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 (2017高一下·常州开学考) 下列划线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是日常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指待人处事真诚,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
B . 由于山体的中上部伸入云层,地面还是十分闷热,山雨欲来风满楼时,山体的中上部早已处于两层之中。
所以往往地面降雨不久。
山洪就爆发了。
C . 拙文只是对我国税收征管制度与人权保障问题进行了很粗浅的初步探析,疏漏在所难免,今作与会,诚请方家不吝赐教与斧正,权作引玉之砖耳!
D . 只见燕子门掌门人李显飞身而出,一掌打出,风声四起,梅花桩上手印清晰可见,他的功力早已入木三分,看客们无不瞠目结舌。
2. (2分) (2017高三上·枣庄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和“太空加油”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验证完成,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进入了第三步一一空间站阶段。
B . 新华网2017年举办了“中国网事,网络感动人物评选”,共吸引数亿网民参与互动投票,草根英雄们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无数网民。
C . 给公车喷涂上醒目的标识与举报电话,让民众一眼就能辨别出公车,同时保证民众监督渠道,这无疑是一个成本低廉,又能收到奇效的好办法。
D .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如何把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成为每个中国人乃至中医人面临的时代考题。
3. (2分)(2017·深圳模拟) 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恰当的一项是()
A . “恒春”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广告语:走进“恒春”,明媚一生。
B . 某位来宾给97岁的老人祝寿:祝您老人家健康快乐,长命了百岁。
C . 某局长在现场办公会上说:今天我的表态,一言九鼎,决不含糊。
D . 小张对王教授说:今天您做的报告,不仅言近旨远,而且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热烈的讨论。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6分)
4. (16分)(2020·上海模拟)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艺术家在艺术形象中表现出来的感觉不同于科学家的感觉。
科学家的感觉是冷静、客观的,追求的是普遍的共同性,艺术家则恰恰相反。
艺术感觉之所以艺术,就是因为它是经过艺术家个人主观情感或智性的“歪曲”,这种表面上看来是表层的感觉成了深层情感乃至情结的一种可靠索引。
②“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好在什么地方?它并没有明确的感知变异,它的变异在它的情感逻辑之中。
在白居易看来,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是绝对的,在诗的浪漫逻辑中,爱情是无条件的,甚至可以超越主体的生死界限。
这种逻辑的特点是绝对化的,是一种情感逻辑。
它不合客观的理性,却恰恰充分符合人的情感激动的特点,清代诗话家吴乔把这叫做“无理而妙”。
③情感逻辑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不像理性逻辑那样统一,它可以自相矛盾。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神化诸葛亮不满,而对关云长的形象特别称赞,这是因为,关云长在理智上不是那么强大,时常感情用事。
他的理智时时与感情矛盾,而且经常被感情所败。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经特别引用关公在华容道释放曹操那一段。
④本来,从理性逻辑来说,放走了曹操(刘备的主要政治、军事敌手),是不忠于刘备事业的表现,其后果是危及事业和自身的生命。
因为在这以前,他在诸葛亮面前签下了“军令状”,完不成任务是要掉脑袋的;而俘虏了曹操则是忠于刘备事业的表现,肯定能得到升迁和厚赏。
然而按关公的情感逻辑,曹操当年俘虏了他,不但不杀他,反而抬举他,还请傀儡皇帝汉献帝封他为“寿亭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确于他有厚恩。
