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2020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分析——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2020 ·河北) 9. 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
生计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
项是
A.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
B.大多半铁矿石中的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升会加强温室效应
D.太阳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
【解题思路】铁的化学性质比较开朗,在自然界中铁矿石中的铁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铁,所以选 B
【答案】 B
【评论】观察人知识点许多。
(2020 ·河北) 27.2020 年 3 月 14 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冷却系统的故障,致使严重
的核泄露事故,惹起了全球的关注。
(1) 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选填“裂变”或“聚变”)开释能量来发电的。
(2)下边是核能发电中能量转变的过程,请将其增补完好。
(3)“福岛核泄露”事件引起了宽泛的争议。
请你对发展核电简述自己的看法。
【解题思路】( 1)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裂变开释能量来发电的,氢弹的爆炸才是核的聚
变。
(2)原子核发生裂变过程中产生大批热量,加热水,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被送到汽轮
机 , 带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 . 所以能量的转变过程是:核能—内能 -- 机械能—电能。
( 3)从开发新能源、节俭化石能源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核废料办理等一方面说明即可。
【答案】 (1) 裂变 (2) 内能
(3)说明:只需从开发新能源、节俭化石能源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核废料办理等一方
面说明即可。
【评论】该题从社会的热门问题为情形,观察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科技的意识,
(2020 ·河北) 28. 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 ?做如图 12 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
蒸气经过加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凑近铜管
口处,火柴被加热;快速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1)A 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开水的温
度应
(2)B 处水蒸气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
(3) 火柴为何移离蒸气才能焚烧?
【解题思路】 (1) 水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一个标准
大气压时水的沸点是100 。
C,由于 A 处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故此处高于100 。
C(2) B 处水蒸气的温度很高
对点燃火柴所起的作用是加热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3) 可燃物的焚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移离蒸气能保证有充分的氧气。
【答案】 (1) 高于 100。
C(2) 加热使火柴温度达到着火点
(3)移离蒸气能保证有充分的氧气
【评论】该题设置的情形新奇,
(2020 大连· 48· 5) 48. 人类当前所耗费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 1)石油加热炼制获取的产品中,常用作气成燃料的是(写一种即可)。
( 2)煤焚烧时排放出、等污染物,溶于水会形成酸雨。
(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它焚烧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变为能。
【思路分析】化石燃料是人类应用的主要能源物质,答好本题要充分认识三大化石燃料的
构成、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
石油加热炼制获取的汽油、煤油、柴油等都可用作燃料。
酸雨
主假如化石燃料焚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致使的。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焚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变为热能。
【答案】(1)汽油 ( 其余合理即可)(2)二氧化硫、二氧化氮(3)甲烷,热
【评论】本题观察化石燃料的构成、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难度较小。
(2020 大连· 52· 4) 52. 用右图装置做硫焚烧的实验。
(1)硫在空气中焚烧不如在氧气中激烈的原由
是:。
(2)察看到实验现象后,为尽量减少二氧化硫逸散到空
气中,要使焚烧的硫立刻熄灭,应采纳的举措是。
依照的灭火
原理是、。
【思路分析】( 1)焚烧的激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或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
空气中
氧气浓度没有纯氧中高,所以硫在空气中焚烧不如在氧气中激烈。
(2)为减少二氧化硫逸散
