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检测全套指标项目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油检测全套指标项目介绍(Q2315414003)
一汽油的定义:
由各石油加工装置所得到的沸点低于205℃的石油馏分。
汽油按来源分,有直馏汽油、热裂化汽油、焦化汽油、FCC汽油、加氢裂化汽油、催化重整汽油、烷基化汽油和叠合汽油等。
按用途分,有车用汽油、航空汽油、工业汽油或溶剂汽油等若干大类。
其中车用汽油占汽油总消费量的90%以上。
二汽油检测主要指标标准:
GB/T259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
GB/T260石汕产品水分测定法
GB/T380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燃灯法)
GB/T503汽油辛烷值测定法(马达法)
GB/T511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GB/T1792馏分然料中硫醇硫测定法(电位滴定法)
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4756-1998,eqv ISO3170:1988)
GB/T5096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
GB/T5487汽油辛烷值测定法(研究法)
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GB/T8017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雷德法)
GB/T8018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
GB/T8019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
GB/T8020汽油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11132液体石油产品烃类的测定荧光指示剂吸附法
GB/T11140石油产品硫含最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
SH/T0164石油产品包装、贮运及交货验收规则
SH/T0174芳烃和轻质石油产品硫醉定性试验法(博士试验法)(SH/T0174-1992,eqvISO 5275:1979)
SH/T0253轻质石油产品中总硫含量测定法(电量法)
SH/T0663汽油中某些醉类和醚类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SH/T0689轻质灶及发动机燃料和其它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
SH/T0693汽油中芳烃含量侧定法(气相色谱法〕
SH/T0711汽油中锰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SH/T0712汽抽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诺法)
SH/T0713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SH/T0741汽油中烃族组成测定法(多维气相色谱法)
SH/T0742汽油巾硫含量测定法(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SH/T0794石油产品蒸气压的测定微量法
四汽油的分类:
1.车用汽油(Motor Gasoline)
车用汽油主要用于汽车、摩托车和拖拉机等的汽化器式或点0式发动机。
目前车用汽油的牌号用其研究法辛烷值(Research Octane Number,RON)来表示。
我国目前生产的90号、93号、95号和97号汽油RON分别为90,93,95和97
2.航空汽油(Aviation Gasoline)
航空汽油主要用于活塞式航空发动机,通常由基础油、高辛烷值组分、异戊烷和添加剂调合而成。
基础油一般为经过精制的直馏汽油、FCC汽油或重整汽油,是航空汽袖的基本组分.要求有较高的抗爆性和安定性。
高辛烷值组分是用来提高抗爆性。
异戊烷则用来调整汽油的蒸汽压和汽化性能。
3.工业汽油(Industrial Gasoline)
工业汽油也称做溶剂汽油,或直接称做溶剂油。
是由馏程45-190℃的直馏馏分精制而成,作为工农业生产中的溶剂使用。
组成中不含裂化馏分,也不允许含四乙基铅。
其沸程因用途而不同,有的已超出汽油的沸程范围,如油墨溶剂油。
在有些国家橡胶溶剂油(80-120℃)免交汽油税,为防止作然料用.常加人少量生橡胶,制成变性溶剂油。
