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苏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计划
期末复习,在整个学习阶段非常重要,经过了几个月的学习,学生可能对之前学过的东西记忆模糊,复习能够很好帮学生建立知识结构,把握重点难点。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希望本次复习能够帮助尖子生查缺补漏,中等生进行提高,学困生得到关注,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高。
基于此理念,特做如下复习计划:
一、复习指导思想:
以科学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分学习小组时注重优差搭配,特别注重辅差,适时进行评价,最终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把本册教材的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课本上的基本知识。
2、通过复习与练习,使学生能够对本册教材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进一步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把零散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
3、通过复习,进行查缺补漏,使学生平时没有掌握好的科学知识得到巩固,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使用科学的兴趣。
4、通过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第三册。
全册教材包括了“冷和热”、“地球、月球与太阳”、“昆虫”、“繁殖”、“生物与环境” 5个单元,由3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
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学习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习一些清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复习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3、复习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复习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习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教师要特别关爱。
2、采取灵活多样的复习方式,增加学生对复习内容的兴趣,正规地、系统地引导学生复习科学知识。
3、着重进行感观训练,让学生学会有目的、按顺序地复习。
复习内容以实验课培养的动手技能为主,锻炼他们对知识的应用,从而
巩固所学习的新旧知识。
4、由于学生有两极分化现象,再加上学习任务重有些学生对科学课的重视相当不够。
对他们的复习应因材施教,做好系统观察和定量观察的指导。
五、复习注意的问题:
1、上好复习课。
在复习课上认真参与,开动脑筋与老师一起总结归纳知识规律,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2、敢于提问。
如果感到自己哪方面的知识不过关、有疑问的一定要提出来,问同学、问老师、问家长,弄懂以后还要多练习两次。
3、认真完成作业。
复习期间,老师会根据知识的重难点布置作业。
按老师要求,认认真真地做好作业,只有这样复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复习巩固各单元的知识点。
时间:2课时第二阶段:归类复习,进行全册教材知识点的整合。
时间:1课时
第三阶段:系统的练习与巩固,查缺补漏。
时间:1课时
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
16动物的庇护所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大自然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非生物条件。
2.能列举动物依赖非生物材料筑巢或作为庇护所的实例。
3.能比较和发现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对庇护所的要求也不同。
4.设计并制作一个鸟巢给鸟儿安家,增强保护小动物的情感和意识。
教学重点
能理解大自然为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各种必需的非生物条件。
教学难点
能比较和发现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对庇护所的要求也不同。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相关教学课件、视频资料、动物庇护所图卡。
学生分组材料:寻访调查记录表、鸟巢设计图纸、树叶、树枝、草茎、棉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家,我们住在家里可以看书,可以游戏,可以休息,与家人享受幸福生活时光,不怕风吹雨淋日晒。
那么动物他们有家吗?他们的家在哪里?又有怎样的特点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动物的家。
板书课题:16动物的庇护所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观察并交流野生动物的家,发现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非生物
1.教师引导:和我们人类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家。
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动物的家?
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尽可能多的讲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的家。
预设:
狗熊的家在山上的树洞或石洞里;
蛇的家在泥土洞里;
野兔喜欢栖息在低矮干燥的灌木丛中;
野鸭常在堤岸附近的洞穴、大树的树杈间、倒木下的凹陷处筑巢;
麻雀一般在屋檐下、管道处、空调外机、外接线盒上筑巢;
蚂蚁的家在土壤巢穴里。
2.那么大家见过这些动物的家吗?
3.出示课本48页上面4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这四幅图上的动物分别是什么?他们的家又是什么样子的?
全班交流,预设:
松鼠在树木主干的松软处挖一个洞,主要用来储存食物、躲避天敌、遮挡风雨。
燕子在农家屋檐下营巢,巢多是将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黏结而成,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破布等,还有一些青蒿叶。
黄鳝常在稻田、小溪、池塘等处的淤泥里自己打洞或在天然的泥洞、石洞中穴居和冬眠。
蜜蜂会用蜂蜡筑造成六角形的巢房,然后拼合成蜂巢,以便蜂王产卵、储存蜂蜜、养育幼虫等。
4.讨论交流:这4种动物把他们的家分别安在不同的地方,大家想一想,这4种小动物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安家而不是在别的地方安家呢?
