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初中生物七下《8第8章人的生殖与发育》word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人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
1、人的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前列腺、阴茎等器官组成。
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组成。
⑵主要生殖器官
男性——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女性——卵巢(产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
2、受精过程
⑴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叫做受精作用。
受精卵或精卵结合是新生命诞生的起点。
⑵场所:输卵管
⑶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能有效阻止生殖细胞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但不会影响人的生殖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3、胚胎发育
⑴受精卵开始细胞分裂的场所——输卵管
⑵人的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子宫(十月怀胎:280天左右)
⑶胎盘的作用: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吸取养料和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
第二节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
1、人的生长发育(起点:受精卵)
阶段: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等。
2、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⑴青春期身高和体重迅速生长
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⑵青春期的性发育
第二性征的发育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
男性第二性征:胡须生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声调较低
女性第二性征:乳房增大,声音变细,声调较高。
第三节人体概述
1、实验: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
①骨的煅烧——烧掉的是有机物,剩下的是硬脆的无机物
结论:骨中含有无机物
②骨的脱钙——溶解掉的是无机物,剩下的是柔软的能打结的有机物。
结论:骨中含有有机物
无机物(钙盐)——使骨脆硬
骨的成分
有机物(蛋白质)——使骨柔韧
骨的特性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
2、人的各个系统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调控下,成为一个复杂的、协调、统一的整体。
第九章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第一节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1、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
第七大营养物质:纤维素
蛋白质:细胞的重要组成主要成分
糖类:主要供能物质既是人体组成物质脂肪:贮存能量,保持体温,防止机械损伤又是人体供能物质
维生素:需求量小,但有重要作用
水: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成人体内水60~70%)
无机盐:对人体有重要作用
2、缺乏症:
Vc ——坏血病、牙龈出血 V A——夜盲症 V D——佝偻病 V B1——脚气病
缺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缺铁——贫血(多吃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
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多吃含碘盐、紫菜、海带等)
第二节人体的消化与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肝、肠腺、胃腺、胰腺
⑴消化道
口腔→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牙冠、牙颈、牙龈)
龋齿的原因(吃甜食,不注意口腔卫生)
咽→消化和呼吸的共同通道,食道
胃→暂时贮存食物,初步消化蛋白质
小肠→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大肠→形成粪便
肛门→排出粪便
⑵消化腺
唾液腺→唾液(唾液淀粉酶)
胃腺→胃液(胃蛋白酶)
肠腺→肠液液(含多种消化酶)
胰腺→胰液(含多种消化酶)
肝(最大)→胆汁(不含消化酶),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粒
①细细咀嚼馒头有甜味,因为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②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是因为胆汁分泌过少,影响脂肪的消化。
2、食物的消化
⑴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种有机物,也称为生物催化剂,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⑵食物消化的种类
物理性消化——咀嚼和搅拌化学性消化——在消化液作用下进行的
⑶蛋白质、淀粉、脂肪的消化过程及场所
唾液淀粉酶麦芽糖酶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口腔小肠
胃蛋白酶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
胃小肠
胆汁脂肪酶
脂肪脂肪颗粒甘油、脂肪酸小肠小肠
⑷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物质——蛋白质、淀粉、脂肪
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物质——- 水、无机盐、维生素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3、营养物质的吸收
⑴吸收部位
食道——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胃——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内的皱襞和绒毛,增大了吸收面积)
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⑵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特点)
①小肠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增大了吸收面积
②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都很薄。
⑶大部分的甘油、脂肪酸毛细淋巴管;其余营养物质毛细血管
第三节膳食指南与食品安全
科学论证,每餐的热量应为:早餐 30% ,午餐40% ,晚餐30%。
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
1、血液的功能:运输养料和氧气,排出代谢废物。
2、血液的组成及各成分的功能
⑴血液分层实验
成分:90%以上水,还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
血浆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特点:最多,双凹圆饼状,成熟无核,血红蛋
白
红细胞(含铁)血液功能:运输氧气
特点:最少,体积最大,有核
血细胞白细胞
功能:吞噬病菌
血小板(体积最小,不规则)——促进止血,加速凝血
⑵血常规化验和相关疾病
红细胞计数: 3.5~5.5*1012 个白细胞计数:5.0~10.0*109个
血小板计数:1.5~3.5*1011个血红蛋白:110~160g/L
①血液中红细胞数目过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贫血或缺铁性贫血。
②血液中白细胞数目增多——-炎症
③血小板数目减少——血流不止
⑶血清是指血液凝固时,血块周围出现的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
血清和血浆的区别是血清不含纤维蛋白原,而血浆有纤维蛋白原。
3、输血和血型
⑴失血:一次失血≤血液总量的10% (约400 ml) ——不影响健康
一次失血>血液总量的30%(约1200 ml)——危及生命
⑵血型:ABO血型可以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
①血型鉴定的方法:
A型B型O型AB型A型标准血清无凝集有凝集无凝集有凝集B型标准血清有凝集无凝集无凝集有凝集注: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红细胞可能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甚至导致死亡,称为红细胞凝集反应。
②一般情况下,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只有在没有同型血且十分紧急
的情况下,才能输异型血。
(O型血:万能供血者 AB型血:万能受血者)
③每年的6月14日定为“世界献血者日”
第二节 血液循环 1、 血管
血管名称
血流方向 结构特点 血流 速度 出血情况 动脉
心脏 全身 管壁厚,弹性大 快 喷射状 静脉 全身 心脏 管壁薄,弹性小,
管腔大 慢 不断流出
毛细血管 小动脉 小静脉 (物质交换的场所) 非常薄(一层细胞) 数量多,分布广 最慢 慢慢渗出
⑴人体皮肤下一条条的“青筋”就是分布浅层的静脉血
管。
⑵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2、 心脏
⑴ 结构:
