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八年级语文(语文版)下学期备课导学案:20-邹忌讽齐王纳谏word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0.邹忌讽齐王纳谏
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孰”“地方”“左右”“讽”“修”“朝”“诚”“私”“闻”“美”“面”“间”“窥”“于”“不若”“孰与”等;注意4个字的写法:“昳”“窥”“蔽”“谏”。

2.翻译重点句子: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
之过者,受上赏。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尤其注意一些特殊句式: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判断句)忌不自信(否定句宾语前置)皆朝于齐(介词短语后置)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3.读准、读顺并背诵课文。

4.通过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

5.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学习重点积累重点文言词汇,读准、读顺并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学习过程备注
六、布置预习
1.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及工具书学习、积累重点文言词汇。

通假字: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2.读顺课文(字音准确,停顿恰当),疏通文意。

3.你有怎样的疑惑?
第一课时
一、预习展评
指名三个学生朗读课文,注意一些词语的读音和句子的节奏。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孰”“地方”“左右”“讽”“修”“朝”“诚”“私”“闻”“美”“面”“间”
“窥”“于”“不若”“孰与”等;注意4个字的写法:“昳”“窥”“蔽”“谏”。

2.翻译重点句子: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
者,受上赏。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读准、读顺并背诵课文。

三、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一:“孰”的通假;“地方”“左右”“讽”的古今异义;“修”“朝”“诚”“孰”“于”
的一词多义;“私”“闻”“美”“面”的词语活用;“间”“不若”“孰与”的意思。

预设问题二:“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受上赏。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的翻译。

四、精讲点拨
1.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当堂达标(20分)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0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2)形貌昳丽
..()
(3)朝服.衣冠( ) (4)孰.视之( )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 ) (6)王之蔽.甚矣( )
(7)能谤讥
..( ) ..于市朝( ) (8)能谤讥于市朝
(9)闻.寡人之耳者( ) (10)时时而间.进()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4分)
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
B.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C.皆以.美于徐公/吾旦.日始出时去人近
D.我孰.与徐公美/旦.视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③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六、布置预习
反复朗读课文,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
1.结合标题“邹忌讽谏齐王纳谏”,全文大致可以分为几部分?
2.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这件琐事是什么?
3.反复思考,分析邹忌“入朝见威王”是如何“讽”齐王的?
4.文中邹忌、齐王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第二课时
一、预习展评
文章开始没有直接写邹忌讽劝齐王,而写了什么内容?写的是由一件家庭琐事引起的联想,
这件家事是什么?
二、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人物语言,把握人物性格。

2.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

三、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一:.反复思考,分析邹忌“入朝见威王”是如何“讽”齐王的?
预设问题二:文中邹忌、齐王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四、精讲点拨
1.学习了本文,在邹忌的讽谏,齐王的纳谏,最终齐国的盛世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五、当堂达标
(一)必做题(20分)
1. 本文首先叙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况,然后写邹忌由己及君,说明“”的事实(用原文回答);接着叙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决心和措施;最后写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5分)
2.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了一个道理。

(4分)
3.“王之蔽甚矣”的根本原因是(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述)(3分)本文用“”一词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又说明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

(2分)
4.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6分)
(二)选做题(10分)
陶侃留客
陶公少有大志,家酷贫①,与母湛氏同居。

同郡范逵(kuí)②素知名,举孝廉③,投侃宿。

于时冰雪积日,侃室如悬磬(qìng)④,而逵马仆甚多。

侃母语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湛头发委地,下为二髲(bì)⑤,卖得数斛(hú)米,斫(zhuó)⑥诸屋柱,悉割半为薪,剉(cuò)⑦诸茬⑧以为马草。

日夕,遂设精食,从者皆无所乏。

逵既叹其⑨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许。

逵曰:“路已远,君宜还。

”侃犹不返。

逵曰:“卿可去矣。

至洛阳,当相为美谈。

”侃乃返。

逵及洛,遂称之于羊晫(zhuó)、顾荣诸人,大获美誉。

[注释] ①酷贫:非常贫困。

②范逵:人名。

③举孝廉:被举荐为孝廉。

④室如悬磬:屋里就像挂着石磬一样。

形容穷得什么也没有。

悬:挂;磬:乐器,中空。

⑤下为二髲:剪下来做成两条假发。

髲:假发。

⑥斫:用刀斧砍。

⑦剉:同“挫”,割。

⑧茬:草垫。

⑨其:指代陶侃。

2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同郡范逵素.知名素:②悉割半为薪.薪:
③明旦去旦:④侃犹不返.返:
27.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汝但出外留客,吾自为计。