到空气中,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汲取,伸入溶液中起到降平和隔断氧气的作用,进而使火熄灭。
【答案】(1)空气中氧气浓度比纯氧中浓度低⑵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降温,隔断氧气
【评论】观察了焚烧及灭火的举措,难度中等。
( 2020 佛山市· 4· 2) 4.3 月 27 日晚 8:30 ,佛山踊跃响应关爱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
倡议节能减排,过低碳生活。
以下不属于我市“节能减排”理念或做法的是
A.采用公共交通出行B.用布袋取代塑料袋购物
C.做好金属制品的防锈D.使用太阳能系列产品
4.【思路分析】该题观察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低碳指的是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做好金属制品的防锈固然能够节俭金属,可是与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没关。
应选
【答案】 C
【评论】该题观察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解题的重点是抓住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
试题难度较小。
C。
( 2020 佛山市 5.近来,科学家发了然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
新工艺。
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
发生火灾时,这类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为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
转变为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由是()
A. 隔断了氧气
C.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
B. 能够焚烧D. 除去了可燃物
【解题思路】:认真审题,题目的背景是“发生火灾时”“防火的原由” ,所以,我们
得联想灭火的原理,灭火的原理有三:一是隔断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二是降低温度至可燃
物的着火点以下;三是除去可燃物。
又依照题意“这类涂在房子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为
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依照生活知识能够看出房子的
“楼板”为可燃物,而产生的黑色物质就“覆盖在楼板表面”,该黑色可燃物的灭火原理自
然是 A。
再剖析,“楼板”仍旧在不行能是D,着火点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没有改变,不行能
是 C,若该物质能够焚烧,则覆盖在楼板上起不到防火的作用,不行能是 B
【答案】 A
【评论】本题观察的知识点为化学与生活中的焚烧及灭火,课标上对此部分的要求是“认识焚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此部分知识因与生活比较凑近,因此,基本的重点不难掌握
,难就难在在详细的生活情形中应用这些知识和剖析详细原由,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剖析能
力有必定要求,所以,本题应当算中等偏易的题。
限于学生的思想水平,本题易错选D。
( 2020 .湖北武汉)29.( 4 分)甲烷、乙醇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
植物的残体在隔断空
气的状况下就会产生甲烷;而乙醇主要靠人类利用高粱、玉米和薯类发酵等方法制造。
据报道,科学家已经找到利用甲烷与其余物质反响
制造乙醇的新门路。
(1)甲烷和乙醇都属于 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乙醇的化学式为 ______;
(3)甲烷完好焚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解题思路】:( 1)依据甲烷( CH4)和乙醇( C2H5OH)的化学式,并联合有机物、无机
物的看法与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差别能够判断它们都属于有机物。
( 2)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这是化学用语中要记忆的内容。
( 3)甲烷焚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2O2 点燃
CO2+ 2H2O。
【答案】有机物 C2H5OH
【评论】本题观察了有机物、无机物的看法及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差别,以及写乙醇的化学式,写甲烷完好焚烧的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
写甲烷完好焚烧的化学方程式时易忘配平或漏写
反响条件,或二氧化碳后边标气体符号而致使因细节而失分。
本题难度较小。
(2020·江苏苏州) 1. 2020 年 1 月 27 日上午 10 点“国际化学年”启动大会在巴黎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召开。
大会以“化学
—人类的生活,人类的将来”为主题,鼓舞青年人热爱化学,庆祝国际化学联合会和居
里夫人在化学领域为人类文明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以下安排不属于本次“国际化学年” 系列活动的是
A.纪念居里夫人诺贝尔奖100周年的庆祝活动
B.庆祝国际化学联合会建立恰逢100 周年的活动
C.展开多种形式鼓舞青年人热爱化学的宣传活动
D.除去将混杂使假的重要食品安全问题怪罪于化学的成见
【解题思路】快速读题,抓住题中的重点字眼:“庆祝国际化学联合会和居里夫人在化学
领域为人类文明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故 A、 B 正确;“鼓舞青年人热爱化学”,故
C 正确。
D选项主要波及“食品安全问题”,表达完好正确,但与活动主题没有亲密关系。
【答案】 D
【评论】本题观察时势热门问题,解题重点是对准题眼,揭开赐予信息的神奇面纱,
洞察实用信息。
(试题难度“难度较小” )
打破
( 2020·江苏苏州) 10.今年 3 月
