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岩石中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 1 、几个基本概念: (1)节理组:在同一时期,同一成因条件下形 成的彼此平行或近于平行的节理。 (2)节理系:同一作用力形成的彼此有规律结 合的两组以上的节理组。 2 、成因分类 (1)风化节理:风化作用引起的。 (2)原生节理:(岩浆冷却及收缩产生的)
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形成的。
32
唐山黑白照片
1976.07.28.凌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大地震, 整个城市被夷为一片废墟,死亡24万人,伤84万。
唐山1976
唐山1976a
2021/7/13
35
唐山1976b
2021/7/13
36
唐山1976c
2021/7/13
37
唐山
2021/7/13
38
地震形成的地裂
走向可以有两个方向表示,岩层的倾向只能有 一个方向,且走向和倾向永远是垂直的。
2021/7/13
58
2021/7/13
59
2 、分类 : 根据产状要素,地壳中的岩层可以有三种产状:
(1)水平岩层: 岩层与水平面平行,倾角等于 零;如方山。
(2)倾斜岩层: 岩层与水平面斜交; 单面山:(背斜的一翼)倾角《 30。 ,构造
单斜岩层
中 岳 ﹃ 河 南 嵩 山 ﹄
单面山,台湾东海岸
逆
五老峰
向
顺向坡
坡
含鄱口
直立岩层
澳洲 Uluru 岩,在四亿年前发生褶皱和 断裂,一亿年前出露,倾角最大 > 85°
2021/7/13
67
2021/7/13
68
第三节 褶皱构造
层状岩石呈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而未失去其连续 完整的构造。
2 、 追态法 平行岩层走向观察,进一步探明褶曲延伸方向, 构造变化特征。如岩层的倾向,倾角等,确定褶 曲的形态和类型。
2021/7/13
89
2021/7/13
90
第四节 断裂构造
岩石受力发生变形,最后使岩层的连续性遭
到破坏,发生断裂,形成断裂构造。根据两侧岩 体是否有明显的位移,分为节理和断层。 一、节理——岩石的裂隙
2021/7/13
55
各种应力在应变椭球体中的分布情况
AB方向为张应力最大的方向 CD方向为压应力最大的方向 EF、EF方向为最大剪切应力方向
AB面为承受最大压应力的变形面 CD面为承受最大张应力的变形面 EF、EF面为承受最大剪切应力的变形面
2021/7/13
56
第二节 岩层产状
2、岩层变形的阶段和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
2021/7/13
69
2021/7/13
70
褶皱1
褶皱2
2021/7/13
73
向斜与背斜和地表形态
2021/7/13
74
第三节 褶皱构造
三、褶曲类型:
一般依据褶皱枢纽和轴面产状来确定褶皱的类型。 1.直立褶皱——褶皱轴面直立,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 角大致相等。故又称为褶皱。 2.倾斜褶皱——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 但倾角不等。又称为不对称褶皱。 3.倒转褶皱——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向同-方向 倾斜,即一翼正常,一翼倒转。 4.倾伏褶皱——当褶皱的枢纽呈倾斜状态时,两翼岩 层在倾伏端发生弧形合围,背斜的尖端指向倾伏方向,向 斜的开口指倾伏方向。
2021/7/13
1
2021/7/13
2
喜马拉雅山
珠穆朗玛峰
阿尔卑斯山
安第斯山
亚马孙平原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武夷山
丹霞地貌
赤壁
湖北
五彩湾
火焰山
新疆吐鲁番
大峡谷
死海
东非大裂谷的北端, 低于海平面约416米。
贝加尔湖
深达 1620m, 世界第一深。
莱茵河
天山
太行山
太行山麓
一、褶曲:褶皱的基本单位,岩层的一个弯曲, 弯曲的基本形态是:
(1)背斜:褶曲的核部是老的岩层,两侧依次出 现新的岩层;
(2)向斜:与背斜相反。 二、褶曲要素:
1、核:中心部分的岩层 2、翼:两侧的岩层 3、轴面:褶曲两翼的近似对称面,即把褶曲平 分为两半的一个假想面。 4、枢纽:褶曲岩层中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 线,也是褶皱中同一层面与轴面的相交线。
背 斜 谷
直 立 褶 曲
罗布泊
仙人洞
庐 山
倾伏褶曲
