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二轮复习课件高考倒计时第9天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倒计时 第9天
1.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七) 农业生产
(2)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 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 的方式、水平、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 因素,图析如下:
2.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其主要 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 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 ()
解析:第1题,④处等高线明显比②处稠密,所以④处河段流速 快;乙村位于河流交汇处,发展潜力大;东南地区夏季主要受东 南季风影响,③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于位于迎风坡的①地;河流 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故流向东北。选A。第2题,由图例可 知山顶海拔为800~900 m,甲村海拔为200~300 m,故两者的 相对高度范围是500~700 m,最大不可能是700 m,所以只能选 690 m。选B。 答案:1.A 2.B
A.可以降低风能利用率 B.可以使电力输出更平稳
C.可以降低建设成本
D.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解析:第3题,结合图中武川县位置可判断,当时武川县城是我国 与北方其他国家(今蒙古、俄罗斯等)进行贸易的必经之路,因此 当时影响武川县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交通。第4题,冬春季节, “白道”是我国冷空气南下的主要通道之一,武川县扼守“白 道”,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该地风能资源丰富,①正确;武 川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人口密度较小,便于风电 开发,②正确;打造风电能源产业,可转变以农牧业为主的经济 增长方式,但并不能转变农业种植结构,③错误;打造风电能源 产业能够改善呼和浩特的能源结构,④正确。第5题,单独的风能 或太阳能发电系统很难保证稳定的电力输出,风能和太阳能具有 很强的互补性,蓄储一体可以使电力输出更可靠平稳;引进光伏 发电,会增加建设成本;将多余的能量进行存储,可以提高风能 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答案:3.D 4.D 5.B
内蒙古武川县在打造清洁能源
产业方面率先迈出坚定的步伐。同
时,该县正在着力引进光伏发电,
形成“风光互补、蓄储一体”的清
洁能源体系,为呼和浩特打造“中国新能源之都”提供重要支
撑。如图为武川县位置示意图,图中“白道”是沟通阴山南北的
交通要道,历来是一条经商之路。读图回答3~5题。
3.武川县的好多村庄都是以过去投宿的商号命名的,如“福如
3.典型农业地域类型分析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①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②分析自然区位因素:夏季光热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水源。 ③不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 碱化等。 ④发展方向:节水农业、生态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 产品深加工;建立农林牧相结合的生产体系;增加科技投入。
11个选择题提速练(七) 如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1~2题。
1.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④河段的流速比②河段的快
B.将来乙村的发展规模比甲村的小
C.③地夏季降水量大于①地
D.河流干流流向西南
2.山顶与甲村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达
A.500 m
B.690 m
C.700 m
D.800 m
B.阿拉伯海
C.几内亚湾
D.白令海
11.夏季,我国上海从甲国进口一批矿产,走最近航线在海洋
航行的过程中
()
A.一路顺风顺流
B.先顺流后逆流
C.先逆流后顺流
D.一路逆风逆流
解析:第9题,由图中气候、河流、赤道及海陆分布相关信息, 可以判断该地为南美洲东部局部地区。洋流a穿过赤道,应为南 半球的南赤道暖流,因受陆地形状的影响而向西北方向流动。选 B。第10题,b位于南半球大西洋西岸,阿拉伯海位于北印度洋, 白令海位于北太平洋,距b海域远,因此难以先见到。b处洋流为 巴西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与南赤道暖流形成 中低纬环流,因此最有可能先见到漂流瓶的是几内亚湾。加勒比 海也位于大西洋,但漂流瓶顺着洋流到达加勒比海会比到达几内 亚湾经历更多的洋流。选C。第11题,甲国为委内瑞拉,走最近 航线到中国,从加勒比海出发,向西穿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 洋,在加勒比海顺着南赤道暖流和东北信风,在太平洋先顺着北 赤道暖流和东北信风,到达台湾东部海域时,顺着日本暖流和东 南季风到达上海港。选A。 答案:9.B 10.C 11.A
东”“福兴元”等。当时影响武川县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资源
D.交通
4.武川县打造风电能源产地势平坦开
阔,人口密度小 ③可以转变农业种植结构 ④可以改善呼
和浩特的能源结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武川县发展“风光互补、蓄储一体”的清洁能源体系( )
