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练02 人文地理100题-2021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必杀800题必杀题型一(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必杀 800 题
专练 02 人文地理 100 题
1.疫情爆发后,诸多行业能够迅速转型加入口罩生产行列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间关联度高B.生产技术成熟
C.国际市场需求大D.劳动力成本低
2.3 月4 日中国口罩产量产能和产量已双双过亿,这将迅速提高我国
A.抗击疫情能力B.工业化水平
C.交通运输能力D.科技研发水平
3.受疫情防控影响,最有可能得到发展的行业是
A.餐饮行业B.影视行业
C.房地产业D.互联网业
【答案】1.B 2.A 3.D
【解析】【分析】1.疫情爆发后,诸多行业能够迅速转型加入口罩生产行列,主要原因在于口罩生产技术成熟,行业准入门槛较低,而与劳动力成本低关系不大,B 正确,D 错;转型加入口罩生产的企业包括石化、家电、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制造、服装、母婴等诸多行业,这些行业与口罩生产行业的关联度并不高,且疫情爆发后,其生产的口罩主要供给国内市场,AC 错。

故选B。

2.口罩属于抗击疫情的重要物资,其产能大大提高,这将迅速提高我国抗击疫情的能力,A 正确;与提高我国工业化水平和提高交通运输能力关系不大,BC 错;口罩生产的技术水平低,不会提高我国的科技研发能力,D 错。

故选A。

3.受疫情防控的影响,大部分人居家隔离,餐饮、影视以及房地产行业均会受到明显的冲击,而互联网行业最有可能得到发展,故选D。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腊月廿九之前迁徙指数波动上升B.去年该时间段的迁徙指数均大于今年
C.腊月廿九之后迁徙指数持续下降D.正月初二以后迁出人口规模比去年少
5.以下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腊月廿九前后迁出规模大——传统文化
B.正月迁出规模多小于去年——经济差异
C.2 月下旬较前期迁出指数高——国家政策
D.北京的热门迁出地是廊坊市——资源开发
【答案】4.D 5.A
【解析】【分析】4.读图可知,腊月廿九之前迁徙指数变化平稳,并未出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之后迁移指
数并未“持续”下降,AC 错;去年迁徙指数在腊月初七至腊月十七期间小于今年,B 错;正月初二以后迁
徙指数小于去年,由于迁徙指数反映迁入或迁出人口规模,而该时间段应反映北京人口迁出规模,因此迁出
人口规模比去年少,D 正确,故选 D 。

5.腊月
廿九前后迁出规模大,主要是回家团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A 正确;正月迁出规模多小于去年,主要是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而不是经济差异(经济差异不大),B 错;2 月下旬较前期迁出指数高与国家政策
关系不大,C 错;北京的热门迁出地是廊坊市,其原因并不是资源开发,而是空间距离较近,D 错。

故选A。

6.深圳常住人口中
A.户籍人口数量大于非户籍人口数量
B.非户籍人口增量逐年增长
C.近几年户籍人口数量增速较大
D.2017 年末户籍人口不足430 万
7.深圳实施“秒批”政策有利于
A.缓解严重的老龄化程度B.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C.减轻交通、住房等压力D.减少非户籍人口数量
【答案】6.C 7.B
【解析】【分析】6.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深圳非户籍人口数量(常住人口数量—户籍人口数量)远大于户籍人口数量,A 错;由表可知,非户籍人口增量并非逐年增长,B 错;总人口中非户籍人口数量远大于户籍人口数量,说明以前非户籍人口数量增速较大,近几年户籍人口增量大于非户籍人口增量,说明近几年户籍人口数量增速较大,C 对;2018 年末户籍人口454.70 万人,增加了19.98 万人,两者一减即2017 年末的户籍人口约为434.72 万人,D 错。

7.根据材料可知,深圳实施“秒批”政策主要是为了吸引高学历人才(普通高校毕业生),这有利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B 对。

8.2018~2050 年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最小的是
A.中国B.巴西C.韩国D.俄罗斯
9.各国人口年龄中位数
A.与经济发达程度呈正相关
B.随时间推移呈不断上升趋势
C.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老龄化程度
D.到 2050 年时中国和印度差异最大
10.应对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的合理措施有
①发展人工智能,开发陪护型机器人
②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③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服务制度
④鼓励国内人口迁移
⑤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答案】8.D 9.C 10.B
【解析】【分析】8.由图示信息可知,2018~2050 年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最小的是俄罗斯,大约变化1~2 岁。

