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一篇文言文一《刘仁轨传》(学生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一篇文言文一《刘仁轨传》(学生版)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21分)
刘仁轨传
①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

武德初,补息州参军。

累迁给事中。

②初,苏定方既平百济,留郎将刘仁愿守其城,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抚纳残党。

文度死,百济故将福信及浮屠道琛迎故王子扶余丰立之,引兵围仁愿。

诏仁轨检校带方州刺史,统文度之众,并发新罗兵为援。

仁轨将兵严整,转斗陷阵,所向无前。

信等释仁愿围,退保任存城。

既而福信杀道琛并其众招还叛亡势张甚。

③仁轨与仁愿合,则解甲休士。

时定方伐高丽,围平壤不克。

高宗诏仁轨拔军就新罗与金法敏议去留计。

将士咸欲还,仁轨曰:“《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便国家者,得专之。

今天子欲灭高丽,先诛百济,留兵镇守,制其心腹。

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战胜之日,开张形势,腾檄济师,声援接,虏亡矣。

今平壤不胜,熊津又拔,则百济之烬复炎,高丽之灭无期。

吾等虽入新罗,正似坐客,有不如志,悔可得邪?扶余丰猜贰,表合内携,势不支久。

宜坚守伺变以图之,不可轻动。

”众从其议,乃请益兵。

④时贼守真岘城,仁轨夜督新罗兵薄城扳堞①,比明,入之,遂通新罗饟②道。

而丰果袭杀福信。

会诏遣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军浮海而至,士气振。

⑤百济余党悉平。

仁师等振旅还,诏留仁轨统兵镇守。

仁轨署官吏、开道路、赈贫贷乏、劝课耕种,民皆安其所。

遂营屯田,以经略高丽。

仁愿至京师,帝劳曰:“若本武将,军中奏请,皆有文理,何道而然?”对曰:“仁轨之辞,非臣所能。

”帝叹赏之,超进仁轨六阶,真拜带方州刺史,赐第一区,厚赉妻子,玺书褒勉。

(节选自《新唐书》)【注】①扳堞:指攀援城墙。

②饟:同“饷”。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信等释.仁愿围()(2)厚赉.妻子()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
(1)宜厉.兵粟马()
A.对……严格
B.使……凶猛
C.警惕
D.磨砺
(2)以经略
..高丽()
A.治理
B.筹划
C.指官职名
D.支援
17.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6分)
扶余丰猜贰,表合内携,势不支久。

宜坚守伺变以图之,不可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3分)
既而福信杀道琛并其众招还叛亡势张甚。

19.第⑤段写到皇帝“超进仁轨六阶,真拜带方州刺史”,分析他这样做的原因。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③段写到刘仁轨在“将士咸欲还”时讲的一番话,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一篇文言文一《刘仁轨传》(教师版)
参考答案及解析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21分)
刘仁轨传
①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人。

武德初,补(补任)(息州参军)。

累迁(多次升迁)(给事中)。

②初(当初),(苏定方)既平(平定)百济(是扶余人南下在朝鲜半岛西南部(现在的韩国)建立的国家),(留郎将)(刘仁愿)守其城,(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为(熊津都督),抚纳(安抚招纳)残党。

(文度)死,(百济)故将(福信)及浮屠(和尚)(道琛)迎故(王子)(扶余丰)立之,引兵围(仁愿)。

诏(仁轨)(检校带方州刺史),统(文度)之众,并发(新罗兵)为援。

(仁轨)将兵严整,转斗陷阵,所向无前。

(信)等释(解除)(仁愿)围,退保(任存城)。

既而(福信)杀(道琛)/并其众/招还叛亡/势张甚。

③(仁轨)与(仁愿)合,则解甲休士。

时(定方)伐(高丽),围(平壤)不克(攻克)。

(高宗)诏(仁轨)拔军就(前往)(新罗)与(金法敏)议去留计。

(将士)咸欲还,(仁轨)曰:“《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便(对……有利)国家者,得专(专断、独断)之。

今(天子)欲灭(高丽),先诛(百济),留兵镇守,制(控制)其心腹(要害)。

虽孽niè竖跳梁,士力未完(叛贼强横,但它的兵卒劳役并不充足),宜厉(通“砺”,磨砺)兵粟(喂食粮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战胜之日,开张形势,腾檄济师,声援接,虏亡矣(到了胜利无疑的时候,摆开决战阵势,驱马传递文书请求朝廷增派军队,声援接应,敌人就可消灭了)。