热点区域(七)——珠江三角洲地区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及图中的区域轮廓特征、地名信息可判 定图中区域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2.特征分析 (1)区位特征: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入__海__口__ 与 东南亚 地区隔海相望,临近港澳,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2)地形:该区位于珠江下游地区,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3)气候:该区属于 亚热带季风 气候,水热充足,夏秋季节受 _台__风__活动影响大。 (4)水文:河流众多,汛期长,年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该区曾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但随着城市化的 发展商品粮的生产地位大大下降,其拥有的传统生态农业“基塘” 生产结构也出现了明显变化,逐步转向为城市居民提供农副产品的 商品农业生产。 (2)工业生产线:该区为我国的轻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首 先承接了来自海外的产业转移,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该区面临着 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困境。 (3)城市发展线: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 典型地区,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走好区 域工业化、城市化道路是本区城市发展值得重点研究的议题之一。
(2)郊区农业 ①典型地区:上海市郊区农业。 ②分析区位 a.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 沃;水源充足。 b.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 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 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③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分布图,线条a、b为洋流,读图 完成9~11题。
9.洋流a的名称及流向分别是 A.巴西暖流 流向西北 C.加那利寒流 流向东南
() B.南赤道暖流 流向西北 D.北赤道暖流 流向西北
10.在b处海域放置一批带标志的漂流瓶,下列海域中,最有
可能先见到这些漂流瓶的是
()
A.加勒比海
酱油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品,用大豆、麦、麸皮等酿造而成。酱 油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大豆在我国已有五千多年的栽培历 史,黑龙江省为我国主要的大豆产区。如图为酱油生产流程图。据 此回答6~8题。
6.黑龙江省虽为我国主要大豆产区,但酱油生产厂家不多,
主要原因是
()
A.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
B.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基础薄弱
(5)大牧场放牧业 ①有利条件: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 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②阿根廷大牧场对我们的启示:培育优良畜种,加强病害研 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改善交通;畜牧方式改进(划区轮牧、 围栏放牧)。 (6)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①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一个优良的生态系统(废弃物的综合利 用、休耕地、提高土壤肥力,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 ②农民可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冬小麦忙闲与养羊错 开)。(社会效益) ③能灵活地调节生产规模,对市场适应性强。(经济效益)
(3)季风水田农业 ①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势低平,适合水 田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喜食稻米。不 利条件:水旱灾害频繁。 ②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机械 化程度低;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谷物农业 ①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②优势条件:优越的自然条件(气候温暖、降水较多、土壤 肥沃、地形平坦、灌溉水源丰富);地广人稀;水陆交通便利; 发达的工业;先进的农业技术。
C.纬度较高,光热条件差
D.交通设施落后,原料运输不便
7.某酱油企业总部设在佛山,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接近消费市场
B.气候干旱少雨
C.交通网络完善
D.土地租金低廉
8.影响甘肃省酱油厂布局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远离大豆产地
B.水资源较缺乏
C.消费市场狭小
D.太阳辐射较弱
解析:第6题,从酱油生产流程图可以看出,酱油生产必须经 过晒制发酵环节,而黑龙江省纬度较高,光热条件差,晒制发 酵条件差,不利于生产出优质酱油。第7题,沿海地区人口密 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酱油消费市场广阔。第8题,酱油酿 造需要经过挑选浸泡等用水量大的生产环节,甘肃省地处西北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较缺乏。 答案:6.C 7.A 8.B