关公此人十分重视“有恩必报”的原则。
曹操很懂得关公的这种感情用事的性格,就提起往事,要关公放自己过关以报当年的厚恩。
关公按自己的情感逻辑思忖,感到自己的确还欠着曹操的一份恩情,只好今天放过曹操的残兵败将求得恩义的平衡了。
⑤关公的这种行为,并不是没有逻辑,只是不是军事斗争中你死我活的理性逻辑,而是他独特的情感逻辑。
这种逻辑明明是违反理性逻辑的,仍然要贯彻到底,哪怕个人、事业受到严重的危害,也要“恩怨分明”以求得“信义素著”之名。
如果罗贯中的笔下,关公的“义”的逻辑遇到理性逻辑就不中用了,那么关公的性格就显得软弱而苍白了。
关公的形象之所以动人,就在于这种奇怪的不合理性的情感逻辑一贯到底。
⑥情感逻辑达到这样的一贯性和彻底性,人物性格就达到了一定的饱和度。
⑦然而让人物进入一种自己也无可奈何的情感逻辑,是使人物获得自己的生命的关键。
有时,这种逻辑并非像
关公不顾一切放走曹操那样直接,而是相当曲折的。
⑧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最危险的事情就是以理性逻辑去代替情感逻辑。
而对于我们来说,由于理性逻辑在日常实用和科学研究中,占着天然的优势,因而一个人的社会经验越丰富,文化教育的水平越高,理性逻辑的优势就越强,以理性逻辑代替人物的情感逻辑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也就意味着概念化的危险越大。
倒是在小孩子、文化水平不高的原始民族那里,情感逻辑往往具有相对的优势。
⑨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接受理性教育时,要特别留意保持情感的活跃,不让它被优势强大的理性逻辑所吞没。
同时,除了自我保护、自我体验以外,还要认真关注不同人物情感的特殊性,这不仅是作家的职业训练,而且是青少年的基本修养,文学作品的阅读正是提高这种修养的最有效途径。
(1)第⑥段加点词“饱和度”在文章中的含义是________。
(2)请分析一下第②段中白居易诗句所体现的“无理之妙”。
(3)请结合第⑤段,分析作者是如何得出“关公形象动人”这一结论的。
(4)请梳理一下本文的行文思路。
5. (20分) (2019高二下·浙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学的远征
陈丹青
①二十三年前,1989年元月,木心先生在纽约为我们开讲世界文学史。
初起的设想,一年讲完,结果整整讲了五年。
后期某课,木心笑说:这是一场“文学的远征”。
②自1983到1989年,也是木心恢复写作、持续出书的时期。
大家与他相熟后,手里都有木心的书。
逢年过节,或借个什么由头,我们通宵达旦听他聊,或三五人,或七八人,窗外晨光熹微,座中有昏沉睡去的,有勉力强撑的,唯年事最高的木心,精神矍铄。
③木心在大陆时,与体制内晚生几无来往,稍事交接后,他曾惊讶地说:“原来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啊!”这样子,过了几年,终于有章学林、李全武二位,纠缠木心,请他正式开课讲文艺,勿使珍贵的识见虚掷了。
此外,众人另有心意:那些年木心尚未售画,生活全赖稿费,大家是想借了听课而交付若干费用,或使老人约略多点收益。
“这样子算什么呢?”木心在电话里对我说,但他终于同意,并认真准备起来。
④事情的详细,不很记得了。
总之,1989年元月15日,众人假四川画家高小华家聚会,算是课程的启动。
那天满室哗然,很久才静下来。
木心,浅色西装,笑盈盈坐在靠墙的沙发。
那年他六十二岁,鬓发尚未斑白,显得很
年轻。
讲课的方式商定如下:地点,每位听课人轮流提供自家客厅;时间,寒暑期各人忙,春秋上课;课时,每次讲四小时,每课间隔两周,若因事告假者达三五人,即延后、改期,一二人缺席,照常上课。
⑤木心开讲后,则每次摊一册大号笔记本,密密麻麻写满字,是他备课的讲义。
但我不记得他低头频频看讲义,只目灼灼看着众人,徐缓地讲,忽而笑了,说出滑稽的话来。
当初宣布开课,他兴冲冲地说,讲义、笔记,将来都要出版。
但我深知他哈姆雷特式的性格:日后几次恳求他出版这份讲义,他总轻蔑地说,那不是他的作品,不高兴出。
⑥木心讲课没有腔调——不像是讲课,浑如聊天,而他的聊天,清晰平正,有如讲课——他语速平缓,从不高声说话,说及要紧的意思,字字用了略微加重的语气,如宣读早经写就的文句。
不止十次,我记得,他在某句话戛然停顿,凝着老人的表情,好几秒钟,呆呆看着我们。
⑦这时,我知道,他动了感情,竭力克制着,等自己平息。
⑧讲课最令我感到兴味的瞬间,是他临场的戏谈。
⑨木心的异能,即在随时离题:他说卡夫卡苦命、肺痨、爱焚稿,该把林黛玉介绍给卡夫卡;他说西蒙种葡萄养写作,昔年陶潜要是不就菊花而改种葡萄,那该多好!在木心那里,切题、切题、再切题,便是这些如叙家常的离题话。
待我们闻声哄笑,他得意了,假装无所谓的样子——且慢,他在哄笑中又起念头,果然,再来一句,又来一句——随即收回目光,接着往下说。
⑩讲课中,他两次提到与他相熟的街头松鼠,还有寓所北墙密匝匝的爬墙虎:“它们没有眼睛哎!爬过去,爬过去!”每与我说起,木心啧啧称奇。
忽一日,房主未经告知,全部拔去了,他如临大事,走来找我,狠狠瞪大眼睛:“那是强暴啊!丹青,我当天就想搬走!”
