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套试卷】2021年南通市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精品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过关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下面不可以列式为23×28的数学问题有()
A. 三年级有男生23人,女生28人,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B. 每千克猪肉23元,28元可以买多少千克猪肉?
C. 全校学生做操,每排站了23人,排了28排,一共有多少人?
D. 每人种23棵树,四年级有28人,一共可以种了多少棵树?
2.与480×40的积一样的算式是()
A. 48×40
B. 24×800
C. 480×400
3.一个三位数乘99,积是()
A. 三位数
B. 四位数
C. 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D. 无法确定
4.三位数乘一位数(0 除外),积()
A.一定是三位数
B.一定是四位数
C.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5.操场跑道一圈是400米,跑了2圈后,还差()米是1000米。

A. 200
B. 600
C. 800
6.根据25×30=750,30×30=900,想一想,下面算式的得数在它们之间的算式是()
A.35×20
B.28×25
C.40×18
D.36×24
7.一个长方形篮球场,长32米,宽12米,这个篮球场的面积是( )平方米。

A. 284
B. 384
C. 484
二、判断题
8.502×140的积中间有2个零.(判断对错)
9.120×5的积末尾只有一个0.(判断对错)
10.判断对错
3乘8,积是24.
11.一个因数正好与积相等,另一个因数一定是1.(判断对错)
12.359×25876=36987597的结果一定是错误的.
三、填空题
13.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________位数,也可能是________位数。

14.计算.
1008×5=________ 1080×5=________
15.1905乘4,列式计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7的150倍是________,153个12是________。

17.商店上午卖出9盒乒乓球,每盒6个,下午又卖出26个,全天共卖出了________个乒乓球?
18.在运动会开幕式上进行大型团体操表演.一共有________人参加表演。

19.跑道每圈200米,1圈半是________米。

小军跑了5圈就是跑了________千米。

20.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________。

四、解答题
21.比年龄。

五、综合题
22.列式计算.
(1)13个64是多少?
(2)38的25倍是多少?
六、应用题
23.李老师每小时批改13本作业,请问李老师从8:00-12:00一共可以批改多少本作业本?
24.公园里的一头大象一天要吃24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的食物,够这头大象吃20天吗?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可以列式为:23+28;
B、可以列式为:23×28;
C、可以列式为:23×28;
D、可以列式为:23×28.
故答案为:A
【分析】A、把男女生人数相加即可;B、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列式计算;C、用每排人数乘排数计算总人数;D、用每人种树的棵树乘总人数求出总棵数.
2.【答案】B
【解析】【解答】解:因为480×40的积的末尾有2个0,选项A积的末尾有1个0,选项C 积的末尾有3个0,选项B、24×800=24×40×20=24×20×40=480×40,
故选:B.
【分析】因为480×40的积的末尾有2个0,而选项A积的末尾有1个0,选项C积的末尾有3个0,而选项B、24×800=24×40×20=24×20×40=480×40,由此做出选择.本题主要是利用排除法及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问题.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100×99=9900,积是四位数,999×99=98901,所以一个三位数乘99,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故选:C.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可知,最小的三位数100与99相乘的积为:100×99=9900,积是四位数,即一个三位数乘99,积不一定是五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四位数或五位数是由两个因数的大小决定的.
4.【答案】C
【解析】【解答】三位数乘一位数(0 除外),所得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如:100×1=100积是三位数,999×9=8991积是四位数,
其他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所得的积都在100和8991之间.
所以三位数乘一位数(0 除外),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故答案为:C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0 除外),所得的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5.【答案】A
【解析】【解答】1000-400×2=1000-800=200(米)
故答案为:A
【分析】操场跑道一圈长度400×跑的圈数2=跑的长度800,总长度1000-已经跑的长度800=还差的长度200。

6.【答案】D
【解析】【解答】A:35×20=700;
B:28×25=7×(4×25)=700;
C:40×18=720;
D:36×24=864.
所以得数在750与900之间的算式是36×24.
故答案为:D
【分析】分别计算四个选项中的算式,找出得数在750与900之间的一项即可
7.【答案】B
【解析】【解答】32×10=320,32×2=64,320+64=384平方米。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整数的乘法及应用理解,而且关键学生思维要灵活。

