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性格特点之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人性格特点之源
普琼珍杨长荣
(云南省泸西县气象局 652400)
摘要
在云南四季如春、降水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的气候环境中,动植物丰富多样,适宜人类和生物相互生存发展,并在气候的潜移默化逐渐形成了云南人“温和朴实、美丽可爱和聪明勤劳”的性格特点;同时,在高原、平地、河谷、坝子、丘陵等交叉的立体气候和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云南人生活模式多多姿多彩,云南人的“土—温和朴实”,“憨包—美丽可爱、聪明勤劳”的性格特点根深缔固;还有众多的民族、文化、生活习惯交融于云南这方天造地设的洞天福地之中,则自有“莲出淤泥而不染”的世外桃园般情趣,因而云南人“温和朴实、美丽可爱和聪明勤劳”的性格特征越发鲜明、深厚,其典型的性格特点为天造地设的气候、地理和人文环境共同影响所形成。

关键词:云南人性格特点气候地理民族生活文化
引言从古到今,云南人“土”、云南人“憨包”的说法流传较广,这从古代对云南“蛮夷之地”的称谓也可以窥见。

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呢?云南人真是“憨包”么?答案是不言而喻的,“憨包”才是您哪!您随着今天科学的发展,这些谣传被渐渐揭示其神密的面纱,下面就来探讨云南人的性格根源及其特点。

1 气候
1974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世界气象组织(WMO)和国际科学联盟理事会(ICSU)联合召开的“气候的物理基础及其模拟”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明确地提出了“气候系统”的概念,气候
系统作为大气圈与水圈(海洋)、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整体,认为气候是“天—地—生”相互作用下的大气系统较长时间的平均状态1。

由此可见,气候与人类的关系也象其它自然现象和人类的关系一样十分密切,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环境下的产物,而气候则是环境因素中最基本的因素,人类性格特点的形成自然少不了气候的潜移默化,典型的气候环境则造就了人类典型的性格特点,云南人也不例外。

云南位于 21°08′N―29°15′N,97°32′E―106°12′E,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属于低纬高原地区。

由于大气环流的影响,冬季,云南高空盛行从西南亚来的干暖偏西风,阻挡了北方寒冷空气的入侵,是干燥的大陆季风控制区,夏季则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因而冬暖夏凉,春秋季长,属于低纬高原季风气候。

下面就从对人类活动影响深远的气象要素分析云南人性格特点的形成。

1.1气温
表一选取云南省从北到南,从西向东的十五个站点作50年代建站至1983年的气象要素历年平均值作分析:
1.1.1 大家都知道,植物有个生长发育的“最高、最低、最适宜”的三基点温度,超过了极限,就会衰败,人与植物一样,逃不出自然规律的变化,适宜的温度是生存的必须条件。

历年平均气温是表征大气近地面温度多年波动范围的平均值,可以用来说明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从表一的历史资料计算出云南历年平均气温为15.8℃,还可看出大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适宜生物的生长发育。

云南十八怪中的第十一怪“四季都出好瓜菜”就是对云南气候温和,土地肥沃,云南人聪明勤劳,几乎任何时候都能出产蔬菜的真实写照。

云南素有“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的美称,更说明了云南得天独厚,美丽富饶。

因此,云南人的生存条件较为优异,少与外界交流,久而久之,云南人的性格也在物华天宝的滋养中造就:温和朴实、美丽可爱和聪明勤劳。

1.1.2 从表一中还可看出,历年平均气温基本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气温分布呈现出热带、亚热带、温带、中温带、北温带(高原气候区)等多样性,形成了“十里不同天,一山四季过”的自然景观,匆匆而过的外来游客自然产生了云南人“四季衣服同穿戴”的云南
十八怪中的第六怪说法。

云南人的“土”、云南人的“憨包”,其实是云南人应对狭小范围内的气候环境变化而呈现出的自然反映,云南人“温和朴实、美丽可爱和聪明勤劳”的性格就这样在“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的生存中自然体现。

表1*云南气象站点资料
站点海拔高度历年平均气温历年平均降水量历年平均日照时数
(m)(℃)(mm)(小时)德钦3485.0 4.7634.0 2021.5
丽江2393.212.6 936.2 2511.6
大理1990.515.0 1058.0 2279.7
昭通1949.511.6 740.9 1905.7
腾冲1647.814.8 1468.6 2139.3
楚雄1772.015.6 810.9 2408.2
昆明1891.514.7 1009.7 2442.9
沾益1898.714.5 1005.9 2088.1
瑞丽775.620.0 1418.3 2321.1
临沧1502.417.2 1170.4 2120.5
玉溪1636.815.9 884.2 2249.8
广南1249.616.7 1061.6 1838.0
景洪552.7 21.8 1193.9 2155.8
蒙自1300.718.6 831.1 2235.9
河口136.7 22.6 1797.0 1682.7
注:表一引自云南省气象局计财处编写的《云南省气象统计年鉴(1981-1985)》
1.2 降水
从表一计算出,云南历年平均降水为1068.1mm,而大部地区的降水大都集中在5―10月的雨季,降水充沛,其余的为旱季,天晴日暖,风干物燥,雨、霜、雪很少,这样的降水分配比较适宜生物的生长发育,对人类的活动影响深远。

