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专题二 获得教养的途径导学案(无答案)苏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获得教养的途径》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通过探讨了解读书的方法,学生了解人获得教养的途径,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提高自身修养。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会“如何研读世界文学”,了解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方法。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思路,品味文章的语言。
【知识链接】
了解作者
赫尔曼•黑塞(1877~1962),德国作家。
1904年,黑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作品洋溢着对童年和乡土的思念之情,充满对大自然和人类的爱,同时也表现了青年人的精神苦闷与追求。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创作了长篇《克努尔普》《德米尔》《荒原狼》等。
《荒原狼》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
20世纪30年代后期,法西斯在德国猖獗,黑塞陷入怀疑的绝望之中,他的《东方之行》正是这一时期追求与探索的结晶。
1946年作品《荒原狼》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他那些灵思盎然的作品——它们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深刻的洞见,一方面象征古典的人道理想与高尚的风格。
”
赫尔曼• 黑塞的中国情结
黑塞从青年时代开始,就对东方哲理情有独钟,《易经》、《老子》、《道德经》等让他意乱情迷。
黑塞一生致力于东方或中国研究。
【学习过程】
一、给加点字注音
狭隘(ài)跋涉(bá shè)沉溺(nì)慰藉(jiè)戕(qiānɡ)害
麻痹(bì)恢(huī)宏消遣(qiǎn)时髦(máo)符箓(lù)
二、自学质疑,课堂展示
1.理清本文的结构。
(划分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1-5) 指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阅读经典作品;
第二部分:(6-7) 进一步分析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
2.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作者在具体论述过程中,首先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修养”。
进而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通过阅读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获得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逐渐熟悉并掌握大师们的思想成果。
在此基础上,从第六段开始,进一步阐述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
最后,以个人的阅读体验为例,说明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
三、合作、探究下列题目。
1.什么是真正的教养?(真正修养达到的是精神、心灵层面的意义。
即强调精神和心灵的自我完善;找到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大无畏的精神迎接未来。
)
2. 作者认为应该带着怎样的态度去阅读才能获得教养?
3.作者为什么强调作品要精读?
作者以自己的阅读体验为例,认为经典作品有持久的魅力,重复阅读,可以不断地有所感悟,有所发现,越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而这种感悟的过程,正是获得教养的途径。
四、品味语言,体会下列语句的含义。
1.对思想家或作家的每一部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
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
2.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
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
读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3.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