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毛虫对林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果树
之间开启杀虫灯,在落叶松毛虫羽化期间对其进行引诱,但是如 果天气恶劣则不能开灯,如雷雨、大风天气等。
3.2 化学防治法 化学防治法在防治落叶松毛虫时可以在林区内释放毒蝇, 或者设置毒环,可以抑制落叶松毛虫的生长和繁殖。在选择化学 药物时应当重视选择药物效果好、毒性成分含量少的药物,避免 给害虫的天敌造成威胁,减少化学污染面积。在落叶松毛虫上树 为害期间,可利用直升飞机喷雾施药进行防治。使用“25%-30% 阿维·灭幼脲悬浮剂”,药物配比 1∶1500-2000 倍液。落叶松毛 虫幼虫期对 1-2 龄初孵幼虫选择在林间通过释放烟雾药剂也可 以取得较为明显的防治效果,通常在林木高且茂密的区域进行 使用。在使用该种方法时需要重视对风向和风速进行观察,充分 利用自然风向条件,提升防治效果。喷洒化学药物时可以利用无人 机、直升机、固定翼等飞行器进行飞防作业,能够做到短时间作业、精 准施药,并且还可以利用无人机调查林间林木的生长发育情况,有 利于构建合适的虫害预警系统。现阶段部分管理人员在落叶松毛虫 防治时还是会选择大面积撒药,需要相关单位可以对新型防治技术 进行推广,扩大绿色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范围。 3.3 生物防治法 3.3.1 释放天敌 落叶松毛虫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其天敌会存在一定差异,需 要根据落叶松毛虫的虫害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在林间释放合适 的天敌。在幼虫期猎椿、松毛虫绒茧蜂以及彩虹茧蜂均是常见天 敌,在进入蛹期家蚕追寄蝇是其主要天敌,在卵期阶段松毛虫赤 眼蜂属于主要的天敌。赤眼蜂在生物防治过程中较为常用,通常 按照每亩 2 万 -8 万的标准释放赤眼蜂,防治效果在 70%-90% 之间。在释放赤眼蜂时需要对当地的林分条件进行分析,统计虫 口密度,对放蜂数量以及频率进行调整。如果每一株林木虫口密 度在 5 条以下需要在进入产卵高峰期的前三天释放赤眼蜂,能 够避免落叶松毛虫数量过多。当每株虫口密度超过 5 条,50%均 带有害虫,可以选在产卵初期和盛期两个阶段分别释放赤眼蜂。 杜鹃、喜鹊等将落叶松毛虫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可以选在林间 设置木板巢箱,按照每亩 1 个的标准设置,能够招引杜鹃以及喜 鹊等,由益鸟对害虫进行控制。 3.3.2 生物药物 生物药物和化学药物相比其不会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影 响,当前在生物防治活动中通常会选择苏云金杆菌、松毛虫杆 菌以及青虫菌等这一类细菌农药。在使用细菌药物进行防治时 可以以喷雾的方式进行给药,药物浓度为 0.5 亿 /mL 孢子到 1
1 落叶松毛虫 落叶松毛虫在柳河县主要危害落叶松、红松、其次是云杉。 两年完成一个生活史,属完全变态,即卵期、幼虫期、蛹期及成虫
[1]
期,一个生活史会对针叶树种造成两次危害 。落叶松毛虫的生 活史相对整齐,以 2-3 龄幼虫越冬,当春季日平均温度连续 1 周 左右达到 8-10℃以上时陆续开始上树为害,阴坡幼虫上树时间 明显晚于阳坡幼虫。先啃食芽苞,展叶后取食全叶。取食时胸足 攀附松针,从针叶顶端开始取食,遇惊扰则牢牢抓附于针叶或枝 条上,若坠地则蜷缩不动,有假死特征。于 5 月底 6 月上旬化蛹, 化蛹前多集中在树冠上结茧落叶松毛虫幼虫。预蛹期 4-8 天,蛹 期 18-32 天。6 月下旬开始羽化出成虫,7 月上旬或中、下旬大量 羽化,部分到 8 月才羽化,连续发生落叶松毛虫两年时,到第二 年会出现生活史相对不整齐的现象,至 11 月中下旬仍能见到少 量成虫羽化,成虫有较强趋光性。
亿 /mL 孢子。如果天气温度较高可以同时使用敌百虫,能够有效 提升防治效果。
