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教材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晶闸管简介
晶闸管是一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又称可控硅,常用SCR表示。

其优点是体积小、耐压高、容量大、使用维护简单。

晶闸管的种类很多,有单向型、双向型、可关断型以及快速型等。

一、晶闸管的结构外形、结构
常用的晶闸管有塑封式、螺栓式和平板式三种,如图1-35所示。

由图可见,晶闸管有三
个引出极,即阳极A、阴极K和控制极(门极)G。

由于大功率晶闸管工作时发热量较大,因此正常工作时必须安装散热器。

晶闸管的符号及其内部结构如图1-36所示。

由图可见,晶闸管的阳极和阴极之间为PNPN 四层结构,它们形成三个PN结J1、J2和J3。

第六节常用半导体器件技能训练
训练1 晶体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通过训练,要求了解二极管的型号命名方法,认识常用晶体二极管的外形特征,学会使用
万用表判别晶体二极管的极性,熟悉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的质量。

1.命名根据国家标准GB249_74,半导体二极管的型号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用数字2表示二极管;
第二部分材料和极性,用字母表示,如表1.2;
第三部分类型用字母表示,如表1.3;
第四部分序号用数字表示;反映了各种型号的二极管在直流参数,交流参数和极限参数等的差别;
第五部分规格用字母表示;反映了承受反向击穿电压的程度,如规格号为:A,B,C,D,其中A承受的反向击穿电压最低。

2.主要技术参数二极管主要电气参数有最大整流,反向击穿电压,反向饱和电流和最高工作频率等。

稳压二极管还有稳定电压UZ。

稳定电流IZ和温度系数。

不同型号的二极管参数指标不同,选用以及判别二极管类型,质量可通过实测参数来实现。

3.二极管好坏的检测方法用万用表测二极管正,反向电阻,用万用表的红表笔接二极管的阴极,黑表笔接二极管的阳极,测得的是正向电阻,将红,黑表笔对调,测得的是反向电阻,若测得正向电阻在几KΩ以下,反向电阻在几百KΩ以上,则二极管性能良好;若正反
向电阻均为无穷大,则此二极管断路,二极管已坏;若正反向电阻均为0,则此二极管短路,二极管已坏;若测得正反向电阻相差不大,则此二极管性能不好,不能使用。

测量时,要根据二极管的功率大小,不同的种类,选择不同倍率的欧姆档。

小功率二极管一般用R*100或R*1K档,大功率二极管一般用R*1或R*10K档。

4.二极管极性的检测方法用万用表的电阻档R*100或R*1K档测二极管的电阻值。

如果阻值较小,表明为正向电阻值,此时黑表笔所接触的一端为二极管的阳极,红表笔所接触的一端为阴极。

如所测的阻值很大,则表明为反向电阻值,此时黑表笔所接触的一端为二极管的阴极,红表笔所接触的一端为阳极。

训练2 晶体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通过训练,要求了解三极管的型号命名方法,认识常用晶体三极管的外形特征,学会使用万用表判别晶体三极管的好坏和管脚排列情况。

1.命名三极管型号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用数字3表示三极管;
第二部分材料和极性,用字母表示,如表1.4;
第三部分类型用字母表示,如1.5;
第四部分序号用数字表示;反映了各种型号的二极管在直流参数,交流参数和极限参数等的差别;
第五部分规格用字母表示;反映了承受反向击穿电压的程度,如规格号为:A,B,C,D……其中A承受的反向击穿电压最低。

2.主要技术参数表征三极管的参数很多,可大致分为三类,即直流参数,交流参数和极限参数。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就根据这三类参数对三极管的选用。

直流参数包括:共发射直流放大系数β,集电极-基极反向饱和电流ICBO,集电极-发射极反向截止电流ICEO。

交流参数包括:共发射极交流放大系数β,共基极交流放大系数,特征频率。

极限参数包括: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ICM,反向击穿电压,
U(BR)CEO,U(BR)CBO,U(BR)EBO,集电极最大允许功率损耗PCM。