倒转褶曲
台湾
穹 隆 山 地
海拔1296m
第三节 褶皱构造
五、褶皱构造的野外认识 首先判断褶曲的存在,再确定是背斜还是向
斜,最后定褶曲的形态特征。 1 、 穿越法 垂直岩层走向观察,若同年代的岩层作对称式
重复排列,则判定有褶曲存在。当核部地层较新 则为向斜,反之则为背斜。
△1964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9.2级;
△1957年,阿拉斯加安德烈亚诺夫群岛, 9.1级;
△1952年,俄罗斯堪察加半岛,9.0级;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9.0级, 海啸波高 11 ~ 17米,>22.7万人死亡。
2021/7/13
29
中国地震的分布
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是 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主要分布区如下:
(二)地震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带:环太平洋 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
(三)地震的危害与预防: 地震仪:记录和测量地震的仪器。最早是我国东汉
张衡于公元132年发明的侯风地动仪。
2021/7/13
28
▲1900年以来发生的最强烈地震
△1960年5月22日,智利,9 . 5 级(为有史 以来记录到的最大震级, 引发的海啸高达 30余米,1万余人丧生);
四、褶皱地貌 1、背斜山和向斜谷 2、背斜谷和向斜山 3、穹隆构造和构造盆地
2021/7/13
76
直立褶皱 倾斜褶皱 倒转褶皱 平卧褶皱
2021/7/13
77
2021/7/13
78
2021/7/13
79
2021/7/13
80
顺地貌——背斜山
背斜构造
顺地貌——向斜谷
庐山王家坡
向斜山
逆地貌
1、应力、应力场、应变椭球体
变形物体所受的力,分为两种,外力和内力。外力是指
施加于物体的力;内力是指物体受外力作用,内部产生与外 力相抗衡的力。
在物体内任一截面上单位面积的内力,称为应力;在地 壳内岩石中的应力,称为地应力(也称为构造应力)。构造应 力分布的空间称为构造应力场,简称应力场。
为了说明构造应力场,即构造应力的空间分布规律,通 常采用“应变椭球体”来作几何现象的解释。如果把三维空 间的应变椭球体简化为“应变椭圆”,则可从平面上看出岩 石受力时的应力场情况。
①台湾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云南中、西部,川西,藏 东南等地; ③西北地区:甘肃河西走廊,宁夏六盘 山一带,天山南北麓等地; ④华北地区:渭河、汾河河谷,京津唐 地区,河北平原,鲁中至渤海周围等地; ⑤东南沿海地区。
智利大地震1
19620021年/7/135月22日
31
智利大地震2
19620021年/7/135月22日
地震形成的地陷
2002502.11/7/113.29,江西
40
日本地震导致桥梁断裂
日本北海道8级地震 2003.09.26.
日本 北海 道地 震形 成1.3 米的 海啸
地震引发的海啸
2021/7/13
地震海啸巨浪可高 达 10—50m,甚至 上百米。
44
印度洋大海啸,2004.12.26.
2021/7/13
23
2021/7/13
24
海退 海进
2021/7/13
25
水平运动
变形:挤压 拉张 剪切
2021/7/13
26
变位:挤压 拉张 剪切
2021/7/13
27
地震
(一)地震现象: 1、几个概念: (1)震源: (2)震中: (3)震源深度: (4)震中距: 2、衡量地震指标有: (1)震级:反映地震能量大小。 (2)烈度:反映地面破坏程度。
坡长而缓,剥蚀坡短而陡。如庐山的五老峰。 猪脊岭:倾角 》30。,且倾角一致。如庐山
的含鄱岭。 如果岩层的倾斜由陡至缓地逐渐变化,则在
地形上依次出现从猪脊岭、单面山逐渐过渡为方 山或台地的地形。
(3)直立岩层: 岩层与水平面垂直,是强烈的 构造变形的结果。
2021/7/13
60
方山
桌山
南非开普敦
50
印尼地震引发的海啸5
泰202国1/7/13普吉岛的伤者
51
印尼地震引发的海啸6
印2021尼/7/13亚齐省司马威市
52
日本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
2021/7/13
54
第二节 岩层产状
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地壳中岩石受到各种应 力作用就会发生变形,形成各种构造如褶皱、断裂、 节理等。岩石中这种构造叫地质构造。 一、岩层变形
57