⑪有次上课,大家等着木心,太阳好极了。
他进门就说,一路走来,觉得什么都可原谅,但不知原谅什么。
那天回家后,他写成下面这首诗:
五月将尽/连日强光普照/一路一路树荫/呆滞到傍晚/红胸鸟在电线上啭鸣/天色舒齐地暗下来/那是慢慢地,很慢/绿叶藂间的白屋/夕阳射亮玻璃/草坪湿透,还在洒/蓝紫鸢尾花一味梦幻,/都相约暗下,暗下/清晰和蔼委婉/不知原谅什么/诚觉世事尽可原谅
⑫二十年前,木心这样地走着,看着,“一路一路树荫”,其时正在前来讲课的途中;下课了,他走回家,“天色舒齐地暗下来”。
⑬那些年,众生多少是在异国谋饭的生熟尴尬中,不免分身于杂事,课程改期,不在少数,既经延宕,则跨寒暑而就春秋,忽忽经年,此即“文学远征”至于跋涉五年之久的缘故吧。
⑭“结业”派对,安排在女钢琴家孙韵寓所。
应木心所嘱,我们穿了正装,分别与他合影。
孙韵母女联袂弹奏了莫扎特第23号钢琴协奏曲。
席间,众人先后感言,说些什么,此刻全忘了,只记得黄秋虹才刚开口,泪流满面。
⑮木心,如五年前宣布开课时那样,矜矜浅笑,像个远房老亲戚,安静地坐着,那年他六十七岁了。
就我所知,那也是他与全体听课生最后一次聚会。
他的发言的开头,引瓦莱里的诗。
每当他借述西人的文句,我总觉得是他自己所写,脱口而出:
⑯你终于闪耀着了么?我旅途的终点。
2012年11月10日写在北京
(选自《<文学回忆录>后记》,有改动)
(1)解释划线语词在句中的含义。
①后期某课,木心笑说:这是一场“文学的远征”。
②但我深知他哈姆雷特式的性格:日后几次恳求他出版这份讲义,他总轻蔑地说,那不是他的作品,不高兴出。
(2)文章第⑪段引用木心的诗,简要分析其作用。
(3)简要分析文中木心的性格特点。
(4)联系全文谈谈你对结尾段落的理解。
6. (20分) (2017高三上·徐州期中)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草根画家
张虎生
①初见虹先生作画,是在南艺后山坡的香樟树下。
午后的春阳,温煦可人。
香樟树高大丰茂,嫩绿的新叶,层层叠叠伸展开来,翡翠般灿烂。
周围围着不少人,几个石墩,一块大石板,权作画案,中央端坐着的,便是久闻大名的虹先生。
看客总是抑制不住兴奋,又正值各种植物传递春信的当口,尤其头顶这棵香樟,招摇的香气,靡靡洒洒,迷人到醉。
虹先生却入了禅定,唯见一支画笔,游走在一柄阔不盈尺的宫扇上,细细沙沙,旁若无人。
虹先生的笔端,蘸上了一点点的红,非灯笼的艳,也非辣椒的火,而是红里晕着些微藤黄,似有似无,有点日出时那份辉煌。
朱砂啊!有人低声道。
话音刚落,老干虬枝,嫩蕊点点,一枝雪里红梅,亭亭玉立,于空渺的洁白处,盎然地妙曼地生长出来。
自然又是一阵惊呼。
有数人同时请教:此画可卖?虹先生没搭话,持着扇柄,反反复复地揣摩,这才落款、钤印,印不大,仅一个字:虹。
②“舒服了!”画家自言自语道。
③自此,看虹先生作画,就成了我期待的享受。
虹先生五十开外,素朴少言,随身一只极普通的塑料袋,盛着他心爱的文房四宝。
衣香鬓影的大街上,薄裳轻履,提着塑料袋的虹先生,是如此不合时尚,一副三四十年前小厂会计的模样。
的确,不但衣着,连内心,虹先生都秉持着逝去甚远的老旧格调,譬如远离烟酒,甚至连茶都不碰,再隆重的场合,也永远是清水一杯。
无疑,幼时父辈们遭遇的冲击,成年后供职单位的散落,铸成了一道坎。
然而,正是诸种不幸,将少年的朦胧憧憬,孕育成长达三十多年的水墨浸染。
虹先生一路拜得诸派名师,积下满腹画稿,才有了今日出手便得的古雅和磅礴。
④前几日,我随众人去东郊虹先生的一间大房子,那里,桌子大,纸笔大,自然气势也大。
上午,旭日东升,满室堂皇,铺纸濡墨后,虹先生案前立定,手握毫管,目视远方,那凝思运筹的架势,如同一位出征将军,即将跃马万重关山。
众人屏息,只见虹先生指尖一抖,再一沉,三下两下,画面右下处,一块巨石悄然出世。
下面将发生什么,还是个大大的悬念,但以石垫底,这画,就有了足够的底气,有了坚实的依傍。
果然,说有河,就有了流觞曲水,说有山,就有了叠翠峰峦,然后,光也来了。
光明,一个古今向往的词,在虹先生的笔下,在远山的峰巅,隐隐绰绰的,露出一个不大的半圆。
毫尖墨本就不多,虹先生再伸进笔洗里轻濯一番,澹淡的水墨,化作云漪,渐次晕散开来,连绵不绝如缕,而先前留着的辐条状三两束空白,陡然的,就直射下来,分明是佛光乍现。
众人掌声响起,都眼巴巴地望着虹先生,盼着他继续演绎眼前的天地塑造。
虹先生沉默不语,双眉微锁,几乎一寸寸地在画上扫描,检验作品的姿态,真如古板顶真的会计,熟悉他的人都在等待那一句“舒服了”。
⑤千百年来,山水写意,云闲人淡,貌似玩物怡情,实则是心神运化:点染勾勒间,现实的种种块垒顷刻消融,若化作林中月石上泉,便更成就了无眠梦中的壮阔波澜。
⑥虹先生签着几家画廊,还是几家画院的艺术总监,但于他,唯有画画,才实实在在得要紧。
画廊的画卖了,虹先生得随时提供作品,他戏称四处赶活为“补墙”。
有人为他抱屈:人家画廊老板几年工夫,就有房有车了。
他答道:人家老板也难的。
朋友约请,社区相邀,他一律慷慨应允,非但分文不取,而且及时周到……这样干净的人,我生怕带给他哪怕一丝的烦扰。
每次看虹先生作画,我都默不作声;每次同行,我都故意落后几步。
望着人流中他清朗的背影,不知怎的,想起罗大佑的一句歌词:孤独的孩子,你是造物的恩宠……
