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草地》 (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说之一:教材分析
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理 解课文内容, 了解草地颜色 的变化及原因。 学生通过自主 探究的学习方式, 理解课文内容,了 解草地颜色的变化 及原因,引导学生 体会文中“我”对 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知识与能 力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 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 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 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 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七说之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是一篇文章浓缩了的精华, 是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 的缩影,更能生动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2、金色的草地:细心观察
时 间:( 早晨)——(中午)——(傍晚)
草地颜色:( 绿色)——(金色)——(绿色)
花瓣形状:( 合拢)——(张开)——(合拢)
七说之六:课堂评价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 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语文课程评 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全 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
从语音、 语调和语气等 方面进行阅读 综合评价 在第二个环 节中,通过一道 填空题考查学生 对文本知识理解 与掌握情况。
阅读评价
课 堂 评 价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三年级语文上册
《金色的草地》说课稿
官池镇帖家小学
眭红英
教学模式 学情分 析
教材分析
教学设计
板书设计 课堂评价
七 说
七说之一:教材分析
地位、作 用和特点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 材 分 析
七说之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 、作用 、特点: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一单 元“多彩的生活”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俄 罗斯乡下的兄弟俩在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 拘无束快乐成长的情景以及哥哥无意中发现草地会变 色,并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出草地变色的原因,从此 和蒲公英成为好朋友的故事。本课语言优美,再现的 景色奇特美丽,是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热 爱自然以及感受自然美的经典之作。教学本课时,重 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可爱以及童年生活的丰富 多彩;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 并能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七说之四:教学设计
(四)拓展延伸,再寻自然之奇(预设5分钟)
课标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 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1.背诵并抄写第三自然段。 2.推荐读物《十万个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背诵和抄写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同时 也是对学生汉字书写的一个评价;《十万个为什么》的读物推荐不 但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而且使学生增长了见识,满足了学生的 求知欲,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机动时间:5分钟。(解决后进生疑难。优、中等生回 忆巩固本节课的的内容,做好课堂笔记。 )
文本理 解
七说之七:资源开发
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 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 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自己的课堂教 学,通过出示草地的奇妙画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出示一张张带有阅读指导的课件,提高 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益。课外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的推荐, 使学生的好奇心得以满足,同时也让学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 无法学到的东西。
过程与方 法
教 学 目 标
培养 学生热爱 大自然的 情感,养 成留心观 察事物的 习惯。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七说之一:教材分析 草地颜色的 变化及原因。 体会文中 “我”的情 感变化。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教 学 重 难 点
七说之二:学情分析
《金色的草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 册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专题中的第二 篇课文,也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 始学习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学 生读一遍课文就知道说了一件什么事,但 课文中有些词语难度比较大,需要教师帮 助理解。
(设计意图:围绕焦点问题展开学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品味作者 对草地的喜爱;同时让学生在读中学会读书、学会思考、体悟作者感情,积累语 言文字。实现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又从思想情感到语言文字的提升。 )
七说之四:教学设计 (三)合作探究,感受童真童趣(预设10分钟)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1、读课文第二段:说说草地给兄弟俩带来了怎样的快乐?理解 词语:一本正经 引人注意(课件出示第二段) 2、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课件出 示第四段)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 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 起床。”既写了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 或相关,又抒发了“我”对蒲公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段话是对 全文的总结。)
七说之三:教学模式
课标指出: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正 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 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 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 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结合本课 特点,我将教学模式设计为:激情引趣、 自读自悟、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七说之四:教学设计 (一)激情引趣,创设“草地”情境。(预设5分钟)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 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 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课件演示:俄罗斯乡下 的一片金色的草地)你们看到过这样的草地吗?想不想知 道这里的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 这片神奇的金色的草地吧!(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孩子的眼球,捕捉孩 子兴趣的着力点,让学生快速地走进文本。为学生开启了 阅读的大门。 )
(设计意图:语文的魅力,就是在有滋有味的读中感受到的;语文的快乐,就 是在和学生从不会读到会读的过程中体会到的;语文的能力,就是在一遍遍的读 中得到训练的。因此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让学生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方式, 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从“揪”到“不再随意揪”;从“寻开心”到 “最喜爱”。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目观其形、耳闻其音、心通其义。)
七说之四:教学设计 (二)自读自悟,解开“金色”之谜(预设15分钟)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 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1、草地是怎样变色的?用——画出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作者是 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把自己收集到的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和伙伴们分 享一下。 (课件出示相关语句及填空题) 时 间:( )——( )——( ) 草地颜色:( )——( )——( ) 花瓣形状:( )——( )——( ) 2、草地为什么会变色?用==画出有关句子。并说说你从作者 身上学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相关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