二、判断题
8.【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502×140=70280 502×140的积中间有1个零.
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502×140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120×5=600 积是600,末尾有两个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先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求出积,再进一步判断.
1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因为3乘8表示3×8=24,所以3乘8,积是24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3乘8表示3×8,再计算即可解答此题。

1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当这个因数是0时,无论另一个因数是几,积都是0,另一个因数不一定是1;如:0×20=0;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本题利用举反例法进行判断,考虑这个因数是0的情况.
12.【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9×6=54;
所以,359×25876的积的个位上的数是4,原题是7.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359×25876,个位数9×6=54,所得的积的个位上的数是4,据此判断.本题关键是根据乘积的个位上数进行判断即可.
三、填空题
13.【答案】三位;四位
【解析】【解答】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故答案为:三位、四位
【分析】举例:12×25=300,积可能是三位数;98×99=9702,积是四位数。

14.【答案】5040;5400
【解析】【解答】1008×5=5040;1080×5=5400
故答案为:5040;5400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15.【答案】1905;4;7620
【解析】【解答】解:乘4列式为:1905×4或4×1905,1905×4=7620,4×1905=7620。

故答案为:1905,4,7620 或4,1905,7620。

【分析】本题先根据乘法算式的写法和意义列出乘法算式计算,注意因数中间的0,以及积末尾的0,都不能丢掉。

16.【答案】5550;1836
【解析】【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几个几是多少也是用乘法,即,37乘150得5550,153第12得1836,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并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分析】考察的乘法及运用有关的问题
17.【答案】80
【解析】【解答】9×6+26
=54+26
=80(个)
故答案为:80
【分析】用每盒的个数乘盒数求出上午卖出乒乓球的个数,再加上下午卖出的个数即可求出全天共卖出的个数.
18.【答案】1800
【解析】【解答】15×8×15
=120×15
=1800(人)
故答案为:1800
【分析】用每个方阵的行数乘方阵数求出一共有多少行,然后用每行的人数乘行数求出一共有多少人即可.
19.【答案】300;1
【解析】【解答】200×1+200÷2
=200+100
=300(米)
200×5=1000(米)=1(千米)
故答案为:300;1.【分析】根据题意,要求1圈半是多少米,用一圈的长度+半圈的长度=一圈半的长度,要求5圈的长度,用每圈的长度×5=5圈的长度,据此列式解答.
20.【答案】990
【解析】【解答】解:99×10=990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所以99×10=990.
四、解答题
21.【答案】解:4×7-1
=28-1
=27(岁)
答:爸爸27岁.
【解析】【分析】爸爸的年龄是小丰年龄的4倍少1岁,用小丰的年龄乘4,再减去少的1岁就是爸爸的年龄.
五、综合题
22.【答案】(1)解:13×64=832 答:13个64是832
(2)解:38×25=950 答:38的25倍是950
【解析】【分析】(1)根据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求一个数的几倍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六、应用题
23.【答案】解:12时-8时=4(小时)
13×4=52(本)
答:李老师从8:00-12:00一共可以批改52本作业本.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批改了多长时间,用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经过的时间,然后用每小时批改的本数×批改的时间=一共批改的本数,据此列式解答.
24.【答案】解:240×20=4800(千克);4800千克<5吨.
答:够这头大象吃20天
【解析】
【分析】一头大象一天要吃240千克食物,这头大象20天吃20个240千克,即240×20,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第四单元练习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积的变化规律
例题1:
1.算一算,想一想,你能发现什么?
8×4= 7000×5=
8×40= 700×5=
8×400= 70×5=
8×4000= 7×5=
发现: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或()(0除外),积也随着()或()。

2.填空。

(1)两个因数的积是150,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5,积变成()。

(2)两个因数的积是360,如果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是()。

知识精讲1:
积的变化规律
1.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就乘几。

2.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就除以几。

3.综上所述: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二、单价的认识
例题2:填空。

(1)彩笔每盒24元,买3盒,共需要()元。

问:24元是彩笔的(),3盒是彩笔的(),求一共要多少元是求(),数量关系式是()。

(2)10元买了5本同样的练习本,一本练习本()元。

问:10元是练习本的(),5本是练习本的(),求一本练习本多少元是求(),数量关系式是()。

(3)学校买皮球花了24元,每个皮球6元,学校一共买了()个皮球。

问:24元是皮球的(),皮球6元是皮球的(),求一共买了多少个皮球是求皮球的(),数量关系式是
()。

知识精讲2:
单价的认识
1.每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2.买了多少,叫做数量;
3.一共用的钱数,叫做总价。

