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曹店中学2018年高二地理月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滁州市曹店中学2018年高二地理月考试卷含解
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下图左侧为沿海某地区等高线图,右侧是分别从A、B、C、D四点俯看本区的网面立体图。
A、B、C、D四个观测点所见到的起伏形态依次对应的是
A.②③④①
B.③④②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参考答案:
B
2. 读我国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分布图,完成9-10题。
9. 下列关于界线①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为内、外流域的界线,③为森林和草原的界线
B. ①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③为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
C. ①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③为人口稠密区与稀疏区的界线
D. ①为200mm年等降水量线,③为农业、牧业的界线
10. 下列关于界线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界线②以南地区的植被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界线②以北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小于800mm
C. 界线②以北地区的1月平均气温一般低于0℃
D. 界线②以南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甜菜
参考答案:
9.B 10.D
3. 海洋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
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湿地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亚马孙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肾”
B. 沿海滩涂属于海洋生态系统
C. 三江平原是我国主要森林分布区之一
D. 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浮游
植物
参考答案:
D
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湿地,A错误;沿海滩涂属于湿地,B错误;三江平原是我国主要沼泽湿地分布区之一,C错误;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海洋中的植物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通过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D正确。
故选D。
4. 珠江三角洲形成“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另外,很多国外的企业都在此建厂,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问题。
据此回答31~33题。
31.国外企业在珠江三角洲设厂的原因是( )
①劳动力丰富②地价低廉③多侨乡④国家政策优惠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
32.珠江三角洲大量吸引国外企业在此建厂的好处是( )
A.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B.弥补建设资金不足,但增加了污染
C.促进经济发展,扩大耕地面积 D.减轻了就业压力,但破坏了城市环境
3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
参考答案:
31.C 32.A 33.D
5. 读京杭运河地势剖面图,据此完成16—17题。
16.图中表示淮河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7.图中乙河地势较高,其成因是( )
A.挤压抬升 B.背斜向山 C.向斜成山 D.泥沙沉积参考答案:
16-17 CD
6. 农民在不同年份扩大或缩小某种农作物种植面积,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市场B.政
策
C.交通D.技术
参考答案:
A
7. 读台湾地形图、台湾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A),沿北回归线某要素变化图(B)及我国部分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C),回答
图A中台湾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的原因主要是
A.洋流、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天气状况
C.地形、信风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移动、台风
参考答案:
B
8. 下图中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中,由南向北依次是
A. 大秦线、神黄线、胶济线
B. 焦(作)日(照)线、大秦线、神黄线
C. 神黄线、焦(作)日(照)线、胶济线
D. 焦(作)日(照)线、神黄线、大秦线
参考答案:
D
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焦(作)日(照)线、神黄线、大秦线,为自南向北分布,故选D。
9. 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是各自国家重要的传统工业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3. 本着扬长避短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的原则,两地都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①石油化工工业②钢铁工业③机械工业④电子工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4. 两工业地域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①共用基础设施,缓解交通压力②接近原料、燃料产地,节省运输成本
③利于集中治污,提高环境容量④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3. B 14. D
【13题详解】
从图例可知,美国东北部煤、铁资源丰富,中国东北地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本着扬长避短发挥自然资源优势的原则,两地都适宜发展与煤、铁资源相关的工业部门,即②钢铁工业和③机械工业,故选B。
【14题详解】
两工业区均以重工业为主,原料、燃料需求量大,工业集聚有利于接近原料、燃料产地,节省运输成本,②正确;两工业区都是老工业区,工业基础好,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④正确;工业集聚会加剧交通压力和集中污染物,治污难度加大,环境容量不会增大,①③错误。
故选D。
10. 图示为美国大豆生产分布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美国大豆生产区多呈带状分布的原因是
①气候适宜
②地形平坦
③便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④适宜地域专门化生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3. 据估计,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美国的谷物生产将转移到甲区域内。
据此判断
A. 甲区域比现在干旱
B. 种植业比重上升
C. 畜牧业比重上升
D. 大豆产区面积增大
22. B 23. C
22.美国大豆呈带状分布的原因是地处平原,便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和地区专门化生产,提高其商品率,②、③、④正确,故B正确,A、C、D错误。
23.全球变暖使得中纬度地区降水量减少而变得干旱,耕地将会退化为草原,畜牧业比重上升,C正确;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得中高纬度降水增加,气温升高,甲区域会变得湿润,A错误;
中纬度地区变得干旱,导致美国谷物和大豆的种植面积减小 B、D错误。
故选C。
11.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27. 图中①-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A. 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B. 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C. 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D. 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28. 对上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能改善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B. 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D. 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