《苏州日报》报道:“太仓奥特斯维能源等一批大项目建成后,我市光伏电池产电功率7000 兆瓦。
”以下有关“光伏电池”能量形式转变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C .太阳能转变为电能D.风能转变为电能
【解题思路】抓住题眼“光伏电池”这一信息剖析,可联想到该电池是将太阳(光)能
转变为电能,所以只有 C 正确。
【答案】 C
【评论】本题观察能量利用及其转变的知识,解题重点是认识能量的常有转变形式。
(试题难度“难度中等” )
( 2020 ·盐城) 1.今年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以下做法违背该主题的是()
A.利用秸杆、垃圾发电 B .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洁净能源
C.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D .大批开采、使用化石燃料
【解题思路】依据地球日主题“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可知,应当合理开采地球资
源特别是不行重生的资源,找寻可代替的资源,所以 ABC都切合该主题,而D会使会使化石燃料枯竭,不切合主题。
【答案】 D
【评论】本题借助地球日主题,观察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等问题,掌握化学与能源和资
源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重点。
该类题目难度较小。
(2020 ·盐城) 9.镁不只能在空气中焚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焚烧。
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A.焚烧必定要有氧气
参加B.焚烧反响都属于氧
化反响
C.镁等开朗金属着火不可以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D.镁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焚烧都是放热反响
【解题思路】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焚烧说明焚烧不必定需要有氧气参加;既然镁能在
二氧化碳中焚烧,所以镁等开朗金属着火不可以用二氧化碳来灭火;焚烧都放出热量;无论是镁在空气中的焚烧仍是镁在二氧化碳中的焚烧都是镁与氧元素反响生成了氧化镁属于氧化反响。
所以A 错误。
【答案】 A
【评论】本题借助新知识,观察焚烧灭火的有关知识,属于信息类题目。
解题的重点是联
合题目给出的信息对焚烧、灭火的知识进行从头的认识,注意我们初中学习的焚烧是一个狭义的焚烧定义。
本题的难度适中。
( 2020 ·江西, 21 题, 4 分)下表是混有甲烷的空气在有限空间内点火时的现象:
混淆气体中 2.0 % 4.0 % 5.0 % 6.0 %9.0 %10.0 %15.0 %16.0 %18.0 %甲烷的体积
分数
点燃时的现不爆不爆爆炸爆炸激烈爆炸爆炸焚烧焚烧象炸炸爆炸
( 1)写出甲烷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
( 2)若在有限空间内甲烷与空气按1: 6 的体积比混淆,点燃时的现象为;( 3)煤矿的矿井中常含有甲烷,你以为煤矿应采纳的安全举措是。
【解题思路】甲烷爆炸是甲烷与氧气反响,甲烷与空气按1: 6 体积比混淆,此时甲烷的1
体积分数为× 100%≈ 14.3 %,联合上表数据剖析,此时点燃会发生爆炸,预防煤矿
1 + 6
瓦斯爆炸,一是使甲烷的体积分数低于 4.0 %,能够采纳通风的举措,二是禁止抽烟或明火,防备甲烷与空气的混淆物的温度达到甲烷的着火点,三是按期检测瓦斯浓度,或抽采瓦斯进行综合利用等。
【答案】(1) CH4 + 2O 2点燃 CO2 + 2H 2O( 2)爆炸( 3)保持通风(或禁止烟火等)
【评论】本题可燃性气体爆炸的有关知识,难点是剖析表格提取解题的有关信息,将体积
比换算成体积分数,依据表格信息进行判断,联合表格信息及焚烧的知识从损坏焚烧条件角度
剖析煤矿应当采纳的安全举措,本题难度中等。
(2020 ·江西, 26 题, 6 分)化学小组环绕焚烧与
灭火的主题展开了有关活动。
请你参加达成:
【知识回想】可燃物焚烧的必备条件是;
【沟通议论】( 1)改良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对比,其长处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拿出并后才能对试管加热;
( 2)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管口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
结果察看到“水火相容”的奇景,则大试管中所装置气体可能是;
【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能够“生火”,比方金属钾遇水会产刻着火,由于钾遇水生成H2和一种碱,该反响是(填“吸热”或“放热”)
反响,其生成的碱的化学式为。
【解题思路】焚烧需要三个条件,但题中已说明可燃物,所以只需答出温度达到着火点且与
氧气接触,对照图一与图二,图一中白磷焚烧产生大批的白烟进入空气中,污染空气,图
二中白磷仅在试管中焚烧,产生的白磷不会逸散到空气中,不会造成污染,试管从水中拿出
试管外壁有水,应当先擦干后,才能加热,不然试管会破碎,热水中的白磷焚烧就只缺乏与氧
气接触一个条件,所以试管中的气体能为白磷供给氧气,能够是氧气,也可能是空气,依据焚
烧条件,产生的氢气焚烧,温度须达到其着火点,故可推知该反响为放热反响,依据
质量守恒定律易知生成的碱中含有钾元素,所以其化学式为KOH。
【答案】【知识回想】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着火点【沟通议论】( 1)减小污染(或更
环保等)擦干( 2)氧气(或空气)【综合应用】放热KOH
【评论】本题以焚烧条件研究为线索,综合观察焚烧条件、装置评论、加热操作、质量守恒
定律等知识,本题易错点是从烧杯中将盛红磷的试管拿出,需要将试管外壁擦干才能加热,
好多同学对这一空易错答,本题难度中等。
( 2020 年江苏省南通市·19·分值)认识焚烧原理能够合理利用和控制焚烧反响。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物质与氧气反响时都会发生焚烧
B.只有焚烧反响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使焚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升煤的着火点