溶剂油其性质因用途而异,大致分为:
①油脂抽提溶剂油。
用于抽提油料种子、动物骨头中的油脂,浸透性强,对油分能作快速选择性抽提,是一种馏程范围窄、没有高沸点馏分的溶剂油。
②橡胶溶剂油。
用作生橡胶的溶剂。
橡胶糊用的溶剂油其所含芳香烃及环烷烃的溶解能力比烷经大,并应具有一定的馏程范围,其中以100一120℃的馏分为主,可含少最低沸点馏分和不大于160℃的高沸点馏分。
此溶剂免交汽油税,为了防止作为燃料用,要加人少量生橡胶,制成变性溶剂。
③洗衣挥发油。
服装的污垢主要是油脂和灰尘.可以用溶剂油清除。
其馏程范围比较宽,溶解性能方面要求有烷烃作溶剂。
④油漆溶剂油。
用作油漆、清漆等的稀释剂,用途和植物性松节油相同。
为了提高稀释度,希望尽可能含芳香烃。
近年来出于环保要求,正在逐步减少芳烃含量。
青岛东标能源检测中心专业提供汽油全套指标检测分析服务:检测项目:硫含量,腐蚀
性,抗氧化安定性、抗爆性、馏程、蒸气压、汽油抗爆性、抗爆剂、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碘值、实际胶质、诱导期、酸度、水溶性酸碱、铜片试验、硫含量、硫化氢、硫醇、二硫化物等、辛烷值、品度值、水分、苯含量、铁含量、磷含量等。
1.抗爆性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它是汽油燃烧性能的主要指标。
爆震是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引起的。
2.汽油抗爆性能指标汽油辛烷值指标是大家最为关注的指标,因为就是通过抗爆性指标汽油产品分为90号、93号和97号,由于标号的不同,汽油产品运行性能不同,汽油价格也随之不同。
那么汽油标号的含义到底代表什么呢?汽油辛烷值可分为马达法辛烷值(MON:Motor Octane Number)和研究法辛烷值(RON:Research Octane Number)。
RON可较好地反映汽车在和缓条件及发动机低转速时汽油的抗爆性能,而MON可较好地反映出发动机高转速或重负荷下运转时汽油的抗爆性能。
二者的平均值称为“抗爆指数”(AKI:Anti-Knock Index),二者的差值称为“敏感度”。
欧盟的汽油标准,同时对RON和MON予以限制,美国仅限制抗爆指数(AKI),中国限制RON和AKI。
RON和MON的关系应该是RON≈MON+10RON和AKI的关系应该是RON≈AKI+5。
3.密度参考欧盟汽油标准EN228:2004和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238—2007《车用汽油》,本标准确定汽油密度为720~775kg/m3。
4.馏程馏程是油品从初馏点到终馏点的温度范围,可反映汽油的蒸发性。
1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启动性能和形成气阻的倾向,该温度愈低,发动机越易启动,且启动时间短,但是轻组分太多,易产生气阻;5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的平均蒸发性能,它会影响发动机启动后升温时间和加速性能,此温度愈低,发动机预热到正常工作所用的时间就愈短,变速愈容易,但50%温度太低,则燃料热值低,发动机功率小;90%蒸发温度反映了汽油中重组分含量的多少,关系到燃料是否充分蒸发燃烧的情况,90%馏出温度越高,重质组分越多,
燃料燃烧不易完全;终馏点温度越高,则易稀释润滑油和增加机械磨损,由于燃烧不完全,形成汽缸上油渣沉积或堵塞油管。
参考国家,地方汽油标准,本标准中规定第四,五阶段汽油的10%蒸发温度不高于70℃,50%蒸发温度不高于120℃,90%蒸发温度不高于190℃,终馏点/℃不高于205℃,残留量(体积分数)不大于2%,测定方法为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5.蒸汽压蒸汽压是衡量汽油在燃料供给系统中是否易于产生气阻的指标,还可以衡量汽油的蒸汽压与汽油蒸发排放和发动机起动性能有着密切关系。
根据国内油品的状况,发损耗倾向,为降低大气污染,建议参考欧盟的要求实施更严格和差异化的管理,分地区分季节制定限值。
测定方法为GB/T8017《石油产品蒸汽压测定法(雷德法)》等。
6.溶剂洗胶质溶剂洗胶质(实际胶质)是车用汽油氧化安定性指标,用来评定汽油在发动机中生成胶质的倾向,根据国内汽油质量状况和需求,参考国内相关标准及世界燃油规范的要求,测定方法为GB/T标准中规定第四,8019《燃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
7.诱导期诱导期是车用汽油氧化安定性的指标,指在规定的加速氧化的条件下,油品处于稳定状态所历经的时间,以min表示。
诱导期越长,氧化安定性越好。
根据国内汽油质量状况和需求,参考国内相关标准的要求,测定方法为GB/T8018《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
