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原文翻译对照实用版)
《屈原列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屈原列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1)。
为楚怀王左徒(2)。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3)。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4),屈平属草稿未定(5),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6)。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7)。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8)。
《国风》好色而不,《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9)。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10)。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11)。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12)。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13),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14)。
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15)。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16)。
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17),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18)。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19)。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20)。
魏闻之,袭楚至邓(21)。
楚兵惧,自秦归。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22)。
屈原列传原文及翻译完整版
屈原列传两汉:司马迁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
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
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
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
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
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
”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妨碍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
屈原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
屈原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屈原列传》通过对屈原生平进行细致描述,表达了对屈原爱国精神和正直品德的赞美。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屈原列传原文及翻译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屈原列传原文: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魏闻之,袭楚至邓。
楚兵惧,自秦归。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司马迁《屈原列传》原文及翻译对照、注释
司马迁《屈原列传》原文及翻译对照、注释《屈原列传》原文及翻译对照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
做楚怀王的左徒。
(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
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
楚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
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硬要走草稿,屈原不给。
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
”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
(完整word版)《屈原列传》全文翻译
《屈原列传》全文翻译第一段: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翻译: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
做楚怀王的左徒.(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
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
楚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翻译: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硬要夺走(一说更改)草稿,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
"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第二段: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翻译: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
“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
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
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本源(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
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
《屈原列传》全文翻译
《屈原列传》全文翻译第一段: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翻译: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
做楚怀王的左徒。
(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
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答对各国诸侯。
楚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翻译: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贤能。
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硬要夺走(一说更改)草稿,屈原不给。
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
”楚王听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第二段: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翻译:屈原痛心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分辨是非,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明见,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所以忧愁深思,就创作了《离骚》。
“离骚”,就是遭遇忧愁的意思。
上天,是人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
人处境困难时,总是要追念本源(上天和父母,希望给以援助),所以劳累疲倦时,没有不呼叫上天的;病痛和内心悲伤时,没有不呼叫父母的。
屈原正大光明行为正直,竭尽忠心用尽智慧来侍奉他的国君,却被小人离间,可以说处境很困难。
《屈原列传》原文译文及注释
《屈原列传》原文译文及注释高中《屈原列传》原文译文及注释《屈原列传》,是·选自《史记》屈原曾在楚国内政、外交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一个作用,之后虽然是遭谗去职,流放江湖,但仍然是关心朝政,热爱祖国。
最后,毅然自沉汨罗,以殉自己的理想。
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屈原列传》原文译文及注释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屈原列传》原文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①。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②”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③。
“离骚”者,犹离忧也④。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⑤。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⑥?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⑦。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⑧。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⑨。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⑩。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平既绌。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原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司马迁《屈原列传》原文注释翻译
司马迁《屈原列传》原文注释翻译《屈原列传》注释①楚之同姓:楚之王族本姓芈(mǐ),楚武王之子瑕封于屈(相传在今湖北省秭归东),其后以屈为姓,瑕即屈原的祖先。
②属(zhǔ):撰写。
伐:矜夸。
③邪曲:不正,邪恶。
④离(lí)忧:遭受忧患。
离,同“罹”。
⑤穷:处境困难,遭遇艰苦。
反本:追思本源。
惨怛(dá):内心忧伤。
⑥见:被。
⑦淫:过分。
《小雅》:《诗经》中的一部分,乃周末臣子批评朝政、反映现实的政治诗歌。
⑧广崇:广大崇高。
条贯:条理。
⑨廉:有棱角,这里指方正。
⑩自疏:自己远离。
濯淖:污浊。
滋:同“兹”,黑色。
皭(jiào)然:洁白的样子。
滓(zǐ):污浊,污垢。
绌:同“黜”。
废,罢免。
详:同“佯”,假装。
币:财物,此指礼物。
质,同“贽”,古人相见所执的礼物。
屈匄(gài):楚将。
因:用。
用事者:当权的人。
靳尚:楚大夫。
诡辩:诡诈的言语。
顾反:回来。
走:逃跑。
内:同“纳”。
冀幸:侥幸希望。
反覆:反覆考虑。
亡:损失。
客死:死于他乡。
“井渫(xiè)不食”句:为《易经》井卦九三爻辞,意指水井淘干净了,但井水却没人汲饮,使我心里难过,因为井水是供人汲饮的;国王贤明,天下人都能赖以得福。
渫:淘去污泥,这里以净比喻贤人。
侧:忧伤,悲痛。
短:毁滂。
被:同“披”。
形容:形体容貌。
渔父(fǔ):打渔的老人。