【解题思路】 A 选项物质与氧气反响是能够发生迟缓氧化,如铁生锈,也能够发生焚烧,
A 错;
B 选项中不是只有焚烧才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B 错;
C 选项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
触面积,可促使焚烧, C 正确; D 选项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煤的着火
点,而不是提升煤的着火点, D 错。
【答案】 C
【评论】本题主要观察对焚烧的看法的理解和应用,难度系数较易。
1、( 2020·山东烟台)为纪念化学学科所获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20 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以下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错误的选项是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资料(B)化学的发展致使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化学为人类供给了新能源(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解题思路】化学的发展有时会污染,但其实不是致使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由。
生态环境的恶化更多的是人为原由,其实不可以完好归功于化学。
【答案】 B
【评论】本题主要观察学生能正确的理解化学的作用。
难度中等
2、( 2020·山东烟台)“低碳生活”倡议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资料要尽量减少,
进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以下做法不切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多用电子邮箱、 QQ等即时通信工具
(C)夏季为了更凉爽,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倡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解题思路】夏季空调设置温度一般不低于28℃,注意温差越大耗费电能越多。
【答案】 C
【评论】本题主要观察“低碳生活”理念,倡议节俭能源。
注意题目中重点词。
难度较小
3、( 2020·山东烟台) (7 分) 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为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污染,各国都在踊跃进行技术创新。
(1)近期,美国科学家发了然一种“发电叶子”,将这类叶子放入水
中,在太阳光照耀下,叶子中的催化剂会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储藏在
氢氧燃料电池中,再转变为电能,供家庭用电需求。
①整个过程中都发
生了哪些形式的能量转变? 。
②“发电叶子”产生氢气、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我国踊跃改良风电技术,扩狂风电使用,并配套大型储能设
施——“全钒液流”储能电池,以保证稳固供电。
①与煤炭火力发
电对比,风力发电的长处是。
②“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在充电时,电池中的2+ +
VO 会变为 VO ,这个
2
过程中钒元素 (V) 的化合价由价变为价。
(3)为了降低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此刻的大多半汽车都安装了催化式排气净
化器。
以下图列举的是几种气体在净化器中变换前后的变化。
①依据以下图所供给的信息,举例说明催化式排气净化器是怎样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的。
②气体在催化式排气净化器里面发生了化学
变化。
请用原子、分子的知识归纳化学变化的实
质。
③为了使汽车尾气的污染更小,研究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的专家们还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 (7 分 )(1) ①太阳能→化学能→电能② 2H2O 光、催化剂
2H2↑十 O2↑
(2)①风能是可重生能源 ( 或使用风能不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等其余合理答案也
可 ) ② +4 +5( 共 1分)
(3)①CO经过净化器后有90%的CO转变
为
CO2( 其余合理答案也可) ②化学变化中分
子分红原子,原子从头组合③提升 CO转变为 CO2、氮氧化合物转变为氮气的比率产生的
CO2采集起来,而不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等其余合理答案也可 ) 难度较大
( 或把
( 2020 ·江苏泰州·8· 2 分) 8.以下对于灭火的方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油着火,用水浇灭B.息灭丛林火灾,设置隔绝带
C .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D.电器着火,直接用水浇灭
【解题思路】依据焚烧的条件和可燃物的性质选择灭火的方法。
息灭丛林火灾,可除去可燃物,设置隔绝带,自然还能够和其余灭火方法同时进行。
油着火时用水浇,油会浮在水面
上焚烧,惹起火势的延伸;熄灭酒精灯用嘴吹,可能会惹起灯内酒精焚烧;电器着火时,应
先切断电源,再依据详细状况,选择能否用水灭火。
【答案】 B
【评论】本题观察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题时应注意火源的特别性,本题难度中等。
( 2020 ·江苏泰州·12·2 分) 12.以下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是
A .水力发电B.风力发电C.太阳能发电D.燃料电池发电
【解题思路】水力发电微风力发电都是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太阳能发电则将太阳能转变
为电能;焚烧是化学变化,燃料电池发电,是利用燃料焚烧产生的能量,经过特别的装置将
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答案】 D
