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舟山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20210415029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某省某某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某某、试场号、座位号与某某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完毕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如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博击,爱与恨的纠缠,知识的积累,感情的浇铸.〔zh ù〕,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翻腾、激荡,如地壳.〔qi ào 〕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积聚。
“数据秘书〞没有屏幕,体积如一台洗衣机,但具备复制、粘.〔zh ān 〕贴、剪切等十三个根本文档编辑.〔j í〕功能,将打字员从繁琐重复的枷锁中解救出来。
C.对于明星来说,与其用镀金的学位经营“某某人设〞,不如返璞.〔p ǔ〕归真、找到自我,创作更多有筋.〔j īn 〕骨、有温度的文艺作品,记录时代,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D.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bi ě〕,丰腴.〔y ú〕而不雍肿,真是减一分如此太瘦,增一分如此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萨缪尔·贝克特无疑是20世纪文坛和戏剧界的一颗璀璨的“明星〞。
在其步入文坛最初的二十余年时间里,贝克特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辈。
之后,他声名鹊起,一跃成为英法读者熟知的作家。
【甲】贝克特重要的作品有《终局》〔原作为法文〕、《快乐时光》〔原作为英文〕、《无名者》〔原作为法文〕等。
【乙】就其在世时的知名度而言,很少有作家可以与其同日而语....;但是,他不喜欢为声名所累。
他痛恨任何形式的自我曝光..和自我炒作。
【丙】每当人们邀请他参加访谈节目或是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讲,或是在电台和电视台亮相时,他总是很礼貌但又很坚决地说“不。
〞因此,他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的神秘,人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对他产生了种种误解。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4.如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开展基金会和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创办了《医学微视》,按三甲医院划分的科室,对常见的疾病进展讲解,属于科普性。
B.站在历史进程的新十字路口,中国将与各国同心协力,直面变革与动荡的考验,培育和平与增长的力量,推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计票房已超24亿元,不仅远超此前票房最高的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还打破了《疯狂动物城》创造的中国内地动画影片票房纪录,成为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D .虽然唐朝有了科举考试,但一个人要考中仍然受到有名或者没名的影响,如果你有名,
就容易考中,否如此很可能屡试不第,于是考生在考试之前,总是先要打出个知名度来。
5.仿照示例,另选一部文学经典,完成后面的表格。
〔4分〕
示例文学经典《红楼梦》典型场所潇湘馆
场所解说
这是林黛玉的住处。
在这里潇湘妃子春图发幽情,在这里大观园
群芳重建桃花社,在这里病中黛玉焚稿断痴情。
仿写文学经典典型场所场所解说
6. 从下面二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
〔5分〕
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在某某某某召开。
本次亚运会将秉持“绿色、智能、节俭、文明〞的办会理念。
作为东道主,我们每一个某某人都应该从现在起就要在生活中努力践行本次亚运会的理念,共同打造良好的办赛环境。
