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实验与传统实验的比较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验——摩擦生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S 实验与传统实验的比拟--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验——摩擦生热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验——摩擦生热
1摩擦生热的传统物理实验
在沪科版初三物理书中有关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的内容,由于做功是通过能量的转化从而改变物体的内能:即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热传递是通过能量的转移:一个物体的内能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因此相比热传递而言做功改变内能比拟抽象学生不好理解,在教师实在教师实际的教学中,都是力求以实验现
象为根底来分析做功对气体内能的改变[53] 。
实验仪器:铁丝
实验目的:理解功与能转化
实验原理:两物体摩擦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转化为物体内能,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实验步骤:用双手来回弯曲一根铁丝,如图24 所示,用手触摸铁丝的弯曲位置,我们发现——弯曲部位发热。
图 5-12摩擦生热的传统物理实验图
总结:弯曲部位发热说明弯曲部位的温度升高了,而温度升高,
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本质上来说: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即为:机械能
转化为物体的内能。
2摩擦生热的 DIS 实验
能够弥补传统实验的缺乏,且能够直观地观察温度的变化。
用
DIS 实验做摩擦生热实验,可以通过电脑显示器中示数窗的示数变化
和坐标内的曲线变化来观察压缩气体的温度变化,不仅直观性好,加深学生对该实验的印象及其知识点的理解[54] 。
实验器材:铜管﹑棉绳﹑夹具﹑软性泡沫塑料﹑橡皮塞﹑计算
机﹑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
实验目的:理解功与能转化
实验原理:两物体摩擦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转化为物体内能,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实验步骤:〔 1〕在铜管中塞入软性泡沫塑料并用橡皮塞塞住铜
管的左右段口,将铜管用夹具夹在桌子上并固定住。
(2〕将温度传感器插入橡皮塞中,连接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如图 5-13 所示;
〔3〕翻开计算机中的数字化实验室软件,点击“通用软件〞翻开
窗口后,对“传感器〞、“图像〞进行设置;在图线设置〞中,选择“X 轴〞为时间 t ,起始时间为0;“y 轴〞为温度 T,起始温度为 0。
(4)点击“开始采集〞按钮后,将棉绳套在铜管上,用力来回拉
棉绳的两端,速度要快。
(5)观察计算机上的图像 5-14 ,让学生讨论并分析实验图像变
化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摩擦可以增加物体的内能。
总结:棉绳与铜管摩擦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转化为物体内
能,内能增加,从而温度升高,即为机械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
图 5-14摩擦生热的DIS 实验图像图
3 摩擦生热的传统实验与DIS 实验的比照
摩擦生热的传统实验与DIS 实验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DIS 实验优于传统实验的方面:
〔1〕可以用作演示实验
用作演示实验的话, DIS 实验能够将铜管的温度变化显示在计算
机的屏幕上,学生可以从图像上观察铜管的温度变化;而传统实验是
通过用手接触弯曲处铁丝来感受温度的升高,无法用作演示实验;
〔2〕有实验数据支持实验结论
从DIS 实验图像上可以观察铜管的温度变化幅度以及数值,有实验数据支持实验结论;而传统实验是通过手的触摸来感受温度的变化,没有测量温度的数值,缺乏实验数据的支持实验结论。
〔 3〕能够直观地观察物体温度的变化
学生能够从 DIS 实验中的温度图像中直观地观察物体温度的变
化,而传统实验是通过手的接触来感受温度的变化,无法直观地观察温度的变化。
传统实验优于DIS 实验的方面:
〔1)操作简单方便且省时间
传统实验只需一根铁丝就可以完成实验,操作简单方便,耗时少;
而 DIS 实验需要的实验仪器多,相对于摩擦生热的传统实验而言,操作复杂,耗时多。
〔2〕印象深刻
传统实验通过身体的触摸感受温度的变化,而 DIS 实验中需要观察实验图像来发现温度的升高,因此,传统实验相对于 DIS 实验而言,印象深刻。
建议:从实验效果上看,摩擦生热的传统实验与DIS 实验都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两者的优势并不比另一个强多少,因此,摩擦生热
这个实验既可以选择用传统实验做,也可以选择用DIS 实验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