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 考试时间为 45 分钟,试卷满分为100 分 )
一、选择题 ( 每题只有 1 个选项吻合题意,每题 3 分,共 33 分 )
1.空气是一种难得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
2.以下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杂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五氧化二磷
B.水银、澄清石灰水
C.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节余固体
D.锰酸钾、液氮
3.以下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空气中的氧气只有点燃条件下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相同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
C.空气中的氮气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4.有些人进入高原地区会有高原反应,吸氧是战胜高原反应的方法之一,吸氧能够
战胜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可供给呼吸B.氧气能够燃烧
C.氧气能够支持燃烧D.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5.以下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酿酒B.钢铁生锈C.木炭燃烧D.食品腐败
6.“神舟八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变成氧气,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则NiFe 2O4在该过程中是()。
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
()。
7.以下关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
是
A.发生装置采纳长颈漏斗和锥形瓶B.反应不需要加热
C.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8.以以下列图所示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考据其性质的装置。
其中不正确
的是 ()。
A B C D
9.室制取气体收集方法,在以下性中,必考的是()。
① 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可否与水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10.如右所示,当氧化溶液逐滴滴下,察到的象是()。
A.气球大,墨水左移
B.气球小,墨水右移
C.气球大,墨水右移
D.气球小,墨水左移
11.找常温下能加速氧化分解的物,并通比它的收效,了如
下所示的,在四比中,收效最差的是()。
( 第一 )(第二)(第三)(第四) A.第一同,察比反程中两个气球体的化
B.第二同,察比反程中两者生气泡的快慢
C.第三分两次,看木条可否能复燃
D.第四分两次,比收集必然体的气体所需要的
二、填空 ( 共 47 分 )
12.有A、 B、C、 D四种物。
① A 是无色气体,能使火星的木条复燃;② B 暗
A 中燃出紫色火焰;④某白
色粉末,在空气中能烈燃生大量白烟;③C能
在
色金属在 A 中能烈燃,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生成黑色固体D。
据此完成以下空白:
(1) 写出以下物的名称:A;C;D。
(2) 写出②④中反的文字表达式:;。
13.某同学看到装有薯片的包装袋是鼓鼓的,里面充有气体,他行了以下研究:
提出:⋯⋯
建立假:袋内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方案:将燃着的木条伸入已收集气体的集气瓶中,察象。
得据:⋯⋯
得出:⋯⋯
(1) 他提出的问题是。
(2)其他同学一致认为该实验方案是不合理的,正确的实验方案是:将收集的气体,
观察现象。
(3)对充入气体的基本要求是 ( 最少写两点 ),。
(4)除上述二氧化碳可做填充气外,你能说出哪些气体也能够做填充气:。
14.如右图所示是一个拥有刻度和活塞可滑动的玻璃容器,其中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
将它放在盛有开水的烧杯上方进行实验。
请完成下表中的空白:( 提示:白磷与红磷近似,
燃烧都生成五氧化二磷,但是白磷燃烧所需达到的温度只有40o C)
实验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白磷着火燃烧,活塞先右移,后左移,
测定空气中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
最后停在刻度约为填整
约占 l/5
的体积分数
数 ) 的地址上
15.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不测情况,这时,我们要依照详尽情况差异对待,善于发现
和解析问题。
请完成以下空白: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呈紫红色,原因是。
(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原因是。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原因是。
三、实验题 ( 共 20 分 )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获取的丰富成就,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
不开的。
结合以以下列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完成以下空白。
A B C D E
(1) 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②。
(2)下面四种路子都能够获取氧气:
过氧化氢甲
氯酸钾
丙
氧气
乙丁
高锰酸钾空气
写出实验室中经过甲、乙、丙三种路子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甲:;乙:
;
丙:;它们都属于反应。
(3)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可采纳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某同学观察到
发生装置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 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检验氧气可否收集满的
方法是。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及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
管从水槽中取出,可能引起。
参照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 1 个选项吻合题意,每题 3 分,共33 分 )
1.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体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参照答案: C
2.解析: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而混杂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杂而成。
常有的混杂物有空气、自然界中的水、溶液等。
A 中空气是混杂物,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物质,属
于纯净物, A 不正确; B 中水银就是金属汞,为纯净物,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和水形成的
混杂物, B 正确; C中生锈的铁钉是由铁锈和铁形成的混杂物,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节余
固体为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形成的混杂物, C 不正确; D 中锰酸钾属于纯净物,液氮就是液态
的氮气,也属于纯净物, D 不正确。
参照答案: B
3.解析: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爽朗的气体,它能跟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有的
是需要点燃的条件,比方大部分燃烧,有的常温下就可以发生,比方缓慢氧化( 钢铁生锈、食品腐化等 ) , A 不正确;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都是二氧化碳,是同一
物质, B 不正确;空气中的氮气用途比很多,常用作保护气,也是制造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
料, C正确;稀有气体常用作保护气,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等, D 不正确。
参照答案: C
4.解析:有些人进入高原地区会有高原反应,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稀少,氧气少,所
以需要吸氧,因为氧气能够供给呼吸。
参照答案: A
5.解析:依照反应的激烈程度不相同,氧化反应能够分为激烈氧化(比方燃烧)和缓慢
氧化,燃烧是激烈的氧化反应,有明显的发光、放热,而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甚至不简单
被觉察,常有的缓慢氧化有动植物的呼吸、食品的腐化、酒的酿造、钢铁生锈等。
参照答案: C