今(平壤)不胜,(熊津)又拔,则(百济)之烬jìn 复炎,(高丽)之灭无期。

吾等虽入(新罗),正似坐客,有不如志,悔可得邪(这正像客人一样,发生了不称心的事,后悔还来得及吗)?(扶余丰)猜贰(猜疑不信任),表合(表面应和)内携(离,叛离),势不支(支撑)久。

宜坚守伺变以图之(等它发生变故再去消灭他们),不可轻动。

”众从其议,乃请益(增加)兵。

④时贼守(真岘xiàn 城),(仁轨)夜督(统领)(新罗兵)薄(逼近)城扳堞dié(攀援城墙)①,比明(等到天明),入之,遂通(新罗)饟xiǎng (同“饷”)②
道。

而(丰)果袭杀(福信)。

会诏遣(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军浮海而至,士气振。

⑤(百济)余党悉平(全部平定)。

(仁师)等振旅还(整顿部队班师回朝),诏留(仁轨)统兵镇守。

(仁轨)署(设置)官吏、开道路、赈贫贷乏、劝课(劝勉督促)耕种,民皆安其所。

遂营屯田,以经略(策划、处理(军政要事))(高丽)。

(仁愿)至(京师),(帝)劳曰:“若(你)本武将,军中奏请,皆有文理(有条理),何道而然(用什么办法达到这个
水平的呢)?”对曰:“(仁轨)之辞,非臣所能。

”(帝)叹赏之,超进(破格晋升)(仁轨)六阶,真拜(真除,实授官职)(带方州刺史),赐第一区,厚赉lài(赏赐)妻子(妻子和子女),玺xǐ书(皇帝的诏书)褒勉。

(节选自《新唐书》)【注】①扳堞:指攀援城墙。

②饟:同“饷”。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信等释.仁愿围(解除)(2)厚赉.妻子(赏赐)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
(1)宜厉.兵粟马( D )
A.对……严格
B.使……凶猛
C.警惕
D.磨砺
(2)以经略
..高丽( B )
A.治理
B.筹划
C.指官职名
D.支援
17.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6分)
(扶余丰)猜贰(猜疑不信任),表合(表面应和)内携(离,叛离),势不支(支撑)久。

宜坚守伺变以图之(等它发生变故再去消灭他们),不可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7.(6分)答案示例:扶余丰对福信心怀猜忌,(与他)貌合神离,势必不能撑持多长时间。

我们应当用坚守等待敌方发生变故的策略来谋取胜利,不可轻举妄动。

18.第②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3分)
既而福信杀道琛并其众招还叛亡势张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8.(3分)既而(福信)杀(道琛chēn)/并其众/招还叛亡/势张甚。

评分说明:标识三处或以内的,标对一处给1分。

标识三处以上的,多标一处扣1分,扣到0分为止。

19.第⑤段写到皇帝“超进仁轨六阶,真拜带方州刺史”,分析他这样做的原因。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9.(3
绩突出,应该予以褒奖提拔。

刘仁轨可以在经略高丽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其在百济所为深合帝心),有必要褒奖提拔。

解题说明:1.能文能武,有才华;
2.镇守治理百济,民皆安其所,有政绩;
3.此时高丽未平,希望借此鼓励其平定高丽,有寄托。

20.第③段写到刘仁轨在“将士咸欲还”时讲的一番话,很有说服力,请加以分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士)咸欲还,(仁轨)曰:“《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便(对……有利)
国家者,得专(专断、独断)之。

(天子)欲灭(高丽),先诛(百济),
留兵镇守,制(控制)其心腹(要害)。

孽niè竖(邪恶的坏人)跳梁(跳跳蹦蹦(多用来比喻跋扈,猖獗)),士力未完(叛贼强横,但它的兵卒劳役并不充足),宜厉(通“砺”,磨砺)兵粟(喂食粮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

战胜之日,开张形势,腾檄济师,声援接,虏亡矣(到了胜利无疑的时候,摆开决战阵势,驱马传
递文书请求朝廷增派军队,声援接应,敌人就可消灭了)。

(平壤)不胜,(熊津)又拔,则(百济)之烬jìn复炎,(高丽)之灭无期。

吾等虽入(新罗),正似坐客,有不如志,悔可得邪(这正像客人一样,发生了不称心的事,后悔还来得及吗)?
(扶余丰)猜贰(猜疑不信任),表合(表面应和)内携(离,叛离),
势不支(支撑)久。