第二节 岩层产状
二、岩层产状 1 、岩层产状要素: 岩层的产状是岩层的空间位置及其排列状况,
用走向,倾向和倾角来描述,这三项称为岩层的产 状三要素。
(1)走向:岩层在地面上延伸的方向。 (2)倾向:岩层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并顺层 面向下的一条线叫倾向线,倾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 影所指的方向为倾向。 (3)倾角:倾向线和它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
2021/7/13
91
第四节 断裂构造
(3)构造节理:构造运动场引起的,分布广泛。根 据力学性质不同可分为张节理和剪切节理。
张节理:受张应力产生的。具张开的裂口,节 理面粗糙不平,没有擦痕,呈“反S形”,延伸一 般不太远,发育疏松,间距较大,发生于脆性岩石 中,绕过砾岩中的砾石。
剪切节理::又名扭节理,是受切应力产生的。
2021/7/13
75
第三节 褶皱构造
5.穹隆构造——是一个外形较圆的隆起构造,核部为 老地层,四周为新地层,有中心向四周倾斜。
6.构造盆地——是一个外形较圆的拗陷,核部为新地 层,四周为老地层,由四周向中心倾斜。
7.复式褶皱——是由多级褶皱组成的巨大的背斜或巨 大的向斜。各次级褶皱与总体褶皱常有一定的几何关系。 是长期多次构造运动的产物。
2021/7/13
94
2021/7/13
节 理 地 貌
95
2021/7/13
羽 状 张 节 理
96
玄 武 岩 柱 状 节 理
浙江
猴子观海 花岗岩节理
张 家 界 砂岩节理
石 灰 岩 节 理
主要因素,它不但决定了内力地质作用的强度和方式,而 且还直接影响了外力地质作用的方式,控制了地表形态的 演化和发展。
2021/7/13
22
第一节 地壳运动
二、运动方式
1.水平运动——是地壳(岩石圈)块体沿水平方向移动。 也称为“造山”运动。
有三种基本形式: ①相邻块体分离(张开) ②相邻块体相向聚会(挤压) ③相邻块体剪切、错开(平移) 2.垂直运动(升降运动)——地壳(岩石圈)相邻块体 或同一块体的不同部位作差异性上升或下降为盆地或平原。 又称为造陆运动。 3.同一地区构造运动的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 某一时期以水平运动为主,另一时期则以垂直运动为主, 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常常兼而有之。
具紧闭的裂口,节理面光滑而平坦,延伸较远,发 育密集,切穿砾岩中的砾石。呈“X”形。 2、研究节理的意义 (1) 对寻找地下水及各种工程建筑设计等有重要 指导意义。 (2) 是容易风化侵蚀的地方,为球形风化提供条 件,同时可形成深厚的风化壳。
2021/7/13
92
2021/7/13
93
玄武岩柱状节理
岩层:由两个平行的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
的岩性相同或近似的层状岩石。岩源自变形的三个阶段(1)弹性变形
(2)柔性变形
褶皱
(3)断裂变形
断裂
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
(1)与构造力作用的大小、方向、久暂和性质
有关;
(2)岩石的物理性质对构造变动的发育可发生
深刻的影响;
(3)围岩、温度、溶液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2021/7/13
构造运动——指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 变位的机械运动。
构造变动——指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的永久性变形。 如褶皱变动、断裂变动。构造运动常和地壳运动混称,只 不过构造运动包括整个岩石圈,但从研究意义上说,我们 现今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也只是在地壳的深度范围内。
构造运动是长期而缓慢的,但却是所有的地质作用的
2021/7/13
45
印震澳央板与块板块
亚欧板块
赤道
2021/7/13
震央
46
印尼地震引发的海啸1
印度沿海 2021/7/13
47
印尼地震引发的海啸2
印202度1/7/13MADRAS海滩
48
印尼地震引发的海啸3
印202度1/7/13沿海的死难者
49
印尼地震引发的海啸4
泰国普吉岛街道 2021/7/13
贺兰山
东方金字塔
党项人的西夏王陵
第一节 地壳运动