②逵既叹其才辩,又深愧其厚意。

28.陶母是一个怎样的人?试阐述理由。

(2分)
六、布置预习
学习心得
第20课《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第一课时
【预习展评】
1、读准字音:
昳.丽yì窥.镜kuī间.进jiàn
期.年jī谤讥
..bàng jī朝.服衣冠zhāo 皆朝.于齐cháo
2、注意句中停顿:
今/齐地/方千里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1
1、词类活用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作动词“以……为美”“认为……美”;私,形容词作动词“偏爱”)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当面)
(3)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使……听到))词类活用
2、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国君旁边的近臣)
(3)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委婉劝说)
3、句式
(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4)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4、通假字
孰视之(通“熟”,仔细)
5、一词多义
于:1)皆以美于徐公比 2)臣之客欲有求于臣对 3 )皆朝于齐到 4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孰: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 2)明日徐公来,孰视之通“熟”,仔细
朝:1)朝服衣冠早晨 2)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3)皆朝于齐朝拜
预设问题2:略
【精讲点拨】
示例:朗读时应注意节奏,特别是人物语气。

由于感情不同,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问题时的口气有所不同,注意揣摩各自的语气所含的感情色彩。

问妻:我孰与徐公美?(亲昵)问妾:吾孰与徐公美?(严肃)
问客:吾与徐公孰美?(平淡)
由于邹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与心理不同,所以回答问题时语气感情色彩有明显差异。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热情地赞扬)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地位低微,拘谨,害怕)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

(逢迎应酬)
【当堂达标】
1.(1)长:这里指身高(2)光彩美丽(3)穿、戴(4)通“熟”仔细
(5)的确,实在(6)受蒙蔽(7)指责,讽刺。

谤,指责。

讥,讽刺(8)公共场合(9)使……听到(10)偶尔
2.C
3.略
第二课时
【预习展评】
邹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与徐公比美的问题。

【合作探究】
预设问题一:
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齐王进谏,而是将比美这件生活小事讲给齐王听,谈自己体会,然后同国家大事进行类比,将妻、妾、客与齐王的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类比,推理委婉地进谏,得出一个结论:“蔽甚”。

(这里由生活琐事推及国家大事采用了设喻手法。


预设问题二:
邹忌:善思、善谏一代忠臣。

善思。

生活的有心人,善于从生活的点滴中提炼出治国的道理,可见,此人胸有大志,心系国家。

善谏。

劝谏别人讲究技巧,不直切主题,而巧设情景,从个人生活小事说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由近及远,委婉地让齐王接受他的意见。

同时,他的善谏还体现在他针对不同的劝谏对象采用不同的方式。

他了解齐王,了解他的修明政治的宏伟志向,了解他喜隐语的特点,所以,劝谏中采用意含而不露的方式表达,做到了良药蜜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听。

齐王:善听、善做的明君。

善听。

邹忌的劝谏,听出弦外之音,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迅速采取行动从善如流。

善做。

听后,一“诺”的表白,立即三赏的表现。

【精讲点拨】
1.领导者应从善如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不做“召公谏厉王弭谤”的厉王;群众,提意见应讲究方式方法。

【当堂达标】
(一)必做题
1.王之蔽甚矣(2分)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取得了巨大成(3分)
2.治国的道理,即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都敢于说真话,这样才能实现大治。

(4分)3.由于“私王”“畏王”“有求于王”,导致身边的人对王从不讲真话。

(3分)门庭若市(2分)
4.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贴切自然,入情入理,让人听得心悦诚服。

另外,在语言上,排比句的使用营造了一种步步进逼的语势,一环紧扣一环,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有力地阐明了自己的认点。

(二)选做题
1.(2分)①吃②回头看
2.(2分)A(A.动词,是;B.语气词,表疑问;C.介词,被;D.介词,跟,同)
3.(3分)(我们)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

(每以小句1分)
4.(3分)表达了山水之乐和身世之悲的复杂感情。

(意思相近即可。

若只答出其中的一点得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