单价、数量和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三、速度的认识
例题3:解答下面的问题。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7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2)一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25米,10分钟行多少米?
知识精讲3:
速度的认识
1.一共行了多长的路,叫做路程;
2.每小时(或每分钟等)行的路程,叫做速度;
3.行了几小时(或几分钟等),叫做时间。

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巩固练习:
1.填空。

(1)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不变,积应()。

(2)两个因数的积是150,一个因数除以10,另一个因数不变,这时积是()。

(3)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积()。

(4)两个数相乘的积是75,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乘100,这时候积是()。

(5)请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填空。

250×30=7500 15×16=240
250×6=() 60×16=()
25×30=() 15×320=()
250×60=() 30×16=()
(6)根据320×7=2240填空。

①(320 )×(7×4)=2240 ②(320÷8)×(7 )=2240 ③ 320×(7 )=4480 ④(320 )×7=224
(7里填上“>”、“<”或“=”。

84××56 32××5
48××96 820××22
(8)某动车组列车的速度是每小时300千米,该动车组列车的速度可以写作()。

(9)人造卫星6秒约行48千米,它的平均速度是()。

(10)小红买5本同样的日记本花了10元,照这样计算,她买7本这样的日记本应花()
元;小丽有24元,能买()本这样的日记本。

2. 判断。

(1)两个因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 )
(2)一个因数乘8,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也要乘8。

( )
(3)如果一个因数乘25,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要乘25。

( )
(4)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3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3
1,积不变。

( )
(5)已知每瓶饮料的价格和一箱饮料的瓶数,求一箱饮料的钱数,求的是单价。

( )
(6)同样的文具盒,甲超市15元3个,乙超市24元5个,甲超市卖得便宜。

( )
(7)蜗牛的速度是8米。

( )
(8)贝贝每天上、下学的路程相同,所以时间也就相同。

( )
(9)走同一条路,张叔叔用的时间比李叔叔少,说明张叔叔的速度比李叔叔的速度快。

( )
3. 解决问题。

(1)2千克苹果售价12元,3千克香蕉售价18元。

李阿姨买了8千克苹果和9千克香蕉,一共需要付多少元?
(2)学校一共买了32张电脑桌,每张电脑桌120元。

已经预付了800元钱,还应付多少钱?
(3)一艘轮船从甲地运送货物到乙地,去时的平均速度是35千米/时,用了6个小时,按原路返回用了7个小时。

返回时轮船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4)司机王叔叔从厦门出发到福州送货,路上共用了5小时,前3小时的平均速度是60
千米/时,后2小时共行驶了100千米。

王叔叔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5)一辆卡车从甲城到乙城需要行4小时,一辆轿车的速度是这辆卡车的2倍,那么这辆轿车从甲城到乙城需要几小时?
(6)一辆货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6小时,一辆轿车的速度是这辆货车的2倍,那么这辆轿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行几小时?
(7)有一条宽6米的人行道,占地面积是720平方米。

为了行走方便,道路的宽度要增加到18米,长不变。

扩宽后这条人行道的面积是多少?
(8)每棵树苗原价16元,现在买3棵送1棵,用原来买3棵树苗的钱买了4
棵树苗,每棵树苗便宜多少钱?
(9)水彩笔原价每盒24元,商场搞促销活动,买3盒送1盒,小芳买4盒水彩笔,每盒能省多少钱?
奥数思维拓展:
积的变化规律
1.渗透两种数学思想:函数思想、推理思想
2.学习一类思维方法:猜想与试验法
[例题]填一填,你有什么发现?
32×15=480
(32÷2)×(15×4)=()
(32×9)×(15÷3)=()
(32×2)×(15÷4)=()
[分析]
猜想:两个因数分别乘几、除以几,积也乘几、除以几。