大家已有了岩石的概念:岩浆、沉积岩、变质岩,它 们是不同的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应地下 形成,地表看不见。但现在大量突出地表,甚至形成高山, 如五台山等由侵入岩或其变质岩组成;沉积岩,原始应水 平沉积,地表大量倾斜、弯曲、断开。这些说明地壳上岩 石发生运动,发生机械运动。 一、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地壳的机械运动。
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形成的。
32
唐山黑白照片
1976.07.28.凌晨,河北省唐山市发生7.8级大地震, 整个城市被夷为一片废墟,死亡24万人,伤84万。
唐山1976
唐山1976a
2021/7/13
35
唐山1976b
2021/7/13
36
唐山1976c
2021/7/13
37
唐山
2021/7/13
38
地震形成的地裂
走向可以有两个方向表示,岩层的倾向只能有 一个方向,且走向和倾向永远是垂直的。
2021/7/13
58
2021/7/13
59
2 、分类 : 根据产状要素,地壳中的岩层可以有三种产状:
(1)水平岩层: 岩层与水平面平行,倾角等于 零;如方山。
(2)倾斜岩层: 岩层与水平面斜交; 单面山:(背斜的一翼)倾角《 30。 ,构造
单斜岩层
中 岳 ﹃ 河 南 嵩 山 ﹄
单面山,台湾东海岸
逆
五老峰
向
顺向坡
坡
含鄱口
直立岩层
澳洲 Uluru 岩,在四亿年前发生褶皱和 断裂,一亿年前出露,倾角最大 > 85°
2021/7/13
67
2021/7/13
68
第三节 褶皱构造
层状岩石呈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而未失去其连续 完整的构造。
2 、 追态法 平行岩层走向观察,进一步探明褶曲延伸方向, 构造变化特征。如岩层的倾向,倾角等,确定褶 曲的形态和类型。
2021/7/13
89
2021/7/13
90
第四节 断裂构造
岩石受力发生变形,最后使岩层的连续性遭
到破坏,发生断裂,形成断裂构造。根据两侧岩 体是否有明显的位移,分为节理和断层。 一、节理——岩石的裂隙
2021/7/13
55
各种应力在应变椭球体中的分布情况
AB方向为张应力最大的方向 CD方向为压应力最大的方向 EF、EF方向为最大剪切应力方向
AB面为承受最大压应力的变形面 CD面为承受最大张应力的变形面 EF、EF面为承受最大剪切应力的变形面
2021/7/13
56
第二节 岩层产状
2、岩层变形的阶段和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
2021/7/13
69
2021/7/13
70
褶皱1
褶皱2
2021/7/13
73
向斜与背斜和地表形态
2021/7/13
74
第三节 褶皱构造
三、褶曲类型:
一般依据褶皱枢纽和轴面产状来确定褶皱的类型。 1.直立褶皱——褶皱轴面直立,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 角大致相等。故又称为褶皱。 2.倾斜褶皱——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 但倾角不等。又称为不对称褶皱。 3.倒转褶皱——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向同-方向 倾斜,即一翼正常,一翼倒转。 4.倾伏褶皱——当褶皱的枢纽呈倾斜状态时,两翼岩 层在倾伏端发生弧形合围,背斜的尖端指向倾伏方向,向 斜的开口指倾伏方向。
2021/7/13
1
2021/7/13
2
喜马拉雅山
珠穆朗玛峰
阿尔卑斯山
安第斯山
亚马孙平原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武夷山
丹霞地貌
赤壁
湖北
五彩湾
火焰山
新疆吐鲁番
大峡谷
死海
东非大裂谷的北端, 低于海平面约416米。
贝加尔湖
深达 1620m, 世界第一深。
莱茵河
天山
太行山
太行山麓
一、褶曲:褶皱的基本单位,岩层的一个弯曲, 弯曲的基本形态是:
(1)背斜:褶曲的核部是老的岩层,两侧依次出 现新的岩层;
(2)向斜:与背斜相反。 二、褶曲要素:
1、核:中心部分的岩层 2、翼:两侧的岩层 3、轴面:褶曲两翼的近似对称面,即把褶曲平 分为两半的一个假想面。 4、枢纽:褶曲岩层中同一层面最大弯曲点的连 线,也是褶皱中同一层面与轴面的相交线。
背 斜 谷
直 立 褶 曲
罗布泊
仙人洞
庐 山
倾伏褶曲
倒转褶曲
台湾
穹 隆 山 地
海拔1296m
第三节 褶皱构造
五、褶皱构造的野外认识 首先判断褶曲的存在,再确定是背斜还是向
斜,最后定褶曲的形态特征。 1 、 穿越法 垂直岩层走向观察,若同年代的岩层作对称式