(1)下面两个句子分别表现了虹先生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①“舒服了!”画家自言自语道。
②虹先生沉默不语,双眉微锁,几乎一寸寸地在画上扫描。
(2)文中第④段画线部分描写虹先生作画的情景,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
(3)请简析文中“我”对虹先生这一形象刻画的映衬作用。
(4)请探究虹先生这一形象的深刻意蕴。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 (11分)(2020·哈尔滨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
仲甫少好学,及长,能吏事,伟姿仪,器局沉线厚。
周广顺中,郭崇掌亲军,署仲甫掌书记。
显德初,出镇澶渊,仍署旧职。
崇所亲吏为厢虞候部民有被劫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仲甫请自捕逮鞫之吏故稽其狱。
仲甫曰“民被寇害而使自诬服,蠹政甚矣,焉用僚佐为?”请易吏以雪冤愤。
崇悟,移鞫之,乃得实状。
太祖受命,以崇为监军。
陈思诲密奏崇有奸状,上怒且疑,遣中使驰往验之。
未至,崇忧懑失据,谓宾佐日“苟主人不察,为之奈何?”皆愕相视。
仲甫曰“皇帝膺运,公首效节,军民处置,率循常度,且何以加辞?第远侦使者,率僚属尽郊迎礼,听彼伺察,久当自辨矣。
”崇如其言。
使者至,视崇无他意,还奏,上大喜,归罪于思诲。
乾德五年,入拜右补阙,出知光州。
州有横河与城直,会霖潦暴疾,水溢溃庐舍。
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
六年,移知彭州。
州卒诱营兵及诸屯戍,谋以长春节宴集日为乱。
属春初,仲甫出城巡视,见壕中草深,意可藏伏,命刈烧之。
凶党疑谋泄,有自首者。
禽百余人,尽斩之。
先是州少种树,暑无所休。
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柳”。
太平兴国初,迁起居舍人,奉使契丹。
辽主问:“党进何如人?如进之比有几?”仲甫曰:“国家名将辈出,如进鹰犬材耳,何足道哉!”辽主欲留之,仲甫曰:“信以成命,义不可留,有死而已。
”辽主竟不能屈。
使还,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
既至,奏免岁输铜钱,罢榷酤,政尚宽简,蜀人安之。
八年,加右谏议大夫。
时彭州盗贼连结为害,诏捕未获。
仲甫诱令自缚诣吏者凡百余人,余因散去。
淳化二年,出知陈州。
代归,会蜀有寇,以仲甫素著恩信,将令舆疾招抚,以疾未行。
咸平三年卒,年七十四。
(《宋史》,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崇所亲吏∕为厢虞候∕部民有被劫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仲甫请自捕逮∕鞫之∕
B . 崇所亲吏为厢虞候∕部民有被劫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仲甫请自捕逮∕鞫之∕
C . 崇所亲吏为厢虞候部∕民有被劫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仲甫请自捕逮∕鞫之∕
D . 崇所亲吏∕为厢虞候∕部民有被劫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仲甫请自捕∕逮鞫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太祖,是庙号,文中指宋太祖赵匡胤。
他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创造了和平安定的环境,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B . 郊迎礼,古代一种礼节,指到郊外等候迎接,以示隆重、尊敬。
古人很讲究礼节,如祖道,也是一种礼仪,指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并设宴送行。
C . 契丹,古代游牧民族,由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了各部,国号契丹。
后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时常发生争端。
D . 郎中,官名,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等。
后世逐渐为各部要职,刑部郎中为刑部的最高长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辛仲甫遇事沉着极有主见。
太祖登基后,陈思诲举报监军郭崇有不轨之为,太祖派遣使者前往调查核实。
在郭崇困惑烦闷之际,辛仲甫为其出谋解围。
B . 辛仲甫为政宽厚,关注民生。
在成都任职时,上奏免除成都府每年上交朝廷的铜钱,废除官府对食盐的专卖,蜀人因此得以安居乐业。
C . 辛仲甫忠心不二,宁死不屈。