8.硫含量和硫醇硫含量是汽油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当汽油中硫含量过高时,会导致汽车尾气催化转化器转化效率降低,氧传感器灵敏度下降,增加排放。
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有助于汽车尾气处理装置的正常运行,有利于控制汽车排放。
世界各国都采取措施降低汽油中的硫含量,为先进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在汽车上的使用提供保障。
汽油中有硫醇不仅使得汽油有恶臭味,而且油品的安定性变差,引起油品变色,生成胶质等,硫醇还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是汽油中必须严格限制的组分。
欧盟自2005年起,车用汽油标准(EN228:2004)中规定硫含量不得高于50mg/kg;美国加州第2、3阶段汽油标准中分别规定汽油中硫含量平均不高于30mg/kg,15mg/kg;日本的JIS K2202:2004标准中,规定汽油中硫含量不高于50mg/kg。
我国提前实行国4阶段排放标准的北京市,其地方标准DB11238-2007《车用汽油》中也规定汽油中硫含量不高于50mg/kg。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在2008年度对北京市售汽油的调查中,汽油中的硫含量基本达到了标准的要求。
通过对北京市车用汽油硫含量的抽样调查显示,大部分加油站车用汽油的硫含量都在50mg/kg 左右。
通过国内部分炼厂调研了解到,面向大京津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大型炼厂均投资建设了较为先进的S-zorb脱硫工艺设备,能够将车用汽柴油中的硫降到10mg/kg以下,已经能够满足欧5硫含量要求。
据了解,某些地区加油站供应的车用汽油硫含量已经为10mg/kg以下,某些大型炼厂也在向香港等地出口满足欧五硫含量要求的车用汽柴油。
综合考虑到汽油中硫对汽车排放的影响和我国炼厂的工艺水平,测定方法采用SH/T 0689《轻质烃及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的总硫含量测定法(紫外荧光法)》;硫醇通过博士试验或含量不大于0.001%,测定方法为SH/T0174《芳烃和轻质石油产品硫醇定性试验法(博士试验法),SH/T0663《汽油中某些醇类和醚类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9.铜片腐蚀油品中某些活性硫化物可产生铜片腐蚀,通过铜片腐蚀试验可判断燃料中是否含有能腐蚀金属的活性硫化物。
含硫化合物对发动机的工作寿命影响很大,其中的活性硫化物对金属有直接的腐蚀作用。
所有的含硫化合物在汽缸内燃烧后都生成SO2、SO3,这些氧化硫不仅会严重腐蚀高温区的零部件,而且还会与汽缸壁上的润滑油起反应,加速漆膜和积炭的形成。
通过铜片腐蚀试验还可预知燃料在使用时对金属腐蚀的可能性。
燃料在运输,贮运和使用过程,都面临同金属材料接触的问题。
燃料所接触的金属当中,除钢铁之外,尚有铜和铅合金,铝合金等。
尤其对内燃机气化系统和供油系统中的金属接触更为密切,故要求油品铜片腐蚀试验必须合格。
本标准参照现行国家和地方标准,测定方法为GB/T5096
《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法》。
10.水溶性酸或碱水溶性酸或碱是汽油在用酸,碱洗涤法精制之后因水洗不完全而残留在汽油中的。
正常生产出的汽油本不应该含有水溶性酸或碱,但如果生产中控制不严,或在运输过程中控制不严均有可能混入少量水溶性酸或碱。
水溶性酸对钢铁有强烈腐蚀作用,水溶性碱对铝及铝合金能强烈腐蚀。
因此,汽油不允许含有水溶性酸或碱,测定方法为GB/T 259《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
11.机械杂质及水分汽油中不得含有机械杂质和水分。
12.苯含量苯对人体有不利影响,对地下水质也有污染,因此必须限制汽油中的苯含量。
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
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痹作用,引起急性中毒。
重者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重者会因为中枢系统麻痹而死亡。
少量苯也能使人产生睡意,头昏,心率加快,头痛,颤抖,意识混乱,神志不清等现象。
吸入20000ppm的苯蒸气5-10分钟便会有致命危险。
长期接触苯会对血液造成极大伤害,引起慢性中毒。
苯可以导致白血病。