重复排列,则判定有褶曲存在。当核部地层较新 则为向斜,反之则为背斜。
△1964年,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9.2级;
△1957年,阿拉斯加安德烈亚诺夫群岛, 9.1级;
△1952年,俄罗斯堪察加半岛,9.0级;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9.0级, 海啸波高 11 ~ 17米,>22.7万人死亡。
2021/7/13
29
中国地震的分布
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之间,是 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主要分布区如下:
(二)地震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带:环太平洋 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
(三)地震的危害与预防: 地震仪:记录和测量地震的仪器。最早是我国东汉
张衡于公元132年发明的侯风地动仪。
2021/7/13
28
▲1900年以来发生的最强烈地震
△1960年5月22日,智利,9 . 5 级(为有史 以来记录到的最大震级, 引发的海啸高达 30余米,1万余人丧生);
四、褶皱地貌 1、背斜山和向斜谷 2、背斜谷和向斜山 3、穹隆构造和构造盆地
2021/7/13
76
直立褶皱 倾斜褶皱 倒转褶皱 平卧褶皱
2021/7/13
77
2021/7/13
78
2021/7/13
79
2021/7/13
80
顺地貌——背斜山
背斜构造
顺地貌——向斜谷
庐山王家坡
向斜山
逆地貌
1、应力、应力场、应变椭球体
变形物体所受的力,分为两种,外力和内力。外力是指
施加于物体的力;内力是指物体受外力作用,内部产生与外 力相抗衡的力。
在物体内任一截面上单位面积的内力,称为应力;在地 壳内岩石中的应力,称为地应力(也称为构造应力)。构造应 力分布的空间称为构造应力场,简称应力场。
为了说明构造应力场,即构造应力的空间分布规律,通 常采用“应变椭球体”来作几何现象的解释。如果把三维空 间的应变椭球体简化为“应变椭圆”,则可从平面上看出岩 石受力时的应力场情况。
①台湾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云南中、西部,川西,藏 东南等地; ③西北地区:甘肃河西走廊,宁夏六盘 山一带,天山南北麓等地; ④华北地区:渭河、汾河河谷,京津唐 地区,河北平原,鲁中至渤海周围等地; ⑤东南沿海地区。
智利大地震1
19620021年/7/135月22日
31
智利大地震2
19620021年/7/135月22日
地震形成的地陷
2002502.11/7/113.29,江西
40
日本地震导致桥梁断裂
日本北海道8级地震 2003.09.26.
日本 北海 道地 震形 成1.3 米的 海啸
地震引发的海啸
2021/7/13
地震海啸巨浪可高 达 10—50m,甚至 上百米。
44
印度洋大海啸,2004.12.26.
2021/7/13
23
2021/7/13
24
海退 海进
2021/7/13
25
水平运动
变形:挤压 拉张 剪切
2021/7/13
26
变位:挤压 拉张 剪切
2021/7/13
27
地震
(一)地震现象: 1、几个概念: (1)震源: (2)震中: (3)震源深度: (4)震中距: 2、衡量地震指标有: (1)震级:反映地震能量大小。 (2)烈度:反映地面破坏程度。
坡长而缓,剥蚀坡短而陡。如庐山的五老峰。 猪脊岭:倾角 》30。,且倾角一致。如庐山
的含鄱岭。 如果岩层的倾斜由陡至缓地逐渐变化,则在
地形上依次出现从猪脊岭、单面山逐渐过渡为方 山或台地的地形。
(3)直立岩层: 岩层与水平面垂直,是强烈的 构造变形的结果。
2021/7/13
60
方山
桌山
南非开普敦
50
印尼地震引发的海啸5
泰202国1/7/13普吉岛的伤者
51
印尼地震引发的海啸6
印2021尼/7/13亚齐省司马威市
52
日本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
2021/7/13
54
第二节 岩层产状
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地壳中岩石受到各种应 力作用就会发生变形,形成各种构造如褶皱、断裂、 节理等。岩石中这种构造叫地质构造。 一、岩层变形
57
第二节 岩层产状
二、岩层产状 1 、岩层产状要素: 岩层的产状是岩层的空间位置及其排列状况,
用走向,倾向和倾角来描述,这三项称为岩层的产 状三要素。