1.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七) 农业生产
(2)社会经济因素、技术因素 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 的方式、水平、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定性 因素,图析如下:
2.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其主要 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 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
() ()
解析:第1题,④处等高线明显比②处稠密,所以④处河段流速 快;乙村位于河流交汇处,发展潜力大;东南地区夏季主要受东 南季风影响,③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于位于迎风坡的①地;河流 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故流向东北。选A。第2题,由图例可 知山顶海拔为800~900 m,甲村海拔为200~300 m,故两者的 相对高度范围是500~700 m,最大不可能是700 m,所以只能选 690 m。选B。 答案:1.A 2.B
A.可以降低风能利用率 B.可以使电力输出更平稳
C.可以降低建设成本
D.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解析:第3题,结合图中武川县位置可判断,当时武川县城是我国 与北方其他国家(今蒙古、俄罗斯等)进行贸易的必经之路,因此 当时影响武川县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交通。第4题,冬春季节, “白道”是我国冷空气南下的主要通道之一,武川县扼守“白 道”,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该地风能资源丰富,①正确;武 川县地处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开阔,人口密度较小,便于风电 开发,②正确;打造风电能源产业,可转变以农牧业为主的经济 增长方式,但并不能转变农业种植结构,③错误;打造风电能源 产业能够改善呼和浩特的能源结构,④正确。第5题,单独的风能 或太阳能发电系统很难保证稳定的电力输出,风能和太阳能具有 很强的互补性,蓄储一体可以使电力输出更可靠平稳;引进光伏 发电,会增加建设成本;将多余的能量进行存储,可以提高风能 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答案:3.D 4.D 5.B
内蒙古武川县在打造清洁能源
产业方面率先迈出坚定的步伐。同
时,该县正在着力引进光伏发电,
形成“风光互补、蓄储一体”的清
洁能源体系,为呼和浩特打造“中国新能源之都”提供重要支
撑。如图为武川县位置示意图,图中“白道”是沟通阴山南北的
交通要道,历来是一条经商之路。读图回答3~5题。
3.武川县的好多村庄都是以过去投宿的商号命名的,如“福如
3.典型农业地域类型分析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①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②分析自然区位因素:夏季光热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水源。 ③不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 碱化等。 ④发展方向:节水农业、生态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 产品深加工;建立农林牧相结合的生产体系;增加科技投入。
11个选择题提速练(七) 如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图完成1~2题。
1.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④河段的流速比②河段的快
B.将来乙村的发展规模比甲村的小
C.③地夏季降水量大于①地
D.河流干流流向西南
2.山顶与甲村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达
A.500 m
B.690 m
C.700 m
D.800 m
B.阿拉伯海
C.几内亚湾
D.白令海
11.夏季,我国上海从甲国进口一批矿产,走最近航线在海洋
航行的过程中
()
A.一路顺风顺流
B.先顺流后逆流
C.先逆流后顺流
D.一路逆风逆流
解析:第9题,由图中气候、河流、赤道及海陆分布相关信息, 可以判断该地为南美洲东部局部地区。洋流a穿过赤道,应为南 半球的南赤道暖流,因受陆地形状的影响而向西北方向流动。选 B。第10题,b位于南半球大西洋西岸,阿拉伯海位于北印度洋, 白令海位于北太平洋,距b海域远,因此难以先见到。b处洋流为 巴西暖流,巴西暖流、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与南赤道暖流形成 中低纬环流,因此最有可能先见到漂流瓶的是几内亚湾。加勒比 海也位于大西洋,但漂流瓶顺着洋流到达加勒比海会比到达几内 亚湾经历更多的洋流。选C。第11题,甲国为委内瑞拉,走最近 航线到中国,从加勒比海出发,向西穿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 洋,在加勒比海顺着南赤道暖流和东北信风,在太平洋先顺着北 赤道暖流和东北信风,到达台湾东部海域时,顺着日本暖流和东 南季风到达上海港。选A。 答案:9.B 10.C 11.A
东”“福兴元”等。当时影响武川县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资源
D.交通
4.武川县打造风电能源产地势平坦开
阔,人口密度小 ③可以转变农业种植结构 ④可以改善呼
和浩特的能源结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武川县发展“风光互补、蓄储一体”的清洁能源体系( )
热点区域(七)——珠江三角洲地区
1.区域定位 由图中经纬度信息及图中的区域轮廓特征、地名信息可判 定图中区域为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