27. C 28. D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从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和资源调配方向可知资源调配的类型,要熟悉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27. 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方向等内容判断,①应表示西气东
输工程;②应表示南水北调工程;③应表示西电东送的南线工程。
选择C。
28.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既利于资源调出区的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也利用资源调入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缓解资源和能源不足问题,利用经济发展等,故属于优势互补,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双赢。
经济发展,资源充足也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即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选择D。
12. 下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图,读图回答
图示区域中关于下列各点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A.①风沙B.②寒冻 C.③滑坡D.④洪涝
参考答案:
C
13. 中原城市群中各大城市的食品工业向小城镇转移导致
A.大城市工业部门更为齐全
B.小城镇城市化加速
C.大城市经济优势转变为资源优势
D.小城镇就业压力增大
参考答案:
B
14. 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B.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太阳能、水能、风能、天然气等
C.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潮汐能等
D.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必须倍加珍惜
参考答案:
A
15.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小题。
17. 图中甲、乙两地之间山脉的地理意义是()
①以水田为主的土地和以旱地为主的土地的分界线
②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
③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④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之间的分水岭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8. 下列有关图中丙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农业发达,水利兴盛,有“天府之国”之称②土壤多为水稻土,因而被称为“紫色盆地”
③是我国重要的水稻、茶叶、甜菜产地④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低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17. C 18. A
【17题详解】
图中甲乙两地间的山脉为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之一,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地为主,是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C正确;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为古
长城,②错;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④错。
故选C。
【18题详解】
图中丙地区位于四川盆地,该地农业发达,水利兴盛,有“天府之国”之称,①正确;地带性土壤为红壤,因为地表多出露紫红色砂页岩,被称为“紫色盆地”,②错。
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茶叶主要分布在丘陵地区,甜菜产地在中温带地区,③错。
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气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高,④错,综上所述A正确。
16. 下列关于影响我国的季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包括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B.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
C.在夏季风影响下,我国夏季各地高温多雨
D.我国境内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季风区
参考答案:
A
17. 光学镜头制造业是以光电技术为核心所构成的各类零件、组件、设备以及应用市场的总和。
手机生产企业华为与光学巨头徕卡深入合作,成功推出一款具有领先摄影能力的手机摄像头。
回答下面小题
16. 华为与徕卡的产业活动地域联系属于
A. 投入—产出联系
B. 商贸联系
C. 科技与信息联系
D. 生产协作
17. 以光学镜头行业为参照,光学元件、手机摄像头分别属于
A. 上游企业、上游企业
B. 下游企业、上游企业
C. 下游企业、下游企业
D. 上游企业、下游企业
参考答案:
16. C 17. D
16. 根据材料信息,“手机生产企业华为与光学巨头徕卡深入合作,成功推出一款具有领先摄影能力的手机摄像头”,说明徕卡为华为摄像头提供了技术支持,属于科技与信息联系,选C。
17. 以光学镜头行业为参照,光学元件为基础部门,属于光学镜头行业的原件产品,为上游企业,手机摄像头是终端产品,属于下游企业,选D。
18. 图6我国桂林山水地貌,读图完成2题。
57.与图中所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花岗岩、流水沉积地貌、流水作用
C.大理岩、风力侵蚀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58.图中的景观在以下哪一地形区中广泛分布
A.青藏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云贵高原
D.四川盆地
参考答案:
D C
19. 下图为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 该农作物在甲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降水较少
B. 地势较高
C. 技术落后
D. 旱灾频发
17. 该农作物在丙地与同纬度内陆地区同时成熟,但丙地收割却较晚原因可能是
A. 阴雨天气不利于收割和晾晒
B. 机械化水平低影响收割进度
C. 劳动力短缺影响收割进度
D. 市场价格走低导致农民收割意愿不强
参考答案:
16. B 17. A
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图示甲位于青藏高原,乙位于黄土高原,该农作物能生长,说明有充足灌溉水源,降水不是主要原因;作物生长必须达到一定的积温条件,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两地海拔高气温低,发育晚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技术落后,旱灾频发不是作物发育晚的主要原因。
该农作物6月在华北地区成熟,应是冬小麦;丙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6月正值梅雨季,阴雨天气多,不利于收割和晾晒,收割较晚;丙地位于沿海发达地区,机械化水平高;东部地区人口多,劳动力不短缺;市场价格不会影响收割意愿。
【16题详解】
图示甲位于青藏高原,乙位于黄土高原,该农作物能生长,说明有充足灌溉水源,降水不是主要原因,A错;作物生长必须达到一定的积温条件,与同纬度地区相比,两地海拔高气温低,发育晚于同纬度其它地区,B正确;技术落后,旱灾频发不是作物发育晚的主要原因, C、D错。
选B正确。
【17题详解】
该农作物6月在华北地区成熟,应冬小麦;丙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6月正值梅雨季,阴雨天气多,不利于收割和晾晒,收割较晚,A正确;丙地位于沿海发达地区,机械化水平高,B错;东部地区人口多,劳动力不短缺,C错;市场价格不会影响收割意愿,D错。
选A正确。
20. 热带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是指()
①雨林地区大气中的水汽50%来自海洋②雨林地区大气中的水汽50%来自雨林本身