所谓的“云南十八怪”中的第三怪“三只蚊子炒盘菜”、第五怪“草帽当锅盖”和第十怪“蚂蚱能做下酒菜”说的是云南人“土”、云南人“憨包”的另一面。

试想,这样的气候环境养育下的物种自然是非同小可,别有韵味,而云南这块古老土地养育下的人民,自然生存压力较小、生活方式多样,自然也就具有了相得益彰的“温和朴实、美丽可爱和聪明勤劳”的性格特点。

1.3 日照
从表一计算出云南年平均光照时数为2160.1小时,对生物生长发育来说光热充足,物产丰富,因而出现了云南十八怪中的最后一怪“鲜花四季开不败”!大家都知道昆明“春城”的美喻,而不知云南四季如春的城市就有57座2之多,如楚雄、大理、丽江、保山、贡山、泸西、砚山、个旧等,可谓鲜花不败,美景常在,则自有人心怀古,民风纯朴,更显云南人得天独厚的特性:温和朴实、美丽可爱和聪明勤劳。

综上所述,云南气候资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多样性、有效性、多宜性等几个方面,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气候资源丰富多彩,因而云南人得天独厚地吸取了气候所滋养的特点,具有了“温和朴实、美丽可爱、聪明勤劳”的性格特点。

2地理环境
从地理上看,云南不仅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而且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海拔最高点为六千多米的梅里雪山,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还不到一百米,其余大多在2000米左右,多数为山地,呈现出北高南低之势,具有“屏风”效应阻挡了北方寒潮的进入,适中的海拔高度又消散了暑气,天造地设地使云南冬暖夏凉,春秋季长,而且省内河流纵横,高原、平地、河谷、坝子、丘陵,各种地形都有,如东部的轿子山、乌蒙山,西部的高黎贡山、怒山、云岭,南部的哀牢山、无量山、槟榔山、北部的玉龙雪山、梅里雪山等,
连同其间星罗棋布点缀着的大小平地、湖泊,构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莲花绽放在云南大地。

宜人的气候使云南人生存条件较为优异的同时,大山的重压也使云南人的生活方式较为落后,虽有“茶马古道”、边境相对较为开放等的地域人文交流,但云南与外界的交流缓慢,云南十八怪中的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防止鸡蛋因路途颠簸而破碎)”和第十四怪“火车没有汽车快”说的就是云南因地理环境而特有的生活方式。

因此,在交叉的立体气候和地理环境培育下,云南人的“土—温和朴实”,“憨包—美丽可爱、聪明勤劳”的性格特点根深缔固。

3人文景观
众所周知,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不仅民族分布广泛,而且各民族大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有的民族的支系间都有自己独有的语言,由此而产生的文化和生活模式就多姿多彩:南部生活的人因地处热带、亚热带、温带,服装大方美丽,语调轻、柔,如唱如吟,喜爱偏酸辣性食物,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如元阳哈尼梯田文化、彝族文化等,人们的生活就象石榴花般火红;北部的人们则因地处温带、中温带、北温带(高原气候区),服装华丽厚重,语调宽、厚、平、直,喜好偏甜性食物,民族文化现象多姿多彩,如滇西的白族文化、丽江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宁浪摩梭人至今还保留着的母系社会“走婚”习俗等等,人们的生活就像茶花般美丽。

如此众多的民族、文化交融于云南这方天造地设的洞天福地之中,自有“莲出淤泥而不染”的世外桃园般情趣,而云南人“温和朴实、美丽可爱和聪明勤劳”的性格特征则越发鲜明、深厚,即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云南人的性格特点也相对较为少变。

纵观古今中外,正如黄色人、白色人、黑色人的形成一样,适者生存是自然的法则,云南人“温和朴实、美丽可爱和聪明勤劳”的性格特点就这样在“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的生存法则下定型,其形成根源就是典型的、天造地设的气候、地理和人文环境。

参考文献
1 缪启龙刘雅芳周锁铨.气候学.南京:气象出版社,1995.1
2 黄玉仁王宇.云南气候风光.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2.3
注:此文被《二○○七年滇黔贵三省五地州气象协作区论文集》收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