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心理健康的导航灯——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之我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燃学生心理健康的导航灯——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之我见
摘要:心理对人的影响是深远且巨大的,因此,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中要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如此才能不断进步发展。
随着社会的高速进步发展,
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随之同步提升,学生所学知识难度和广度与日俱增,学生的压
力也逐渐增大。
不仅如此,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不良的现象,小学生的
三观尚未形成,辨明是非的能力较弱,极易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继而导致
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一定问题。
故而,小学数学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融入
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推动小学生全方位进步。
关键词:点燃心理健康的导航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材内容虽然相对较为直观,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
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高年级的数学内容与初中数学有一定的联系性,所
以高年级段的小学生面临学习和升学的双重压力,长期以往,对于小学生的心理
健康具有一定负担。
因此,小学高年级段的数学老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不仅
仅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更要实时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有趣轻松的学
习环境,使小学生自发进行学习,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本文所研究探索
的是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心理状况。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维、生活理念、以及对文化的认知等等都
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这也导致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也随之增多,对小学生的影响
也不断变大。
根据调查数据可知,目前,我国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学生有心理
健康问题,例如自卑、叛逆、抑郁、焦躁等,尤其早恋问题极为突出,并且早恋
的年龄逐渐变低。
这些心理不健康所造成的问题对于小学生的消极影响十分深刻,
会使小学生无法在课堂上集中精神,进而造成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大大下降的后果。
因此,小学数学老师不能再把关注点局限于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上,更应密切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教育,于无形为学生塑造正确的三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当下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呈现的问题
2.1小部分数学老师的教学侧重点仍集中于教材内容上
数学是一门基础科目,其学习难度较大,对学生未来成绩的影响十分重大。
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教育不断变革,当下推行素质教育,但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推行时间长,这使得其对老师的教育观念影响十分深刻,继而导致部分数学老师仍只关注小学生的数学考试分数,甚少在课堂教学上融入心理教育,进而忽略了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
2.2学生心理问题的种类增多
由于社会的包容性和广泛性特征,导致社会上不良现象逐步增多。
不仅如此由于“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员,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中混杂着不上不良信息,小学生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进而形成错误的三观。
例如,有的同学产生叛逆心理,和老师、家长对着干;有的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上课不专心;甚至有部分小学生打架斗殴。
这些由于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行为问题,加重小学老师的管理负担,导致老师无法于课堂中进行心理教育。
三、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路径
3.1营造有趣轻松的学习氛围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而又深刻的,因此小学数学老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高昂的热情,主动与老师交流,进而提高数学课堂的质量与效果。
小学数学老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良好的行为影响学生。
例如,数学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注意控制个人情绪和行为,用温柔的目光关
注学生,用鼓励的话推动学生学习,用表扬的语言赋予学生自信心,如此便能使
课堂氛围更加轻快,学生沐浴于这种良好健康的学习环境之中,能在无形之中学
习到正确的言行举止。
反之,如果数学老师于课堂上生气且大声质问,会对课堂
氛围产生消极影响,久而久之学生易产生叛逆和厌学的情绪。
因此,数学老师要
注意控制自己,用个人的行为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给小学生树立学习榜样,促进
学生健康地成长。
3.2使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融入心理教育
小学数学教材内不仅仅有数学概念知识,更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数学老师要
深入研究数学课本中的思想内涵,发掘其中蕴含的心理教育,融入理论教学之中。
例如,在学习《圆》这一章节的时候,数学老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分析基础
知识并提出有关圆的问题,然后再让学生自行组队思考讨论问题。
比如说,老师
可以提问“圆、长方形、正方形谁的表面积最大”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实践。
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数学老师可以完善学生的答案,总结规律。
通过小组讨论的
教学方法,能够加强学生之间沟通,培育小学生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
3.3重视评价
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一句表扬的话语是对自己最大的肯定。
因此,在数学
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学生,不论他的答案是对是错,老师都应肯定赞美他的勇气,
给予学生自信,促使学生自发学习。
比如说,在教学《负数》的时候,老师在教学完基础知识后,可以布置相应
地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消化知识。
部分学生掌握情况良好,习题正确率高,数学
老师要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有小部分学生掌握知识仍有不足,习题错误率相对
较高,数学老师也不能一味地批评学生,而应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改正错误,鼓
励学生加强练习。
这样的话,学生不但能牢牢掌握当堂所学,还能受到良好心理
健康教育,从而变得更加自信地学习和生活。
结语
根据以上论述可得,当下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也随之增多,进而导致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变多。
心理对人的影响十分重要,心理健康问
题不可忽视。
因此,小学数学老师要根据这一情况积极调整教学策略,不能仍把
关注点局限于成绩上,更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将心理教育融入日常的数
学课堂之中,采取言传身教、小组合作、营造情境、认真评价的方式,加强心理
教育,将心理健康与数学课堂相结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小学生健康
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耀东.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读与
写,2020,17(14):184.
[2]刘云雪.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读与
写,2020,17(10):179.
[3]吴建武.培智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小学时代(教师),20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