3.4 强化营林管理 3.4.1 营造混交林 在营林时应当重视营造混交林,混交林能够提高林木抵抗 虫害的能力,降低落叶松毛虫害大面积爆发的几率。营林时可以 选择针阔混交林,可以有效减轻落叶松毛虫害的影响,优化现有 林分结构,促进林木健康发育。通过合适的品种搭配也可以保证 林分生产稳定性,对林间的光照资源以及营养元素进行充分应 用,发挥自然条件优势,减少虫害防治成本投入。这需要相关人 员能够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制定合适的营林计划,优化树 木品种搭配方式,提高林木种植效益。 3.4.2 提升林木抵抗力 如何提高森林系统自我抵抗力是极其关键的,当森林具备 抵抗虫害的能力会使虫害带来的影响减小,强化森林内部自我 恢复能力。定期对林木进行追肥。在部分造林区域内由于土壤内 有机质含量较少,营养元素较少,需要定期进行追肥,满足林木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营养需求,促进苗木健康生长。在追肥时需 要重视施用基肥,将农家有机肥料作为主要肥料,同时联合复合 肥可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提升土壤肥力水平。 4 结束语 林业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重要行业之一,对经济发 展和社会环境均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各地开始大面积种植苗 木,在扩大绿化面积的基础上提高经济效益,成为推动乡村振兴 战略落实的关键环节。柳河县在落叶松毛虫防治工作中取得了 较好的进展,针对传统的单一化学药物防治手段进行了创新,提 出了多种不同的防治手段,如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 等,通过新型防治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化学药物给自然环境造成 的污染,落实绿色无公害理念。在防治害虫时也需要重视落实营 林管理工作要求,重视对森林内的林木进行抚育管理,强化林木 的抵抗能力,保证森林内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轻落叶松毛虫 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舒红.辽宁省落叶松毛虫为害情况及发生规律分析[J].现代园 艺,2020,43(20):41-42. [2]张华伟.应用无公害药剂防治落叶松毛虫老熟幼虫的试验[J]. 防护林科技,2021(6):33-34,43. [3]王尧.落叶松毛虫的形态特性以及综合防控监测技术[J].科技 创新与应用,2021(8):185-187.
[3]
到杀虫灯的影响 。杀虫灯可以将害虫引诱到一处,但是不能消 灭害虫,需要配备其他的部件进行杀虫。高压汞灯都是较为常用 的诱杀灯具,通过在林间设置高压电网可以提升害虫控制效果, 要求灯具和地面之间的距离在 2m 以上。通常在每年的 6-7 月份
172 种子世界 2022·08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08 种子世界 171
林业果树
稳定结构规律,即为林木于林分内分布情况,如果林分结构不合 理会影响森林资源的质量水平,缺少抵抗有害生物的能力。近年 来,柳河县开始大面积种植人工林,柳河县现有林地面积 230.6 万亩,其中未成林造林地 8.4 万亩。林龄组成特点是:抗病虫害较 弱的中龄林和幼龄林中与中龄林以上的比例是 7.1∶8.3,人工 中、幼龄林与天然中、幼龄的比例是 1.7∶5.4。林分组成特点是: 纯林面积大、集中连片,针、阔混交少,内部生物多样性简化。给 落叶松毛虫提供合适的生存条件以及传播扩散的自然条件。林 分郁闭度较低,拥有充足的光照资源和水分会促进落叶松毛虫 的生长发育。林分结构过于简单则在林间缺少可以控制落叶松 毛虫的天敌,植被类型单一,容易导致落叶松毛虫出现种群爆发 的现象。