故选D。

9.美国经济发达,但年龄中位数低于中国、巴西等国家,故各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与经济发达程度没有直接关系,A 错误;乌干达年龄中位数在2018 年比1980 年小,故随时间推移呈不断上升趋势不适合所有国家,
B 错误;年龄中位数可以反映人口年龄结构,故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老龄化程度,
C 正确;2018 年中国和印度的年龄中位数差异已经最大,
D 错误。

故选C 。

10.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快速变大趋势反映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亟需解决养老问题,措施有发展人工智能,开发陪护型机器人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服务制度,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故选B。

【点睛】
年龄中位数的数值变大,说明老年人口比重变大,青少年儿童比重变小。

11.流动老人
A.主要来源于西部地区B.全部流入经济发达省份
C.以远距离人口流动为主D.河南流出老人去向分散
12.进藏流动老人以四川人为主的主要原因是
A.川藏位置相邻B.四川经济发达
C.国家政策支持D.川藏习俗相似
【答案】11.D 12.A
【解析】【分析】11.读表可知,流动老人的主要来源为中部地区省份,A 错;流入省份包括西藏,并非全部流入经济发达省份,B 错;流动老人以近距离流动为主,C 错;表格中的流入省份中,除辽宁外,其他省份的老年人来源地均有河南省,表明河南省流出老人去向分散,D 正确,故选D。

12.流入西藏的老人中,四川省占30%以上,主要原因在于西藏和四川在空间位置上相邻,A 正确;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一般,且如果四川经济发达,则就业岗位多,大多数青年人会留在四川,则进藏老人会减少(我国老人多因家庭因素前往子女所在城市居住),B 逻辑不符;国家政策以及习俗不是主要原因。

故选A。

【点睛】
第(2)小题中,老年人流入西藏,原因可能是子女在西藏工作,但这也并不能表明西藏经济发展水平高,而是四川人口数量大,经济发展水平一般,就业压力大,部分青年人前往就业压力较小,且空间距离较近的西藏工作。

13.中国家庭发展能力协调度最高的年份是
A.1978 年B.2000 年C.2008 年D.2016 年
14.中国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指数变化趋势带来的影响是
A.新出生人口数增多B.家庭赡养压力减小
C.代际更替可能失衡D.初婚初育年龄推迟
15.提高中国家庭发展能力协调度的最主要措施是
A.放宽人口生育政策B.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C.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D.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
【答案】13.B 14.C 15.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家庭发展能力协调度及判图能力
13.本题考查中国家庭发展能力协调度及判图能力。

读图可知,2000 年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和家庭生活发展能力指数大致相等,中国家庭发展能力协调度最高。

故 B 选项正确。

14.本题考查中国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指数变化趋势带来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1978~2016 年中国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指数大致呈下降趋势,新出生人口数不可能一直增多;家庭青壮年人口数量减少,老年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家庭赡养压力增大;初婚初育年龄推迟是造成中国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指数变化的原因之一,不属于影响;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指数下降,人口出生率降低,代际更替可能失衡。

故C 选项正确。

15.本题考查提高中国家庭发展协调度,读图可知,制约中国家庭发展能力协调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指数低,因此提高中国家庭发展能力协调度的关键是提高中国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

放宽人口生育政策有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可有效提高中国家庭人口再生产能力。

故A 选项正确。

得杭州、武汉等二线城市陆续出台各种政策展开"抢人大战”。

下图为 2017 年至2019 年春节前十天,一线
城市北上广深迁入人流占迁入迁出人流总和的比例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我国流动人口规模下降及杭州、武汉等城市出台“抢人大战”政策说明
A.三四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己趋完善B.二线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已超一线
C.二线城市的老龄化问题已很严重D.一线城市对人才的需求依然强健
17.据图中人口流入比例特点推断北上广深四城市春节期间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是A.加大城市服务压力B.提高城市生活成本
C.激活城市春节市场D.造成城市交通拥堵
【答案】16.D 17.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