为了能直观表明三极管的放大系数,常在三极管外壳上标以不同颜色的色点,为选用三极管带来了很大的方便;锗,硅开关管,高低频小功率管,硅低频大功率管D系列,DD系列,3CD系列的分档标记如下:
0 —15—25—40—55—80—120—180—270—400—600—
色标棕红橙黄绿蓝紫灰白黑
例如:色点为红色表明该管的β为15——25之间
3.识别方法要准确地了解一只三极管类型、性能与参数, 可用专门的测量仪器进行测试,
但一般粗略判别三极管的类型和管脚, 可直接通过三极管的型号简单判断, 也可利用万用表测量方法判断,下面具体介绍万用表的简单测量方法。

(1)根据三极管外壳上的型号,初判其类型,具体见型号命名方法。

(2)根据三极管的外形特点,初判其管脚。

见图1-40
(3)用万用表判别三极管的管型及管脚。

1)基极和管型的判断三极管内部有两个PN结,即集电结和发射结,实图1-41所示为NPN型三极管。

与二极管相似,三极管内的PN结同样具有单向导电性。

因此可用万用表电阻挡判别出基极b和管型。

例如,NPN型三极管,当用黑表棒接基极b,用红表棒分别搭试集电极c和发射极e,测的阻值均较小;反之,表棒位置交换后,测的阻值均较大。

但在测试时未知电极和管型,因此对三个电极脚要调换测试,直到符合上述测量结果为止。

然后,再根据在公共端电极上表棒所代表的电源极性,可判别出基极b和管型。

2)集电极和发射极的判别具体测试方法如图1-42所示,图(a)、(b)为PNP管的测试图,图(c)为NPN管的测试图。

型锗管,先将万用表拨至R*1K档,测量除基极以外的另两个电极,得到一个阻值,再将红,黑表笔对调测一次,又得到一个电阻值,在阻值较小的那一次中,红表笔所接电极为集电极,黑表笔接的那个电极为发射极,对于NPN型硅管,可在基极和黑表笔之间接一个100kΩ的电阻,用上述同样方法,测除基极以外的两个电极间的阻值,其中阻值较小的一次黑表笔所接电极为集电极,红表笔接的那个电极为发射极。

3)硅管和锗管的判断
具体测试方法如图1-43所示,根据硅管的发射结正向压降大于锗管的正向压降的特点,来
判断其材料。

一般常温下,锗管正向压降为0.2~0.3V,硅管的正向压降为0.6~0.7V。

由电压表的读数大小确定是硅管还是锗管。

4.性能参数测试
(1)三极管穿透电流的测量对于PNP管红表笔接集电极,黑表笔接发射极,用R*1K 档测得的阻值应50KΩ以上。

此值越大,证明管子的穿透电流越小,管子的性能优良,若阻值小于25KΩ。

说明管子的穿透电流大,工作不稳定并有很大噪声,不宜选用。

对于PNP 管,应将表笔对调测试其电阻值,阻值应比PNP管大很多,一般应在几百千欧。

(2)共发射极直流电流放大系数β的性能测试三极管的β值可以用万用表测量β值的档位测量
(3)三极管基间电阻的测量通过测量三极管基间电阻的大小,可判断管子质量的好坏,也可看出三极管内部是否有短路,断路等损坏情况,在三极管基间电阻的测试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否则将产生误判或损坏三极管。

测小功率管时,应当用R×100K(Ω)或R×1k(Ω)的电阻挡。

若放在R×10k(Ω)挡上,则因万用表内接有较高电压的电池,有可能将PN结击穿。

若用R×1(Ω)挡,则因万用表的等效电阻较小,会使过大的电流流过PN结,有可能会烧坏晶体管,但在测量大功率管时,则要用R×1或R×10档。

因它的正反向电阻较小,用其它档容易产生误判。

对于质量良好的中,小功率三极管,基极与集电极,基极与发射极正向电阻一般为几百欧姆到几千欧姆,其余的极间电阻都很高,约为几百千欧。

硅材料的三极管要比锗材料的三极管极间电阻高。

当测得的正向电阻近似于无穷大时,表明管子内部断路,若测得的反向电阻很小或为零时,说明管子已击穿或短路。

常用三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值可查手册,供测量时参考。

二、晶闸管的工作状态
如图1-37(a)所示电路中,当晶闸管阳极和阴极之间加反向电压时,无论控制极与阴极之间施加何种电压,灯泡均不亮,晶闸管不导通,即晶闸管处于反向阻断状态,如图1-37(b)所示。