2.特征分析 (1)区位特征: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入__海__口__ 与 东南亚 地区隔海相望,临近港澳,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2)地形:该区位于珠江下游地区,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 (3)气候:该区属于 亚热带季风 气候,水热充足,夏秋季节受 _台__风__活动影响大。 (4)水文:河流众多,汛期长,年径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
3.命题主线 (1)农业生产线:该区曾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但随着城市化的 发展商品粮的生产地位大大下降,其拥有的传统生态农业“基塘” 生产结构也出现了明显变化,逐步转向为城市居民提供农副产品的 商品农业生产。 (2)工业生产线:该区为我国的轻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首 先承接了来自海外的产业转移,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该区面临着 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困境。 (3)城市发展线:珠江三角洲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的 典型地区,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走好区 域工业化、城市化道路是本区城市发展值得重点研究的议题之一。
(2)郊区农业 ①典型地区:上海市郊区农业。 ②分析区位 a.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 沃;水源充足。 b.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发展花 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 益;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③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分布图,线条a、b为洋流,读图 完成9~11题。
9.洋流a的名称及流向分别是 A.巴西暖流 流向西北 C.加那利寒流 流向东南
() B.南赤道暖流 流向西北 D.北赤道暖流 流向西北
10.在b处海域放置一批带标志的漂流瓶,下列海域中,最有
可能先见到这些漂流瓶的是
()
A.加勒比海
酱油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品,用大豆、麦、麸皮等酿造而成。酱 油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大豆在我国已有五千多年的栽培历 史,黑龙江省为我国主要的大豆产区。如图为酱油生产流程图。据 此回答6~8题。
6.黑龙江省虽为我国主要大豆产区,但酱油生产厂家不多,
主要原因是
()
A.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
B.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基础薄弱
(5)大牧场放牧业 ①有利条件: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 低;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②阿根廷大牧场对我们的启示:培育优良畜种,加强病害研 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改善交通;畜牧方式改进(划区轮牧、 围栏放牧)。 (6)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①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一个优良的生态系统(废弃物的综合利 用、休耕地、提高土壤肥力,农田防护林)。(生态效益) ②农民可有效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冬小麦忙闲与养羊错 开)。(社会效益) ③能灵活地调节生产规模,对市场适应性强。(经济效益)
(3)季风水田农业 ①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势低平,适合水 田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喜食稻米。不 利条件:水旱灾害频繁。 ②特点: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科技水平低;机械 化程度低;水利工程量大。 (4)商品谷物农业 ①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②优势条件:优越的自然条件(气候温暖、降水较多、土壤 肥沃、地形平坦、灌溉水源丰富);地广人稀;水陆交通便利; 发达的工业;先进的农业技术。
C.纬度较高,光热条件差
D.交通设施落后,原料运输不便
7.某酱油企业总部设在佛山,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接近消费市场
B.气候干旱少雨
C.交通网络完善
D.土地租金低廉
8.影响甘肃省酱油厂布局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远离大豆产地
B.水资源较缺乏
C.消费市场狭小
D.太阳辐射较弱
解析:第6题,从酱油生产流程图可以看出,酱油生产必须经 过晒制发酵环节,而黑龙江省纬度较高,光热条件差,晒制发 酵条件差,不利于生产出优质酱油。第7题,沿海地区人口密 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酱油消费市场广阔。第8题,酱油酿 造需要经过挑选浸泡等用水量大的生产环节,甘肃省地处西北 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较缺乏。 答案:6.C 7.A 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