苯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苯已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经确认为致癌物。
欧盟汽油标准EN 228:2004中规定了车用汽油中的苯含量不得高于1%(体积分数);美国加州第2,3阶段汽油标准(第3阶段2004年起生效)中分别规定汽油中苯含量平均不高于0.8%,0.7%,最高不超过1.2%,1.1%。
针对国家第3阶段排放标准,GB17930-2006《车用汽油》中规定汽油中苯含量不高于2.5%,而提前实行国4阶段排放标准的北京市,其地方标准DB11238-2007《车用汽油》中规定汽油中苯含量不高于1.0%。
由于汽油中的苯会危害到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结合我国的炼油工艺水平和排放需求,测定方法采用SH/T0713《车用汽油和航空汽油中苯和甲苯含量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13.烯烃含量和芳烃含量烯烃和芳烃是汽油中辛烷值的主要贡献者。
烯烃是热不稳定的物质,在发动机燃料系统和进气系统形成沉积物的倾向较大,是进气阀沉积物形成的主要原因;汽油中的烯烃挥发到大气中,遇光会生成臭氧,造成光化学污染。
芳烃会增加发动机进气系统和燃烧室沉积物的形成,是燃烧室沉积物形成的主要原因;芳烃会使排气中CO、HC增加,尤其增加苯的排放。
进气系统和燃烧室沉积物会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增加排放。
因此,必须控制汽油中烯烃,芳烃含量,减少它们对机动车排放,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由于我国早期建设的炼油企业的二次加工能力主要以催化裂化为主,催化重整比例偏低,国内炼油的加氢能力和重整加工能力在短期内还难以满足需求。
因此,须要在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同时考虑到现阶段的炼油工艺水平,降低烯烃和芳烃含量。
汽油中烯烃,芳烃含量测定可采用GB/T11132《液体石油产品烃类测定法(荧光指示剂吸附法)》和SH/T0741《汽油中烃族组成测定法(多维气相色谱法)。
结果有争议时,以GB/T11132测定结果为准。
14.氧含量含氧的醇类和醚类可以降低汽油的使用量并在寒冷地区和汽车急加速阶段减少CO排放,但也会同时增加NOX和HC的排放,增加臭氧形成潜势,降低汽车加速性能。
参考欧盟和世界燃油规范,测定方法为SH/T0663《汽油中某些醇类和醚类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乙醇汽油由于其使用》了约10%的变性燃料乙醇,氧含量可能无法满足上述要求,规定乙醇汽油氧含量适用车用乙醇汽油标准。
15.甲醇含量甲醇对金属,塑料和橡胶等均有较强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也有较大影响。
原则上应禁止在非专门为甲醇汽油设计的车辆上使用,测定方法为SH/T0663《汽油中某些醇类和醚类测定法(气相色谱法)》。
16.清净性清净性是衡量车用汽油燃烧后对发动机沉积物影响的重要指标。
清净性好的车用汽油可以保持发动机清洁,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有利于保持排放耐久性。
而清净性差的车用汽油则会在发动机各部位产生沉积物,影响发动机工作和排放性能。
通过对部
分炼厂和地方环保部门调查发现,炼厂对清净性了解很少,认为清净性不是车用汽油的指标。
某些地方环保部门对车用汽油的清净性认识不足,甚至对汽油清净剂存在错误的认识。
不了解清净性对保证排放耐久性的重要性,由于某些地区清净剂市场混乱,某些地方环保部门甚至认为与其混乱,不如没有,对清净剂管理和使用上缺少积极性。
而在车用汽油清净剂推广使用较好的地区,地方环保部门却苦于没有对车用汽油清净性的要求和检测方法而无法对车用汽油的清净性进行监管。
鉴于上述的情况,非常有必要对车用汽油的清净性提出技术要求,明确检测方法。
本标准除提出了车用汽油清净性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外,修改保留了现行环保标准中“加入能有效清除积碳的清净剂”的叙述性要求。
17.金属元素含量和磷含量铅含量:含铅汽油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危害很大,我国早已停止使用,汽油中不得人为加入含铅物质。
四乙基铅作为汽油中的添加剂,能够提高汽油的辛烷值,改善其抗暴震性能。
广泛使用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测定方法为GB/T8020《汽油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铁含量:铁元素会在尾气催化转化器中沉积,降低催化剂活性。