奉命出使契丹时,契丹皇帝想让他留在辽国,仲甫从坚守信用和道义两个角度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终不屈服。
D . 辛仲甫一生为官,尽心朝廷。
淳化二年,朝廷有意让辛仲甫抱病前往蜀中招抚乱寇,可惜辛仲甫病情严重未能前往。
咸平三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仲甫曰“民被寇害而使自诬服,蠹政甚矣,焉用僚佐为?”请易吏以雪冤愤
②属春初,仲甫出城巡视,见壕中草深,意可藏伏,命刈烧之。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8. (7分)(2019·平湖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田园作
(唐)孟浩然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近三径① ,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兴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② ,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③。
【注】①三径:原指庭中小路,引申为隐士居住之所。
②金马门:汉代宫门。
汉武帝时,曾命学士东方朔、主父偃等待诏金马门,以备顾问。
③扬雄:汉代学者,善作赋。
客有荐扬雄文似相如者,帝令待诏承明殿,后随帝郊祀甘泉宫,还,奏上《甘泉赋》。
(1)本诗前四句暗引________的典故,描写作者过着一种________的生活。
(2)本诗题目的《田园作》,内容却反其道而行之。
请简要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
9. (5分)(2017·深圳模拟) 古诗文默写,注意书写。
(1)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
(苏轼《定风波》)
(2) ________ ,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________ ,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3)春水碧于天,________。
(韦庄《菩萨蛮》)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
10. (5分)(2018·绍兴模拟) 请根据下面的诗句,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②语言形象生动;③不少于100个字。
梅雨时节家家雨,春草池塘处处蛙
11. (5分) (2019高二上·浙江期末) 依据下列语段,概括5G网络的4个特点,每个特点不超过5个字。
5G最明显的优势将体现在速度上。
网络速度提升,用户体验与感受才会有较大提高,网络才能在面对VR/超高清业务时不受限制,对网络速度要求很高的业务才能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未来我们生活中每一个产品都有可能通过5G接入网络:我们的眼镜、手机、衣服、腰带、鞋子,家中的门窗、门锁、空气净化器、新风机、加湿器、空调、冰箱、洗衣机都可能进入智能时代。
5G将大大改善能耗以支持大规模物联网应用,让大部分物联网产品一周充一次电,甚或一个月充一次电,就能大大改善用户体验,促进物联网产品的快速普及。
5G的一个新场景是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的高可靠连接。
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140毫秒的时延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这个时延用于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就无法接受。
5G对于时延的最低要求是1毫秒,甚至更低。
七、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9高二下·温州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没规划的人生叫拼图,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没目标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标的人生叫航行。
——网络流行语
不要过度规划你的未来。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理查德·瓦格纳
读了以上两段话,你有什么感悟?请就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