3 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措施 3.1 物理防治法 3.1.1 人工清理 通过落叶松毛虫的虫态监测,在落叶松毛虫上树为害前,可 采取阻隔法进行防治,将树干胸高处缠绕 15㎝以上宽度的透明 胶带,阻隔幼虫上树,当幼虫聚集在阻隔带时进行人工收集消 杀。也可以利用物理机械进行集中清理,能够有效提高防治效 果,主要是结合害虫生活习性和发育阶段制定合适的人工清理 计划。在 9 月下旬之后落叶松毛虫会在落叶下进行越冬,此时可 以在越冬期间对林间的枯枝落叶进行清理,在清理完毕后集中 烧毁,可以避免害虫第二年危害林木,减小虫口密度,提高害虫 防治效果。在中幼林区域内林木普遍不高,此时可以通过人工摘 蛹的方式,借助简易的工具对树木上的茧进行清理,如木梯或者 钩杆,在将茧摘下之后通过烧毁、掩埋的方式处理。 3.1.2 灯光诱杀 在林间杀虫灯能够利用落叶松毛虫所具备的趋光性特点实 施防治,根据林间总面积设计杀虫灯的密度,通过物理手段对害 虫进行诱集,控制虫口基数,利用低成本取得高效益,强化防治 效果。杀虫灯会选择在昆虫敏感的特定光谱内发出诱虫光源,可 以将大量落叶松毛虫吸引到杀虫灯附近,避免使用过多的杀虫 药剂,可以落实绿色生产理念,减轻化学污染。灯光诱杀可以减 少害虫数量,但是不会对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破坏,对 于天敌也不会有过多影响,因此林间的生态系统平衡性不会受
幼虫前期食量小,当年危害不明显,最后 2 龄食量剧增,越
冬代幼虫春季上树为害时被害程度明显。 2 落叶松毛虫爆发因素 落叶松毛虫会在突然间大面积爆发,但是其爆发也会受到
某些因素的影响,针对爆发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划为自然以 及人为两个因素。通过对落叶松毛虫大面积爆发的主要因素进 行分析,可以为后续落叶松毛虫防治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意见。
被吃光,连续两年失叶率达到 80%以上时,从远处看林木仿佛和 火烧后一样,整片寄主林分失叶后,落叶松林分夏季呈现灰白状 态;红松林分呈现暗黑状态,翌年大面积枯死,对云杉危害程度 相对较轻。濒死、枯死的落叶松、红松会因长势衰弱而招引天牛、 吉丁虫、象甲、小蠹等次期性蛀干害虫继续对树干进行为害,导 致木材质量严重松毛虫对林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姜智凤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三源浦朝鲜族镇综合服务中心 135321
摘 要:在林木生长发育过程中极容易受到各种害虫的威胁和影响,影响林木资源产量以及品质,落叶松毛虫是一种分 布广泛、具有周期性爆发特点的虫害,属于突发性虫害,当爆发时会对落叶松、红松等针叶树种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若虫口 密度较大,危害周期长,甚至会导致被害树木因失叶率高而整株枯死。基于此,本文对落叶松毛虫的特性、影响因素和危害进 行了分析,从不同角度出发论述了落叶松毛虫的防治措施,以期可以为虫害防控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意见。
2.2 人为因素 柳河县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内部生态系统结构稳定,在出 现虫害后林间的捕食性昆虫和益鸟等天敌会有效降低落叶松毛 虫的种群数量,松林会进行自我更新修复,并不会出现大规模爆 发虫害的现象。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生产生活 对森林资源摄取的不断需求,森林类型、树种组成、林分郁闭度 有了明显改变,人工林面积的日益增大、相对集中连片、存林类 型增多,使松林抵抗虫害能力下降,为落叶松毛虫的爆发和传播 蔓延埋下了较大隐患。 