2022年亚运会召开时,你已经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了。
假如想成为本次亚运会的青年志愿者,你会如何用一封申请书向组委会表达你的意愿?请把申请书的正文写在下面,不超过135字。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10分〕
材料一: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展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垃圾分类有利于改善垃圾品质,使得燃烧〔或填埋〕得以更好地无害化处理。
以垃圾燃烧为例,垃圾分类能助力燃烧处理做得更好,可起到减量、减排、提质〔改善燃烧工况〕、提效〔提高发电效率〕等作用。
依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中国生活垃圾分类情况见下表。
垃圾分类,国外兴旺国家施行得较早,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
德国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他们制定了有关法律法规,且不断细化完善,像《废物防止产生和废物管理法》《废物管理法案》《包装条例》《电子电器设备法案》《电池条例》等。
自20世纪初,德国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德国民众承受了近百年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
从幼儿园阶段起,德国小朋友就要培养垃圾分类丢弃的习惯。
到了小学,垃圾分
类是课本内容。
在垃圾后期处理阶段,对于有机垃圾、纸类、玻璃类等生活垃圾,以与特种的有害垃圾,企业会通过不同车队进展分类收集、专项运输送往不同种类的处理厂处理。
企业专业处理垃圾后,可以将有生产价值的原材料提取出来,向各产业针对性销售。
据统计,德国垃圾回收行业从业人员超过25万,每年的营业额达500亿欧元,约占全国经济产出的1.5%。
另外,日本也是垃圾处理较好的国家。
日本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的,最初只简单地分类,之后才逐步细分与完善起来的。
到如今,垃圾分类的意识与方法早已完全融入了日本人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局部。
(摘编自《垃圾分类,引领绿色生活》等〕
(摘编自《中国生活垃圾处理行业年度开展报告》)
材料三
做好垃圾分类是解决好垃圾问题的重要前提,但并不是垃圾处理的全部,垃圾处理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各环节同时发力。
目前各城市环境卫生主管部门正加大对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榆、分类处理4个环节中后3个环节的投入,包括垃圾分类收集车的购置等,实现从投放到运输再到处理的整体链条分类,防止“先分后混〞等问题。
事实上,实施垃圾分类改变的不仅仅是垃圾处理方式,这一举措也将改变现代城市人的生活方式。
比如,餐饮外卖要不要配送许多餐具、网购商品包装能否尽量减少胶带和泡沫塑料、礼品包装能否更加环保……显然,从前端的人人分类投放到后续各个环节,垃圾分类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创新城市垃圾管理不能只是一阵风,而需要各界同时发力,扎实推进。
〔摘编自亢舒《垃圾处理,不只“分类〞这点事儿》,《经济日报》2019年7月12日〕
7.如下对“垃圾分类〞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垃圾分类可变废为宝,如把纸X、布料、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与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别离出来单独投放,重新回收、利用。
B.垃圾分类可使垃圾处理更科学有效,如分类后可改善垃圾品质,减少污染排放量,减少或防止有毒有害垃圾对人类健康造成伤害。
C.厨余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约占垃圾总量的40% -60% ,也是易腐垃圾,污染周围环境,因此,相比其他垃圾的处理,应更重视对厨余垃圾的处理。
D.垃圾收集、运输、处理等是垃圾分类后续程序,和垃圾分类一样考量着垃圾处理的水平,可以说,做好垃圾分类只是做好垃圾处理的第一步。