氧化铁沉积到火花塞上可降低火花塞90%的寿命,因此汽油中禁止加入含铁添加剂。
测定方法为SH/T0712《汽油中铁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锰含量: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MMT)是在汽油无铅化进程中发展出的一种代替含铅添加剂的汽油抗爆剂。
对炼厂调研表明,在辛烷值欠缺的炼厂,有使用MMT的需求,相对其他提高辛烷值的方法,使用MMT简单易行,成本低。
部分炼厂表示对MMT的需求一般不超过0.008g/L。
汽车行业和一些研究机构怀疑MMT可能对汽车尾气催化转化装置和氧传感器有影响,并可能具有潜在的健康和环境危害,但目前尚无政府或中立科研机构开展的研究能够证明上述不良影响。
因此,综合考虑环境和健康影响的可能性,我国石化行业的实际需求,以及提高辛烷值的成本和便利性等因素,应逐步降低MMT的使用量,但同时留有较大的空间。
本标准建议第四阶段汽油中锰含量不大于0.008g/L,测定方法为SH/T0711《汽油中锰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应密切跟踪有关锰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如果发现MMT等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应立即修订此项要求。
磷含量:主要来自磷基抗爆剂。
效果不好,且对排放后处理装置有毒化作用。
应予以禁止使用。
测定方法为SH/T0020《汽油中磷含量测定法(分光光度法)》。
馏程概念细节补充:
1、馏程的含义
在标准条件下,蒸馏石油所得的沸点范围称为“馏程”。
即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石油产品中可能蒸馏出来的油品数量和温度的标示。
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从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
整个馏程包括的项目有初馏点和终馏点(或干点),汽油还包括10%、50%、90%馏出温度、残留量、损失量这三个项目。
干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馏程测定时,温度计水银柱在继续加热的情况下停止升高并开始下降时的最高温度。
残留量:指停止蒸馏后,存在于烧瓶内的残油的体积百分数。
在试验中,当到达干点前瓶内尚有微量液体烃类和胶状物质,因局部过热而分解。
生成的气体与烃类蒸汽在瓶内形成白雾,并在瓶底下沉积一些积碳。
损失量:指蒸馏过程中,因漏气、冷凝不好和结焦等造成试油损失的量,以100ml试油减去液和残留量即得。
2、馏程的测定
采用恩氏蒸馏方法,即取100毫升试油在规定的仪器上,按规定的条件和操作方法进行。
这种蒸馏是条件性的,蒸馏出的数量只是相对的比较数量,而不是真正的数值,即不是实沸
点的蒸馏。
但这仍然是控制汽油、煤油、喷气燃料和柴油等轻质燃料和各种溶剂油的重要指标。
3、馏程的控制意义
馏程是石油产品的主要理化指标之一,主要用来判定油品轻、重馏分组成的多少,控制产品质量和使用性能等。
在轻质燃料上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控制石油产品生产的主要指标,可用沸点范围来区别不同的燃料,是轻质油品重要的试验项目之一。
1.车用汽油的馏程可以看出它在使用时启动、加速和燃烧的性能。
初馏点和10%馏出温度过高,冷车不易启动;过低又易产生气阻现象(夏季在发动机温度较高的油管中的汽油,蒸发形成气泡,堵塞油路,中断给油。
汽油的50%馏出温度是表示它的平均蒸发性,它能影响发动机的加速性;50%馏出温度低,它的蒸发性和发动机的加速性就好,工作也较平稳。
汽油的90%馏出温度和干点表示汽油中不无援蒸发和不能完全燃烧的重质镏分的含量。
这两个温度低,表示其中不无援蒸发的重质组分少,能够完全燃烧。
反之,表示重质组分多,汽油不能完全蒸发和燃烧。
这样,就会增加汽油消耗量,甚至稀释润滑油,增加机件磨损。
2.对于柴油,馏程是保证柴油在发动机燃烧室里迅速蒸发气化和燃烧的重要指标。
为了保证良好的低温启动性能,应有一部分轻质组份(130~160℃)。
轻柴油50%馏分温度应为300℃,以确保燃烧时的平均蒸发性能,利于平稳燃烧。
轻柴油95%馏分温度应低于350℃~355℃范围,终馏点低于365℃,否则在高速柴油机中不能及时蒸发和燃烧,造成燃烧室结焦和排气冒黑烟。
重柴油对馏程要求较低,控制在250~450℃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