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内河航运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内河航运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作者:刘启明
来源:《中国水运》2011年第12期
湖北省内河航运发展迅速,但仍存在如航道长,等级偏低;港口供应能力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货运量;水运管理机制不顺,高效的行业管理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探讨了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
荩湖北省内河发展现状概述
湖北省内河航运资源丰富,全省有河流1190条,长3.5万余公里,较大湖泊105个。
干支河道,分别以长江为总汇流,以武汉为中心,紧连黄石、鄂州、襄樊、宜昌、荆沙等主要工业城市和物产丰富的广大城乡,汇聚成江汉平原水网区。
截止2009年,全省现有通航河流229条,通航长度8385公里,列全国第六位。
湖北省拥有港口51个,港口年综合通过能力2亿吨,集装箱的吞吐能力达到170万标箱。
湖北省内河航运发展迅速,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港航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运输服务能力不断增长,船舶运力趋向大型化,水路运输趋向民营化,港口经营趋向集团化;水运科技信息化程度不断加大,支持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行业管理不断规范。
荩湖北省内河航运的问题
虽然湖北省内河航运事业正日益发展壮大,但是,还是存在不少问题,具体如下:
1、航道长,但等级偏低
截止2009年,全省现有通航河流229条,通航长度8385公里,三级以上航道1091公里,四级航道640公里,五级航道1013公里,六级航道1828公里,七级航道1288公里,七级以下航道2525公里,列全国第六位。
全省500吨级以上航道(不含长江)仅占全省航道通航里程的9.4%,300吨级的占13.8%,100吨级以下航道占76.8%,且多数航道处于自然状态,全省尚有2300公里的季节性航道。
长江、汉江的高等级航道网尚未形成,水运优势难以发挥;江汉平原骨干航道网80%以上的航道未达到规划标准;通航水域中,碍航闸坝多,“枯水断航”、“洪水禁航”给航运带来不确定性,难以组织经济、高效的干支直达运输。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高等级航道里程方面,湖北省千吨级以上航道为1091公里,仅次于江苏(1153公里)。
这个水平虽略高于国家平均高级航道水平即7%,而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的高级航道的比重则分别为60%,76%,湖北省的高级航道水平还相去甚远。
2、港口供应能力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货运量
湖北省拥有港口51个,主要港口有:武汉港,宜昌港,黄石港,荆州港4个;区域性重要港口19个;一般港口28个,港口数目在全国名列前茅。
截至2010年底,湖北省的船舶运力约有400余万载重吨,其中,标准化船型有10%,千吨级以上干散货船,集装箱船,液化危险品船和汽车滚装船比重约50%;全省货船平均吨位约600载重吨,长江干线货运船舶平均吨位在1000载重吨以上;集装箱,煤炭,矿石,石油化工,汽车滚装等大型化专业化船舶运输体系初步具备。
而截至2010年底,历年国家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社会完成水路货运量不断提高,且内河运输完成的水路货运量的比率不断上升,2006年-2010年的内河运输货运量分别为:11.61亿吨,12.99亿吨,13.47亿吨,15.68亿吨,18.86亿吨,当年与前年相比的增幅达到:9.8%,11.9%,3.6%,16.4%,20.2%。
由此可见,水运需求带动内河运输需求不断上升。
而湖北省的水运运输需求也是在不断上升的,2000年的货运量为6270万吨,2005年的货运量为7943万吨,2010年的则约为1.1亿吨,预计2020湖北省的内河运输需求要攀升到1.28亿吨,而湖北省承运能力是有限的,全省74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