父:对老者的尊称。
三闾大夫:掌管王族屈、景、昭三姓的官员。
欤:句末疑问语气词。
凝滞:固执拘泥。
□(bū):通“哺”,食,吃。
醨(lí):淡酒。
为:句末疑问语气词。
察察:清洁的样子。
汶汶(mén):昏暗。
皓皓:洁白。
温蠖(huò):尘滓积得很厚。
宋玉:相传为屈原的学生,代表作有楚辞体长诗《九辩》等。
唐勒、景差(cu ō):均为与宋玉同时代辞赋家。
贾生:贾谊,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
书:指贾谊的《吊屈原赋》。
涕:眼泪。
高二中册屈原列传原文及翻译
高二中册屈原列传原文及翻译屈原列传原文及翻译如下:一、原文《屈原列传》司马迁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魏闻之,袭楚至邓。
楚兵惧,自秦归。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屈原列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屈原列传》文言文原文及译文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1)。
为楚怀王左徒(2)。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3)。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4),屈平属草稿未定(5),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6)。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7)。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8)。
《国风》好色而不,《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9)。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10)。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11)。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12)。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13),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14)。
推其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15)。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16)。
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17),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18)。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19)。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20)。
魏闻之,袭楚至邓(21)。
楚兵惧,自秦归。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22)。
《屈原列传》原文、译文及注释
《屈原列传》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屈原列传两汉-司马迁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平既绌。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魏闻之,袭楚至邓。
楚兵惧,自秦归。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屈原列传》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司马迁)
《屈原列传》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司马迁)原文:屈原列传两汉-司马迁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平既绌。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魏闻之,袭楚至邓。
楚兵惧,自秦归。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屈原列传》原文及翻译
屈原列传司马迁〔两汉〕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魏闻之,袭楚至邓。
楚兵惧,自秦归。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司马迁《屈原列传》原文及译文
司马迁《屈原列传》原文及译文原文译文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1)。
为楚怀王左徒(2)。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
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
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习外交应对辞令。
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3)。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4),屈平属草稿未定(5),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
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官位相等,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
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夺走它,屈原不肯给,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
”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屈原痛心怀王不能听信忠言,明辨是非,被谗言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6)。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7)。
屈平正道直行,和谄媚之辞蒙蔽了聪明才智,让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的人,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
“离骚”,就是离忧的意思。
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
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原,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8)。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10)。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
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
屈原列传高中课文原文
《屈原列传》课文原文、译文和注释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魏闻之,袭楚至邓。
楚兵惧,自秦归。
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屈原列传原文翻译对照
屈原列传原文翻译对照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
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不如毋行。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
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怀王怒,不听。
亡走赵,赵不内。
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
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屈原列传》原文译文讲解
《屈原列传》原文译文讲解司马迁《屈原列传》原文译文讲解《屈原列传》选自《史记》,作者司马迁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绌、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屈原列传》原文译文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屈原列传》原文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
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
”楚使怒去,归告怀王。
怀王怒,大兴师伐秦。
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
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属草稿( zhǔ ) 帝喾( kù ) 濯淖(zhuó nào ) • 滋垢(gòu ) • 皭然泥而不滓( • 既绌( chù ) 既咎( jiù ) 被发( pī ) 哺育( bǔ ) 罹难(lí nàn )
dá 惨怛( ) 靡不毕见( mǐ ) tuì 蝉蜕( ) 浊秽(huì ) jiào niè zǐ ) 商於( wū ) juàn 眷顾( ) 渔父( fǔ ) 啜泣(chuò )
屈原已(被)免官,这以后秦国想进攻齐国,齐国与 楚国联合抗秦。秦惠王以为这是忧患,便派张仪假装 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 愿意侍奉楚王,说:‚秦国很憎恨齐国,齐国却同楚 国联合,如果楚国真能同齐国断绝外交关系,秦国愿 意献上商于一带六百里地方。‛楚怀王贪得土地就相 信了张仪,于是同齐国绝齐,派使者到秦国,接受秦 国所允许割让的土地。张仪欺骗楚国使者说:‚我同 楚王约定是六里的地方,没听说给六百里。‛楚国的 使者生气地离开,回来报告给楚怀王。怀王很生气, 便大规模调动军队去打秦国。秦国派兵迎击楚国军队, 在丹水、淅水,把楚军打得大败,杀死八万人,俘虏 楚大将屈匄,于是夺取楚国的汉中地区。楚怀王就调 动全国军队,深入秦地作战,在蓝田开战。魏国听说 这消息,偷袭楚国邓地,楚军害怕了,从秦撤回。但 是齐国始终怨恨楚国绝交,不救楚国,楚国处境十分 困难。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 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 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 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 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害:忌妒 属:写作 夺:改变、更改 与:允许,同意 因:于是,连词 伐:自夸、炫耀 怒而疏:因而
快速浏览课文,将课文分为五部分:
• 第一部分(1):简介屈原的姓名、家世、所任 官职、为政才能,以及楚王对他的信任。 • 第二部分(2--3) :叙述屈原在与上官大夫的 政治斗争中遭谗被疏,以致忧愁幽思而作《离 骚》。 • 第三部分(4--9)历叙屈原被黜之后楚国在政 治上、外交上、军事上的一系列失利,表现楚 国的日益衰败,说明屈原被排斥给楚国造成的 巨大影响。 • 第四部分(10--12):叙述屈的放逐和自杀,交 代屈原死后楚国被秦所灭。 • 第五部分(13):司马迁对屈原的赞词。
文章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 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 之?为什么‚甚任之‛?
