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家海顿》教学反思(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家海顿》教学反思
“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新课标中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生的听赏兴趣,养成聆听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聆听兴趣。

《音乐家海顿》是湘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安排的内容是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交响乐之父”——奥地利音乐家约瑟夫·海顿的作品。

在音乐家故事中,以本课的两首听赏曲目《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和《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为线索,讲述了两首首作品命名的由来,并根据这两首交响曲在力度上的突出特点,穿插了“力度术语和记号”的学习,使学生在交响曲的听赏中,获得关于力度表现力的第一印象,为学生今后学习和运用力度记号奠定良好的基础。

由于孩子们对于“听赏”的兴趣不甚高昂,特别是像本课的这种无歌词的交响乐作品,我采取了由故事中的曲名由来听赏音乐的办法来激发学生听赏的兴趣。

在导入本课时,我先让孩子们自己听音乐看故事,了解音乐家小档案。

学生一看是“听赏音乐”,都露出了颓丧的表情。

于是,我从孩子们争议的作曲家国籍“奥地利”的“地”入手,纠正读音后再将孩子们的兴趣引导到音乐家上,进而开始音乐家的故事。

并事先告诉孩子们故事中介绍了音乐家海顿两首作品命名的由来,读故事后告诉我是哪两首作品。

让孩子们有针对性的读故事。

《第四十五交响曲》为什么叫《告别》?孩子们用语言简述后,我让孩子们带着介绍的一知半解听音乐,说说初听后的感受。

很多孩子都发现了曲首的音乐旋律强,好像有很多乐器在演奏,快结束时音乐旋律很弱,好像都没有演奏者了。

我在肯定孩子们的发现后,我要求孩子们再听音乐,在听到有演奏着的离开时“举手”示意我。

有了针对性,孩子们听的自然也就认真了。

随着故事的发展,我将听赏曲目引导到《第九十四交响曲》上,从它的别名《惊愕》上来激发学生听赏的兴趣。

为了保持学生们的兴趣,我没有要他们听全曲感受为什么叫“惊愕”,而是让他们先听乐曲短小的主旋律。

旋律中的ff记号,让孩子们“惊愕”的不得了,对乐曲的听赏兴趣也有了。

接着,我让孩子们自己发现书上书写的主旋律中,是什么记号让他们觉得“惊愕”,从而引入对力度记号的学习。

通过“拍手”和“模唱”干活搜力度加号的变化后,再来听《第九十四交响曲》,学生对力度记号改变乐曲风格的表现方法也有了一个了解。

这堂听赏课,孩子们参与是非常积极的,在对力度的表现上也是非常的有兴趣。

教师通过讲解、提示,启发了孩子们的思维,激发了他们的听赏兴趣。

无聊的交响乐也能静下心来听赏了,音乐知识的学习也不再枯燥,为孩子们今后的感受和鉴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小学《音乐家海顿》教学反思(2)
《音乐家海顿》是一本小学音乐教材,以奥地利作曲家约瑟夫·海顿为主要内容。

通过讲述海顿的生平和音乐成就,教材旨在让
学生了解音乐家的努力和创造力,并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而通过对该教材的教学实践,我反思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材内容过于简单。

《音乐家海顿》这本教材的文字篇幅较少,且多为简单的介绍性文字。

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显得有些无趣,不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故事情节的兴趣很大,但教材中的文字描述缺乏情节性和故事性,限制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更多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动参与。

其次,教材缺乏多媒体资源。

音乐是一门艺术,凭借听觉来感受。

然而,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多媒体资源的利用比较匮乏。

在教学《音乐家海顿》这本教材时,我发现学生通过文字难以真正理解和感受到海顿的音乐。

如果能够在教学中加入一些音乐欣赏的视频或音频资源,让学生听到海顿的音乐作品,会更好地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因此,今后我会积极寻找一些相关的多媒体资源,以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音乐家的音乐才华。

再次,教材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融合。

《音乐家海顿》作为一本音乐教材,应该更好地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可以将海顿的音乐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结合起来,更全面地介绍音乐家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和影响。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习的综合性,还能够激发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积极寻找与音乐相关的跨学科资源,并通过交叉学科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认识。

最后,教材缺乏互动性。

学生对于课堂互动和参与的需求较大。

然而,在教学《音乐家海顿》时,教材内容较为固定,学生的参与度较低。

因此,今后在教学中,我会在课堂上设置更多的活动与游戏,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参与机会。

比如,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的音乐家来展示自己对海顿的了解和领悟。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加深他们对音乐家海顿的记忆和理解。

总结起来,小学《音乐家海顿》教学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加入多媒体资源,与其他学科融合,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参与机会。

通过这样的改进,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对音乐家历史和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