8.如下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德国垃圾分类工作做得好,主要在于技术髙超和经济化运营,他们对垃圾进展了专业处理再利用,产生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B.截至2017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在不断增加,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不过仍然做不到对全部垃圾进展无害化处理。
C.据材料二可知,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以燃烧、填埋为主,这两种方式中,填埋是主要方式,占比一直在50%以上,不过呈下降趋势。
D.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方式,也涉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垃圾分类意识与方法融入人们的生活,有助于社会风貌得到更大改观。
9.请结合材料,就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提出合理性意见。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20分〕
钓梦人(节选)
严敬
①春天来了,白水塘畔的三角梅早早就把花开上了,一簇簇凝固的火焰,忧假如梦境。
我们的新家就安在这里。
②要说白水塘,真的,它曾经名副其实,不但有水,水里居住着鱼,还有荷塘,生长着许多荷叶。
荷塘虽然不大,十多亩的样子,但钻到里面,被荷叶簇拥,也会产生辽阔无穷的感觉。
到了夏天,荷叶匀肩搭背,填补了彼此之间的缝隙,几乎覆盖了整个荷塘。
白色的水鸟时时盘旋在池塘的上空,等相中了满意的地方,便一头扎下去,没入荷叶里面,得意地鸣叫。
接着,荷叶们纷纷想开心了事,荷花开了,水红色,星星点点,点缀在一片碧绿之中。
风吹过荷叶,荷叶一面的裙边便朝另一面翻卷,露出比叶面浅许多的底面,折叠成一个半圆。
风如果不停的话,荷叶就始终保持着这种折叠的样子。
可是,闷热的午后,风突然停了,荷叶也仍然是那种半卷的形状,像一个人,将手臂高举起来,再也没有放下来。
喧嚣的荷塘变得寂静,荷叶似乎瞬间沉睡。
荷塘里的鱼儿喜欢这个时候浮到水面,一边纳凉,一边吮吸荷叶的清香。
这是昔日的白水塘。
后来,房产开发商开始填埋荷塘。
荷塘渐渐缩小,慢慢消逝。
③冬天,荷塘尚有一角未填.剩下一捧清水和数株枯荷。
每天都有两三人到荷塘垂钓。
他们在塘边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挂饵、抛丝、提竿,样样做得一丝不苟。
我和雯雯远远地看着他们,雯雯的笔下,除了花鸟虫鱼外,又有了这些垂钓者的身影。
④天气骤冷.飘起霏霏细雨。
这种恶劣气候足以摧毁任何垂钓者的信心。
但仍有一个穿雨衣的人到荷塘来垂钓。
他是一个极其投入的垂钓者,伫立在荷塘畔,半天纹丝不动。
他全神贯注,眼晴一刻也不离浮标。
有时,他会举着钓竿,朝左或者朝右移动数步,换一个钓窝。
先前,许多人时剩存的荷塘里面是否有鱼表示怀疑,但这个雨中垂钓者告诉人们,没有被填完的荷塘确实有鱼。
这些鱼大概有三种结局:一、吞下垂钓者的诱饵,成为垂钓者的收获;二、拒绝垂钓者的钓饵,忍饥挨饿,最后饿死;三、等待推土机的活埋,鱼的结局只有死路一条。
⑤这个垂钓者有顽强的毅力,风雨无阻,身影每天都出现在荷塘畔。
他背对着房舍。
他的背影很像一个石块。
在雯雯的画里,他真的成了一块沉默、冰冷的石头。
很久都不见他提一下鱼竿。
风悄悄地擦过他的脊背。
有时我们甚至认为,他可能不是一个真正的垂钓者,他只是一个悠闲散漫的人,多余的时间没有方法打发掉,于是,索性来到荷塘,陪伴那些鱼。
⑥有一天,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天突然放晴了。
好天气一下子给荷塘招来了几个垂钓
者,一、二、三··一共七个垂钓者。
他们个个站得笔直,眼睛紧盯浮标,生怕鱼儿咬钩而错失良机。
鱼儿早就饿坏了,他们快速地寻找食物,悬挂的鱼饵终于可以尽到职责。
⑦荷塘的水源本来早已枯竭,荷塘见底将是不久的事情。
但一场大雨改变了这种情形,雨水一下子聚满了这个荷塘。
新鲜而陌生的水流,带来了大路上的泥尘,带来了岸上的青草,带来了植物的种子,还带来了许多溺水的昆虫。
这片小荷塘突然变得令人向往和迷恋。
雨水本来给困住这儿的鱼带来了逃生的机会。
但是,它们太喜欢从四面八方会聚而来的生水。
以致产生错觉,以为荷塘依然是它们往日的家。
⑧但这不明确,荷塘里的鱼从此可以过上太平日子。
食物总有吃完的一天.而人的耐心又非常可怕,他今天一无所获,明天他照旧守在荷塘边,即使第二天他空手而归,但他还是会寄望于第三天。
鱼很难斗过人,它的耐性没有人的好。
鱼吃完荷塘的食物后,饥饿开始折磨它。
垂钓者的美味天天悬浮在它的眼前,更是对它的折磨。
鱼最终会去吞食钓饵。
鱼被提出水面后,新鲜的身子,闪着银光,像一枚奇异的果实悬挂于空中。
⑨鱼继续和人比试着耐心。
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比赛。
制胜的法宝就是耐心,荷塘边只剩下一个垂钓者,他天天来荷塘,一来就不慌不忙地做窝、系线、抛丝,然后像生了根似的蹲在塘边。
