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护理对策,来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方法对63例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控制血糖血压、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干预。
结果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患者的尿糖、尿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好转。
结论进行护理干预是糖尿病肾病康复治疗的有效方法。
标签:糖尿病;肾病;护理体会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其以持续蛋白尿、高血压和进行性肾功能丧失为特征。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达总人口的3.2%,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所占比例达到13.3%,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50%,预后极差[1]。
现将我院2008年以来收住的63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63例患者均经反复微量白蛋白尿检测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肾病。
其中男41例,女22例,平均年龄(56.60±4.71)岁,糖尿病病程7~16年。
2 护理体会
2.1饮食护理入院后耐心、细致地指导患者严格低白蛋白饮食。
低蛋白饮食能减少蛋白尿,减轻胰岛素抵抗,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改善蛋白、糖及脂肪三大代谢,减轻肾功能不全症状及并发症。
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Ⅲ期以前)饮食蛋白入量为0.8~1.0g/(kg·d);糖尿病肾病后期(Ⅳ、Ⅴ期)饮食蛋白入量0.8 g/(kg·d)。
在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的过程中要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要保障患者起码的蛋白质入量及足够热量,护理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营养指标的变化,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
嘱患者在血糖能控制的前提下,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以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减少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酌情按照医嘱给予开同治疗,开同除可以提供肾功能不全患者常缺乏的10种氨基酸,还可以减少体内尿素氮,此外α-酮酸及α-羟酸是以钙盐存在,有利于改善高磷血症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2.2控制血糖纠正异常糖代谢,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最根本手段。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必须选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使用时需密切观察病情,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当患者出现头昏、心悸、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幻觉、躁动等症状时应立即监测血糖并报告医师,以便采取措施及时处理。
2.3控制血压高血压在糖尿病肾病中不仅常见,同时也是导致其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有效的抗高血压治疗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并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
2007年美国肾脏基金会的指南推荐指出在糖尿病伴有糖尿病肾病Ⅰ~Ⅳ
期的患者均应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治疗,并常与利尿剂合用[2]。
护士在护理时应对患者进行细致的健康宣教,告知控制血压的目的及意义,督导患者按时服用药物。
每日及时将患者的治疗反应及血压变化情况反馈给医生,以便合理调整治疗方案。
2.4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每日询问患者的足部感觉,检查足部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皮肤的完整性及局部受压情况。
指导患者足部日常护理,温水洗脚不泡脚,保持皮肤清洁、湿润,洗脚后采取平剪方法修剪趾甲。
指导患者选择浅色、袜腰松、吸水性好、透气佳的袜子。
不要赤脚穿凉鞋或拖鞋行走。
当发生糖尿病足时应根据Wagner分级标准评估患者足部情况。
根据患者伤口情况选择换药方式及换药次数。
每次换药时观察伤口的动态变化及足部血液循环情况,防治局部受压。
2.5心理护理糖尿病肾病患者因病程长,疗效差,反复住院就诊,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部分患者甚至自暴自弃,不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对治疗过程有抵触情绪,造成临床的救治及护理工作的困难。
护士在患者入院后多注意与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沟通,消除隔膜。
检查治疗过程中,向患者说明检查治疗的目的、检查治疗约定的时间、检查治疗的部位、治疗过程及需要患者配合的具体事项。
日常护理时要通过测量和观察心率、血压、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及食欲、睡眠状况等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
当发现患者存在不良情绪反应时,应本着尊重患者,维护患者尊严的前提下帮助患者认识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让患者了解不良情绪对患者产生的影响。
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积极配合医院治疗。
2.6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时详细向患者及家属交代需要注意的事项①按照医院饮食谱的要求,控制饮食,严格执行低白蛋白饮食。
教会患者定期、准确的记录出入量。
②教会患者及家属如何预防、识别、处理低血糖反应。
③指导患者按照医嘱按时服用药物治疗,将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告知患者,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需采取的措施。
④向患者告知定期监测血糖、血压、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等检查,以便动态了解病情变化。
⑤告知患者复诊时间,督导患者定期复查。
3 总结
因为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为了避免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采取多种综合的治疗措施。
除了药物治疗外,积极正确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
尽管糖尿病肾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甚至随时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但并非是不治之症。
通过我们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耐心、细致的护理,可以使患者能够对这一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做到积极的治疗,乐观面对。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进行合理的自我保健及调养,对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303.
[2]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07[J].Diabetes Care,2007,30(suppl):S4-S42.
[3]李细娥;;浅谈糖尿病的中医饮食调护[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编辑/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