16.由于近几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的机会减少,农村外出劳动力被迫回流,流动人口规模下降,与三四线城市基础设施完善无多大关系;目前一线城市发展速度仍然强劲;二线城市“抢人大战”主要是由抢劳动力转为抢人才,与老龄化关系不大;二线城市“抢人才”说明一二线城市对人才的需求都依然强健,故选项 D 正确。

故选D。

17.从材料可以看出,北上广深在春节期间仍然以人口流出为主,加之节假日期间可能使得北上广深大城市的大量基层服务人员返乡或外出,从而导致城市服务压力加大;会使春节期间生活消费支出有所增加,但城市生活成本与往年相比变化不会因此而提高;激活城市春节市场是有利影响;大量人口流出,而极少量人口流入,几乎不会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故选项A 正确。

故选A。

18.据图判断下列城市中人才最容易外流的是
A.大连B.福州C.长沙D.武汉
19.下列城市与该市实现协调持续发展的措施,对应最合理的是
A.上海——吸引年轻人就地工作B.西安——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
C.重庆——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D.昆明——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答案】18.C 19.A
【解析】【分析】18.根据材料可知,序号越大,相关指数表现越好,反之,序号越小,相关指数越差,区域发展不协调。

选项中,长沙的横纵坐标数值均较低,发展不协调,容易导致人才的外流,故选C。

19.城市与该市实现协调持续发展的措施应因地制宜,上海吸引年轻人就地工作可以让城市保持活力,A 合适;西安教育程度已经比较高了,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的发展措施不是最迫切解决的问题,B 错;重庆本来人就不多,鼓励劳动力外出务工会对当地发展不利,C错;昆明的发展势头正好,人口年龄结构较为合理,
D 错。

据此分析选A。

20.影响图示省区半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因素主要是
A.户籍制度B.城市化速度
C.产业结构D.经济发展水平
21.图中辽宁、四川、新疆等省区半城市化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深居内陆,气候恶劣B.开发历史悠久,自然资源匮乏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
22.广东、浙江、福建等省区的半城市化率高,有利于
A.优化农村产业结构B.提高农民福利待遇
C.促进城市经济发展D.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答案】20.A 21.D 22.C
【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察半城市化的产生、影响因素和相关影响。

20.根据材料可知,半城市化的人口本质是没有城市户口、户口在农村、而生活在城市的农民,这是我国严格的户籍制度导致的。

城市化速度、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半城市化的进程,但不是现象产生的因素。

排除B、C、D。

故正确答案选择A。

21.读图可知,辽宁、四川、新疆三省区半城市化率较低,反馈出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较少。

导致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三省区的城市经济发展缓慢,就业机会较少,对农民吸引力较弱。

辽宁也不属于内陆省份,交通较为便捷,三省区自然资源都较为丰富,A、B、C 选项措辞就有误。

故正确答案选择D。

22.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得出,进城务工的农民对农村的产业结构影响不大,A 错;进城务工的农民由于没有城市户籍,很难与城市市民享受一样的福利待遇,B 错;进城农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有
利于城市经济发展,C 正确;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导致城市的人居环境变差,D 错。

故正确答案选择C。

【点睛】
半城市化现象产生的因素:户籍制度;历史渊源;土地性质;社会福利。

23.核心城市吸引跨国机构进驻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较便利B.地租和劳动力价格低
C.人口密度大D.信息和服务体系完善
24.跨国机构对其进驻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B.加快城市的全球化进程
C.优化城市的能源消费结构D.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状况
【答案】23.D 24.B
【解析】【分析】23.读图可知,核心城市主要为华盛顿、纽约、伦敦、巴黎、日内瓦、布鲁塞尔等,这些城市信息和服务体系完善、在国际上占重要地位,有利于跨国机构跨国运作。

地租、劳动力价格、人口密度对跨国机构布局影响较小;交通便利有利于跨国机构运作,但不是其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故选D。

24.跨国机构可以增加进驻城市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城市交流的机会,加快其全球化进程。

