,不具有前向传导功能E.房室旁路传导速度一定比房室结快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预激综合征
30.关于潜在性房室旁路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旁路潜在的原因是旁路传导慢于房室结
B.常规心电图不出现delta波
C.用食管心房调搏可诱现delta波
D.旁路有前传功能E.伴心房颤动时,不会有引起快速心室反应的潜在危险
正确答案:E
解析:潜在性房室旁路伴心房颤动时,同样有引起快速心室反应的潜在危险。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31.关于预激综合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常规心电图delta波可间歇出现
B.常规心电图delta波可持续出现
C.常规心电图可不出现delta波
D.常规心电图可见delta波表明旁路具有前传功能E.常规心电图无delta 波表明旁路不具有前传功能
正确答案:E
解析:潜在性房室旁路常规心电图可以无delta波,但有前传功能。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32.关于预激综合征患者产生1:2房室传导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指一次心房激动先后经过旁路和房室结下传,两次激动心室的现象B.心电图表现为1个P波后跟随2个QRS波群
C.房室结下传心室速度要明显减慢
D.房室结与旁路下传心室的时差要小于心室的有效不应期E.房室结被逆向隐匿除极时,不会发生1:2房室传导现象
正确答案:D
解析:预激综合征患者产生1:2房室传导的条件是:房室结下传心室速度要明显减慢,房室结与旁路下传心室的时差要大于心室的有效不应期,房室结未被逆向隐匿除极。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33.预激综合征患者可引发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是
A.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B.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C.心房颤动
D.心室颤动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预激综合征
34.关于Mahaim纤维心电图特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PR间期正常或延长
B.QRS波群时限正常或延长,起始部可见delta波
C.可出现ST-T改变
D.可引起窄QRS波群心动过速,也可引起宽QRS波群心动过速E.仅能发生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预激综合征
35.预激综合征患者伴发心房颤动时可选用的药物是
A.毛花苷丙
B.利多卡因
C.普罗帕酮
D.维拉帕米E.腺苷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预激综合征
36.关于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为节律匀齐的窄QRS波群心动过速
B.QRS波群起始可见delta波
C.可见房室分离现象
D.房室传导比例可为2:1E.可见逆传P′波时,则RP′间期<P′R间期
正确答案:B
解析: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表现为节律匀齐的宽QRS波群心动过速,QRS波群起始可见delta波,房室保持1:1传导关系,逆传P′波常不易辨认,用食管心电图常可清楚显示逆传P′波,且RP′间期>P′R间期。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37.关于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为节律匀齐的宽QRS波群心动过速
B.QRS波群起始可见delta波
C.可见房室分离现象
D.房室传导比例可为2:1E.可见逆传P′波时,RP′间期常<P′R间期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预激综合征
38.关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约占95%
B.折返环的组成包括心房和心室
C.可表现为窄QRS波群心动过速,也可表现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
D.房室传导可为1:1或2:1E.可采用射频消融术根治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预激综合征
39.关于短PR间期综合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窦性心律时PR间期<0.12s
B.加速传导的部位在希氏束
C.电生理检查可见AH间期<60ms
D.心房率≥200次/分时,可保持1:1房室传导E.伴发心房颤动时,有恶化为心室颤动的危险
正确答案:B
解析:大部分“加速”的部位发生在房室结,又称为加速房室结传导。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
40.关于Coumel定律的表述,正确的是
A.伴有功能性束支阻滞的心动过速的RR间距比不伴有功能性阻滞时的心动过速的RR间距延长35ms以上,则旁路位于束支阻滞同侧
B.旁路伴同侧束支阻滞时的心动过速,其RR间距延长主要是V A间期延长,而A V间期基本不变
C.旁路伴同侧束支阻滞时的心动过速,其V A间期延长的本质是室内传导时间延长,而旁路逆传时间不变
D.Coumel定律可以用来对旁路进行定位E.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预激综合征
41.以下为预测预激综合征高危旁路的指征,其中不正确的是
A.有猝死的家族史
B.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时最短的RR间距<300ms
C.电生理检查诱发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且旁路有效不应期<270ms D.存在多条旁路E.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预激综合征
正确答案:B
解析:预测预激综合征高危旁路的指征有:①有猝死的家族史;②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时最短RR间距≤240ms,或电生理检查诱发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且旁路前传的有效不应期<270ms;③存在多条旁路;④同一患者,阵发性心房颤动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均发生过;⑤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预激综合征患者。
知识模块:预激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