有时候,他会打个盹。
天气好的时候,他说不定还会就着塘边的细草,睡上一会儿。
⑩雯雯越来越沉迷读书,她笃信知识就是打开世界的钥匙,想象可以克制任何困难。
雯雯说。
那人来垂钓,就是为了做梦,他梦见了荷塘和塘里的鱼,以前,荷塘里长有茂盛的荷叶,塘水清凉。
一群鱼生活在里面,这种生活本来很好,可是突然有人开始填埋荷塘。
荷塘越来越小,眼见得鱼儿们要被活埋于泥土之中。
雯雯说,她在一本书上看到过,那人终日做梦,梦成了他的牢笼也囚禁了塘里的鱼。
⑪我问雯雯:“书里没说怎样解救鱼儿吗?〞
⑫雯雯说:“说了。
等那人梦醒。
如果他梦不醒,鱼儿们就逃不掉活埋的命运。
〞
⑬我和雯雯看到,男人天天垂钓,无论他睡没睡,他都是一个梦境。
他手中握着鱼竿丝线垂入水中。
现在鱼儿们也知道了囚禁它们的是日日到塘边垂钓的这个男人,是这个男人的梦,只要摇醒这个男人,它们就可以逃出他的梦境,逃脱被活埋的厄运。
⑭鱼群中一条条鱼拼命地咬钩,还衔着钓钩拉直丝线,企图牵动男人,好叫他醒来。
但鱼的力气太小了,不仅没有弄醒男人。
反而使男人睡得更沉。
男人开始是坐着睡的,后来索性倒下身来.在岸边的草地上呼呼大睡。
鱼儿们非常绝望,照这样下去,他们无法脱离男人的梦境。
⑮我问雯雯:“书上没有说有别的方法可以救出鱼儿们吗?〞
⑯雯雯说:“爸爸,有,我想一定有,我正在寻找。
〞
(节选自《钓梦人》,有删改)
10.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语言特点。
〔4分〕
11.结合选文,概括雯雯的形象特点。
〔4分〕
12.分析选文的表示特征。
〔6分〕
13.标题“钓梦人〞有什么含义?它有什么作用? 〔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
答茅鹿门①知县二
〔明〕唐顺之
熟观鹿门之文,与鹿门与人论文之书,门庭路径,与鄙意殊有契合;虽中间小小异同,异日当自融释,不待喋喋也。
至如鹿门所疑于我本是欲工文字之人,而不语人以求工文字者,此如此..有说。
鹿门所见于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尝见夫槁形灰心之吾乎?吾岂欺鹿门者哉!其不语人以求工文字者,非谓一切抹杀,以文字绝不足为也。
虽其绳墨布置,奇正转折,自有专门师法;至于中一段精神命脉骨髓,如此非洗涤心源,独立物表、具今古只眼者,不足以与此。
今有两人,其一人心地超然,即使未尝操纸笔呻吟,学为文章,但直抒胸臆,信手写出,虽或疏卤..,然绝无烟火酸馅习气,便是宇宙间一样绝好文字;其一人犹然尘中人也,虽其专专..学为文章,其于所谓绳墨布置,如此尽是矣,然番来覆去,不过是这几句婆子舌头语,索其所谓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绝无有也,如此文虽工而.不免为下格。
即如以诗为喻,陶彭泽未尝雕句文,但信手写出,便是宇宙间第一等好诗。
何如此?其本色高也。
自有诗以来,其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无如沈约苦却一生精力使人读其诗只见其困缚龌龊满卷累牍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
何如此?其本色卑也。
本色卑,文不能工也,而况非其本色者哉!
秦汉以前,儒家者有儒家本色,其所言者,其本色也,是以精光注焉,而其言遂不泯于世。
唐宋而下,文人莫不语性命,谈治道,满纸炫然,一切自托于儒家。
然非其修养畜聚之素,非真有一段千古不可磨灭之见,而影响抄说,盖头窃尾,如庄农作大贾..之饰,竭力装做,丑态尽露。
是以精光枵焉,而其言遂不久湮废。
后之文人,欲以立言为不朽计者,可以知所用心矣。
然如此吾之不语人以求工文字者,乃其语人以求工文字者也,鹿门其可以信我矣。
今复纵言至此,吾过矣,吾过矣!此后鹿门更见我之文,其谓我之求工于文者耶,非求工于文者耶?鹿门当自知我矣,一笑。
鹿门东归后,正欲待使节西上时得一面晤,倾倒十年衷曲;乃.乘夜过此,不已急乎?仆三年积下二十余篇文字债,许诺在前,不可负约。
欲待秋冬间病体稍苏,一切涂抹,更不敢计较工拙,只是了债。
此后便得烧却毛颖②,碎却端溪③,兀然作一不识字人矣。
而鹿门之文方将日进,而与古人为徒未艾.也。
异日吾倘得而观之,老耄尚能识其用意处否耶?并附一笑。
【注】①茅鹿门:指茅坤,号鹿门,明代散文家、藏书家。
②毛颖:毛笔。
③端溪:一种名贵砚台。
14.对如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 .信手写出,虽或疏卤.. 疏卤:粗糙、轻率。
B .虽其专专..学为文章 专专:用心专一 C .如庄农作大贾..之饰 大贾:大师。
D .而与古人为徒未艾.也 艾:停止。
15.如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组是(3分〕
A .此如此..有说 时如此..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B .如此文虽工而.不免为下格 赂秦而.力亏
C .鹿门其.可以信我矣 吾其.