故选B。

25.“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
A.限制了城市人口密度B.限制了城市等级
C.限制了城市面积D.限制了城市服务范围
26.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
A.保护城市边缘农田B.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C.提高城市化水平D.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27.波特兰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
A.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密度B.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
C.大力推动郊区城市化D.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
【答案】25.C 26.A 27.B
【解析】【分析】25.据材料:美国“精明增长”的先锋城市——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说明“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城市面积。

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城市人口垂直方向上密度增大,所以城市人口密度没有减少,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不受城市面积的影响。

综上所述,故选 C。

26.“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限制城市面积的扩大,农业用地不会被城市大量挤占,因此可保护城市边缘农田,A 正确;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但不能解决,B 错误;“精明增长”主要是针对城市无限制低密度向外扩张的问题,对提高城市化水平和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作用不大,D 错误。

综上所述,故选 A。

27.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和经济水平都比美国低,不宜盲目提高城市建筑密度,A 错误;老城区、棚户区属于
城市的一部分,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和可建设性,应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以代替城市的低效扩张,从而合理
控制城市规模,B 正确;波特兰城市规划建设的核心时控制城区的扩张,合理、高效的利用土地,而不是推广郊区城市化和建设卫星城,C、D 错误。

综上所述,故选 B。

【点睛】
城市化的本质: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

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

第四,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第五,城市化过程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28.韩国将行政首都迁至世宗市的主要原因是首尔市
A.位置偏僻,对内沟通不便B.职能众多,城市负荷过重
C.历史悠久,资源消耗严重D.面积狭小,不易扩大规模
29.世宗市成为行政首都最有利的条件是
A.基础设施完善B.文化底蕴深厚C.气候温和湿润D.土地资源丰富
30.此次迁都可能导致
A.首尔市将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B.首尔市城郊农业快速发展
C.世宗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变化D.世宗市人居环境迅速恶化
【答案】28.B 29.D 30.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8.韩国将行政首都迁至世宗市的主要原因是首尔市职能众多,城市负荷过重,为了减轻城市负担,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减少城市病,因此进行监督,跟交通、位置以及历史悠久和资源的损耗无关。

故选B。

29.由材料可知,世宗市经济落后,人口稀少,所以世宗市成为行政首都,最有利的条件是土地资源丰富。

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同时气候以及文化都与其他地区相差不大。

故选D。

30.世宗市原先经济落后,人烟稀少,变成行政中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政策优惠又会带动人口的流动或者迁移青壮年劳动力来此就业,所以此次迁都可能导致世宗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变化。

首尔市城郊农业不一定快速发展;世宗市人居环境应当是改善而不是恶化;看不出来首尔市将会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故选C。

31.图中表示物流业分布密度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
C.③D.④
32.在该区域内空间布局最灵活的产业是
A.①B.②
C.③D.④
33.该区域的制造业最可能是
A.电力工业B.生物制药业C.钢铁工业D.玩具制造业
【答案】31.D 32.A 33.B
【解析】【分析】31.物流业要求交通便利,应在距机场近的范围内密度最大,距机场远,交通条件差,密度小。

图中表示物流业分布密度变化的曲线是④,在机场附近密度最大,D 对。

32.商业服务业包括咨询、广告、中介等,需要广泛分布到各处,布局最灵活。

该区域内空间布局最灵活的产业是①,距机场远近对密度影响不大,A 对。

其它受机场距离影响较大,布局不够灵活。

故选 A。

33.该区域的制造业需要靠近飞机场,说明产品需要进行航空运输。

产品特点是轻薄短小,附加值高,最可能是生物制药业,B 对。

电力工业产品不需要空运,A 错。

钢铁工业是笨重产品,不适宜空运,C 错。

玩具制造业体积较大,附加值低,不宜空运,D 错。

故选 B。

34.从图中可以看出
A.通勤距离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B.通勤距离远的区域多为工业区
C.二环以内通勤距离近,交通拥堵少D.五、六环之间出现少量就业集中区
35.图中数据可以用来指导
A.布局城市商务中心B.完善城市交通网络
C.确定人口合理容量D.调整城市经济结构
【答案】34.D 35.B
【解析】【分析】34.由图可得,通勤距离由城市外围向内减少,而人口密度未体现,所以A 选项错误。