2.3 落叶松毛虫对针叶树种的危害 落叶松毛虫主要会啃食针叶,并且由于幼虫虫龄期持续时 间较长,为害周期跨两个年度,第一次为害出现在当年秋季,由 7 月上旬持续到 9 月中旬,为害相对较轻。第二次为害出现在翌年 春季,由 4 月上旬持续到 5 月下旬,此次为害严重。当虫口密度 较大时,发生程度达到重度为害,会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将整片落 叶松、红松等寄主林分针叶吃光。当落叶松林分的失叶率达到 或接近 100%时,落叶松当年会重新发出新叶,虽可以继续进 行光合作用,不影响被害林木的存活,但影响当年的生长蓄积 量。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落叶松毛虫会继续对新发出的针叶 继续啃食,使落叶松当年无法再发出新的针叶,会导致落叶松 当年会翌年枯死。当红松林分的失叶率达到或接近 100%时,红 松当年无法发出新叶,会影响红松生长蓄积量的同时会影响红 松球果的生长质量。翌年发出的针叶再被啃食尽,会导致红松枯 死。当落叶松毛虫为害落叶松、红松、云杉等造林地时会严重影 响造林成活率,当失叶率达到或接近 100%时会直接导致造林苗 木枯死。 落叶松毛虫达到重度发生时,会导致针叶寄主的所有松针
关键词:落叶松毛虫;林木;危害;防治措施
柳河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6.2℃,年最大冻土深度为 90cm,年均降水量为 738mm,是长 白山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天然针阔混交林、次生阔叶林和 人工林构成。2018 年柳河县森林覆盖率 51.1%,林木蓄积量
3
1717 万 m ,2020 年,柳河县新增补植补造 3 万亩,林业发展速度 不断加快,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和支持。但是落叶松毛 虫的发生和危害,给针叶树种带来了严重威胁,如果大面积爆发将 如同无烟的森林火灾,轻则导致针叶树种造林失败,影响幼龄林以 上的针叶树种当年蓄积生长量,重则导致成片针叶树种枯死,影响 了当地的林业产业和生态经济稳定发展,也危害了生态系统安全性 和稳定性。落叶松毛虫的发生监测、预防及防治工作对于林业生产、 生态保护和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1 自然条件 2.1.1 立地条件 立地条件和落叶松毛虫的发育以及成长有着紧密的联系, 该种害虫具有趋光性的特征,最适合害虫生长发育的温度为 28℃左右。特别是在海拔低、拥有充足光照资源、气候温暖的向 阳山谷内最容易爆发落叶松毛虫害,除此之外,背风向阳缓坡区 域及干燥的林分环境也容易出现害虫,会给林木造成严重的威 胁和影响。 2.1.2 气候因素 气候因素是影响落叶松毛虫爆发的主要自然因素,其中温 度是关键,是影响落叶松毛虫是否能够快速生长的关键参数。当 平均气温达到 22℃以上适合落叶松毛虫生长,如果连续连年以 上持续干旱,会更适合落叶松毛虫卵的孵化和幼虫的成活。当气 候持续干旱,针叶水分少,糖分等营养成分高,有利于幼虫的成 长发育。当林间出现连续阴雨天气时寄生菌繁殖速度有所加快, 此时虽然林间内湿度水平较高,会导致幼虫较大数量的死亡。因 气候变暖的影响春季降雨量有所减少,气温持续上升,自然条件 的改变给落叶松毛虫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进一步增加了落 叶松毛虫爆发概率。 2.1.3 林分结构 林分结构主要是指林分在没有受到破坏时其内部所包含的
落叶松毛虫的背面毒毛带明显,对人体有较明显的负面影 响,当落叶松毛虫出现死亡或做蛹等情况后,毒毛会脱落后漂浮
[2]
在空气中,对人的呼吸道产生严重不良影响 。因此,落叶松毛虫 重度发生后不但会导致松林的大批死亡,威胁生态环境的直接 和间接损失,还会连续几年对当地的林业生产、生活、旅游业、经 济发展等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