【评论】本题观察了能量的转变,认识燃料焚烧所属的变化是解题的重点,本题难度较小。
(2020 ·江苏泰州· 20·2 分) 20.为了发展低碳经济,近来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
想:把空气吹入饱和碳酸钾溶液中生成KHCO3,而后利用 K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 CO2的性质,
把 CO2从溶液中提拿出来,再经化学反响使之变为可重生燃料甲醇。
“绿色自由”构思的技术流
程以下:
则以下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汲取池发生的主要反响为CO2+K2CO3+H2O=2KHCO3
△
B.分解池发生的主要反响为2KHCO3====K2CO3+CO2↑+H2O
C.由分解池分解后所得溶液X 可通入汲取池再利用,其主要成分是KHCO3
2× 105 Pa、 300℃,铬锌触媒
D.合成塔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2H2+CO2====================CH4O(甲醇)【解题思路】由题意可知,A、 B 正确。
由分解池发生的化学反响可知,由分解池分解后
D 错误。
所得溶液X 的主要成分应为K2CO3,故 C 错误;D中所示的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
故
【答案】 CD
【评论】本题为信息赐予题,观察学生的迁徙能力。
在解题时依据题中所给出的信息,结
合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本题难度较大。
(2020·四川广安) 28、今年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干旱,洞庭湖、鄱阳湖的水域
面积大大减少,蓄水量大幅降低,并出现水体富营养化偏向,这不单威迫着当地的农业渔业生
产,并且严重影响南水北调工程。
以下对于淡水资源的认识错误的选项是
A、我国淡水资源特别丰富,今夏的干旱对我国无影响
B、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C、为了人类的生计和发展,人人都应珍爱淡水资源
D、水体污染,损坏了水体生态系统,还会危害人体健康
【解题思路】我国水资源的现状是总量上是丰富的,但水资源地区散布不均,南多北少,再加上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据有量是一个缺水的国家。
应选项 A 是错误的。
【答案】 A
【评论】认识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地区上的散布,人口众多基数大是我国淡水资源的现状。
本题难度较小。
( 2020·四川广安) 31、为研究物质焚烧条件,某同学做了以以下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
着火点 40℃,红磷着火点 240℃;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焚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焚烧。
对此实验的认识错误的选项是
A、物质焚烧一定要与氧气接触
B、物质焚烧温度一定要达到着火点
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断
D、铜片上的红磷没焚烧,由于红磷不是可燃物
【解题思路】铜片上的白磷焚烧水中的白磷不焚烧证明物质焚烧一定要与氧气接触, A 正确;铜片上的白磷焚烧铜片上的红磷不焚烧证明物质焚烧温度一定要达到着火点, B 正确;烧杯中热水的作用就是使白磷Ⅰ和Ⅱ温度达到着火点又使白磷Ⅱ与氧气隔断, C 正确;铜片上的红磷没焚烧,由于红磷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其实不是由于红磷不是可燃物,选项D错误。
【答案】 D
【评论】本题对焚烧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要求同学们经过对照剖析来的出焚烧的三个
条件。
本题难度中等。
(广西省桂林市· 5 题· 2 分) 5.以下图标中,在商场、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最常有的是
【解题思路】在公共场所能够有危害别人不健康的行为如:抽烟。
而易燃易爆物的警告标记常常张贴于加油站等场所。
【答案】 D
【评论】本题观察学生对一些生活中常有的标记的认识,以及对这些标记常常张贴场所的认
识。
难度较小。
14、( 2020 四川省眉山市·14· 2 分) 2020 年 11 月 15 日,上海市高层住所发生特大火灾,
58人葬身火海,灾害震撼全国。
为此专家号召:每一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怎样逃生。
当高层楼房基层起火,火势没法息灭时,以下逃生举措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退到洗手间暂避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③爬行行进,找寻安全出口④关闭房门⑤跳楼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解题思路】①退到洗手间暂避,这里相对照较安全些。
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这样做能够防备吸入焚烧中产生的有毒气体,③火灾发生时常常会产生大批的有毒气体,所以要爬行行进,找寻安全出口,④关闭房门,能够防备有毒气体进入房间。
⑤跳楼不行取,有生命危险。
【答案】 A
【评论】关注安全部是近几年来中考向来彰显的内容,碰到火灾、地震这些忽如其来
的自然灾祸,我们应当怎么做,正确的逃生方法,是逃难的重点。
难度中等
(2020 嘉兴· 28· 6 分) 28.当前,全球都在倡议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所谓低碳经济
和低碳生活是指在生产、生活中尽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倡议低碳理念、争做低碳前锋”应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态度。
(1)出行时乘坐的交通工具不一样,每千米人均二氧化碳的排
放量也不一样。
某班的50 位师生准备同时出发去离校20 千米的队伍与官
兵联谊,为低碳出行,他们选择了大巴作为出行工具( 有关参数见右表) 。
则他们此次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