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修一第4课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文帝改革运动的发起人与主持者之一.
掌握实权,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 1.冯太后: 掌握实权,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
精通汉族先进文化(尤其是儒家经典) 2.孝文帝: 决心实行改革.
小结
东晋 时建 代国
鲜卑文明与 汉文明冲突
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何种制度?有何危害?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1.阶级矛盾激化 ⑴基层统治方式实行宗主督护制; ⑵赋役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北魏前期赋税制度混乱: 北魏前期征税分为“三等九品”.九 品是按资产多少而规定赋税高低的品 级;三等是按等第将税收送到不同地区. 但实际上却无法做到.一方面由于世家 大族隐瞒大量田地和人口,造成贫富不 分;另一方面,由于官吏与地主勾结,把 负担压在广大人民身上。
民族矛盾尖锐; 2.阅读课本举出该问题导致后果的一个实例。
445年陕西一带人民起义。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1.阶级矛盾激化 ⑴基层统治方式实行宗主督护制; ⑵赋役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2.民族矛盾激化: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 3.社会动荡不安,各地起义不断.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 1.冯太后:北魏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1.阶级矛盾激化 ⑴基层统治方式实行宗主督护制; ⑵赋役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2.民族矛盾激化: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
阅读材料思考: 材料一: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 人(汉人)为肉篱”,对其他被统治民族业是如此。 材料二:对于拓跋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时人谢灵 运曾这样介绍:“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 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 阖门比屋。” 材料三:P34【学思之窗】 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Hale Waihona Puke 社会矛盾 尖锐改革 迫在 眉睫
改革 条件 具备
统一 黄河 流域
社会安定, 经济恢复, 民族融合;
冯太后与 孝文帝注 重汉化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⑴兴起: 源于东北→魏晋之际游牧→东晋建立代国 ⑵发展: ①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 ②398年迁都平城,巩固新生政权: 武力征服 对外: 对内: 参照汉族政权统治: 经济上:实行编户;授田劝农; 政治上:仿汉官制;重用儒生(如崔浩); 思想文化上:兴办太学。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2.北魏的统一 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 ⑴标志: 促进生产发展和民族融合。 ⑵影响:
淝 水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1.阶级矛盾激化
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各地豪强 地主聚族而居,纷纷以宗族乡党的形式,占据有利地 势筑坞立堡,割据一方,武装自卫,从事生产,维持 生存。这些豪强地主称为宗主,坞堡里的农民实际上 是坞堡主控制的依附程度不等的农民,向坞堡主交纳 地租,承担劳役和兵役。魏道武帝建立北魏政权时, 为了取得各地宗主的支持,被迫承认宗主在地方上的 势力和他们的政治经济权利,并任命他们为政府收纳 地方租税,征发兵役、徭役。这种宗主督护制有许多 弊端,宗主往往隐瞒户籍借此逃避赋役。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北方
南方
“鲜卑”作为一个 部落集团的名称, 约始见于东汉。 “鲜卑”意为瑞祥 或神,合之为瑞兽 或神兽。
根据课本引言回答: 1.该图反映北魏政治生活 的哪一特点? A.军事征伐 B.娱乐休闲 C.社会风俗 2.它创造怎样的辉煌?又 面临什么严峻的问题?
统一黄河流域;各种制度有许多不完善和欠缺之处。
掌握实权,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 1.冯太后: 掌握实权,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文化.
精通汉族先进文化(尤其是儒家经典) 2.孝文帝: 决心实行改革.
小结
东晋 时建 代国
鲜卑文明与 汉文明冲突
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何种制度?有何危害?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1.阶级矛盾激化 ⑴基层统治方式实行宗主督护制; ⑵赋役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北魏前期赋税制度混乱: 北魏前期征税分为“三等九品”.九 品是按资产多少而规定赋税高低的品 级;三等是按等第将税收送到不同地区. 但实际上却无法做到.一方面由于世家 大族隐瞒大量田地和人口,造成贫富不 分;另一方面,由于官吏与地主勾结,把 负担压在广大人民身上。
民族矛盾尖锐; 2.阅读课本举出该问题导致后果的一个实例。
445年陕西一带人民起义。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1.阶级矛盾激化 ⑴基层统治方式实行宗主督护制; ⑵赋役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2.民族矛盾激化: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 3.社会动荡不安,各地起义不断.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三、冯太后和孝文帝 1.冯太后:北魏历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1.阶级矛盾激化 ⑴基层统治方式实行宗主督护制; ⑵赋役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 2.民族矛盾激化: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
阅读材料思考: 材料一: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 人(汉人)为肉篱”,对其他被统治民族业是如此。 材料二:对于拓跋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时人谢灵 运曾这样介绍:“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 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 阖门比屋。” 材料三:P34【学思之窗】 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Hale Waihona Puke 社会矛盾 尖锐改革 迫在 眉睫
改革 条件 具备
统一 黄河 流域
社会安定, 经济恢复, 民族融合;
冯太后与 孝文帝注 重汉化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⑴兴起: 源于东北→魏晋之际游牧→东晋建立代国 ⑵发展: ①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 ②398年迁都平城,巩固新生政权: 武力征服 对外: 对内: 参照汉族政权统治: 经济上:实行编户;授田劝农; 政治上:仿汉官制;重用儒生(如崔浩); 思想文化上:兴办太学。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 2.北魏的统一 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 ⑴标志: 促进生产发展和民族融合。 ⑵影响:
淝 水
一、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二、社会改革迫在眉睫
1.阶级矛盾激化
根据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 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各地豪强 地主聚族而居,纷纷以宗族乡党的形式,占据有利地 势筑坞立堡,割据一方,武装自卫,从事生产,维持 生存。这些豪强地主称为宗主,坞堡里的农民实际上 是坞堡主控制的依附程度不等的农民,向坞堡主交纳 地租,承担劳役和兵役。魏道武帝建立北魏政权时, 为了取得各地宗主的支持,被迫承认宗主在地方上的 势力和他们的政治经济权利,并任命他们为政府收纳 地方租税,征发兵役、徭役。这种宗主督护制有许多 弊端,宗主往往隐瞒户籍借此逃避赋役。
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
北方
南方
“鲜卑”作为一个 部落集团的名称, 约始见于东汉。 “鲜卑”意为瑞祥 或神,合之为瑞兽 或神兽。
根据课本引言回答: 1.该图反映北魏政治生活 的哪一特点? A.军事征伐 B.娱乐休闲 C.社会风俗 2.它创造怎样的辉煌?又 面临什么严峻的问题?
统一黄河流域;各种制度有许多不完善和欠缺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