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在治疗危重症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研讨
CHINA RURAL HEALTH
48中国农村卫生 . 2020年第17期
2020.09乌司他丁是一种新型的尿胰蛋白酶抑制剂,能有效纠正凝血系统的紊乱,显著改善凝血功能[1]。
因此,本文以危重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作为对象,探讨分析乌司他丁在治疗危重症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3月一2019年3月我院52例危重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6例,男16例,女10例,年龄(38~67)岁,平均(55.83±4.17)岁;观察组26例,男17例,女9例,年龄(39~65)岁,平均(55.57±4.54)岁。
所有患者住院时APACHEII>18分,至少有1项凝血功能障碍表现,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已排除原发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6个月内服用过影响凝血功能药物者,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2]。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消除诱因、常规抗凝治疗及输入血浆与血小板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10万u乌司他丁(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134)混合5% 葡萄糖注射液500ml进行静脉注射治疗,3次/d。
两组均持续治疗7d。
1.3 观察指标(1)比较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
分别在入院时及治疗7d后检测PLT(血小板计数)、PT(凝血酶原时间)、D-D(D-二聚体)浓度、APT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
(2)比较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死亡情况。
根据实验室检测指标判断临床疗效:实验室检测相关指标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显效;实验室检测相关指标及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未达到以上标准,甚至病情出
现恶化为无效。
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算结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
治疗前,两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P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D-D、APTT、P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比较比较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死亡情况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0%高于对照组76.92%(P<0.05),并发症有效率19.23%低于对照组26.92(P<0.05),死亡率3.84%低于对照组11.53%(P<0.05),见表2。
3 讨论
凝血功能障碍是一种获得性综合征,危重症患者由于
严重创伤、感染、酸中毒等原因极易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乌
司他丁作为新的抗凝血功能障碍药物,可有效抑制各种胰酶的生物活性、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的产生,临床效果显著。
乌司他丁在治疗危重症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原俊玲 毕洁静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 山东威海 2643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乌司他丁在治疗危重症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的临床疗
效。
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52例危重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死亡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D-D、APTT、P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30%高于对照组76.92%(P<0.05),并发症有效率19.23%低于对照组26.92(P<0.05),死亡率3.84%低于对照组11.53%(P<0.05)。
结论:乌司他丁能显著改善危重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凝血功能,临床疗效确切,有利于帮助患者延长生存期,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乌司他丁;危重症;合并凝血功能障碍
表1 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比较
观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