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笋主要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芦笋主要生产技术
1、选好地块
芦笋的根系属于须根示,根群发育特别旺盛,地下茎上发生的肉质根,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力强,排灌条件良好,光照充足以富含有机质的微酸砂壤土最好。

2、选准品种
芦笋品种很多根据市场需求,应选用抗病力强、抗倒伏、出笋粗壮、整齐,顶端不易散头,商品率高,产量高适宜加工的阿波罗、紫色激情、特来蜜等杂交一代优良品种。

3、育苗定植
育苗地应选择坐向朝南、避风向阳、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pH值在5.8~6.7之间的无病菌的砂质壤土地块。

苗床要经多次翻耕后再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千克,并做成1.3米宽、长度不限的龟背形床畦。

绿芦笋种子春播时间为3月25日至4月5日,秋播时间为7月28日至8月8日。

芦笋种子皮厚坚硬,角质化强,吸水困难,发芽缓慢,所以在播种前需用50-55℃温水浸浸泡2-3天,再放在25-30℃的环境下催芽,当有5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亩播种量为500克,点播或条播均可。

播后必须用焦泥灰和过筛后的肥土细泥进行覆盖,然后再盖薄膜。

播种后应保持苗床土壤湿润,久旱
无雨时应引水沟灌,灌后即排;如遇雨天,要做好开沟排水工作,有20%~30%幼苗出土时应揭去覆盖物。

在苗高6~10厘米时浇一次稀薄的有机液肥或尿素,及时清除杂草,并用多菌灵抑太保、辛硫磷等防治褐斑病、斜纹夜蛾及地下害虫。

4、定植
⑴深翻整地。

为保证土层深厚,芦笋根系生长良好,一般要深耕30-40cm,并充分晒白。

⑵施足基肥。

在种植带内,亩施腐熟土杂肥2500-3000kg,复合肥40kg。

并做成小高垄。

垄间距为1.2-1.5m。

⑶合理密植。

每垄定植一行,株距为0.3-0.35m,亩栽1200-1500株,并注意其方向性。

5、定植后的管理
⑴覆土及中耕除草。

⑵施肥。

施肥技术准则是增施腐熟有机肥,禁止使用未腐熟的人畜粪肥和饼肥。

提倡施用生物肥料。

并要做到合理施肥,改进施肥技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环境。

幼龄期的施肥原则为薄肥勤施,一般定植后一个月开始施肥,每月施一次,每次以复合肥10-15kg为宜,到秋季应重施一次秋发肥,每亩施复合肥20-25kg。

⑶排灌水。

霉雨季节注意及时排除积水,冬前注意浇一次越冬水。

⑷打顶。

当植株长到100-120厘米时,可打顶,防止倒伏。

⑸芦笋病虫害主要有茎枯病、褐斑病和蓟马、夜蛾类等,药剂防治采用多菌灵、芦笋清、吡虫啉、抑太保等高效果低毒农药。

6、多年生芦笋栽培要点
⑴避雨留养母茎。

一是选择晴天留养母茎,一般要求母茎留养初期有5天以上的晴好天气;二是采用塑料大棚覆盖栽培。

适时适量留养母茎①适时,就是要在芦笋嫩茎发生量多,抽生快,笋田茎芽出土整齐的出笋高峰期留养母茎,使母茎留养快而整齐,减少病菌感染机会。

②适量,就是母茎的留养数量要根据不同的笋龄,根盘大小和春、秋母茎期来决定。

一般掌握在二年生芦笋每棵盘留2-3根,三年生3-4根,四年生以上的5-6根,并视棵盘大小适当增减,要选留1厘米左右的实心茎作母茎。

秋母茎要适当多留,当年移栽的芦笋每棵盘保留10-15根(不清园,只剪除弱、黄枯枝条),二年生以上的可留20-30根,使母茎均匀分布。

⑵合理施肥、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增施有机肥(有机复合肥)和磷、钾肥。

母茎留养期易感病不施肥,母茎留养前停止施用氮肥。

从母茎留养开始,间隔7-10天施肥一次
此外,在芦笋植株生长阶段,要及时清除病茎或病枝,予以烧毁,以减少病菌传播机会,减轻发病病害防治芦笋
病害主要有茎枯病、褐斑病等,重在预防,强调早用药,一般母茎长成植株后逐渐减少用药,采笋期基本停止用药。

7.原材料、能源消耗
果树为一次投入多年收效作物,基地建成投产后,在原材料方面每年仅需消耗一定量的肥料和农药,在能源方面每年需消耗因果园灌溉、打药、田间耕作等少量的电费和农机燃油。

根据项目单位调查数据,企业计划每年投入主要原材料、能源消耗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