当阳极和阴极之间加正向电压时,若控制极与阴极之间施加的电压为零或反向电压时,灯泡也不亮,说明晶闸管仍然不导通,处于正向阻断状态,如图1-37(c)所示。

在晶闸管阳极加正向电压,控制极也加上适当正向电压后,灯泡点亮,晶闸管导通。

此时,
若去掉控制极电压,灯泡仍然发光,即晶闸管维持导通,控制极失去控制作用,如图1-37(d)所示。

要使晶闸管从导通状态变为阻断状态,可以通过两个途径:①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加反向电
压或将阳极与电源断开,这种阻断称为反向阻断;②使阳极电流减少到一定数值(约几十~
几百毫安)后晶闸管将自行关断,称为正向阻断。

三、晶闸管的型号和主要参数
1.晶闸管的型号按照国家规定,普通晶闸管的型号及含义如下:
例如,KP200-8D表示普通晶闸管,额定电流为200A,额定电压为800V,管压降0.6~0.7V。

2.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1)额定正向平均电流IF 指在规定环境温度及标准散热条件下,允许连续通过晶闸管阳极的最大工频正弦半波电流的平均值。

由于晶闸管的过载能力很小,所以常选晶闸管的IF大于正常工作平均电流的1.5~2倍。

(2)维持电流IH 控制极断开后,晶闸管维持导通的最小阳极电流称为维持电流IH。

当正向电流小于IH时,晶闸管自行关断。

(3)触发电压UG和触发电流IG 指在规定环境温度和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加一定正向电压的条件下,使晶闸管从阻断到完全导通所需的最小控制极直流电压和电流。

一般UG为
1~5 V,IG为几十~几百毫安。

( 4)正向重复峰值电压UDRM 在控制极开路的条件下,允许重复作用在晶闸管上的正向峰值电压。

(5)反向重复峰值电压URRM 在控制极开路的条件下,允许重复加在晶闸管上的反向峰值电压。

除上述主要参数外,晶闸管还有正向平均电压、控制极反向电压以及一些动态指标等,使用时可查阅有关手册。

四、晶闸管的保护
晶闸管有很多优点,但是它对电压、电流的过载能力差,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必须设置保护装置。

1.过电流保护晶闸管仅允许短时间过流,否则将因过热而烧毁。

过电流保护的作用是一旦发生过电流时,能在允许的时间内快速切断电流,以防止器件损坏。

过电流保护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快速熔断器保护。

快速熔断器的采用银质熔丝,其熔断时间比普通熔丝短得多,
可以在晶闸管损坏之前先行熔断,起到保护作用。

使用中,快速熔断器接入电路的几种不同接法如图1-38所示。

由图可见,快速熔断器可以串联在交流侧,如FU1;也可以与晶闸管串联,如FU2;或者与直流负载串联,如FU3。

2.过电压保护晶闸管的过电压能力极差,当电路中的电压超过其反向击穿电压时,会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反向击穿而损坏。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消除晶闸管上可能出现的过电压。

实际使用中常采用阻容吸收电路进行过电压保护,即利用电容吸收电压,再通过电阻放电,把能量消耗在电阻中。

如图1-39所示,阻容元件在电路中的接法有三种,即并联在交流侧或并联在晶闸管两端或并联在负载两端。

晶闸管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例如汽车用可控硅分电点火装置中的分电控制器电路。

该电路由开关电源、储能电路、可控硅触发电路和输入输出电路构成,电源接通工作时,在储能电路中储能,当传感器输入某一路点火器正时信号时,通过输入电路触发相应的可控硅导通,储能电容对点火线圈产生高压,实现自动分缸点火。

该装置输出波形好,点火能量大,强度高,工作稳定,汽油燃烧速度快,提高了发动机功率,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