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华屏 相遇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与交通
第1课时相遇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相遇问题的应用题的结构,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方程意识。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建立模型的能力。
3.学会解答已知两地的距离和两物体的运行速度,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熟练掌握其思考方法。
难点: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大家出行都用什么交通工具?
2.师:无论哪种出行方式都离不开基本的三个量,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复习时间、速度和路程)
复习常用基本等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
3.师小结:我们把有关速度、时间、路程的问题叫做行程问题。
4.师:一个人走可以看成在一条直的线段上走。
(出示一条线段)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或看到两个或多个物体运动的情况。
两个人走可以是向同一方向走,也可以相向而走,如果两个人相向而行会出现哪些情况呢? (板书:同向、相向、背向)
二.进入新授课
1.出示主题图,请学生找一找数学信息。
2.师:你明白两人是怎么走的吗?能用手势表示吗?结果会怎么样?(学生用手势表示并说明)
3.结合手势说一说什么情况才是相遇。
找到相遇的要素。
(板书:同时、相向、相遇)
4.师:我们把这种两人或两个物体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最后相遇的问题
叫做“相遇问题”(板书:相遇问题)
5.出示第一个问题“估计两人在约在哪个地方相遇?”
学生回答并阐述理由。
6.出示第二个问题“出发后几时相遇?”
课件出示线段图,将信息标在线段图中。
师提问:相遇点大约应该在哪个位置?让学生指一指面包车行驶和小轿车行驶的路程各是哪一段。
7.师:我好像从这个图中发现了一个等量关系,你发现了吗?
得出一组等量关系: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车行驶的路程=50
8.师:问题要求的是时间,可这个等量关系里没有时间,怎么办?
9.师:这个时间指谁的时间?面包车?小轿车?它们的时间关系?(再次抓关键词:同时出发)
同时出发,同时到达,所以这两者所用时间相等。
10.学生解决问题。
预设:(1)列方程解答
(2)算术法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其他学生可以充分提问,老师做引导及最后归纳。
11.错例:200÷40+200÷60,并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
12.出示第3个问题“相遇问题到遗址公园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学生独立解决。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13.小结:今天你学到了关于相遇问题的哪些知识?
三.巩固练习
出示书P57“试一试”
师:这个问题的哪些地方与相遇问题相似?
要求学生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
四.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相遇问题
线段图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车行驶的路程=50
同向解:设两车经过x小时相遇。
面包车行驶了40x
千米,小轿车行驶了60x千米。
相向:相遇 (两地同时相向相遇) (学生板书解题过程)
未遇
交错
背向
教学反思:
创设了“送材料”的情境,通过简单的路线图等方式呈现了速度、路程等信息,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去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根据两辆车的速度的信息进行估计,因为轿车的速度快,所以轿车行的路程肯定超过一半,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近一些,估计相遇地点在阎村镇附近。
第二个问题,主要是要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关键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因为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求时间需要逆思考,所以要引导学生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比较方便。
第三个问题关键是让学生理解“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有多远”,实际上就是求面包车行驶的路程。
教学时,首先呈现信息,引导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并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注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然后,解决“出发后几时相遇,相遇地点距遗址公园多远”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可以画线段图帮助理解,结合线段图让学生说说“相遇时两辆车行的全部路程是多少,分别是什么车行的”,从而分析得出“面包车行驶的路程+小轿车行驶的路程=50千米”的数量关系式,再列出方程,并解决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自己在语言的描述上还不够精练,提问的指向性需要做调整。
在教学的环节上应该还是清楚的,但是在时间的把握上还不够,教学内容上的部分内容没有及时处理完。
另外还应该多留些空间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组评及建议:
1.教学环节比较清晰,重难点还是比较清楚。
2.板书有条理。
3.教学节奏上有些偏慢,提问应该更干净利落。
4.课件上还应该做修改,让学生更好的体会什么是相遇,相遇的要素有哪些,
比说更直观。
5.开课的引入还是比较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