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主学习引领学生深度思维——以语文学科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自主学习引领学生深度思维——以语文学科为例
作者:胡小凡
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2018年第1期
自主学习、深度思维是每个人发展过程中应当具备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度思维
应是教师的教学自觉。
建构自主学习型课堂,发展学生的深度思维是其中的一个核心价值。
教
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深度思维,就是要引导学生细读材料、咀嚼材料,能够从语言表象体察材
料本质,学会综合思考、批判性思考;不仅提炼、润色语言表达,更要体现深层的思想情感;
不局限于文本阅读理解而要启迪思想和读写应用。
从读出发,发展至深思、应用、创造是语文
学习中深度思维的体现。
深度思维离不开自主自由学习。
自主才能凸显主体,自由才能活跃思维。
反复揣摩材料,深入研究内容之间的关联,探寻作者生平与材料关系,进行有创意的联想与想象都需要学
生自主展开探究设计和思维活动。
引导学生自主自由地展开学习活动,是促进学生深度思维的
前提。
自主学习型课堂的构建,为引领学生深度思维提供了条件,语文自主学习型课堂需要为
促进学生深度思维的自主学习进行科学的设计。
经过多年的尝试,我们形成了一些经验,供广
大同行探讨。
一、精巧设计自主学习任务
1.学习任务要有清晰的思维含量。
自主学习任务是学习活动展开的前提,任务的质量决定思维的深度。
在指导《秋天的
怀念》学习的时候,有教师设计了三个主问题:诵读这篇文章,说说你有哪些感受;你读出了
怎样的一个儿子,怎样的一个母亲;文章为什么以“秋天的怀念”为题。
在探讨第一个问题的时候,课堂现场学生发言十分热闹,各种各样内容的发言都有,
似乎学生的思维很活跃,但是仔细倾听学生的很多回答已经涉及第二、三个问题。
该教师设计
第一个问题的意图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让学生能够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有话可说,但是
过宽过泛,学生的思维天马行空,可能很肤浅,也可能触及文章的本质,且第二、三个问题都
可以包含在内,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以形成清晰的思维道路。
根据学前预习的困惑和文章的特点,前两个主问题可以做如下调整:本文写了“我”
和母亲之间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面对生活的巨大挫折,“我”和母亲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请找出相应的词句分析。
这样三个问题循序渐进,通过对语言的深度揣摩体味史铁生心路历程
和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引导学生自主深读,由此及彼,联系自己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领悟
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从而达成本课主要的学习任务。
2.设计学习任务应有数量、时间意识和过程意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缺乏对课堂教学的时间把控,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
是弊大于利的。
设计了有思维含量的任务,那么学生就需要时间自主阅读、思考,甚至进行合
作研究、互相分享,这些都需要时间来保证。
因此教师在设计自主学习型课堂学习任务的时候
不宜过多,目标要准确,任务要精要,由浅入深,学生容易理解,能力也能逐步提升。
语文学
科学习的关键点在于语言的领悟与应用,而这是需要过程的。
不给学生时间读和悟,不教学生
学法的学习是难以实现深度思维的要求。
3.学习任务应利于学生自主发问。
基于学生视角的学习指导是自主学习任务设计的前提,学生已经掌握的就不需要学;
学生没有掌握或掌握不透彻,但需要学习的任务,就必须加入教学设计之中。
这就要在课前或
课上给学生提问的可能。
在指导学生自主预习的时候,就要设计疑难困惑的板块,让学生提出
解决不了的问题,自主学习任务设计就要整合学生的疑难形成主问题在课堂上进行研究。
二、指导深度思维的方法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因为人生视野和学习经验不足,对学习内容的自主理解、探究
往往不够深刻,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深度探究的方法,引领学生深度思维。
具体而言,教师应
在课堂上做到:首先,教会学生发问、追问,当学生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以篇达类,其学习经验越来越丰富,探究的视野也越来越广阔时,思考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入;其次,要教会学生审视、批判,审视性阅读和批判性阅读有助于学生深度研究学习内容的
深度与广度;最后,教会学生比较、鉴别,比较与鉴别是深度思维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经常比
较文本的差异,归纳一类文章的写法、语言、思想等等,有助于学生深度探究其中的语文学习
规律,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经验。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课型对深度思维要求不同。
部编教材提出构建一个从“教
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要
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自主阅读、深度阅读的能力。
教读课文,教师的问题设计是根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学生疑难来设计,教师指导
学生怎样寻找文本关键,怎样进行思维整理,形成或强化学习语文的各种关键能力。
自读课文的教学就不能像教读课文那样,而是让学生“以篇达类”,运用学过的知识、方法、思维来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自由度更高,更切合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
作为语文自主学习课程的一部分,课外阅读是深度思维发展的最为重要的载体,设计
好课外阅读课程对发展学生深度阅读能力十分关键。
我们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了阅读书目,开设了自主阅读课、主题探究课、阅读分享课,一方面给足时间让学生读整本书,另一方
面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发展阅读兴趣,提高阅读品位。
三、课外自主学习型活动引领学生深度思维
生活的复杂决定了语文学习的多样,通过课外自主学习型活动引领学生深度思维有很
多的创意空间。
除了多元设计的学案导学外,我们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按词句积累、
文本理解、片段仿写、创意表达、疑难困惑等板块进行课前的预习。
另外,在写作方面,可以
让学生在周末进行“走街串巷”的观察写作,每个周末花一个小时,去街头、小巷、田间、乡
野走走,有选择地写下自己的观感;可以在假期组织学生撰写或编辑自己的个人文集;可以建
立语文学习网站或博客,分类发表学生的文章和名家名篇。
这些课外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坚持,
有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情趣,增加内驱力,不断提高自主学习和深度思维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