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广东中考生物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主要是为了 降低图甲中[__B___](填序号)活动;小敏想提高大棚里种植的 番茄的产量,请你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提出一个具体的措施: __增__强__光__照__(_或__增__加__二__氧__化__碳__量__或__增__加__水__等__,合__理__即__可___) _。
6.(综合应用)图甲中字母分别代表植物的三种生理活动,图乙 是小敏探究植物某生理活动的实验步骤,图丙表示叶片的横 切面结构,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小敏探究的是图甲中[__A__](填序号)活动,实验的唯一变量是 ___光_____。
(2)实验前将植物进行暗处理目的是为了将原有的_有__机__物__(或__淀__粉) 运走耗尽;该步骤“耗尽”主要是利用图甲中[__C__](填序号)活动 (3)用__碘__液____染色后,不遮光部分变成____蓝____色。 (4)图丙中①是_上__表__皮___,图甲中气体的进出通道是图丙中的 [__④___](填序号)。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 物的制造者
目录
01 命题分析 02 考点突破 03 易错题突破 04 考点分层练
命题分析
广东省近七年中考生物命题分析
考点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 件、
原料和产物实验
题6C,2 分
易错题突破
典型失分题 (2019广东)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描 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 B.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C.绿色植物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D.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错因分析 据东莞市统计,本题在2019年中考中正确率只有 70%。学生看到“为其他生物提供氧气”,容易思维定势,判断 A是正确的,而忽略了前面描述的“呼吸作用”。绿色植物制造 的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建植物体自身,一部分为人类和其他 生物提供食物来源,B正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 碳,释放氧气,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C正确; 绿色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 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D正确。 答案 A
颜色的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分别比较容器中的氧气变化量,结
果如下表所示。
容器
植物 光的颜色 温度(℃) 氧气变化量
1号
天竺葵
红
2号
天竺葵
黄
25
+++
?
+
3号
天竺葵
绿
25
-
(注:氧气变化量=实验后含量-实验前含量;“+”代表增加,“-”代表减少)
(1)该实验研究的变量是不__同__颜__色__的__光__(_或__者__光__)。根据实验设 计的原则,2号容器内的温度应设置为____2_5___℃。 (2)实验结果表明,在__红___光下天竺葵光合作用强度最大。除 检测氧气变化量外,该实验还可以检测有机物或_二__氧__化__碳___ 的变化量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
【解析】酒精能溶解叶绿素,但酒精易燃、易挥发,直接加热 容易引起燃烧。因此把叶片放入装有酒精的小杯中,隔水加 热而不是直接加热,C错误。故选C。
3.(2019广东)(实验探究)为了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植物光合作
用的影响,某兴趣小组把等量天竺葵分别放在3个封闭的容器
中,容器大小相同且二氧化碳含量充足。用强度相同的不同
A.只有乙 C.乙和丙都是
B.只有丙 D.乙和丙都不是
4.(2020云南)小宝同学学习了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完成了 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的探究活动后,利用天竺葵叶 片、碘液、酒精等制作出一片如图所示的带有“M”字样的 叶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制作前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制作过程中对字母“M”以外的区域进行遮光处理 C.制作过程中酒精的作用是使叶片脱色 D.滴加碘液后,字母“M”区域不变蓝 【解析】制作过程中对字母“M”进行遮光处理,以外的区 域不遮光,B错误。故选B。
2.(2020苏州)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 暗中放置48 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在日光 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液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 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出现蓝色 的部位是( B )
A.a和e C.e和d
B.b和d D.c和e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__水______和_二__氧__化__碳___。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_有__机__物___和__氧__气____。
(4)光合作用的条件是__光______,场所是_叶__绿__体___。
4.意义:(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 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 物提供了基本的__食__物__来__源__。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①将新鲜的金鱼藻(或其他水生绿色植物)放在大烧杯中,加 满水,再反扣一支玻璃漏斗。漏斗颈上再反扣一支装满清水 的试管。
②将装置放在光下,待气体充满试管容积的1/2左右时,移出 试管,使试管口向上,把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试管内。
(2)实验现象: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遇到金鱼
藻在光下产生的气体时,发现卫生香剧烈燃烧。
(3)实验结论: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够产生
实验—探究光合
氧气 。
作用的原料和产物
3.探究实验三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补充)
(1)图装置b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__氧__化__碳__,装置a 中装有等__量__清__水__进行对照。
(2)实验步骤:①__暗__处__理__→②设置变量(对照实验)→③光照 →④酒__精__脱__色__→⑤清水冲洗→⑥滴__加__碘__液__→⑦清水冲洗,观
【解析】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被遮光的部分c没有光照,不能进 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未被遮光的部分b和d能接受光照进行 光合作用制造淀粉。a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 粉。所以在脱色后的叶片上滴加碘液,出现蓝色的部位是b和 d。故选B。
3.(2020河南模拟)图中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氧气是否由 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2个装置,可作为甲的对 照实验的装置是( B )
题33,3分 题17,2分题1142,4A分B、题12,2分 题11,2分 题14,2分
光合作用的意义
题10BC, 2分
题12,2分
题12CD, 2分
题13C,2 分
