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书书法的名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书书法的名言
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文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有哪些名言是有关书法练习的呢?下面店铺给你带来的是练书书法的名言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练书书法的名言(经典版)
1) 清心寡欲,字生精神,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2) 渣滓去,则清光来,若心地丛杂,虽笔墨精良,无当也。
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3) 昔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自然。
真至理名言也。
作书亦当知此意。
4) 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
书亦如之。
5) 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气,不食其质。
6) 心粗气浮,百事无成。
书虽小道,亦须静定。
7) 冷看古人用笔,勿参以杂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8) 离形得似,书家上乘。
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9) 握笔之法,虚掌实指。
指聚则实,指实则掌自然虚
10) 死指活腕,书家无等等咒也。
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11) 逆笔起,最得势。
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12) 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13) 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
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14) 初学临书,先求形似,间架未善,遑言笔妙。
15) 笔须凌空,固也。
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
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16) 书贵熟,熟则乐。
书忌熟,熟则俗。
未能画平竖直而遽求神妙,是犹离规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17) 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
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18) 学楷宜由唐而晋,隶则非汉不可。
19) 汉隶笔笔逆,笔笔蓄。
起处逆,收处蓄。
20) 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关于练书书法的名言(最新版)
1)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南朝梁皇帝萧衍
2) 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虞世南《笔髓论》
3)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孙过庭
4) 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
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
——项穆《书法雅言》
5) 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6)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南朝·梁书画家袁昂《古今书评》
7) 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
——清代文人严允肇《洗象行》
8)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
——扬雄《法言》
9) 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
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
——朱和羹《临池心解》
10) 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
——项穆《书法雅言》
11)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
12) 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
——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六体书论》
13) 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
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苏轼《书论》
14) 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
贵重。
——松年《颐园论画》
15) 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
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书法三味》
16) 手与神运,艺从心得。
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
——朱文长《续书断》
17) 拳要打,字要练。
18) 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19) 古之善书者多寿,心定故也。
人能定其心,何事不可为。
20) 书法亦就佛法,始于戒律,精于定慧,证于心源,妙于了悟,至于极也,亦非口手可传焉。
练书书法的名言(热门版)
1) 书肇于自然。
——蔡邕
2)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苏轼
3)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 时时只见龙蛇走。
——李白
5) 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南朝梁皇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6) 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
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朱和羹《临池心解》
7) 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
——刘熙载《艺概》
8) 字无百日功。
9) 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王妤
10) 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
——清代学者方玉润《星烈日记汇要·游艺》
11) 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面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
——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12)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
——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议》
13) 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
—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4) 婉若银钩,漂若惊鸾。
——西晋书法家索靖
15) 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16) 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松年《颐园画论》
17) 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唐代书法家孙过庭
18) 字怕练,马怕骑。
19) 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20) 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