• 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 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在国 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 位。) • ‚王甚任之‛的原因: • (1)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 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 • (2)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 乱,娴于辞令‛。
•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眛。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 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不如毋行。‛ 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 ‚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 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 秦,竟死于秦而归葬。长子顷襄王立, 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 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 上官大夫和他职位相等,想争得楚 王对他的宠爱,便心里嫉妒屈原的 贤能。楚怀王派屈原制定国家的法 令,屈原编写的草稿尚未定稿,上 官大夫看见了,就想硬要走草稿, 屈原不给。上官大夫就谗毁他说: ‚君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大家没人 不知道的,每出一道法令,屈原就 炫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 没有人能制定法令了’。‛楚王听 了很生气,因而疏远了屈原。
淫:过分而失当 刺:指责,讽刺 广崇:广大崇高 靡: 无 见:同现 约:简约 微:含蓄精深 指:同‚旨‛,旨 趣 类:事物 迩:近 见:表达 皭然:洁白的样子 滓:污浊 虽:即使
《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没有宣扬淫乱, 《小雅》虽然多写讽刺怨恨,但没有宣扬叛乱。 像《离骚》这样的书,可以说兼有两者的特点。 (他)远古提到帝喾,近古提到齐桓公,中古 提道商汤、周武王,利用古代帝王这些事用来 讽刺当世社会。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 条理,没有不全表现出来的。他的文章简约, 语言含蓄,他的志趣高洁,行为正直。就其文 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 大的,列举的虽是肯前事物,但是表达意思很 深远。他的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美人芳 草作比喻;他的行为正直,所以至死不容于世。 他自动地远离污泥浊水,象蝉脱壳那样摆脱污 秽环境,以便超脱世俗之外,不沾染尘世的污 垢,出于污泥而不染,依旧保持高洁的品德, 推究这种志行,即使同日月争光都可以。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 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 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为:担任 博闻强志:同“记”, 记忆力 入:在国内 出:在国外 明于治乱:明白、通晓 娴于辞令:熟悉 任:信任
译文: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 同姓。做(担任)楚怀王的左徒。 (他)知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 了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外交辞令。 对内,同楚王谋划商讨国家大事, 颁发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 答对各国诸侯。楚王很信任他。
毋:不要 欢:友好感情 卒:终于 亡:逃跑 走:奔向 内:同纳,接纳 竟:最终 立:特指做国君 以:任命 因:于是 之:往 咎:归罪
பைடு நூலகம் •
在这以后,诸侯联合进攻楚国,把楚国打 得大败,杀死楚国的大将唐眜。 这时秦昭王和楚国通婚,要同怀王会见。 怀王打算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 国家,不可以相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 儿子子兰劝楚王去:‚为会么要断绝和秦国 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去了。进入武关后, 秦国的伏兵截断了归楚的后路。便扣留怀王 来求得割让土地。怀王很生气,不答应。逃 跑到赵国,赵国不敢接纳。又回到秦国,终 于死在秦国,尸体被运回(楚国)埋葬。 • 怀王的大儿子顷襄王继位做国君,用他 的弟弟子兰做令尹。楚国人全抱怨子兰,因 为他劝说怀王去秦国却未回来
司 马 迁
屈 原 列 传
司马迁大约因为屈原、贾谊都 是文学家,又都怀才不遇,贾谊还 作过《吊屈原赋》,所以就把他们 合写一传。课文选的是屈原的传文 部分(有删节)。秦朝以前,古书中 都不记载屈原的生平事迹。《史记》 中的这篇传记,是记载屈原生平事 迹最早,最完整的文献。
简介屈原的生平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是我国文学 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是两千多年前中国的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他生于楚国的 贵族家庭,知识渊博,有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 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 求自存。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 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 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 毁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绝望,于公元前 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跳进湖南省汨罗江自杀了。
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 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 在于上官大夫‚争宠而心害其能‛。 • 而最隐晦的原因却是屈原的功高震主, 怀王的嫉妒和昏聩。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 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 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 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 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 正道直行,竭忠尽智 , 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 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 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疾:恨、痛心 聪:明 谗谄:说好人的坏话 邪曲:邪与曲都是邪恶、不正的意思 离忧:同罹,遭遇 极:疲困 惨怛:内心悲痛 穷:处境窘迫 见:被
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 明确: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 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陷之 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 也‛。
第3段包括哪几层内容?作者是怎样对《离骚》 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 明确:两层: •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 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 产生忧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 同情。 •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 见‛记叙(概述)《离骚》的主要内容, 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 评介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 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 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 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 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 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 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 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 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 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 ‚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 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 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 ‚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甘心:快意 如:往,到……去 用事者:当权的人。设:编造 诡辩:骗人的话 顾反:回来;同“返” 及:赶上
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 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 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 于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 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 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 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 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 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 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 楚,楚大困。 绌:同黜,罢免官职 从:合纵 之:代楚齐 纵亲 详:同 佯,假装 委:呈献 质: 同贽,见面礼 如:到、往 兴师:出动 军队 悉:全部 困:处境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