宜坚守伺变以图之(等它发生变故再去消灭他们),不可轻动。


参考答案:20.(5分)刘仁轨指出,出征在外的将帅为大局而有所专断,是有经义可循的。

继续留下对敌,符合朝廷的战略意图,而且从双方形势看,此时留下对己方是有利的。

如果撤军,形势将随之变化,朝廷的意图将更难达成。

他还特别指出敌方存在发生内乱的可能性,应该伺机而动。

他从报国大义、朝廷意图、敌我形势、留战与撤军的不同后果、
层论述,环环相扣、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引用儒家经典要义,强化了论据的权威性。

不仅晓之以理,他还动之以情,从个人志趣抱负的角度劝说众人,很有鼓动性。

参考译文:
①刘仁轨别名正则,汴州尉氏县人。

唐高祖武德初年,任命他为息州参军,接连提升到给事中。

②当初,苏定方平定百济国以后,留下郎将刘仁愿镇守百济城,左卫中郎将王文度任熊津都督,安抚收容百济的残余兵众。

王文度死了,百济国的旧将福信以及和尚道琛接回原来
的王子扶余丰立为国王,带领兵众围攻刘仁愿。

朝廷诏令刘仁轨任带方州检校刺史,统领王文度的兵众,并且调遣新罗国的部队作为援军。

刘仁轨带兵严格整肃,轮番战斗冲锋陷阵,所向无敌。

福信等人解去了对刘仁愿的包围,退兵守卫任存城。

后来福信杀掉了道琛,吞并了道琛的人马,招回了叛逃的百济士卒,声势嚣张得很。

③刘仁轨和刘仁愿会合以后,这才休整部队。

这时苏定方征讨高丽,围攻平壤没有攻克。

高宗李治命令刘仁轨带领部队到新罗国去和金法敏商议是回国是留守的主意。

将士们都想回国,刘仁轨说:“按照《春秋》的义理,大夫出征国外,只要是可以使朝廷安宁、国家有利的事,就得专心一意地去做。

如今皇上准备消灭高丽,首先消灭了百济,留下部队镇守,控制了它的要害。

虽然叛贼强横,但它的兵卒劳役并不充足,我们应当磨好刀枪,喂饱战马,趁它没有准备,打它个措手不及,百战百胜万无一失。

到了胜利无疑的时候,摆开决战阵势,驱马传递文书请求朝廷增派军队,声援接应,敌人就可消灭了。

眼下平壤没有攻克,熊津又放弃了,那么百济死灰复燃,消灭高丽就不知是哪年哪月了。

我们虽然驻进了新罗国,但这正像客人一样,发生了不称心的事,后悔还来得及吗?百济的扶余丰对福信心怀猜忌,貌合神离,势必不会支撑多长时间。

我们应当坚持守卫等它发生变故再去消灭他们,目前不能轻率行动。

”大家听从了他的意见,于是请求朝廷派遣增援部队。

④百济的兵众守着真岘城,刘仁轨乘着夜晚催促新罗的兵卒悄悄来到真岘城下攀援城墙,黎明时分,攻进了真岘城,于是打通了新罗的运粮道路。

扶余丰果然采用突然袭击的办法杀掉了福信,派遣使者到高丽、倭国请派援军。

朝廷正好诏令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领军队渡过渤海到来了,士气振奋。

⑤百济国的残余势力全部消灭。

孙仁师等人整顿部队班师回朝,朝廷诏令刘仁轨留下率领军队镇守百济。

百济国两次遭受战乱,僵尸遍地如同丛生的草木,刘仁轨命令着手对死者进行掩埋祭奠。

重新登记户籍,设置官署属吏,开辟道路,建设村庄,修复堤坝塘堰,救济贫困人家,鼓励农业生产,替他们建立土地神庙,百济的民众都安居下来。

守军于是垦种土地,筹划平定高丽。

刘仁愿回到京城,高宗慰问他说:“你本来是位武将,写来的军事奏表文书,都合乎礼仪格式,用什么办法达到这个水平的呢?”刘仁愿回答说“:都是仁轨的手笔,不是我能写出来的。

”高宗赞赏刘仁轨,破格提升他六级官阶,正式任命他为带方州刺史,奖给他一处住宅,给他夫人孩子丰厚的赏赐,送去盖有御印的文书进行表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