光合作用在生产上
的应用
教材导航:人教版七上P116~126;北师版七上P66~81
考点突破
光合作用的相关实Biblioteka (每年必考) 1.探究实验一光合作用的概念、意义和应用(7年4考)
光合作用示意图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 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 的主要器官是__叶__片____。
2.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着
能量)+氧气。
3.表达式解读
(1)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_有__机__物___,储存___能__量___。
针对性回练 练习 “考点分层练”的第7题。
考点分层练
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 1.(2020铜仁市)如图所示,这是萨克斯的研究实验,叶片在光照24小时 后,经过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最后发现:无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
色。这个实验说明( D )
A.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光 B.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和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释放出氧 D.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C.使植物对光照更敏感
D.为制造淀粉储备原料
2.(2018广东)“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操作与目的有 误的是( C ) A.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消耗掉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 B.将叶片一部分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起来,设置有光和无 光的对照 C.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脱去叶片中的 叶绿素 D.向漂洗干净的叶片上滴加碘液,检验淀粉的生成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2015,2017,2018年考)
(1)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①暗处理: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 目的: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___淀__粉_____全部转运和
消耗。
②对照实验:将一片叶子的一半的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
另一半不做处理,然后光照几小时。
目的:形成___对__照____,看看照光的部位和
2.(2016 广东)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氧气和水 B.制造有机物必须有光 C.叶绿体只是产生有机物的车间 D.光合作用只能制造淀粉
3.(2016 广东)下列做法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不利的是 (C ) A.对草原实施轮牧并控制放牧数量 B.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 C.倡导“使用一次性筷子”和“互赠贺卡” D.合理使用燃料,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2)绿色植物通过_光__合__作__用__,不断消耗大气中的_二__氧__化__碳__, 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5.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1)增加_光__照__强__度___,在一定范围内, 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 _强___。 (2)适当延长_光__照__时__间___,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就越_多__。 (3)充分利用光照,种植农作物时应该__合__理__密__植__,使农作物 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
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
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 条件和产物
③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进__酒__精____中隔水加热。 目的:脱色,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
④漂洗:用__清__水____漂洗叶片。目的:洗掉多余的酒精。 ⑤染色:用__碘__液____染色。目的:因淀粉遇碘变蓝,可用碘液 检验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不是淀粉。
察。
(3)实验结果:装置b的叶片遇碘_不__变__蓝___(不进行光合作用); 装置a的叶片遇碘__变__蓝____(进行光合作用)。 (4)实验结论:_二__氧__化__碳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2017 广东)“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先将天竺葵放在
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A )
A.消耗掉叶片内原有的淀粉 B.转移淀粉到其他部位
⑥清洗:滴碘液后,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目的:避免多 余碘液的颜色影响观察。
⑦观察:叶片曝光部分遇碘 __变__蓝____,遮光部分遇碘 _不__变__蓝___。
(2)实验结论:①____光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 的条件。
②叶片的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__淀__粉____。
2.探究实验二
4.(2017 广东)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B.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光 C.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D.农作物种植越密,对光利用越充分,产量就越高
5.(2018广东)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 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这句话的依据是光合作用 (D ) ①消耗二氧化碳 ②产生氧气 ③消耗水 ④产生有机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增加原料_二__氧__化__碳___(气肥),通常情况下原料越多,产物就 越__多__。
(5)适当增加__水___的供给:“有收无收在于水” ,要提高产量 必须保证水的供给。
1.(教材母题:人教七上P126改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 B.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 量释放出来 D.合理密植可以保证作物的叶片都能充分接受阳光,但浪费 了土地资源
(3)增设4号容器,黑暗处理(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若容器中氧气 变化量是“--”,则可判断3号容器中的天竺葵___有_____(填“有” 或“没有”)进行光合作用,3号容器中的氧气含量不增反降的原 因是__光__合__作__用__强__度__弱__于__呼__吸__作__用__强__度__(或__光__合__作__用__产__生__的_ 氧 _气__少__于__呼__吸__作__用__消__耗__的__氧__气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