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的发展文档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把生命特征安置到非生物上。
中心化
儿童的判断是基于知觉表象,在寻 儿童能够忽视会产生误导的表象,在
求问题的答案时,关注的是情境的 寻求问题的答案时,关注情境的多个
单一方面。
方面(去中心化)。
可逆性
儿童心理上无法逆转所看到的动作。
他们对物体或情境的变化不能反向 思考。
儿童心理上能够反转所看到的变化, 并考虑变化是如何改变情境的。
雷雳(儿中童国人对民因大学果),原马则晓辉有(了河北更好的理解。
念的发展为例
小学阶段是思维发展的重要转折期
(二)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四、把操作、思维和言语表达结合起来。
逻辑推理
无法完成守恒任务,难以对物体进
行分类,按照量的维度在心理上对 物体进行排序的能力也很有限。
儿童能够完成守恒任务,能够基于几
个维度对物体进行分类,能够依据量
的维度在心理上进行排序。所得结论 是基于逻辑而非表象。
对因果关系的认识有限。儿童偶尔
因果关系
会表现出直接推理,认为两个相关 事件中的一个是引起另一个事件发
(1)多种感官并用记忆 (2)尝试回忆法 (3)分段、分散记忆法 (4)列表对比记忆法 (5)自编提纲记忆法 (6)发掘特征记忆法 (7)自编顺口溜记忆法
四.小学儿童元认知的发展及培养
元认知,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也被称为 “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 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二、小学儿童的社会性认知
社会性认知: 对自己、他人的情感、情绪、思想、动机的认
注意力训练
数石子法:找大小相近的石头若干颗,然后拿硬纸 盖上不能看,然后打开看一眼让他说出有多少颗。
数数字:在纸上随意写下200个5位数字,规定一个 数字(可以两位或三位数字),让他在两分钟内找 出来。
许特尔图表法。在纸上随意位置写下1---25,让孩 子按顺序数出来,30---50秒。
视觉注意练习。常见的智力游戏题目,如迷宫图、 找错题等。
到8、9岁时,学龄儿童的元认知就很明显了。他们 非常清楚自己已经知道的是什么,在学习的时候也 就更有效率。
元认知的成分(董奇,1989): 元认知知识:认知个体、认知任务、认知策略
的知识。 元认知体验: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的情绪情感
体验。 元认知监控:对认知活动的计划、监视与调节。
培养儿童的元认知 掌握基本的学习策略
一、年龄阶段
从6、7岁到11、12岁这一时期, 这时儿童进入学校,学习成为儿 童的主导活动,所以,这个时期 又称为儿童中期,儿童期,学龄 初期或小学期。
二、小学儿童身体发育 的特征
1、身高体重 2、神经系统 3、运动技能
第二节 学龄儿童认知的发展
认知的发展
一、思维的发展 二、注意的发展 三、记忆的发展 四、元认知的发展
动态练习
三、小学儿童记忆的发展
(一)特点
1、有意记忆逐渐占优势。
2、从记忆的内容看,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3、从记忆方法看,机械记忆占据主导地位,意义记 忆逐步发展,能够使用记忆策略如:复述,组织, 精细加工策略。
(二)记忆力的培养
1、要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任务和信心 2、利用好每天记忆的黄金时间,认真复习 3、运用合适的记忆策略
但仍受具体形象的限制,思维结构有待完善。
儿童前运算思维与具体运算思维的比较
概念
前运算思维
具体运算思维
自我中心
儿童认为其他人和自己有着相同的 观点。
儿童可能有时候表现出自我中心,但
是更多的时候会意识到其他人有不同 的观点。
泛灵论
儿童可能认为自行移动的不熟悉的 儿童能够认识到生命的生物基础,不
物体像是有生命。
要求:手写,字数1000以上,观点明确,思路清 晰。下周四交。
第三节 小学儿童心理社会性的发展
学龄儿童期的发展处于第四个阶段——“勤奋 对自卑”, 这期间儿童的发展主要是围绕能力而展 开,关注的是儿童为应对父母、同伴、学校等提 出的挑战而付出的努力。
----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第三节 小学儿童心理社会性的发展
自我提问法
第二节 学龄儿童认知的发展
认知的发展
一、思维的发展 二、注意的发展 三、记忆的发展 四、元认知的发展
智力
智力与个体发展的关系
智力水平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是什么? 智力水平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智力水平与成就的关系是什么?
请参阅智力相关理论谈谈你对上述后两个问题 或者其中的一个的看法。
生理健康对注意力的影响 心理状态会影响注意力 饮食与孩子注意力的关系 睡眠与孩子注意力的关系 父母的态度对孩子注意力培养的重要性 外界环境对孩子注意力不可忽视的影响
(三)培养注意力的一般方法
运用工具集中注意力 明确活动和学习的目的 培养稳定的兴趣 培养坚强的意志 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排除分心的因素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给孩子规定任务和期限 考虑孩子的个别差异
一、思维的发展
皮亚杰关于学龄儿童思维发展的阐述 学龄儿童处在认知发展的第三阶段,即具体运算阶
段,年龄大约在7-11岁。
(一)学龄儿童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
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具体表现为:达到 守恒,思维可逆,能够分类,去自我中心,去中 心化,更好的理解因果关系,具体形象思维逐步 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10-11岁为关键期)。
二、小学儿童注意的发展
(一)特点
1、从无意注意逐步发展到以有意注意为主,与额叶 的发展有关。
2、由注意具体直观的事物向注意抽象的材料发展。
3、带有明显的情绪色彩。
4、注意力品质的发展。注意的选择性、集中性、分 配性都有所发展,在学龄儿童期,注意变得更有 选择性、适应性和计划性。
(二)有些小学生为何缺乏注意力
自我意识
心理社会 性的发展
社会认知 人际交往
一、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概念 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向比较抽象
的心理术语的描述发展。 2、自我评价
比较依赖他人的评价,与幼儿比,表现 出全面、客观、独立、稳定的特点。 3、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 致性,情绪体验逐步深刻。自尊体验在低年 级呈现下降趋势,四年级后有所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