6.解析: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自己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
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
参照答案: C
7.解析: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应选择固- 固加热型发
生装置,即大试管和酒精灯,故A、 B 不正确 ;所有气体的制取实验前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
性, C正确 ;氧气的检验和验满都用带火星的木条,但是检验氧气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
气瓶中,而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 不正确。
参照答案: C
8.解析: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
以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 A 正确;收集氧气能够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用向上排
空气法收集时应注意导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 B 正确;检验氧气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
气瓶中,不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 C 不正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用镊子夹住木炭在酒精灯
火焰上加热至红热,尔后从上往下慢慢伸入,D正确。
参照答案: C
9.解析: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的收集方法取决于气体密度与空气密度的相对大小平和
体可否与水反应以及在水中的溶解性。
参照答案: D
10.解析:当过氧化氢溶液逐滴滴下时,接触到二氧化锰,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
分解放出氧气,集气瓶内的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因此气球减小,气球内原有的气体
就会推动红墨水向左搬动。
参照答案: D
11.解析:第一组实验同时进行,假好像样时间内放出的气体体积不相同,则气球胀大
的程度就不相同,因此能够经过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来比较催化剂对过
氧化氢分解的收效, A 正确 ; 第二组同时实验,能够经过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
快
慢来比较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收效, B 正确 ; 第三组分两次实验 , 看木条可否能复燃 , 只能似较得出某物质常温下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但是若是两物质都能加速过氧化氢的分
解,伸入带火星的木条都会复燃,无法比较两种物质的催化收效哪个更好,因此 C不正确 ; 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必然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本质上就是比较产生氧气的速率,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故 D 正确。
参照答案: C
二、填空题 ( 共 47 分 )
12.解析:此题属于文字表达式的推断题,难度不是很大,依照物质的颜色以及物质参
加反应时的特色现象就能很快获取答案。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暗红色粉末,在空气中能激烈燃烧产出大量白烟的物质是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是硫粉;
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的金属是铁,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
参照答案: (1)氧气硫四氧化三铁
(2) 磷+氧气点燃
五氧化二磷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13.解析: (1) 一般是依照提出的问题来建立假设,因此此题能够依照假设来反推提出
的问题,因为假设是:袋内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因此提出的问题就是袋内的气体是什么?
(2)设计的实验方案就是要检验该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而检验二氧化碳应该用澄清的石灰
水,因为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不用然就是二氧化碳,还可以够是其他不能够燃烧也不支持
燃烧的气体,比方氮气等,因此正确的实验方案是:将收集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
现象。
(3) 选择充入的气体,不但要考虑气体自己的性质,常温下要比较牢固,一般不与其
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还要考虑本质生产、生活的需要,最好原料易得,价格低价,又
因为该气体是充在装有薯片的包装袋里,因此要求对人体没有危害。
(4) 依照对充入气体的
基本要求,即常温下比较牢固、原料易得、价格低价、对人体没有危害,能够选择氮气和稀
有气体。
参照答案: (1) 袋内是什么气体?( 或其他合理答案)
(2)通入澄清石灰水
(3)对人体没有危害、原料易得价格低价
(4)氮气、稀有气体
14.解析:此题是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变形装置。
从实验结论下手,空气的成分按体
积计算约占l/5的是氧气,因此本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白磷燃烧会放
出大量的热,使玻璃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活塞先向右搬动,等实验结束冷
却到室温后,因为白磷燃烧耗资了氧气,使玻璃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减小的压强就是被耗资
的氧气的体积引起的压强,实验前活塞停在10 mL刻度处,即原有的空气整体积为10 mL,氧气的体积约为:10 mL× 1/5 = 2 mL,因此注射器的活塞最后会向左搬动,移至10 mL-2 mL = 8 mL处。
参照答案:氧气8氧气
15.解析:(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因为反应物高锰酸钾是粉末状的,产生的氧气
在逸出时可能会将高锰酸钾带到试管口,进入导管,沿着导管进入水槽中,使用排水法收集
到的氧气呈紫红色,因此用高锰酸钾粉末制氧气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其进入导管。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高温物质溅落瓶底,会使集气瓶炸裂,因此在
进行这个实验前,应该早先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或细沙,起到降温或隔热的作用。
(3) 做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要想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有几个因素很重要:一个是氧气的浓度要比较高,铁丝在空气中不能够燃烧,就是因为氧气的浓度不够;一个是反应的温度要达
到铁丝的着火点,因此铁丝下端要系一根火柴,引燃铁丝;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铁丝与氧
气的接触面积要大,因此实验前要对铁丝进行一些办理:打磨铁丝,以除铁锈,并将铁丝盘
成螺旋状以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使反应简单进行。
参照答案: (1) 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
(2)集气瓶中未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3)氧气的浓度不够 ( 或铁丝表面有铁锈或油漆等 )
三、实验题 ( 共 20 分 )
16.解析: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不需要加热,因此采纳的发生装置是B,
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收集满。
这里要注
意这类题的答题模式:实验方法、一般操作、现象和结论,因此语言表述要完满。
检查装
置气密性也是考试的一个要点,它的一般程序是:第一步先形成密闭系统,尔后再改变系统
的压强,观察现象,因此这个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先连接好仪器,将导管的一端没入液面
以下 ( 这是为了形成密闭系统 ) ,尔后用手捂住大试管 ( 这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改变系统的压
强 ) ,观察导管口可否有气泡冒出。
参照答案: (1) 酒精灯集气瓶
(2)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二氧化锰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分解
加热
(3)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
(4)连接好仪器,将导管的一端没入液面以下,用手捂住大试管,导管口冒气泡;水倒吸,使热的大试管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