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期末毕业试卷有答案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卷2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填空题。
(每题2分,共16分)
1.一个正方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之和为12厘米,则正方体棱长之和为()厘米,它的表面积为(),体积为()。
2.棱长都是10厘米的正方体堆放在墙角处(如图),共有
()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平方
厘米。
3.做一个无盖的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铁盒,至少需要()平方分米的铁皮。
4.一根圆钢的底面直径为10厘米,长为50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5.下面三个小正方体(如图)都按相同的规律写着1,2,3,4,5,6。
那么,三个正方体朝左一面的数字之和等于()。
6.一根长方体木料长1米,把它切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4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7.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已知圆柱与圆锥体积相差3立方分米,圆锥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8.将一个直径为20厘米的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圆锥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与高成反比例。
()
2.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为。
()
3.表面积相等的长方体,体积一定相等。
()
4.带的长方形有8个。
()
5.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则它的体积就扩大9倍。
()
三、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两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底面半径的比是2 :3,高的比是( )
A.3 :2
B.4 :9
C.9 :4
2.小明家在小强家东偏西35°方向,那么小强家在小明家( )
A.东偏北35°
B.东偏南55°
C.北偏西55°
3. 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为( )
4.把棱长为π厘米的正方体木料削成最大的圆锥体,圆锥的体积占正方体体积的(
) A.4π B.2π
C.12
π
5.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的运动是( ),电梯的运动是( ),地球的运动是(
)
A.旋转
B.平移
四、我会画。
(16分+10分 = 26分)
1.按要求画出图形B 、C 、D 、E 。
(1)将图形A 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B 。
(2)将图形B 向下平移4格,得到图形C 。
(3)将图形C 的左下角的点作定点,绕该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D 。
(4)将图形A 的各边放大2倍,得到图形E 。
2.左图是由()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搭成的,将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涂上红色。
其中三面涂上红色的正方体有()个,有两面涂上红色的正方体有()个,只有一面涂上红色的正方体有()个,涂上红色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五、解决问题。
(10分+8分+12分+8分 = 38分)
1.一个圆柱形铁皮油桶,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是1米。
(1)做成这个汽油桶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2)每升汽油重0.75千克,这个油桶能装汽油多少千克?
2.一块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草地,在相邻的两边的中点各有一棵树,树旁各栓一只羊,羊绳子5米,两只羊都不能吃到的草地面积为多少平方米?
3.如图,点A表示小丽的座位;
点B表示小刚的座位;
点D表示小红的座位;
点E表示小军的座位。
(1)小红的座位是第()
组,第()个座位,
表示为D()。
(2)C点表示班上学习最优秀同学的座位,表示为C()。
(3)小刚的座位是第()组,第()个座位,表示为B()。
(4)小军东面相邻同学的座位表示为();
小军西面相邻同学的座位表示为();
小军南面相邻同学的座位表示为();
小军北面相邻同学的座位表示为()。
4.在一个底面直径为8厘米,高为10厘米的圆柱形量杯内放上水,水面高为8厘米,把一个小球浸在杯内,水满后还溢出12.56克,求小球的体积。
(1立方厘米水重1克)
附加题。
(10分)
一个长方体木块,从上部和下部分别截去高为3厘米和2厘米的长方体后,便成为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减少了120平方厘米,原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答案:
一、1.48 96平方厘米 64立方厘米
2.3 700
3.180
4.1570
5.10
6.20立方分米
7.1.5
8.19719.2
二、√ √ × × ×
三、1.C 2.C 3.A 4.B 5.A.B.A
五、1.(1)3.14×(6÷2)2×2÷3.14×6×10 = 244.92(平方分米)
(2)3.14×(6÷2)2×10×0.75 = 211.95(千克)
2.10×10×41--
3.14×52×4
1 = 5.375(平方米) 4.3.14×(8÷2)2×(10-8)+12.56 = 113.04(立方厘米)
附加题:设截去后的正方体棱长为x 。
3x ×4+2x ×4 = 120
x = 6
6×6×(6+2+3)= 396(立方厘米)
1、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2、学生汇报
刚见草地,感到,因为
;
扒开草丛,见到,感到
因为;
离开维也纳前,感到,因为
;
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因为
;
体会到小花的气魄时,心里,因为。
三、研读,
品味语言1、学生自主研读
再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把自己的感受深刻的地方仔细体会体会。
2、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重点体会
“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绿色到处泛滥”“居然有如此的气魄”“我的心头怦然一震”分别体会此时此刻作者的心情。
为什么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使我明白了生命的
意味是什么,是――勇气!”四、总结全文,
升华情感。
1、无论是奋力求生的飞蛾,顽强生长的瓜苗,还是自己沉稳而在规律的心跳,让作者感到生命的伟大。
随着文章的层层推进,作者在文章的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不仅是作者从自然界感受到这生活的真谛,很多人也有着自己的感悟。
交流收集的关于生命的名人名言。
2、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本文及这些名人名言对你有什么启发?写一写。
《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迁移,继续深化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积累关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
(二)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认真揣摩文章中的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成语故事,讲述成
语故事,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教学安排:二课时第一课
时
一、利用课文导入:
同学们,这几天,我们学习了几篇抒写对生命感悟的文章,那用心去感受春光的盲姑娘,那以帮助别人为快乐的祖孙三代人,以及那些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和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的小花,无不展示着他们对生命的热爱。
同学们课下还搜集了许多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相信你们对生命也一定有自己的解读。
今天,我们就围绕“生命”这一永恒的话题来畅所欲言。
二、学习课文中的资料。
1、默读资料,想一想这些资料都讲了什么。
2、全班交流对资料的解读,搞清楚每一段资料所立足的角度。
(1)面对个体生命与更多人的生命的时候,众多的医护工作者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生命之歌,换来了更多人的生命。
(2)我们身边,有许多热爱生命的人。
(3)生物界表现出来的顽强的生命力。
3、交流:你还搜集了哪些关于生命的资料呢?给同学们说一说吧!
三、交流——有感于生命
1、学生自己思考、组织语言。
(1)生自己确定发言角度,选择内容,组织语言,注意围绕自己选好的内容组织语言,切莫走题。
(2)自由组合,互说互评。
说的过程中注意语言流畅、中心明确,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对说得同学提出修改意见,评出小组讲得最好的同学。
2、全班交流:四、总结: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假如生命是水船。
请不要停泊,也不要随波逐流!请高高地升起风帆,向着未有人到达的海域……
五、我的发现
1、读一读,说一说。
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他们发现了哪几种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你在阅读过程中还发现了哪些方法呢?
2、师生共同总结方法:要体会揣摩句子的含义,除了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等方法外,还有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体会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