③雨林地区所涵养的水量约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④雨林地区所涵养的水量高达34亿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21.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
人们将水分条件较好,并有一定植物生长的沙漠圈围起来,实行封沙育草,促使植物天然更新;或选育一些优良固沙植物进行人工补种。
下列不可以用来选作固沙植物的是()
A.梭梭林 B.樟树 C.沙拐枣 D.沙棘
参考答案:
B
解析:可以选作固沙的植物主要有山杏、柠条、沙棘、沙榆、火炬树、复叶槭、苜蓿、冰草、蒙古冰草、披碱草、肥披碱草、老芒麦和羊草等,它们均有优良的生物学性状和经济产量,具有抗干旱、耐瘠薄、抗风沙的特性。
樟树原产中国南部各省、日本、硫球及越南,是分布在中低海拔的原生树种。
22. 读1950~2010年世界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时间是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1世纪初
22.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有必然联系的是
A.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B.绿地面积减少,环境污染加剧
C.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D.造成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
参考答案:
23.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搭载着绕月探测卫星——“嫦娥
二号”的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19时55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宣布此次发射圆满成功。
据此完成13~14题。
13.“嫦娥二号”发射的季节,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太行山区层林尽染,万山红遍
B.江南水乡黄梅坠枝,桂花飘香
C.西双版纳风轻云淡,落叶缤纷
D.关中平原金风送爽,麦收正忙
14.“嫦娥二号”近距离探测并获取月貌信息的技术,属于“3S”技术中的
A.GIS技术 B.GPS技术 C.RS技
术 D.MIS技术
参考答案:
13-14 AC
24.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36.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 土壤、水源
B. 光热、降水
C. 风向、地势
D. 地形、河流
37.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C. 土地盐碱化
D. 洪涝灾害
参考答案:
36. B 37. C
36. 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甲位于欧洲西部,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终年温和多雨,由于光热条件不足,不利于种植业发展;乙地区位于中亚,地处内陆,离海远,故水源不足制约种植业发展。
37. 乙地区位于中亚,地处内陆,离海远,降水少,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地盐碱化,C对;降水少,水土流失、洪涝比较少,AD错;沙尘暴不是灌溉造成的,B错。
25.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完成22~24题。
22.表中①地区的植被类型和农作物是()
A.针阔混交林,春小麦 B.落叶阔叶林,棉花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稻 D.针叶林,甜菜
23.四地河流水文特征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A.①地水位变化最小 B.②地含沙量最大
C.③地冰期最长 D.④地汛期最长
24.关于四地所在地区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②③铁矿资源丰富 B.②④煤炭资源丰富
C.①④有色金属矿丰富 D.①③石油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
B C D
26. 始建于百余年前的某城市位于9°N ,下图示意该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 下列描述符合该城市特点的是
①炎热草都②热带春城③富氧大都④温润山宫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0. 该城市吸引人口定居的自然条件是
A. 光照充足
B. 降水丰富
C. 海拔较高
D. 土壤肥沃
参考答案:
29. D 30. C
【29题详解】
据题该地位于9°N,处于热带地区,读图该地一年四季温差小,气候凉爽,可知该地位于
热带海拔较高的高原山地地区,符合“热带春城”的特点,②正确,① 错误;海拔高,氧气稀薄,③错误;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气候湿润,符合“温润山宫”的特点,④正确,据此分析选选D。
【30题详解】
由上题该地位于纬度较低的热带地区,因为海拔高,一年四季气候凉爽,适合人口定居,所以C正确。
二、多选题(共10分)
27. 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是
A.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
B.阻挡海浪侵蚀海岸
C.保持生物多样性
D.增加用材林
参考答案:
BC
略
28. (双选题)下列关于我国产业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重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南沿海
B. 黄河流域比长江流域航运业发达
C. 橡胶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南和云南
D. 产业转移趋势主要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
参考答案:
CD
试题分析:东南沿海主要是轻工业,A错误;黄河流域不如长江流域航运业发达,B错误;橡胶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南和云南,C正确;产业转移趋势主要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D正确。
29. 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
据表完成21-22题。
21.我国稀土资源从20世界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A.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
B. 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C. 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22. 从可持续发展看,我国的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A.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B.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C.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D.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参考答案:
21 AB 22AC
30. (双选题)如图示意我国东南某区域地形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 关于a、b溪流或水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的图示河段落差可能为60 m
B. a由北向南流
C. b可能是一条人工水渠
D. b注入a
24. 绘制一幅该地地形剖面图,要求突出地势起伏加大的效果,绘图时采用的做法是( )
A. 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 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 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 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水平比例尺
参考答案:
23. CD 24. BD
23.图示等高距为20米,a的图示河段落差为20~60米(包括20米),A错误;河谷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由此可推断出a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流,B错误;b没有穿过等高线,其两侧高度一致,可能是人工水渠,C正确;a由东南向西北流,是干渠的支流,b注入a,D正确。
24.一般绘地形剖面图时,垂直比例尺适当放大,可更好的看出地势起伏;而水平比例尺不变。
BD正确。
仅扩大图幅或缩小图幅,不能起到突出地势起伏加大的效果。
三、综合题(共38分)
31. 下图所示为进藏铁路的四种方案:①青藏方案;②甘藏方案;③川藏方案;④滇藏方案。
试分析
(1)结合自然条件分析,你认为哪种方案最佳,为什么?