(1)走向:岩层在地面上延伸的方向。 (2)倾向:岩层层面上与走向线垂直,并顺层 面向下的一条线叫倾向线,倾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 影所指的方向为倾向。 (3)倾角:倾向线和它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
2021/7/13
91
第四节 断裂构造
(3)构造节理:构造运动场引起的,分布广泛。根 据力学性质不同可分为张节理和剪切节理。
张节理:受张应力产生的。具张开的裂口,节 理面粗糙不平,没有擦痕,呈“反S形”,延伸一 般不太远,发育疏松,间距较大,发生于脆性岩石 中,绕过砾岩中的砾石。
剪切节理::又名扭节理,是受切应力产生的。
2021/7/13
75
第三节 褶皱构造
5.穹隆构造——是一个外形较圆的隆起构造,核部为 老地层,四周为新地层,有中心向四周倾斜。
6.构造盆地——是一个外形较圆的拗陷,核部为新地 层,四周为老地层,由四周向中心倾斜。
7.复式褶皱——是由多级褶皱组成的巨大的背斜或巨 大的向斜。各次级褶皱与总体褶皱常有一定的几何关系。 是长期多次构造运动的产物。
2021/7/13
94
2021/7/13
节 理 地 貌
95
2021/7/13
羽 状 张 节 理
96
玄 武 岩 柱 状 节 理
浙江
猴子观海 花岗岩节理
张 家 界 砂岩节理
石 灰 岩 节 理
主要因素,它不但决定了内力地质作用的强度和方式,而 且还直接影响了外力地质作用的方式,控制了地表形态的 演化和发展。
2021/7/13
22
第一节 地壳运动
二、运动方式
1.水平运动——是地壳(岩石圈)块体沿水平方向移动。 也称为“造山”运动。
有三种基本形式: ①相邻块体分离(张开) ②相邻块体相向聚会(挤压) ③相邻块体剪切、错开(平移) 2.垂直运动(升降运动)——地壳(岩石圈)相邻块体 或同一块体的不同部位作差异性上升或下降为盆地或平原。 又称为造陆运动。 3.同一地区构造运动的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 某一时期以水平运动为主,另一时期则以垂直运动为主, 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常常兼而有之。
具紧闭的裂口,节理面光滑而平坦,延伸较远,发 育密集,切穿砾岩中的砾石。呈“X”形。 2、研究节理的意义 (1) 对寻找地下水及各种工程建筑设计等有重要 指导意义。 (2) 是容易风化侵蚀的地方,为球形风化提供条 件,同时可形成深厚的风化壳。
2021/7/13
92
2021/7/13
93
玄武岩柱状节理
岩层:由两个平行的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
的岩性相同或近似的层状岩石。岩源自变形的三个阶段(1)弹性变形
(2)柔性变形
褶皱
(3)断裂变形
断裂
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
(1)与构造力作用的大小、方向、久暂和性质
有关;
(2)岩石的物理性质对构造变动的发育可发生
深刻的影响;
(3)围岩、温度、溶液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2021/7/13
构造运动——指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 变位的机械运动。
构造变动——指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的永久性变形。 如褶皱变动、断裂变动。构造运动常和地壳运动混称,只 不过构造运动包括整个岩石圈,但从研究意义上说,我们 现今研究的内容和深度也只是在地壳的深度范围内。
构造运动是长期而缓慢的,但却是所有的地质作用的
2021/7/13
45
印震澳央板与块板块
亚欧板块
赤道
2021/7/13
震央
46
印尼地震引发的海啸1
印度沿海 2021/7/13
47
印尼地震引发的海啸2
印202度1/7/13MADRAS海滩
48
印尼地震引发的海啸3
印202度1/7/13沿海的死难者
49
印尼地震引发的海啸4
泰国普吉岛街道 2021/7/13
贺兰山
东方金字塔
党项人的西夏王陵
第一节 地壳运动
大家已有了岩石的概念:岩浆、沉积岩、变质岩,它 们是不同的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应地下 形成,地表看不见。但现在大量突出地表,甚至形成高山, 如五台山等由侵入岩或其变质岩组成;沉积岩,原始应水 平沉积,地表大量倾斜、弯曲、断开。这些说明地壳上岩 石发生运动,发生机械运动。 一、地壳运动(构造运动)——地壳的机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