还也 D .乃.乘夜过此,不已急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与 16.如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 .作者认为宇宙间的绝好文字不应重在对文字的追求,也不应重在文章的规如此布局、
结构的变化转折,更应重在要使文章要有一种精神、命脉和骨髓。
B .作者认为,写文章要有“真精神〞与“千古不可磨灭之见〞,这才是真本色。
他将陶渊明与沈约两位诗人加以比拟,评价前者本色远超后者。
C .文章最后,作者祝愿茅鹿门先生写文章一天天地长进,学做古文堪比古人,并期望有朝一日能读到他的文章,领会其中的用意所在。
D.全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而议论如此重在阐述作者自己的文章观,文中的两处“一笑〞如此流露了作者对自己观点的自信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局部断句。
(3分〕
其雕句文用心最苦而立说最严者无如沈约苦却一生精力使人读其诗只见其困缚龌龊满卷累牍竟不曾道出一两句好话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文人莫不语性命,谈治道,满纸炫然,一切自托于儒家。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后鹿门更见我之文,其谓我之求工于文者耶,非求工于文者耶?(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9~20题。
〔8分〕
虞美人·寄公度
(宋)舒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
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
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②。
【注】①舒亶:北宋治平二年进士,官至御史中丞。
因触犯当政者而被撤职。
②一枝梅:陆凯与X晔是好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X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
19.这首词上片写日暮登楼所见,借________字,将视觉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离别的悲凉之意,通过________字,又透露出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2分〕
20.宋代《艇斋诗话》曾评价舒词“甚有思致〞,请结合本词分析作者如何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6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
〔6分〕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论语·述而》〕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①,可以观②,可以群③,可以怨④;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注】①兴:激发感情。
②观:考察社会。
③群:交往相处。
④怨:讥刺时政。
21.如果从教育的角度看第一如此材料,那么,孔子的教育目的是什么?〔2分〕22.概括第二如此材料的主要内容,并加以分析。
〔4分〕
〔1〕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3. 补写出如下名篇名句的空缺局部。
〔只选3小题〕
〔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卫灵公》)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3〕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4〕____________,淡烟暮霭相遮蔽。
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5〕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
四、作文〔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2019年,90高龄的徐怀中凭借《牵风记》获得茅盾文学奖。
在座谈中,他说到,早在1962年,我就请长假写《牵风记》这部长篇小说,写了20余万字。
不久,又承受其他任务,《牵风记》创作被搁置下来。
多年后,书稿被我忍痛付之一炬。
过后想想,倒也并不觉得多么可惜:如果当时匆匆忙忙把书出了,也就不会重改一次。
现在《牵风记》只有10多万字,我对壁消耗5年,所以称自己“爬行者〞。
我先将整段文字默背下来,输入电脑后又改来改去,哪里还说得上什么进度。
明知这种习惯效率不高,但是改不过来。
徐怀中的谈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青年一代的人生有很大的启示。
阅读材料后,想一想,哪一点使你感受最深?并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某某省某某中学2020至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三10月考
参考答案
1.B【解析】〔A博—搏;C pǔ—pú;D雍—臃〕
2. C【解析】同日而语:把一样的人或事物放在同一时间比拟,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常用于否认式:不可~。
此处是不同对象间的比拟,使用对象不对,可用“并驾齐驱〞。
3. C【解析】句号应放到引号外面。
4.C【解析】A项,成分残缺,“属于科普性〞缺主语,把“创办了《医学微视》〞改为“创办的《医学微视》〞;B项,搭配不当,“推动〞后加“建设〞;D项,一对多,把“一个人要考中〞改为“一个人能否考中〞。
5.《老人与海》船
这是桑迪亚哥的生活和谋生的场所,在这里老人完成了和不同鲨鱼的搏斗,最后虽然失败,但表现了其“硬汉的形象〞。
6. 我的名字是×××。
是一高中18岁的男生,当我听到亚洲运动会将在我住的城市举行,我很兴奋,我非常喜欢英语和体育,喜欢交朋友,很愿意帮助别人。
我对场馆周围环境相当熟悉,我可以承当一些比赛项目的翻译工作,希望组委会给我一个机会。
谢谢。
〔“约占垃圾总量的40% -60%〞错,材料中反映的是中国垃圾的情况;“相比其他垃圾的处理,应更重视对厨余垃圾的处理〞错,不合逻辑,不能单从量的比重上来看是否需要重视。
〕8.A〔“主要在于技术髙超和经济化运营〞错,无中生有。
从材料看,德国垃圾分类做得好,有多种因素,文中并未强调哪种因素是主要的。
〕
9. ①政府环卫部门等: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体系统筹,不断细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民众垃圾分类意识。
②企业等:提供更为环保的商品包装等,提供与垃圾分类处理配套的设施,完善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理等后续程序,提高有用垃圾的利用价值,提高垃圾处理技术等。
③民众:掌握垃圾分类的知识或方法,养成自觉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
〔每点2分〕10.①描写多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优美、生动,写出了荷塘生机勃勃的景象。
②描写荷叶注重细节描写,多用特写。
③多用短句,语言自然流畅。
④结尾局部运用说明性语言,内容上与前文形成对照,表现了对白水塘终将消逝的忧思。
〔一点1分〕
11.①善于绘画,具有绘画天赋,并善于观察生活,具有严谨认真的生活态度。
②沉迷读书,笃信知识,天真单纯。
③努力寻求解救陷于困境的鱼儿,正直善良。
④坚信能找到解救鱼儿的方法,热情执着。
〔一点1分〕
12.①运用第一人称,使得故事显得真实可信。
②通过一个父亲的视角,呈现成人和孩子对某一社会现象的不同反响,丰富了文章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