通勤距离较远的地区多为城市边缘地区,但不一定都是工业区,说法不完整,B 选项错误。

通勤距离相对边缘地区近,不代表交通拥堵一定少,C 选项错误。

五、六环之间通勤距离大多较近,代表人口上下班、上下学的出行较多,出现少量就业集中区说法正确,D 选项正确。

故选D。

35.人们的通勤距离主要反映人们出行的交通需求,可以很好地用于指导完善城市交通网络,而对布局城市商务中心,确定人口合理容量及调整城市经济结构作用不大,所以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2019 年初,浙江乌镇谭家湾“云上农业”试验场正式启动建设。

该试验场在土壤中铺设三层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占地约700 亩,分28 个网格来展现不同的种植场景。

建成之后,该试验场可以与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场景实现云端互联。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6.农业文明时期谭家湾靠天吃到的“饭”最可能是
A.高粱B.水稻C.玉米D.小麦
37.谭家湾“云上农业”试验场受云技术影响最大的是
A.地形坡度B.作物种类C.土壤湿度D.种植面积
38.“云上农业”试验场与世界各地的农业生产场景实现云端互联后,浙江最希望得到的数据为A.日本茶树病虫害防治数据B.美国小麦带灌溉数据
C.巴西咖啡种植园施肥数据D.阿根廷肉牛吃草量数据
【答案】36.B 37.C 38.A
【解析】【分析】36.由材料可知,谭家湾位于浙江省(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适宜水稻生长,农业文明时期,当地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故靠天吃到的“饭”最可能是水稻。

故选B。

37.根据材料可知,该试验场在土壤中铺设三层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可以实时了解土壤湿度,便于及时浇水。

目前的技术并不能随时调整地形坡度;作物种类、种植面积主要受市场需求影响。

故选C。

38.浙江省最希望得到其农业生产可以广泛借鉴的相关数据。

浙江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典型农作物有水稻、茶树等,因此日本茶树病虫害防治数据应是浙江省最希望得到的数据。

美国的小麦带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巴西咖啡种植属于热带种植园农业,阿根廷的肉牛养殖属于大牧场放牧业,这些数据对浙江省的借鉴意义不大。

故选A。

A.西藏B.甘肃C.内蒙古D.广西
40.软儿梨的“出走”主要得益于
A.消费水平的提高B.网络信息的通达C.保鲜技术的改进D.高铁建设的推进
【答案】39.B 40.C
【解析】【分析】39.根据材料可知,软儿梨需在冬季反复冻融,故主产区冬季气温变化较为剧烈。

甘肃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大,寒潮来临时,气温较低,能使软儿梨冻结;寒潮过后,天气晴朗,太阳辐射较强,气温升高,能使软儿梨融化;寒潮多次侵袭,使得软儿梨在反复冻融的过程中糖化。

西藏地势高峻,冬季严寒,能使软儿梨冻结,但难以使其融化;内蒙古降水少,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广西冬季气温较高。

故选B。

40.由材料可知,软儿梨“浆液充盈,软糯如泥”,气温较高时会化成水,因此在运输的过程中易腐烂变质。

随着保鲜技术的改进,如冷藏和真空包装技术,软儿梨保鲜时间延长,使得软儿梨能够运输到全国各地。

故选C。

41.图示白桦林的优质汁液采集期在
A.3 月~4 月B.6 月~7 月
C.9 月~10 月D.12 月~1 月
42.影响白桦汁采集区分布的主要条件
A.气候寒冷B.地形平坦
C.劳动力丰富D.交通便利
【答案】41.A 42.D
【解析】【分析】41.读图可知,白桦树早已落叶,地面有积雪,排除BC;图示地区位于东北地区,12 月~1 月气候严寒,地面积雪较厚,且该时节采集白桦汁会妨碍树木正常生长,D 错;相比而言,3 月~4 月气温回升,正是白桦树返青灌浆时节,白桦汁较多,且采集不会妨碍树木生长,故选A。

42.根据材料可知,白桦汁采集期短,且汁液保质期短,极易变质,因此采集的白桦汁需要及时加工或销往市场,交通的便利程度影响了白桦汁的运输效率和时间,D 正确;其他选项均不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故选D。

A.农村土地流转B.市场需求改变
C.城乡统筹发展D.引进种果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