验证:(32÷2)×(15×4)=(960)=480÷2×4
(32×9)×(15÷3)=(1440)=480×9÷3
(32×2)×(15÷4)=(240)=480×2÷4
[解答] 960 1440 240
发现:在这三个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
积也发生变化,先乘几再除以几。

或先除以几再乘几。

[技巧]
一个因数乘(或除以)a(a不为0),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b(b不为0),积也先乘(或除以)a,再除以(或乘)b。

[举一反三]
1.根据5×6=30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

15×24=() 25×18=() 35×12=()
2.根据60×48=2880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

12×24=() 30×12=() 30×16=()
3.一个长方形的停车场,面积是200平方米。

扩建后,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宽扩大到原来的3倍,扩建后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火车过桥问题
1.渗透两种数学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推理思想
2.学习两类思维方法:图解法、公式法
[例题]一列火车车身长400米,以8米/秒的速度经过一座长2400米的大桥。

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一共需要多长时间?
[分析]
行驶的路程=火车车身长+桥长
[解答]
(400+2400)÷8
=2800÷8
=350(秒)
答: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一共需要350秒。

[技巧]
解决火车过桥问题时:
所行的路程=桥长+车身长
所行的时间=(桥长+车身长)÷速度
火车的速度=(桥长+车身长)÷时间
[举一反]
1.一列火车以12米/秒的速度行驶,通过一个隧道用了5分钟。

你知道隧道有多长吗?
2.一列火车以10米/秒的速度行驶,通过一个长2800米的隧道用了6分钟。

你知道火车有多长吗?
3.一列车身长600米的火车,匀速经过一座长2200米的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7分钟。

这列火车过桥的速度是每分钟多少米?
第四单元知识点测试卷(包含答案)
一、单选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本题5分)妈妈2小时行98千米,妈妈的出行方式是()
A.骑自行车
B.步行
C.乘汽车
2.(本题5分)小马虎计算74.8×
3.7时抄错了小数点,但是计算结果却和正确答案相同,他可能抄写成的是()
A.7.48×3.7
B.7.48×37
C.74.8×37
3.(本题5分)下面各式中积最小的是()
A.360×0.015
B.3.6×0.15
C.36×0.15
4.(本题5分)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3.6千米,乙每小时行3.2千米,两人相遇到继续前行,到达两地后马上返回,共经过1.5小时在途中第二次相遇,A、B两地的距离是()千米.
A.2.4
B.6.8
C.10.2
D.20.4
5.(本题5分)已知234×12=2808,那么23.4×0.12=()
A.2.808
B.280.8
C.0.2808
6.(本题5分)一辆汽车的速度大约是()
A.50米/时
B.1千米/分
C.500千米/时
D.50千米/分
7.(本题5分)因为53×72=3816,所以530×7.2=()
A.3816
B.381.6
C.38160
8.(本题5分)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另一个因数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
A.扩大到原来的10倍
B.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C.扩大到原来的20倍
二、填空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9.(本题5分)小明昨天从家走到学校用了10分钟,今天从家走到学校只用了8分钟.他今天步行的速度提高了20%.____.(判断对错)
10.(本题5分)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n(n不为0),积也乘n.____.(判断对错)
11.(本题5分)甲、乙两人步行同一段路所用的时间比为4:3,若甲先走2分钟,结果两人同时到达,则乙走完全程所需时间为____ 分钟.
12.(本题5分)飞机每小时飞行960千米,每小时960千米可以写成____.
13.(本题5分)李红每分钟走78米,她从家里走到学校用了19分钟.李红家离学校大约____米.
三、解答题(总分:3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14.(本题7分)一辆汽车0.3小时行驶20.4千米,照这样计算,4.5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
15.(本题7分)哥哥上大学,要坐6.4个小时的火车,火车的平均速度是70.5千米/时.他坐火车走了多少千米?
16.(本题7分)小猴上山摘桃子,上山每分钟走40米,28分钟到达山顶,
下山每分钟走20米(按原路返回).小猴50分钟能下山吗?
17.(本题7分)同学们骑车秋游去植物园,学校距离植物园2430米,平均每分钟行62米,大约需要多长时间到达植物园?
18.(本题7分)阴雨天,小娟看见远处的闪电以后,经过6秒才听见雷声.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0.34千米,那么小娟离闪电的地方有多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