四个腔ABCD :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上下相通,左右不通)
②相连血管:
左心房—肺静脉 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 (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 ③ 膜作用: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
(心房→心室→动脉) 3、心率和脉搏
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和心跳的次数一样,约75次。
4、血液循环:
⑴血液循环的过程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上下
腔静脉—右心房 (动脉血——静脉血,输送氧气和
养料给全身各处细胞并运走二氧化碳)
血液循环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补充氧气)--肺 静脉-- 左心房
(静脉血——动脉血,气体交换,将二氧化碳排出,同时获得氧气)
②动脉血管流的不一定是动脉血,静脉血管流的也不一定是静脉血
动脉血(含氧多,鲜红色)—主动脉、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 右心房 ------ ------ 右心室
气管支气管肺
膈
静脉血(含氧少,暗红色)—上下腔静脉、肺动脉、右心房、右心室
*一名同学的下肢受伤后发炎,通过在手腕处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药物到达伤口炎症处所经过的循环路线:手腕处静脉→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下肢动脉→下肢处毛细血管(伤处),
⑵血压: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18.7/12 kPa ,(18.7为收缩压,12为舒张压)则认为是高血压。
第三节 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
1、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呼吸系统
肺: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⑴鼻腔——鼻毛和黏膜,可以净化、温暖、湿润空气。
⑵咽 ——既是空气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
(消化和呼吸的共同通道)
⑶气管,支气管——内有黏膜,形成“痰”(主要是气管)
⑷肺泡——-肺的基本功能单位
特点:①数量多;②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③每个肺泡外缠绕很多毛细血管,而且毛细血管壁很薄,这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2、呼吸运动:
吸气—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增大,
肺内气压减小,肺扩张
呼气—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胸廓缩小, 肺内气压增大,肺回缩 3、肺活量:指在尽量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
(正常值)2500——4000mL
四节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 比较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呼出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体
积分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结果。
2、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
肺泡里的气体交换(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动脉血流过组织细胞变为静脉血)
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
1、 人体能量的供给(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能量部分用于维持人体的
各项生命活动,部分维持体温。
测量部位:腋窝(36.8℃)、口腔(37.2℃)、直肠(37.5℃),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体温。
3、发热对人体既有利又有害。
小课堂:如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
在学生阶段,至关重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01学习内容的自主性
1、以一个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作为目标,努力超过他。
2、有一个关于以后的人生设想。
3、每学期开学时,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立一个学期目标。
4、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会分析原因,再加把劲。
5、学习目标设定之后,会自己思考或让别人帮助分析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
6、会针对自己的弱项设定学习目标。
7、常常看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或自己找(课外题)习题做。
8、自习课上,不必老师要求,自己知道该学什么。
9、总是能很快选择好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料。
10、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也好好学。
11、课堂上很在意老师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12、会花很多时间专攻自己的学习弱项。
02时间管理
13、常常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14、为准备考试,会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15、会给假期作业制定一个完成计划,而不会临近开学才做。
16、常自己寻找没有干扰的地方学习。
17、课堂上会把精力集中到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上面。
18、做作业时,先选重要的和难一点的来完成。
19、作业总是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0、作业少时,会多自学一些课本上的知识。
03 学习策略
21、预习时,先从头到尾大致浏览一遍抓住要点。
22、根据课后习题来预习,以求抓住重点。
23、预习时,发现前面知识没有掌握的,回过头去补上来。
24、常常归纳学习内容的要点并想办法记住。
25、阅读时,常做标注,并多问几个为什么。
26、读完一篇文章,会想一想它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
27、常寻找同一道题的几种解法。
28、采用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帮助自己记住学习内容。
29、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常常标记下来以便问老师。
30、常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比较。
31、常回忆当天学过的东西。
32、有时和同学一起“一问一答”式地复习。
33、原来的学习方法不管用时,马上改变方法。
34、注意学习别人的解题方法。
35、一门课的成绩下降了,考虑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合适。
36、留意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学来用用。
37、抓住一天学习的重点内容做题或思考。
38、不断试用学习方法,然后找出最适合自己的。
04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39、解题遇到困难时,仍能保持心平气和。
40、在学习时很少烦躁不安。
41、做作业时,恰好有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仍会坚持做作业。
42、学习时有朋友约我外出,会想办法拒绝。
43、写作文或解题时,会时刻注意不跑题。
44、解决问题时,要检验每一步的合理性。
45、时时调整学习进度,以保证自己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05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
46、做完作业后,自己认真检查一遍。
47、常让同学提问自己学过的知识。
48、经常反省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进步与否。
49、常常对一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
50、考试或作业出现错误时,仔细分析错误原因。
51、每当取得好成绩时,总要找一找进步的原因。
52、如果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心里就过意不去。
53、如果因贪玩而导致成绩下降,就心里责怪自己。
54、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鼓励自己加倍努力。
06学习环境的控制
55、总给自己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
56、常和别人一起讨论问题。
57、遇到问题自己先想一想,想不出来就问老师或同学。
58、自己到书店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
59、常到图书馆借阅与学习有关的书籍。
60、经常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有关课外学习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