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政策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台湾承认大陆学历”的一点看法
台当局“教育部长”吴清基十七日表示,将争取明年六月前开放陆生来台就读及承认大陆学历,初期将承认以“985工程”为主的四十一所大陆顶尖大学学历,且有可能溯及既往;开放陆生来台部分,公立大学只能收硕博士生,私校则技专、大学、研究所都可收陆生。
主要的信息集中在两部分,其一是对大陆部分高校学历的承认,其二是台湾的学校可以招收大陆学生赴台就读。
1.对于承认大陆高校学历,限于部分大陆的顶尖院校(含政治性的国防科大被排除在外),此外医科学历和师范学历也不予承认。
我觉得目前的意见,是岛内各方利益权衡的结果,一方面要顺应两岸交流逐渐加深的大势,另一方面又要预防“承认学历”之后大量持有大陆文凭的人涌入台湾就业,挤占本地的就业机会——也算是一种地方保护政策。
所以,短期内本政策最大的意义在于对在大陆就读的台湾学生可以回台受到承认,以及提升两岸大学之间的交流。
更加可观的是在中长期中本政策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所以我们应该体谅当前岛内自身的压力,并对此政策鼓掌.
2.对于招收陆生的政策,目前限定的比较严格:“预计初期开放总额为全台公私立大学招生名额的百分之一,即约二千人;但由于公立大学只能招硕、博士生,且其来源须为台湾承认的四十一所大学明年五月毕业的学生,因此,“教育部”评估,初期来台读公立大学研究所者可能不超过一百人,其它陆生都将就读私大的大学部。
”
众所周知,台湾最好的大学大多为公立(少数私立如东吴大学),而他们暂时只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其实也有一定的道理——两岸教育体制还存在许多的差异,公立大学冒然对大陆开招本科,很可能短期内引起一些混乱与不适应,因此把公立的名额留给适应性更强而政治性更成熟的研究生,让私立大学先接受陆生,也不得不说有着一定的合理性。
我认为,在短期内台湾开放陆生,性价比最高的应该是台湾的中等职业教育——台湾在职业教育方面比较领先而且其在IT,制造,化工等方面都有着较明显的优势。
而大陆近几年片面重视高等教育,在职业中等教育方面有所松懈。
所以,大陆的学生赴台就读职业技术学校应该会是一个十分不错的选择。
民进党人散播言论,十万人的大陆学历都认可了,他们可以用大陆学历回台就业或考公职,对台湾民众就业势必造成严重冲击!台湾最需要的是有能力、有眼光的人才,固步自封以台湾为本位,排挤有外地学历的台湾人就业,是自杀的行为。
过去数十年来,有数十万的台湾留学生回台建设台湾,替台湾作出无比的贡献。
为什么有大陆学历的台湾人回台就业就是抢台湾人的饭碗?台湾的就业机会少,有大陆学历多了到对岸找工作的可能,台湾人赚大陆的钱,多好。
民进党“立委”管碧玲忧心,当局倾向溯及既往大陆的学历,最重要的影响不是陆生赴台,而是台湾学生可能赴大陆就读,引发下一波本地学生严重流失,导致“后段”学校的加速倒闭。
这是悲观的想法,问题并非如此。
台湾的人口呈负成长,十年教育改革的恶果,造成不合格的大专院校林立,现在根本招不满学生,所谓的“后段学校”(野鸡大学的别称),面临倒闭,该来的一定会来。
学校办得不如人意,学子当然有权利选择上好大学,去欧美、澳洲、中国大陆都是选项。
这和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湾、承认大陆学历并没有因果关系。
吴清基强调,大陆有1100所技职专科,若开放陆生赴台,台湾的技职学校一定会塞满满。
吴的分析有道理,两岸各取所需,台湾的二年制的技术职业学校,可以大量收对岸的学生。
民进党人的逻辑永远不及格,遇事反对,话很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理由说不通,再慢慢拗。
我坚信,随着时间的进展,陆生的招收范围也会不断地铺开,将来必定大有可为!所以我希望,我们能够更加宽容一点,在看到一些短期的限制与不合理性的同时,要看到这些政策为两岸交流凿开了另外一个突破口!
泱泱中华,我们要有历史性的大眼光,要用大思维来看待两岸文化融合,教育融合问题,台湾承认大陆学生学历开放招生,不仅是学生学校师生的交往更加密切,更将对教育思路与文化互访启动新一波的热潮,对未来建构两岸高等教育共同市场,开展新思维新方向提供立即有效的举措。
无论陆生赴台或台生赴陆,均应尽速制定相关法源基础,以开放的心态让市场机制各显其能,进而重新建构政府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避免价值混淆和多元化的冲击,让各校师生以更务实的态度选择自己的理想与前途,建构两岸教育学术文化合作的必然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