(2)结合自然条件分析,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差,为什么?
(3)目前,青藏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4)铁路①经过的城市A是,经过的大盆地是,经过的著名自然保护区是___ 修筑铁路时将遇到的困难有
A.缺氧、冻土 B.太阳辐射弱、地震
C.气压高、土地盐碱化 D.云雾、多滑坡
参考答案:
(1)①方案最佳。
四种方案相比,青藏方案线路最短,地形较平坦,一期工程西宁一格尔木段已建成,工期较短
(2)④方案最差,线路较长,地形高差大,要经过陡峭的横断山区和许多大江大河,沿线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技术难度大,铁路建成后,养护困难
(3)公路
(4)格尔木柴达木盆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A
32. 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
(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 ____和__ _____。
(2)你认为旧城区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较早,请说明你的理由。
(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4)株洲市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其城区主要沿浙赣线、湘黔线
和铁路线分布。
武汉市位于和的汇合处,城市形态呈沿江分布的特点。
参考答案:
(1)河流煤铁资源(2分)
(2)①区域。
(1分)因为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2分)
(3)交通(铁路的兴建) (1分)
(4)京广汉江长江(3分)
略
3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牡丹“宜凉畏热,喜燥恶湿”,且喜肥,不耐酸碱土壤,宜栽植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背风向阳,不易积水的地方,牡丹不耐夏季烈日暴晒,温度在25℃以上则会使植株呈休眠状态。
牡丹苗移栽大田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次年谷雨前后(4月中旬-5月上旬)为牡丹盛花期。
牡丹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牡丹之乡”菏泽是全世界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有500余年种植历史。
目前,菏泽市将牡丹作为特色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全市牡丹种植面积达48.6万亩,各类牡丹生产加工、出口企业120余家,科研机构19个。
牡丹产业链条不断廷伸,除了牡丹籽油、花蕊茶等产品外,还成功开发出了牡丹酒、牡丹日用品、化妆品等牡丹衍生产品,涵盖牡丹深加工各个层面。
(1)分析牡丹苗移栽大田一般选择在秋季而不选择春、夏季的原因。
(2)分析菏泽市大力发展牡丹产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菏泽市不断延伸牡丹产业的链条,分析此举对当地产生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
34.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我国西北部分区域等高线和2013年1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1)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是____。
(2)图示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____;此区域河流径流量特征是____。
(3)图中城市形成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有_________。
(4)此时图中A地的风向为____;未来几天该地即将出现________天气;若该天气系统势力强大则可能给该地区带来____________等灾害天气。
参考答案:
(1)地形类型以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
(2)冰雪融水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有断流现象
(3)位于河谷,地势相对低平;处于河流交汇处
(4)偏南风阴天、雨雪、大风、降温(答满两点得1分)寒潮、暴风雪、沙尘暴(任答两点)
解析:(1)图中大部分地区海拔500米以上,等高线密集,地形以山地为主,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西高东低。
(2)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西北地区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季节变化大,冬季冰雪不融化,有断流现象。
(3)图中城市位于河谷地区,城市形成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河流两方面来回答。
(4)结合图中的等压线,可判断出A地南侧是高压,风向为偏南风;A地位于冷锋锋前,未来几天可能出现冷锋过境的天气特征如阴天、雨雪、大风、降温等;冷锋会带来寒潮、暴风雪、沙尘暴等灾害天气。
【点睛】
地貌类型的判断: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平直;丘陵海拔在500米以,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曲和缓;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