5.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教师相机出示课本48页下面的一段文字:
大自然为植物提供了生存所需要的水、空气、温度、阳光和土壤,还为动物提供安家所需要的各种材料。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这些非生物。
6.学生认真读一读这段文字,明白动物们把家安在这些地方是因为这里有他们需要的各种安家材料和生活资料。
可以这样说动物建起的这些家,既能够为动物提供生存所需要的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等,还能为动物提供安家所需的各种材料。
活动二:设计寻访调查记录表,寻访一个动物的家
1.同学们,校园里、池塘边、大树下、草丛里,到处都是动物的家,各种动物在自己需要的地方建造自己的家。
课前,老师让大家寻访一个动物的家,然后完成好学生活动手册上的记录单。
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同学们寻访到的动物的家。
2.出示学生活动手册上的寻访调查记录表。
3.学生分小组活动,说一说自己寻访的是什么动物的家,自己寻访调查的动物的
家的位置、形状、大小、材料、搭建方式以及周围环境对动物的影响等各方面的内容。
同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针对小组成员的寻访调查记录表,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推选出优秀的寻访调查记录表。
4.全班交流,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的寻访调查记录表,并对自己的寻访调查记录表作适当的讲解。
提供一个范例:
5.教师引导:刚刚大家交流了自己寻访调查小动物的家的结果,下面请大家回顾自己寻访调查动物的家的过程。
说一说自己从这次寻访调查中获得了哪些体会?学生说一说自己寻访调查的体会,预设:
在调查寻访过程中,要慢慢的接近小动物的家,静静的观察,不要惊吓和伤害小动物。
如果到校外寻访,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有大人陪同。
要把自己的发现及时的记录下来,以免忘记。
还要及时的查阅一定的资料,解决自己在寻访调查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补充自己对调查寻访小动物的知识方面的了解。
7.教师小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我们从调查寻访中能够获得知识,但是如果仅仅止于调查寻访,那么所获得的就非常有限了,我们要把调查寻访和查阅资料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取得更好的效果。
8.讨论交流:老师通过寻访和查阅资料发现一个问题,蚂蚁和蚯蚓同样是在土里生活,燕子和麻雀都生活在自己的巢里,但是蚂蚁生活的土和蚯蚓生活的土不一样,燕子的巢和麻雀的巢也不一样。
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认真思考,并且交流,教师引导并小结: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对庇护所的要求也不同,虽然蚂蚁和蚯蚓同样生活在土里,燕子和麻雀同样生活在自己的窝里,但是它们的生活习性是不一样的,所以对家的要求也不一样。
9.通过寻访和刚才的讨论交流,请大家想一想,动物们为什么会把家建在这些地方?他们会一直住在家里吗?
预设:
动物们之所以把家建在这些地方,是因为这些地方有适合动物们生存的环境条件,比如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还有充足的食物,有利于躲避天敌等等。
但是动物们不会一直住在家里,他们总是忙忙碌碌,会出去寻找食物,寻找配偶,寻找安家的材料,季节变化时有些动物还会迁徙到别的地方。
活动三:根据寻访记录,设计并动手搭建一个鸟巢
1.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鸟,大家知道鸟儿一般把家安在哪里?他们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又是怎样搭建起来的呢?
2.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出示课本50页上面的几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鸟儿的家,想一想这些鸟巢是哪些鸟的家?他们有哪些特点?又是怎样建造起来的?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预设:
左边一幅图是喜鹊的窝,是用树枝搭建的支架巢。
中间上面一幅图是金丝燕的巢,是用羽毛、苔藓或海藻等混合唾液胶结而成的杯状巢。
中间下面一幅图是织布鸟的巢,是用草茎、纤维在树杈或树枝上编织成的吊巢。
右边一幅图是的巢,是用芦苇和水草在水面上搭成的浮巢。
4.总结起来看,鸟儿的家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预设:
鸟儿的家一般安在屋檐下、庭院树木的枝头上、大树的树杈间等隐蔽的地方。
鸟儿的家一般用枝条、草茎以及毛、羽等材料搭建。
鸟儿的家都比较舒适,适合鸟儿自己的需要以及鸟儿生活的特点。
5.教师引导:我们已经认识了鸟儿的家的一些特点及搭建的材料,假如让同学们给鸟儿安个家,你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下面我们来试一试给鸟儿安个家。
6.出示课本50页下面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图片上的内容,并且读一读旁边的相关文字介绍,想一想给鸟儿安一个家,需要哪些材料和运用哪些方法步骤?还要注意些什么?
7.全班交流
所需材料:小木棍、细树枝、树叶、草根等等。
方法:
①选择一个合适的地方,用类似真鸟巢的材料和搭建方法搭建一个巢。
②检查搭建的鸟巢是否安全、牢固。
③观察搭建的鸟巢是否有鸟儿入住。
④如果没有鸟儿入住,想一想可以用哪些方法吸引鸟儿,然后再试一试。
8.讨论交流:为鸟儿安一个家,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预设:
要考虑鸟巢是否安全、牢固。
要考虑到我们搭建的鸟巢是否有鸟儿入住。
要考虑到搭建的材料是否是鸟儿容易找到的。
9.学生分小组活动,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试着给鸟儿搭一个家。
10.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本小组搭建的鸟巢,相互评价,指出鸟巢的优点和缺点。
11.各小组针对鸟巢的不足之处再进行修改,教师建议学生将鸟巢完善之后,回家找一个比较合适的地方挂上自己的鸟巢,看看有没有鸟儿入住。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一些动物的庇护所,知道动物会根据自己需要寻找合适的位置,建造自己的家。
课后,请各位同学仔细观察周围小动物的家,并且查阅资料,进一步了解动物庇护所的有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